Re: [請益] 學佛應是修持自身而非求神拜佛

看板Buddhism作者 (Project Mayhem)時間8年前 (2016/05/27 10:10),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fufukey (人生)》之銘言: : 小子為求心靈平靜近年來每日均會朗誦心經 : 為求得那心無罣礙而無有恐怖 : 久而對心經內容產生一些聯想,請益諸位佛友 : 1.心經內容多為修行自身求己,照見五蘊皆空便能度一切苦厄 : 而許多禮佛拜佛求取平安喜樂是為求佛,這是否失之差池? : 小子淺薄的認為 佛應是希望信眾學佛而非求佛 禮佛、拜佛,為的並非是求佛,而是學習「放下」我執、我慢、以及各種妄想的實行方法 之一。 能否順利「放下」的關鍵在於對清淨覺性的體證深淺。 為體證佛陀所教導的這種眾生本自俱足的清淨平等覺性究竟為何物,佛陀教人 聞思修、四念處、行六度、析空觀、數習、打坐、禮佛、拜懺、頭陀行、乃至 各式各樣的觀行、法門八萬四千,皆為順應眾生不同根性而立,共通的目的不 外乎都是為幫助眾生能夠體證本具的覺性。 法門並無高下,「應機」與否而已。 例如六度法門,《達摩二入四行觀》: 「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 妄想除滅(實務上也並不是用一般世俗所理解的那種『除滅』,而是照見它虛妄的本質, 妄想就自然消失了)淨盡,便可證悟清淨平等覺性。 例如「念佛」法門,《佛藏經》裡佛陀教導舍利弗何謂真正的「念佛法門」: 「舍利弗,云何名念佛?見無所有名為念佛。  舍利弗,諸佛無量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以是義故,見無所有名為念佛。  實名無分別,諸佛無分別,以是故言,念無分別即是念佛。  復次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  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 復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 舍利弗,是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 舍利弗,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此則名為修習念佛。 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貪味為識,無形、無色、無緣、無性,是名念佛。 是故當知,無有分別無取無捨,是真念佛。」 再例如「懺悔」法門,華嚴經: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若未能體證覺性、超脫「空/有」兩邊,無論是禮佛拜佛、甚至您所修習的誦經 都有可能與正法的理路「失之差池」。 法門本身沒問題,往往都是修習者本身的知見不正確才會失之差池。 : 2.當前社會真能做到五蘊皆空嗎? : 人生世上生活總是必須回應解決當前的問題,如生老病死 : 這種必須要面對之問題真的能做到如夢幻泡影般對待嗎 : 經越念越覺得難阿.... 五蘊皆空並不是「做到」的。 五蘊皆空一直都是既定的事實,只是咱們凡夫受自身妄想所縛,難以體證這個 既定的事實,堅持自困於顛倒妄想裡不肯看清它而已。 所以五蘊皆空並不是「做」出來的,而是被「照見」的。 《心經》開宗明義就說了: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如何「照見」?怎樣才是真正純淨、擺脫顛倒妄想的「照見」? 觀照的覺性是人人本自俱足的本性,只不過受到煩惱妄想所障覆,所以一切的   努力、各式各樣的法門,不外乎都是引導我們滅除妄想(並不是用一般世俗所理解   的那種『除滅』,而是照見它虛妄的本質,妄想就自然消失了)的方便手段而已。 至於它難不難?佛陀從沒說它有多容易,也沒說它有多難。 但它絕對是一趟值得投入的愉快旅程,畢竟「離苦得樂」就是佛法的本質。 祝福您法喜充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46.16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64315053.A.319.html

05/27 15:51, , 1F
實相念佛成功可以開悟,口稱彌陀佛不論開悟否可生淨土
05/27 15:51, 1F

05/27 16:49, , 2F
推~
05/27 16:49, 2F

05/27 19:49, , 3F
實相唸佛?什麼是實相?非實相?
05/27 19:49, 3F
文章代碼(AID): #1NHwojCP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NHwojCP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