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蓮池大師--七筆勾

看板Buddhism作者 (mark)時間8年前 (2015/12/29 14:17),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阿彌陀佛 諸位同修大德恭安,一位朋友分享了蓮池大師七筆勾心得報告,弟子看了受益良多, 也分享給諸位大德,因排版後,將之分作兩次分享,阿彌陀佛,合十 頂禮! 【心得報告】 尊者師父上人慈悲、諸位善知識慈悲,阿彌陀佛。 慚愧弟子自了冒昧報告的題目是: 蓮池大師《七筆勾》——捨棄今生(二) 導讀 捨棄今生的內容,我們選取蓮池大師的《七筆勾》做為代表。這《七筆勾》用簡短的語言 ,把人間百態刻畫得入木三分。勾是一筆勾銷的意思,將世人特別耽著的父母、夫妻、兒 孫、功名、田園、文章、宴遊一一一筆勾銷。這七筆就是七條繩索,生生世世把我們牢牢 地繫縛在六道輪迴裡面,只要還有一條沒解開,就往生不了。 一、五色金章一筆勾 「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 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筆勾。」 「恩重山丘」,父母恩重如山,昊天罔極。「五鼎三牲」,古時候隆重的祭祀,這裡不是 指祭祀,而是用五鼎三牲比喻竭盡人世間最奢華的物質享受來孝敬雙親,「未足酬」,也 不能報答父母的深恩。世間人想孝敬父母,卻不懂得孝敬的方式,往往南轅北轍,以肉食 供養父母,以為是盡孝。殊不知,這種孝是「落井下石之孝」,那不是孝親,是害親!害 父母生生世世被殺,以償受我孝養的怨債。 那麼怎樣才能夠報答父母的恩德呢?「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只有幫助父母脫離生 死輪迴,為人兒女的孝道才算圓滿。天地父母,均不能令我們出生死輪迴,唯有阿彌陀佛 ,能令我們出生死輪迴。 「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唉!超凡入聖的大事因緣,凡夫的淺陋知見怎能理解呢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印光大師說:成就父母往生,即是成就父母作佛。凡是作佛 的,必然度無量無邊的眾生。世間盡孝之事,還有比這個更大的嗎?能夠幫助父母往生極 樂世界,永遠離苦得樂,才是真正的大孝! 人生必有死,死而不得往生,則未來之苦,說不能盡。父母如果未能往生,墮落的佔絕大 多數。即使一生、二生不墮落,終必有墮落三途惡道之日。大禹,是大聖人,可是他也無 法救他父親鯀的神識,化為黃能(音乃,平聲,三足鱉也)入於羽淵。想到這裡,勸親念 佛求生西方之心,油然而生。否則便是忤逆不孝。因為不顧父母的神識墮落,這個罪比殺 父母還重!夏老居士說「欲報親恩唯念佛」。 孝子賢孫們,應當竭盡全力努力修持淨業,來救度父母出離六道輪迴。豈可將此一番大利 益事,讓給別人,自己和父母甘心在六道輪迴中,頭出頭沒,永無解脫之日呢? 「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筆勾」,「五色金章」代指家世譜牒,暗喻門第高貴。世間人總想出 人頭地,你能夠超越六道輪迴,那才是真正的出人頭地!幹一番豐功偉業、就算光宗耀祖 也不能幫助父母解決生死大事。因此,要把顯親揚名、光宗耀祖這些淺陋情見盡盡情情一 筆勾銷。 二、魚水夫妻一筆勾 「鳳侶鸞儔,恩愛牽纏何日休?活鬼兩相守,緣盡還分手,嗏,為你兩綢繆,披枷帶杻, 覷破冤家,各自尋門走,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 「鳳侶鸞儔」,鳳和鸞皆為傳說中的神鳥。侶、儔意為伴侶、配偶。夫妻像鸞鳳一樣親密 無間,「恩愛牽纏何日休」,恩恩愛愛的牽纏什麼時候才能停止?牽纏了一輩子又一輩子 ,無數輩子又無數輩子,至今沒有休止,還要再這樣沒完沒了地牽纏下去嗎?「活鬼兩相 守」,像活鬼一樣喬裝假扮,互相廝守,彼此貪愛對方。「緣盡還分手」,任你再如膠似 漆,緣分盡的時候,也不得不分道揚鑣,各自隨業流轉。可以同時死,但不能同處去。 古人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分飛。」《無量壽經》這段話很多人引起共鳴: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 路不同,會見無期。」所以,佛勸我們「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有些人做一世的夫妻還做不夠,發願要生生世世結為夫妻,發這樣的願,注定得再來輪迴 ,可是再來就沒那麼幸運還能得人身了,恐怕不在人道。有些新聞報導人獸戀情,人和狗 、海豚、牛、馬等等戀愛,這是很明顯的輪迴例子,前世感情太好,今世一個墮在畜生道 。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 劇,揭示情愛壞苦。唐玄宗被迫賜死楊貴妃,肝腸寸斷,痛不欲生。據說,七月七日夜裡 ,兩人曾在長生殿發誓:願生生世世為夫妻,說完,手抓著手哭泣。詩歌最後:「七月七 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 綿綿無絕期」。發這個願,是輪迴的願,就無休止地再來輪迴。 「嗏,為你兩綢繆」,唉!和你兩相纏綿、情深意長,「披枷帶杻」是比喻,牽腸掛肚的 情執就像枷鎖等刑具,把人束縛在六道輪迴中,不得自在,不得解脫。所以佛在《四十二 章經》說:「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人被妻 子、兒女、房屋、舍宅等東西所束縛,比坐牢還慘。坐牢有釋放的日期,妻、子等沒有遠 離的念頭。 魏斯醫生的催眠報告,有一個案例,是巴勒斯坦古國時代發生的事。那時居住在巴勒斯坦 的早期基督徒,經常遭受羅馬士兵的肆意欺凌。女孩叫瑪莉安,她父親叫伊禮,正值壯年 。士兵們想出慘無人道的把戲取樂。起初,他們用繩索捆住伊禮的腳踝,一位士兵捉住繩 子另一頭騎到馬背上,策馬向前,把他拖在地上走。過了幾乎是無止境永遠熬不完的片刻 ,馬停下來。她父親已經遍體鱗傷血肉模糊了,不過,總算通過這種酷刑的考驗死裡逃生 。面無人色的女兒,猶能聽到士兵們獰笑歡呼的聲音。 可是他們意猶未盡,不肯甘休。兩個士兵撿起繩子另一頭捆住各自的胸部,拼命活蹦亂跳 ,好像他們就如同馬匹般的矯健。父親被拖在地上顛簸前進,頭部撞到了一塊大石頭。這 致命的一擊,使他奄奄一息不省人事。士兵們將他拋在飛揚的塵土中,揚長而去。對士兵 們來說,這些毫無意義的舉止只不過是一場遊戲。她流下了怨恨和痛苦摻雜的眼淚,坐在 沾滿血跡的泥地上,上身不斷地前後搖晃,父親的頭顱就擱在她的膝蓋上。他已經再也無 法說話了,鮮血從嘴角潺潺流下。當他每一次喘著要多吸點空氣時,喉嚨都發出咯咯的聲 音,死亡已經非常接近了,他兩眼的光芒如日薄西山,趨向生命的盡頭。 「我愛你,爸爸」,她輕輕地對他說道,悲傷地看著他那昏暗的眼睛,「我會永遠永遠地 愛你。」他那神志不清的雙眼在瞑目之前,回過頭來眨了一下,表示完全明白女兒的心意 。直到夕陽西下,她都像推搖籃似地繼續來回搖晃著上半身,親戚和其他村民輕輕地將他 的屍體搬離她的身上,以便準備後事。在她的心靈裡她依然看到父親的雙眼,她確信父親 了解自己的心願。 就這一句「我愛你,爸爸,我會永遠永遠地愛你」埋下愛的種子,兩人分別輪迴了幾千年 後,這一世結為情侶。當然他們還有其他世相遇的故事。憨山大師說:愛是生死輪迴的根 本。這個愛根,不是今生才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有的,而是自從無始最初有生死以來 ,生生世世,捨身受身,都是愛欲流轉。直至今日,反思從前,何曾有一念暫離這個愛根 呢?如此愛根種子,積劫深厚,所以生死無窮無盡。 這本書的名字叫《真愛永恆——靈魂伴侶的重聚之旅》,世間所謂的真愛永恆,意味著輪 迴永恆,你看透了嗎?還有一篇叫《爸爸,我愛你愛了四萬年》,輪迴幾千年、幾萬年、 幾億年,那並非都在人道過日子啊,在三惡道受苦的他沒催眠出來。 父女、母子轉為夫妻,這一類輪迴的鬧劇上演了太多太多。情執放不下,就繼續輪迴。《 楞嚴經》佛說:「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 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在輪迴中,我愛你,你愛我;我牽掛你,你 牽掛我,結果就是我綁你、你綁我,互相緊緊綁在輪迴裡面,生生世世不得出離,「生死 不休,惡道不絕」。 「覷破冤家」,覷破,即看破,要看破夫妻、情侶,往往是前世冤家來討債、還債而已。 有些情侶,雙方在一起很痛苦,想分開卻又分不開,互相折磨、煎熬,這是典型的討債型 ,你欠他的。覺悟的人,「各自尋門走」,各自都要尋找出路,決定念佛求生西方,是了 生脫死,最為正大光明之路。 「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魚離開水就活不了,魚水夫妻指親密無間。有一個成語叫「 相濡以沫」,意思是,水乾涸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裡,用微薄的 力量互相幫助。通常用這個詞形容老人們的愛情,老年人固然不像年輕人轟轟烈烈,可是 他們可以幾十年相濡以沫,並且這種感情歷來被世人所讚頌。世間人總認為情愈濃愈好, 很不忍心告訴你:相濡以沫,注定再來輪迴,老夫老妻間那一分內心的牽掛放不下,就得 再來輪迴。因此蓮池大師奉勸大家,把如同魚水一般難分難捨的夫妻情愛瀟瀟灑灑一筆勾 銷。 必須聲明,不是勸你離婚,而是,從心裡放下,從心裡捨棄今生。事上隨緣,該做的事還 去做。 三、貴子蘭孫一筆勾 「身似瘡疣,莫為兒孫作遠憂。憶昔燕山竇,今日還在否?嗏,畢竟有時休,總歸無後, 誰識當人,萬古常如舊,因此把貴子蘭孫一筆勾。」 「身似瘡疣」,瘡,瘡毒。疣,贅瘤。這個幻身,如瘡毒贅瘤,使自己受苦,身是苦本。 印光大師說:「攬地水火風之身,乃筋骨血肉之聚。方生即滅,才榮便悴。眾骨支撐,如 以木為屋。一皮包裹,猶以泥糊壁。裡面盡屎尿膿血,外頭生垢汗髮毛。蛆蟲棋布,蚤虱 星羅。假名為人,實我焉在?而且以眼耳鼻舌身意之閑傢具,奔馳於色聲香味觸法之荊棘 林。由是起貪瞋癡之無明,滅戒定慧之正智。五蘊本空,誰肯一照?六塵無性,人皆認真 。致令萬苦俱集,一靈永昧者,幻身與妄心也……若論幻身,則生同傀儡,死作塵土。妄 心,則隨境生滅,毫無實義。又何必留鳥跡於空中,繫清風於江上也哉?」 「莫為兒孫作遠憂」,人生世間,千思萬算,種種作為。究到極處,不過是為了養身口、 遺子孫而已。可是,身則粗布亦可遮體,何必綾羅綢緞?口則菜羹盡可過飯,何必魚肉海 味?子孫則或讀書、或耕田、或做生意,自可養身,何必富有百萬? 況且從古至今,最擅於為子孫謀萬世之富貴的人,莫過於秦始皇。秦始皇吞併六國,焚書 坑儒,收集天下兵器以鑄大鐘,無非欲愚弱其民,使老百姓不能起事造反。誰知陳涉一起 ,群雄並作。一統之後,不上十二、三年,便致身死國滅,子孫盡遭屠戮。直同斬草除根 ,沒有剩餘。由此看來,欲令子孫得到長久安樂的,反而讓子孫速得死亡。 漢獻帝時,曹操為丞相,專其威權。凡所作為,無非是削弱君王的勢力、加重自己的權力 ,目的是想等到自身一死,兒子便可以做皇帝。沒料等到自己去世,曹丕篡位。而且屍猶 未殮,曹丕即移曹操的嬪妾,納於己宮。死後永墮惡道,歷千四百餘年,至清乾隆間,蘇 州有人殺豬出其肺肝,上有「曹操」二字。鄰有一人見之,生大恐怖,隨即出家,法名佛 安。一心念佛,遂得往生西方,事載《淨土聖賢錄》。 曹操費盡心機,為子孫謀。雖作皇帝,止得四十五年,國便滅亡。而且日與西蜀、東吳互 相爭伐,哪裡有過一日的安樂啊?自此以後,若兩晉宋齊梁陳隋,及五代之梁唐晉漢周, 都不久長。就中唯東晉最久,僅一百零三年。其他或二三年,或八九年,一二十年,四五 十年,即便滅亡。此乃正統。其餘竊據偽國,其數更多,其年更促。推究他們的初心,無 非欲留給子孫以富貴尊榮。深究他們的實效,反而令子孫遭劫受戮,滅門絕戶。且貴為天 子,富有四海,尚且不能令子孫世受其福。況區區凡夫,從無量劫來,所作惡業,厚逾大 地,深逾大海。可保家道常興,有福無殃也? 世間人一輩子都是在為兒孫操心,忙完兒子,忙孫子。富人有富人的忙法,窮人有窮人的 忙法,各自忙得樂此不疲,「累念積慮,為心走使」,就是從來不為自己的來生做打算。 「憶昔燕山竇,今日還在否?」從前燕山人(今河北省)竇禹鈞費盡心機,教成五子,名 揚天下,今日什麼也不存在! 「嗏,畢竟有時休,總歸無後」,唉,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的,聚際必散,積際必盡,生際 必死,高際必墮。 「誰識當人,萬古常如舊」,有誰識得當人自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亙古亙今,常自 如如。印光大師說:「譬如真金打做馬桶夜壺,雖日盛糞,而金性仍然不變。打做佛像菩 薩像,雖極其貴重,而金性仍然不變。世間人各具佛性,而常造惡業,如以金做馬桶夜壺 ,太不知自重了。若知此義,誰肯常作馬桶夜壺之下作東西乎?然人爭著做馬桶夜壺。百 千萬億中,或有不肯作馬桶夜壺,一意要作佛像菩薩像,連天帝大王之像亦不肯作者,蓋 甚少甚少也!」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你還是操心一下自己的生死大事吧。子女與父母 無非是債權人與債務人的關係,應該徹底捨棄今生的所謂天倫之樂,尋求解脫。 「因此把貴子蘭孫一筆勾」,「貴子蘭孫」,指攀桂折蘭即考取功名科第的子孫,即世人 所言有出息的、爭氣的後代。因此,要把兒孫攀宮折桂、封相拜候的想法徹徹底底一筆勾 銷。 四、富貴功名一筆勾 「獨佔鰲頭,謾說男兒得意秋,金印懸如斗,聲勢非常久。嗏,多少枉馳求,童顏皓首, 夢覺黃粱,一笑無何有。因此把富貴功名一筆勾。」 「獨佔鰲頭」,科舉時代中狀元稱獨佔鰲頭。十載寒窗,一舉成名。「謾說男兒得意秋」 ,金榜題名,高中魁首,這是男兒最得意的時候了吧。「金印懸如斗」,金印,官印。如 斗,謂官印之大。官愈大其印愈大。「聲勢非常久」,雖然擁有斗大的金印,做很大的官 ,可這聲名威勢是不能長久的。古人說:「縱使英雄功蓋世,只留白骨掩荒丘」。 「嗏,多少枉馳求,童顏皓首」,唉!世上有多少追名逐利的夢中過客,徒勞地向外馳求 ,年紀不大卻白了頭髮,為追遂功名耗費心力。「夢覺黃粱,一笑無何有」,唐代小說中 有著名的「黃粱夢」:有一盧姓書生,欲進京考取功名,途經邯鄲時很是疲倦而欲作休息 。身旁有一老翁洗好了黃粱米正欲煮飯,見其疲累便將枕頭借給書生,書生頭靠枕頭很快 入睡進入夢境。他夢見自己金榜題名,高中進士,並且娶妻生子,很快又官至宰相,仕途 亨通,整整歷經四十年的富貴功名,顯赫一時。最後因犯罪而將被斬首時,他猛然驚醒, 回頭一看,身旁老翁的黃粱飯尚未煮熟。老翁見他醒來便說:「四十年的功名富貴,很是 暢快吧!」盧生心想:「他怎會了知我的夢境,想必是神仙來度化我。」於是便捨棄功名 ,隨老翁遁世修道。正夢之時真真切切、樣樣實有,但驚醒時一切皆歸空無。現實人生亦 如同四十載的夢中生涯般,其實都是暫時的迷亂顯現,毫無實義。 印光大師說:「切不可求人天福報。凡夫有福,必造殺業,既造殺業,難逃殺報。況有福 之人,不止造一殺業。然則求福之人,乃為自他求禍也。學佛之人,不可不知此義。」 「因此把富貴功名一筆勾」,因此,要把貪求功名利祿的思想痛痛快快一筆勾銷。 五、家舍田園一筆勾 「富比王侯,你道歡時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憂傾覆。嗏,淡飯勝珍饈,衲衣如繡, 天地吾廬,大廈何須搆。因此把家舍田園一筆勾。」 「富比王侯,你道歡時我道愁」,榮華富貴、金玉滿堂,可與王侯相比,世間人引以為豪 ,有說不盡的歡樂喜悅,在修行人看來卻是無盡的憂愁。世間人認為物質豐裕的生活,才 是人生幸福安樂的基礎,這種對幸福的理解實在太一廂情願了,仔細觀察每個貪求物質享 受者的內心,都會發現其中飽含的痛苦。古人說,有一頭羊就有一頭羊的痛苦,甚至有一 條茶葉就有一條茶葉的痛苦。這些物質世界五光十色的欲妙享受,非但不是幸福的源泉, 相反正是痛苦的根源。龍樹菩薩說:「積財守財增財皆為苦,應知財為無邊禍根源。」 「求者多生受,得者憂傾覆」,這兩句話唯妙唯肖,大家都深有體會。絞盡腦汁、不擇手 段拼命賺錢,賺到之後又患得患失,坐立不安,憂心忡忡。無也憂,有也憂。「無田憂田 ,無宅憂宅,眷屬財物,有無同憂」。古人說「豈知住世金銀寶,借你權看數十年」,再 多的金山銀山,銀行裡存再多的錢,暫時借你保管而已。一個人就算擁有整個地球的財物 ,臨終兩腳一伸,一分都帶不走。「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嗏,淡飯勝珍饈,衲衣如繡」,唉,粗茶淡飯勝過山珍海味,出家人樸素破舊的衲衣勝 過金裝玉裹,少欲知足,無憂無慮。 「天地吾廬,大廈何須搆」,盡天地間的高厚廣遠,無非是我安居的茅廬,何必建造高廣 的華堂豪宅?蓮池大師說「草食勝空腹,茅堂過露居,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以野 草為食勝過空腹,以茅棚為屋勝過露宿,人生若懂得知足少欲,所有煩惱將一掃而光。大 梅禪師也是「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一池的荷葉,足夠做衣服,還嫌多; 樹上的松花,全當食物還綽綽有餘。 聰明不能敵業,富貴豈免輪迴?生死到來,一無所靠。唯有阿彌陀佛,可以依靠。可惜世 間人知道的甚少,知而真信實念的更少。 「因此把家舍田園一筆勾」,因此,要把處心積慮廣置家產的念頭乾乾脆脆一筆勾銷。 六、蓋世文章一筆勾 「學海長流,文陣光芒射斗牛。百藝叢中走,斗酒詩千首,嗏,錦繡滿胸頭,何須誇口, 生死跟前,半時難相救。因此把蓋世文章一筆勾。」 「學海長流,文陣光芒射斗牛」,學海,比喻學識淵博。文陣,猶言文壇,文場,因 其角逐爭競。互不相讓,故稱之為陣。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此處代指天空, 雲霄。學識淵博深廣如海,文章氣魄光芒萬丈。 「百藝叢中走,斗酒詩千首」,才華蓋世,身懷百藝,文字功夫上的各種技能,如詩、詞 、歌、賦、書、贊、銘、記等各種文學體裁樣樣精通。斗酒詩千首,喝完一斗酒即可作出 千首詩。唐李白有「斗酒詩百篇」之譽,唐王績被世人稱為「斗酒學士」,均指天才橫溢 ,能詩善文。 「嗏,錦繡滿胸頭,何須誇口」,唉!縱然才華蓋世,滿腹經綸,又有什麼值得誇耀和驕 傲的? 「生死跟前,半時難相救」,要知道無常到來的時候,文字功夫救不了你。印光大師說: 「一息不來,即屬後世。此時縱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亦無用處。若不及早修持淨業,待 到此時,方知虛受此生。枉將宿生所種善根,盡消耗於之乎者也中矣。可不哀哉。」 蘇東坡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每到一處,必隨身攜帶一軸阿彌陀 佛聖像,並說:「這是我往生西方的公據。」臨終時,呼吸微弱,惟琳長老前來提醒他提 起正念。他無奈答道:「我也知道西方極樂,可是用不上勁啊。」友人也鼓勵他:「先生 一生都在為此努力,此時更須著力啊!」蘇東坡應聲道:「著力即差。」說完,奄然而逝 ,世壽六十六歲。生死沒了。 世間修身立業,以至為聖為賢,若比往生西方,了生脫死之業,則小乎小矣。此身不 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因此把蓋世文章一筆勾」,因此,要把創作出蓋世文章流 傳萬古的思想簡簡單單一筆勾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20.10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51369826.A.EBB.html

12/30 15:47, , 1F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12/30 15:47, 1F

12/30 16:34, , 2F
很有感觸。阿彌陀佛!
12/30 16:34, 2F

12/30 21:07, , 3F
阿彌陀佛!合十 頂禮!
12/30 21:07, 3F

12/31 19:08, , 4F
真是暮鼓晨鐘,當頭棒喝
12/31 19:08, 4F

01/01 21:21, , 5F
阿彌陀佛
01/01 21:21, 5F
文章代碼(AID): #1MWYLYwx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MWYLYwx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