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對傲慢者起大悲心應是如何的心境?

看板Buddhism作者 (深奧幽玄)時間9年前 (2015/07/24 16:33), 編輯推噓3(3018)
留言21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viable (viable)》之銘言: : 慢心佛教有教是五毒之一 : 也教發大悲心對治別人的症狀 : 以住菩提心 : 只是 : 對於傲慢者 : 起大悲心是從何種觀點切入 : 虔心請益_/\_ : 謝謝 [主題] 對於傲慢者起大悲心 [結論] 慈心於淨最勝;悲心於空入處最勝。 起大悲心則有層次之分, 外道也能說起大悲心,(詳見下面附的雜阿含經之七四三) 但是外道不明白,慈心於淨最勝;悲心於空入處最勝。 慢心即驕傲,感覺他人不如自己。 起因必含有我執(執著有我), 我執非正見,不合八正道中的正見、正思惟、正念,不覺諸法無我。 [參考]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 (七四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釋氏黃枕邑。時, 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缽,入黃枕邑乞食。 時,眾多比丘作是念:「今日太早, 乞食時未至,我等可過外道精舍。」爾時, 眾多比丘即入外道精舍, 與諸外道出家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 諸外道出家言: 「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如是法不:『斷五蓋惱心,慧力羸、 為障礙分、不趣涅槃,盡攝其心,住四念處。 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 善修充滿;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 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 善修習充滿,如是修習。』悲、喜、捨心俱亦如是說。 我等亦復為諸弟子作如是說, 我等與彼沙門瞿曇有何等異?所謂俱能說法。」 時, 眾多比丘聞諸外道出家所說,心不喜悅, 默然不呵,從座起去。入黃枕邑,乞食已,還精舍, 舉衣缽,洗足已,詣佛所,稽首禮足, 退坐一面。以彼外道出家所說廣白世尊。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如彼外道出家所說, 汝等應問:『修習慈心,為何所勝?修習悲、喜、捨心, 為何所勝?』如是問時,彼諸外道出家, 心則駭散,或說外異事,或瞋慢、毀呰、違背、不忍, 或默然萎熟,低頭失辯,思惟而住。 所以者何?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 聞我所說隨順樂者,唯除如來及聲聞眾者。 比丘!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最勝; 悲心修習多修習,空入處最勝;喜心修習多修習, 識入處最勝;捨心修習多修習,無所有入處最勝。」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佛言: 『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 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 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 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五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5.9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37726793.A.EC8.html

07/24 16:56, , 1F
行持五戒十善是得生欲界天之因緣,更進一步修習禪定所攝
07/24 16:56, 1F

07/24 16:58, , 2F
之四無量心(止觀以四無量心為所緣,是世俗諦的所緣境)
07/24 16:58, 2F

07/24 17:00, , 3F
,若得到初禪根本定之奢摩他安止,即得到具相之四無量心
07/24 17:00, 3F

07/24 17:01, , 4F
(若未有初禪根本定所攝,是隨順之四無量心),依發願可
07/24 17:01, 4F

07/24 17:02, , 5F
轉生色界,色界初禪有三天:梵眾生、梵輔天、大梵天(具
07/24 17:02, 5F

07/24 17:03, , 6F
相之四無量心又稱為四梵住),梵天婆羅門之出家沙門除了
07/24 17:03, 6F

07/24 17:04, , 7F
行持五戒十善亦修習禪定四無量心,求生梵天(梵天在欲界
07/24 17:04, 7F

07/24 17:05, , 8F
天之上),起世經記載大梵天有極大之我慢,自認是創世主
07/24 17:05, 8F

07/24 17:07, , 9F
然而色界天之上還有無色界四空天,下界不知上界,故不知
07/24 17:07, 9F

07/24 17:08, , 10F
還有比色界梵天更超勝之無色界四空天。
07/24 17:08, 10F

07/24 17:09, , 11F
佛教行者亦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聲聞獨覺二乘與大乘亦
07/24 17:09, 11F

07/24 17:10, , 12F
修習四無量心,然而「大悲」與四無量心之「悲無量」,二
07/24 17:10, 12F

07/24 17:11, , 13F
者具有四句差別關係,二乘行者心續中未生起具定義之大悲
07/24 17:11, 13F

07/24 17:18, , 14F
大悲心之菩提心之根本,任運生起具相之菩提心是進入大乘
07/24 17:18, 14F

07/24 17:20, , 15F
道之界限,故入大乘道之行者,心續中必然也有基於平等捨
07/24 17:20, 15F

07/24 17:20, , 16F
於一切有情遮除愛我執、增愛其他眾生之大悲心。
07/24 17:20, 16F

07/24 17:23, , 17F
我執與愛我執不同,二乘斷除了我執但未斷除愛我執,故無
07/24 17:23, 17F

07/24 17:24, , 18F
法發起令一切有情離苦得樂之利他大乘菩薩道,其所修之四
07/24 17:24, 18F

07/24 17:25, , 19F
無量心未遮除愛我執,而大乘行者之大悲心遮除了愛我執。
07/24 17:25, 19F

07/24 17:28, , 20F
又大悲心有三種層次:緣生大悲、緣法大悲、無緣大悲。
07/24 17:28, 20F

07/24 17:35, , 21F
感謝分享!!
07/24 17:35, 21F
文章代碼(AID): #1LiVX9x8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LiVX9x8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