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菩薩戒規定不可以看外道書嗎?

看板Buddhism作者 (擲雷爆卦)時間9年前 (2015/07/13 11:56), 編輯推噓3(3015)
留言18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8 (看更多)
※ 引述《s8402019 (黑影)》之銘言: : 標題: Re: [請益] 菩薩戒規定不可以看外道書嗎? : 時間: Sun Jul 12 17:49:01 2015 (原文恕刪) : 推 cool810: 菩薩行化度眾,需有真實之菩提心,菩薩戒是在發起菩提心 07/13 00:45 : → cool810: 所受,依古印度佛教,發起菩提心(為利有情願成佛)後, 07/13 00:46 : → cool810: 有願心、行心的受戒次第,先受願菩提心戒,再受行菩提心 07/13 00:47 : → cool810: 戒,即菩薩戒,以菩提願心、菩提行心行持菩薩六度萬行。 07/13 00:49 : → cool810: 若未有真實之菩提心,若由習染世間八風、名聞利養、競爭 07/13 00:51 : → cool810: 我慢等煩惱惡習,亦可能違犯皈依戒與菩薩戒等學處。 07/13 00:51 : → cool810: 發起為利有情願成佛之菩提心,行持菩薩道的菩薩,華嚴經 07/13 00:53 : → cool810: 載:「菩薩摩訶薩以如是智慧觀察所修善根,皆為救護一切 07/13 00:53 : → cool810: 眾生....此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 07/13 00:54 : → cool810: 所謂:文字、算數、圖書、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 07/13 00:55 : → cool810: 論,咸所通達;又善方藥,療治諸病——顛狂、乾消、鬼魅 07/13 00:55 : → cool810: 、蠱毒,悉能除斷;文筆、讚詠、歌舞、妓樂、戲笑、談說 07/13 00:56 : → cool810: ,悉善其事;國城、村邑、宮宅、園苑、泉流、陂池、草樹 07/13 00:56 : → cool810: 、花藥,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銀、摩尼、真珠、瑠璃、 07/13 00:57 : → cool810: 螺貝、璧玉、珊瑚等藏,悉知其處,出以示人;日月星宿、 07/13 00:57 : → cool810: 鳥鳴地震、夜夢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觀察,一無錯謬;持 07/13 00:57 : → cool810: 戒入禪,神通無量,四無色等及餘 一切世間之事,但於眾生 07/13 00:58 : → cool810: 不為損惱,為利益故咸悉開示,漸令安住無上佛法。」 07/13 00:59 : → cool810: 大乘菩薩與聲聞獨覺二乘,主要為發心不同,菩薩為利有情 07/13 01:00 : → cool810: 願成佛發菩提心,修習悲、慧資糧,圓滿盡所有智如所有智 07/13 01:01 : → cool810: 成就一切遍智,成就一切遍智(一切相智)亦名成辦佛果。 07/13 01:03 藏密的《丹珠爾》也是依此義而立: http://dictionary.buddhistdoor.com/en/word/37972/%E4%B8%B9%E7%8F%A0%E7%88%BE (節錄如下)  蓋布頓主張丹珠爾分為三門,即:(一)論釋初法輪者為小乘論,(二)論釋中法輪者為中 觀般若諸論,(三)論釋後法輪者為瑜伽諸典。以上三門中又各列為「觀」、「行」兩目。 此係依照佛陀說法次序三輪所作之判教組織。復由論典所論內容之不同,分別為說世俗諦 論典、說勝義諦論典、說解脫道論典三類。其中說世俗諦論典又分為(1)一般性之世道論 典,(2)專門性之利他論典(包括因明、聲明、醫明、工巧明四項),(3)利益自身之論典 (即內明)。西藏大藏經版本達十數種之多,而以德格藏、新奈塘藏、北京藏等最具代表 性,此三種版本皆分為兩部(甘珠爾、丹珠爾),其中德格藏之丹珠爾包括讚頌部、祕密 部、般若部、中觀部、經疏部、唯識部、俱舍部、律部、佛傳部、書翰部、因明部、聲明 部、醫明部、工巧明部、西藏撰述部、補遺經論部及總目錄,總計二一三函,三四○○餘 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88.1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36759788.A.4F0.html

07/13 11:58, , 1F
工巧明和醫方明不應視為一般外道 藥師經九橫之首及為
07/13 11:58, 1F

07/13 12:00, , 2F
遇醫授以非藥,實不應死而便橫死。由此可知醫方明不可廢
07/13 12:00, 2F

07/13 12:56, , 3F
"外道"其實嚴格來說,不是貶抑或者輕視用詞。
07/13 12:56, 3F

07/13 12:59, , 4F
以佛教而言,關於內外道之安立,可參考此篇:
07/13 12:59, 4F

07/13 12:59, , 5F
#1LCTi_i2 [宗義] 佛教於內外道的安立,與內道大小乘的安
07/13 12:59, 5F

07/13 13:06, , 6F
在《大智度論》,甚至於阿羅漢、辟支佛、小乘,也被列為
07/13 13:06, 6F

07/13 13:07, , 7F
外道,為什麼 ? 而所對照的 "內",是以究竟圓滿佛果為一
07/13 13:07, 7F

07/13 13:07, , 8F
種依據,假若修道人停留在聲聞,而不往上佛道學習,也稱
07/13 13:07, 8F

07/13 13:07, , 9F
為外。
07/13 13:07, 9F

07/13 13:08, , 10F
所以"內、外",是要看以什麼為對照,有淺深的區別,
07/13 13:08, 10F

07/13 13:09, , 11F
並不像我們現在口耳相傳的 "外道邪教",這麼單一見解。
07/13 13:09, 11F

07/13 13:10, , 12F
從"心"、"人"、"事"、"法",種種角度,都能定義外道之意
07/13 13:10, 12F

07/13 13:11, , 13F
總相來說,佛教大乘指的是菩薩道,小乘指的是聲聞獨覺二
07/13 13:11, 13F

07/13 13:12, , 14F
比較從根本來談的定義,"心行於理外,不返內覺",則稱外~
07/13 13:12, 14F

07/13 13:13, , 15F
乘。而大智度論說佛法立四悉檀利益眾生,近代也有佛教大
07/13 13:13, 15F

07/13 13:14, , 16F
德以菩薩乘、聲聞乘、人天乘等來判攝佛法,人天乘指得是
07/13 13:14, 16F

07/13 13:15, , 17F
世間善法,然其不是佛教宗義所說之小乘,小乘是出世間法
07/13 13:15, 17F

07/13 13:45, , 18F
推文中提到辟支佛,延伸閱讀 #1K6MU5gF 辟支佛(獨覺)
07/13 13:45, 18F
文章代碼(AID): #1LepRiJm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8 篇):
文章代碼(AID): #1LepRiJm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