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家楨:迅速改造命運的訣竅

看板Buddhism作者 (kidstrife)時間10年前 (2014/03/10 11:23), 編輯推噓10(1003)
留言13則, 11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國大陸去,在普陀山的觀音道場打了一個佛七,回向給歷世 的祖先。有一天,在船上聽到有一群人在低聲談話。‘你今天許了願沒有?’那人答:‘ 有呀!我每次都是求觀世音萻薩的。’‘您怎麼發願呢?’‘我願觀世音菩薩保佑我這批 貨平安到達。’‘靈不靈呢?’‘從前我不求觀世音菩薩的時候,貨常被沒收。’那個人 說了之後,東張西望了一下,看看沒人注意,他又說:‘這次如果平安,我總得還願了。 ’問的人說:‘你難道許了願,都不曾還?’‘我太忙了,不過這次一定去還? 各位一定明白他們在說些什麼。這種發願,不是我今天所要講的佛法中的所謂"願"。這 只是一種希求,在佛法中應該說是"欲",是貪的一種。    當佛法自印度傳入中國的時候,翻譯經典的大德們,對選擇字眼是煞費苦心。"願" 與"欲"在中國文字中原是相通的。《辭海》中的注解,即是"願者欲也"。可是佛法中 的發願並不是要助長一個人的貪欲,而是一種虔誠決心要種善因、造善緣,期得善果的表 露。所謂善果,是要逐漸的減輕乃至消除虛妄的我相、我見、法相及非法相,而證佛果。    我相、我見極不容易減輕乃至消除,因此在我們的修行過程中,不必怕有一個‘我’ 的存在,更不應該有錯誤的觀念,說要將‘我’消滅,而可採用一種善巧的方法,即是將 ‘眾生’的觀念,來逐漸替代‘我’的觀念。譬如說,各位中有人希望長命百歲, 當你轉到這‘願我長壽’的念頭時,立即也想到‘願一切眾生都壽命無量’。 這就是阿彌陀佛在未成佛之前,是法藏比丘時所發的四十八大願之一。 法藏比丘的願是:‘我作佛時,我剎中人,壽命皆無央數劫,無有能計知其數者, 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因此今天我想和各位研究討論的是佛法中所重視的誓願。‘願’為‘行’的前導, 也是‘行’的方向,而‘行’是願的實踐。沒有願的行,可能變成漫無目標的修行, 不知所終。沒有行的願,頂多只能做到望梅止渴,而身體仍沒有得到一滴水份。 所以願與行必須相輔並進、必須並重,才能產生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叫它是願力, 也可以叫它是感應。    今天時間不多,我想提出兩點,供各位參考,也許拋磚引玉,各位同修因此更有所啟發 得大受用。   第一點是:虔誠的願,可以感應很快,不必等到滿願。   第二點是:願要發得大,愈大則感應也愈快愈大。 關於第一點,我想以兩個例子來說明。一個是取自《了凡四訓》,一個是我自身的經驗體 會。   各位大概都知道有《了凡四訓》這本書,這裡有白話注解的本子贈閱。袁了凡先生是 中國明朝人,做過相當大的官,這本《了凡四訓》原是他將自己的經驗和心得,匯集起來 ,分為四類教訓,寫給他兒子的。可是這本書的內容,極合做人的實用,所以數百年來, 流傳極廣。   袁了凡先生原名學海,本來是學醫的,因為先後遇到了兩個人,改變了他一生的境遇 。第一位孔老先生,命相專家。孔先生說他的命不應該學醫,應該讀書做官。並算出他那 一年應中縣考,得第十四名,府考是第七十一名,一直算到他入京考科舉,得第三名,可 是沒有考上舉人、進士,而後被派去四川做官。但說做滿三年,應即告退回鄉,因為他只 有五十三歲的壽命,將於八月十四日丑時壽終正寢,並且命中沒有兒子。 奇怪的是,袁學海自棄醫、讀書,應考之後,所有縣考、府考等的年分及考中名次,和孔 先生算的完全一樣,絲毫不差,這不能不使袁先生佩服得五體投地,但也因此逐漸的令他 心灰意懶,因為一切都已前定,非他所得更變,況且壽命不長,又無子孫,前途渺茫,所 以感覺生命缺乏意義。於京城中入貢後(即全國會考被錄取)回來,到南京悽霞山和一位雲谷 禪師對坐三日三夜,不曾閉眼 雲谷禪師是袁學海遇到的第2位長者,改變了他的整個人生觀及生命.雲谷見他對坐三日夜 怪而問之。袁先生據實以告:因他的命運,已被孔先生完全算定,生死榮辱都有定數,且 此生已來日無多,又無兒子,即使要生妄想,也想不出什麼妄想了!而不起妄念 雲谷聽了大笑:我觀你三日夜不起妄想,以為你是個豪傑.原來你只是一個凡夫. 於是雲谷禪師給了他一番很懇切的開示:三世因果,絲毫不差,命數是有的。但是算命只能算一個人的過去。今世所造的因,所得 的果,在命數中算不出來。普通的人,因為今世的因並不極大,所以命運的改變雖有之, 不很顯著。可是,大惡的人或大善的人,今世所造的因,足以影響他的命運。你聽了孔先 生的命數,就消極地放棄了今生造善因改變命運的機會,甘心受命運的支配,豈不是一個 十足的凡夫!袁學海深為感動,乃拜而請教。 雲谷禪師問他:你自審能中舉人否?袁想了很久,說:不能.中舉人的人往往都是有福德的,而我這生毫無福德可言。’又問:‘你自審能有兒子否? ’袁也答不能,‘水清者常難養魚,而我過分的偏愛清潔。和氣能育萬物,而我又常容易 發怒.袁說了好幾個理由,於是雲谷禪師叫他在佛前痛自發露懺悔.袁先生於是在佛前立下 誓願,誓行善事三千件,求能中舉人,以答謝祖先之恩,並將他學海的名字改為了凡。 次年,袁了凡去禮部考科舉,照孔先生的命算,他應以第三名錄取,可是他考了第一名, 這是第一次孔先生算的命竟不全准;而這年的秋天,袁了凡中了舉人,就完全和孔先生所 算的命不同了 在《了凡四訓》中有兩段特別值得我們的注意,都是袁了凡自己講的:   一、自在佛前忏悔、誓願行三千件善事之後,我就常覺得有神明在暗中督察,因此戰 戰兢兢對任何事都勤奮努力,一改往日懈怠隨便的習氣;   二、自發誓願後,雖然第二年即中舉人,可是三千件善事,卻並不容易,一直到十一 年後方才滿願。而且自己檢點,過失還是很多。其中最大的是看見有善事可做而遲疑不決 ;或心想為善,而口上常犯過失,得罪於人。     這裡我得到一個重要的結論:袁了凡的佛前發露忏悔,並不僅是一種儀式,而是深心 的至誠忏悔,有痛哭流涕的感覺,以這樣的誠心為基礎而生起的願,力量極大,所以雖然 他三千件善事的願,要在十一年後方才滿願,可是第二年就中舉人,達到了他的心願,這 就叫願力無邊。   第二個我想舉的例,是五年前的七月四日,內子居和如往生那天清晨,在八個小時握 著她的手念阿彌陀佛後,心中是一片的空虛,好像失去了一件無價之寶,也像是一個迷路 的小孩,不知前途依靠何在?就這樣的走進了家中的佛堂,而第一眼看到的即是佛桌上和 如每晨念的《金剛經》的本子,一顆心就抓住了這本經本,發了一個要替和如每晨繼續念 《金剛經》的願。到今天已整整五年,尚未有一日間斷。   現在回想起來,發那個願時的心境,確可算得是清淨虔誠。此願不知何日了!也沒有 一定的回向對象,但感應已經很是顯著,不但我個人因此有了一個精進修行的中心,即以 那本《金剛經的研究》小冊而論,現在已有六地的善知識分別出資刊行,包括中國大陸, 增訂版有的已是第四版,本數已有幾萬本,譯文已有俄羅斯文,越南文,相信一定有人因 此得益。各位同修!請體會一下我那時發願的心情,確乎可說是無相無私,至誠全心,並 沒有任何貪圖,所以至誠的願,其力量實在不可思議,否則決不可能有這樣的善果。    各位同修,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第二點,‘願要發得大,愈大則感應也愈快愈大。’ 首先,我想要求各位,在想願要發得大的時候,就只要想:‘願要發得大。’不要去想‘ 這樣的大願如何還呢?’也不要去想:‘我是不是在空口講大話啊?’更要忘了我上面所 講的‘感應會愈快愈大。’就只是至誠的發大願,以願為中心,不作其他的想。所謂感應 愈快愈大,是自然的因果現象。你愈不去想它,感應就愈快愈大,愈去想它,就愈著相。 金剛經開宗明義,須菩提所問的問題:發了心的善男信女,應該如何安住其心?降伏其心啊?簡單的說,就 等於是我們常常想問的:我想學佛,但是應該如何修行啊? 佛在經中兩次說明,要想學佛的,就得發大願,"我應滅度一切眾生".眾生廣義的講, 是眾緣 和合而生的一切有情,都叫眾生."滅度"是煩惱生死的解脫消滅.各位想一想,"應滅度一切 眾生"是要將宇宙間的一切有情無情的煩惱生死統統消除.各位,我們要想消滅一個人的一點 點煩惱都尚且不容易,這樣的大願,佛是不是叫我們在空口說大話呢?當然不是. 佛在金剛經中強調: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逛語者,不異語者.所以願發的大, 不是說大話,和所謂吹牛不同,因為願是目標,願是方向,願是信心. 哥倫布數百年前,為了要證明地球是個圓球的理論,不惜冒生命的危險,航行於茫茫大海 之中,歷經種種風險,終於發現了新大陸。這要證明地球不是一個平面而是圓球形的決心 ,即是佛法中所強調的願,也即是一個人學菩薩行、學佛的目標、方向、信心。 法藏比丘四十八大願,終成阿彌陀佛;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明白的說明,虛空無盡,眾 生無盡,眾生煩惱無盡,我願無盡,這是何等的心胸!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各位請想一想,我們從早到晚,忙忙碌碌,可有那一刻的 思想,那一刻的行為,相似於這些大菩薩們的心胸志願呢!這是不是即是我們沒有懂得如 何學佛、修菩薩行的要領呢? 也許各位在想,既然發願如此重要,那我們應該怎麼發願呢?這個問題極切實際,應該是我 今日想和各位研究的中心. 金剛經中有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千年來讀誦金剛經的對這個問題都有討論.問題是: 為什麼在經首佛答須菩提的問題時,不說善男子,善女人,而說諸菩薩摩訶薩? 而在卷中再答須菩提的類似問題時,則不再用諸菩薩摩訶薩,而是直稱善男子,善女人? 我想用一個極淺近簡單的解釋,不知各位以為如何?佛的先提菩薩摩訶薩,即大菩薩, 是要我們以大菩薩的修行方法為榜樣,所以指的是理想及目標.後面直稱善男子,善女人 是告示應如何實踐.可是兩個回答的大意,都是"應滅度一切眾生" 於此可見"應滅度一切眾生"不但是理想及目標,也是實踐的具體法門,要我們逐漸的 消除一切眾生的煩惱生死.既然要消除眾生的煩惱生死,自然不應該做可以造成眾生生起煩惱或種生死流轉罪惡之因 的種種業。可是這談何容易,決不是一下子可以做到的。所以佛在經中說:‘知我說法, 如筏喻者。’有了目標方向,還得一槳一槳地努力划去,否則徒有目標,船還是動不了。 因此,有願必須有行。我們應以大菩薩的宏願作榜樣為目標,而採用各種量力而行的划船 方法,這樣才能生起不可思議的願力。 今天我只提出三種划船的方法,只能說是我粗淺的心得,各位舉一反三,一定可以想出許 多更適合您的實際情形的方法。如果各位同修可以將您們所想出的方法,也能寫信告訴我 ,使我可以發更多更大的願,大家多結善緣,十分心感。   我想介紹的第一個方法是:要發您能做得到的願,並且要發得大。  這話怎麼講呢?我現在舉幾個相彷的例子,請各位細心體會,看那一個願最大。   一、我願每日念十遍心經,將此功德回向父母,以報養育之恩;   二、我願盡形壽每日念十遍心經,願以此功德,祈求世界和平;   三、我願每日念十遍心經;   四、今年我願每日早晨念十遍心經;   五、今年我願每日念十遍心經,保佑合家平安;   六、我願念一千遍心經,祈禱某某的病早日恢復康健。   各位,那一位願意說,這六個願中,那一個願您覺得發得最大?(有人答:第三願。 )很好!很好!   各位請記住:一個願如果有期限,就不是大願。所以‘今年’盡形壽‘一千遍’ 都是期限,不是大願。   願有了目的,有了希望,或有了對象的限制,也不是大願。 所以‘保佑合家平安’‘回向父母’‘世界和平’‘早日病愈’都有了對象,都著了相, 都有了限制,並不是虛空無盡,也不是大願。 因此這六個願中,最大的願是那個最簡單的願:   我願每日念十遍心經。   這個願,您可以今世、下世、再下世一直念下去,此願無有了期,所以謂之大。   此願沒有目標,即等於目標無量,回向功德,猶如虛空無盡,所以謂之大。  此願沒有對象,即等於回向法界一切眾生,眾生無盡,所以謂之大。 各位一定已經體會出如何發大願的秘訣。這種願是您可以做得到的, 可是頂要緊的是不要中斷。 第二個划船方法我想介紹的是:在大菩薩們的宏願中,選一個您最歡善(相應)的願,依 照您現在可以做到的逐漸實行。   佛菩薩的宏願很多,在中國的佛法傳統中以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為最易選擇。這十個 都是大願,一樣的功德無量。我現在念出來,各位若聽到某一願時,心中生起歡喜的相應 ,您就不妨選這個願作為開始:   禮敬諸佛 稱贊如來 廣修供養 忏悔業障 隨喜功德   請轉法輪 請佛住世 常隨佛學 恆順眾生 普皆回向 我現在舉兩個例。譬如您覺得禮敬諸佛對您相應,您就依照您的實際情形,發一個可以做 得到的願,說:我願每日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禮敬十拜 如果你的父母或配偶是信耶穌教的,你不便在家中供佛禮拜,或病臥床上,都可以用觀想或 合掌以代替禮拜,只要至誠,一樣是禮敬,並無差別.這個願即是一個有無量無邊功德的大願 又譬如說,您對廣修供養相應,您可以發一個願:我願每日誦《金剛經》一遍,供養十方 三世一切諸佛菩薩,一切賢聖大德。 這也是一個無量無邊的大願.倘若時間不允許您誦《金剛經》,那麼心經亦可以. 這都是法供養,而諸供養中以法供養為最大。 第三個划船方法是一種善巧方便,只要您心真誠,小願可以變大願 方法是在您發任何願回向時,在您原本回向之後,一定加一句: "願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 如果袁了凡先生懂得這個善巧方便,他在發願要做三千件善事,使他能中舉人時,再加一 句,願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他不但照樣中舉人,而且更造了無相的因,將來會結 無相的果,無相的果,即是佛果。 願各位在這次莊嚴寺的夏令營中法喜充滿,功德無量,並願我們大家以此功德,回向法界 一切眾生。謝謝各位。 沈家楨/一九九三年講於莊嚴寺佛學夏令營

03/10 12:18, , 1F
隨喜
03/10 12:18, 1F

03/10 13:09, , 2F
恩師在廣論裡講了沈居士許多功德
03/10 13:09, 2F

03/10 13:12, , 3F
03/10 13:12, 3F

03/10 13:20, , 4F
阿彌陀佛
03/10 13:20, 4F

03/10 13:46, , 5F
隨喜!讚嘆!
03/10 13:46, 5F

03/10 17:00, , 6F
阿彌陀佛
03/10 17:00, 6F

03/10 17:59, , 7F
阿彌陀佛!
03/10 17:59, 7F

03/10 18:14, , 8F
阿彌陀佛!
03/10 18:14, 8F
※ 編輯: kidstrife 來自: 118.232.217.115 (03/10 20:44)

03/10 22:08, , 9F
阿彌陀佛 隨喜
03/10 22:08, 9F

03/11 18:22, , 10F
阿彌陀佛 讚嘆
03/11 18:22, 10F

03/14 11:30, , 11F
隨喜讚嘆~阿彌陀佛~
03/14 11:30, 11F

11/09 05:49, , 12F
隨喜讚嘆~阿彌陀佛~ https://daxiv.com
11/09 05:49, 12F

01/02 12:47, 5年前 , 13F
阿彌陀佛 讚嘆 https://noxiv.com
01/02 12:47, 13F
文章代碼(AID): #1J7J0rhB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J7J0rhB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