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107歲人瑞瀕死 誦經聲吵活

看板Buddhism作者 (懺悔業障)時間11年前 (2012/10/20 00: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緬甸人民雖然幾乎全是信仰佛教,但國內有不同民族,因此各地喪葬習俗或許會有不同。 不過如果以佛教習俗來說,有看過雲南那邊喪葬時,其習俗僧人會去作法事誦經之類的; 為什麼提雲南呢?雲南和緬甸比鄰交接,上座部佛教也經由緬甸傳播至雲南,使得雲南 也歷史悠久的同樣是上座部弘化地區。新聞中說用緬甸傳統的誦經習俗,不知道是不是 誦佛經;電視上看過雲南民眾家裡辦喪時,有比丘前去誦經,不知同屬上座部佛教地區 的緬甸是否也如此呢?來看一下雲南的上座部佛教和當中的習俗: ─────────────────────────────────────── 流行於中國雲南省的上座部佛教 <<韓延傑>>   一般來說,佛教分為三乘:大乘、小乘、金剛乘。我國佛教,三乘俱足,門類齊全。 廣大漢族地區流行的是大乘佛教;蒙藏地區流行的是金剛乘佛教,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德 宏地區流行的是小乘佛教,嚴格來說是上座部佛教。我國雲南省有八十四萬傣族人、一萬 三千崩龍族人、六萬布朗族人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有二萬阿昌族人、三十萬佤族人部分 信仰上座部佛教。   佛教甚麼時候通過甚麼途徑傳入中國雲南省。在學術界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一致結 論。有一種意見認為:公元前三世紀舉行完第三次佛教結集以後,阿育王向外派遣傳教使 團,第六個使團以摩訶棄多(Maharakkhita)長老為首,帶的《迦羅羅摩經》,目的地是潤 那(Yona)。有人認為潤那包括現在中國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另一種意見認為:阿育王派遣 的第八個使團到達「金地」,這「金地」包括現在的西雙版納。據保存在混總佛寺的《佛 教史話》記載,公元六一五年,佛教從緬甸的族地區傳入西雙版納,在景洪建立了第一座 佛寺瓦巴姐寺(Vabujie)。   根據西雙版納所屬遮、海地方誌記載,公元六三三年左右,佛教由緬甸傳入西雙版納 。當時還沒有文字,佛經靠口頭弘傳。公元九五九年至公元一○七九年間,緬甸蒲甘王朝 多次與泰國打仗,西雙版納深受戰爭災害,佛教隨之衰微。然後恢復,佛教從泰國清邁經 緬甸傳入西雙版納,僧人們帶來了傣潤文佛經,以後又建立塔寺,制訂僧制。1   臨滄、思茅兩地的上座部佛教,傳入時間比西雙版納、德宏地區更晚,根據臨滄耿馬 縣的史料記載,佛教傳入耿馬縣的時間是公元一四七三年,是從緬甸撣邦傳入的。上座部 佛教傳入靠近內地景谷的時間就更晚了。大約是十七世紀中期。因為這支佛教是從緬甸傳 入的,所以人們往往把寺內僧人稱為「緬僧」或「緬和尚」,把佛寺稱為「緬寺」,把佛 塔稱為「緬塔」,把佛經文字稱為「緬文」,把主持佛教活動的法師稱為「緬先生」。2   上座部佛教傳入雲南後,公元八世紀左右進入發展時期,十至十五世紀進入鼎盛時期 ,形成很多教派,主要有林居派和村居派。林居派在西雙版納稱為擺埧,村居派在西雙版 納稱為擺孫,這兩派都是從泰國景邁傳來的。原來景邁流行的是村居派,後來派人去斯里 蘭卡學習,回來後創立了林居派。瓦孫洛和瓦埧亮分別是景邁村居派和林居派的中心寺院 ,這兩派都曾傳入緬甸的景棟,村居派又從景棟傳入西雙版納的龍、景洪、腊捧、易武、 養和旺的傣族地區,林居派主要流行於布朗族地區和部分傣族地區。隨著時間的推移,兩 派的界限越來越小,從居住地來看,林居派逐漸向村居派靠攏,後來林居派又出現了花園 寺派,我國傣族地區的花園寺派是從泰國清邁傳入的,清邁的花園寺派又是從斯里蘭卡傳 入的。西雙版納的西定布朗山區和遮、海、混以及大龍、景洪、罕等傣族地區流行的上座 部佛教是蓮花塘寺派,它們是公元二世紀從緬甸景棟一帶傳入的。蓮花塘寺派和花園寺派 都屬於林居派,因為他們都盛行於「潤國」(泰國北部地區),所以又都屬於潤派。後來 兩派在戒律問題上發生分歧,蓮花塘寺派主張嚴格遵守林居派戒律,花園寺派則主張改革 。兩派分別建立寺廟和布薩堂,分別組織佛事活動。   再往後,潤派佛教才傳入德宏、臨滄地區。臨滄地區的潤派佛教和尚晉升「佛爺」時 要藏在山林。村民找到他以後,用扎著鮮花的轎子抬回來,再舉行晉升儀式。以此說明他 很想過林居生活。在群眾的請求下隨緣而至。   西雙版納的僧人有六大等級:一、帕。相當於沙彌;二、都。相當於比丘;三、祐巴 。相當於都統長老;四、薩密。相當於沙門統長老;五、桑拉扎。相當於僧主長老;六、 松列阿伽摩尼。相當於大僧正長老。德宏地區的僧階則有召尚(沙彌)、召悶或召掌(比 丘)、召幾(長老)等稱號。所謂「佛爺」是對比丘以上(包括比丘)和尚的稱呼。又根 據年令、僧階的不同稱為大佛爺、二佛爺、三佛爺等,這些都是含混不清的詞,究竟是指 哪一等級的僧人,都不清楚,既不規範,又不科學。   擺罷派持戒緊嚴,主張過苦行僧生活,信徒不多;擺孫戒律鬆懈。另有擺庄派,流行 於德宏及保山地區的傣族、崩龍族、阿昌族中,這一派是從緬甸瓦城傳入的,教徒和俗人 一樣吸煙喝酒,信徒很多。   德宏、臨滄地區有多列、左抵兩個派別,這兩派原為林居,傳入傣族地區後,改為村 居。相傳多列派又分出三派:   一、達拱旦。主要流行於德宏地區,信眾多為崩龍族,四百多年以前由緬甸傳入;   二、蘇特曼。三百年前由緬甸傳入,主要流行於德宏的瑞麗、隴川兩縣;   三、瑞竟。主要流行於定地區,這個派別是由緬甸瑞竟派長老塔瑪沙拉(Tamasala)和 瑪哈沙密(Mahasami)於一五四六年傳入的,緬甸的瑞竟派又是三位斯里蘭卡和尚於公元九 八一年創建的。   左抵派是從多列派分出來的,相傳創始人是緬甸芒海人,本派由仰光傳入德宏州的芒 市,因為戒律太嚴,所以信徒很少。   關於雲南上座部佛教的寺院制度,李弘學、吳正興的《雲南上座佛教考察報告》是這 樣描述:「西雙版納上座佛寺古時分為四個等級,最高一級設於召片領所在地,稱拉扎坦 大總寺,它是統領全西雙版納的總佛寺,拉扎坦大總寺之下設十二個版納拉扎總寺和三十 六個總寺,再下一級就是由四所以上村寨佛寺所組成的布薩堂佛寺,即中心佛寺,最基層 一級就是屬於一個寨子的寨佛寺。」此外,還有由拉扎坦大總寺直轄的召片領府的若干「 內佛寺,隨著封建領主制度的廢除,這種寺廟的管理體制隨之被取消了。」現在由「佛教 協會與總佛寺相結合,分級管理,以點帶面的管理辦法。州、縣兩級分別設立總佛寺,由 州、縣佛教協會管理,分(鎮)或分片設立中心佛寺(戒堂佛寺),而這中心佛寺的設立 注意到了教派的特點,方便信眾,而村寨佛寺的教務工作由中心佛寺負責去領導和管理。 這種從州到村寨都有與各級行政組織相對應的管理體制。」3   西雙版納的上座部佛教制度,和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老撾、柬浦寨基本一樣,進 佛殿要脫鞋。佛寺被視為神聖的地方,進佛殿脫鞋是對佛的尊重,那裏的炎熱天氣,人們 可以這樣做。這種制度不可能擴展到寒冷北方的大乘佛教寺廟。上座部僧侶不忌葷腥,但 見殺不食,過午不食,很有原始佛教風貌。上座部佛教以香花供佛,不燒香。   上座部佛教很注重「賧」,即布施,認為做「賧」有如下好處:死後升天;使子孫後 代長得漂亮,生活幸福;父母死後有吃有穿;可以治病;多做賧,受人尊敬,生活富裕。 不做賧會有下述災難:發生戰爭,互相殘殺;發生災荒餓死人;父母分離;男女老幼患病 ;寨子裏充滿鬼。   上座部佛教還規定了賧佛節日及其活動4:   (一)賧帕。在傣曆一月八日開始做佛事三天,向和尚布施袈裟;   (二)賧老輪瓦。一月谷子收割後,每戶賧谷子起碼一斗,做佛事一天;   (三)賧新年。又稱為「能喝」或「京平邁」。傣曆六月過年,是日早上各家抬祭品 到佛寺滴水給已經死亡的祖父母或父母親。同時還要放高升,划龍船,做佛事五天。相傳 有三個弟兄,一個住在天上,一個住在地上,一個住在海中。放高升,划龍船,是住在地 上的兄弟與天上、海中的兄弟們聯歡慶祝。   (四)賧坦(賧經書)。在傣曆十一月十日至十五日,佛爺和尚集中念經。人們給佛 爺和尚錢,由他們抄寫佛經;   (五)賧關門。在傣曆九月十五日開始,需時二天;   (六)賧開門。傣曆十二月十五日開始,需時二天;   (七)賧星。關門至開門這段時間做小賧,每隔七天賧一次,每次兩天。賧時男女老 人都到佛寺住一夜,朝佛十一次;   (八)賧沙蘭。在傣曆十一月賧衣服、金銀、生活用品給死去的父母和祖先,需時三 天;   (九)賧崗;在傣曆二月五日至十日,各寨佛爺集中念經,淨戒五天。,每天兩餐, 晚上不得講話;   (十)溫帕(升和尚)。每年傣曆四月至八月,年齡適合當和尚的孩子騎馬或由父母 背送,並攜帶被襑食品入佛寺當和尚,入寺前找好老乾爺,入寺後三月不能回家,走路不 能跨大步。   (十一)賧水神「烏巴若廳」。每年四月十五日舉行;   (十二)賧暖帕短。傣曆十二月早上,人們悄悄去賧年滿五十不再還俗的佛爺。   (十三)賧「帕干廳」。佛爺誰遵守佛規最好,就賧給誰;   (十四)賧柯蒙。修橋。   (十五)賧迫帕召。傣曆八月十五日,修補佛身。   (十六)賧墨哈班。傣曆十一月,修來世;   (十七)大賧。兩三年舉行一次。   傣族做賧節日繁多,各略有差異,一般一年內至少做賧七次,即賧新年、賧關門、賧 開門、賧星、賧坦、賧崗、賧帕。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雲南省存有大量的用傣文拼寫的巴利文貝葉經,分為律、經 、論三藏,律藏主要有《波羅夷》、《大品》、《小品》、《附篇》等;經藏主要有《長 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等;論藏主要包括《法集論》、《 分別論》、《界論》、《人施設論》、《論事》、《雙論》、《發趣論》等七部,還有藏 外作品《大史》、《島史》、《小史》、《清淨道論》等。除此之外還有傣族佛教學者的 著作九種。這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可惜至今還沒有進行整理研究。   上座部佛教對西雙版納、德宏地區的文學、歷史、建築、繪畫等領域,有著廣泛而又 深刻的影響,上座部佛教的《本生經》深刻影響了該地區的民間文學,如《阿鑾故事》, 宣揚業報輪迴學說,阿鑾曾經投生於雄獅、紅白牙象、金鹿、草藥、白鸚鵡等,這顯然是 受《本生經》的影響。《維森達腊本生》傳入傣族地區後,進行了相應改造。這個《本生 》故事主要描寫維森達腊王子樂善好施,把自己的兒女送給婆羅門當奴隸,終於感動天神 ,使他回國繼承父位,全家團圓。維森達腊很仁慈,值得歌頌,他那樣對待自己的兒女, 一般人難以接受。傣族歌手和詩人把這個故事改編成敘事詩。在西雙版納現今流傳著《朗 瑪娣》,描寫維森達腊之妻的故事。還有《召渣里和朗甘哈的遭遇》,描寫維森達腊子女 的故事。又如西雙版納流行的《松柏敏的故事》,來源於《五十篇本生經集》第九篇《松 帕敏本生》這個故事的結尾是這樣的:   佛祖說道:松帕敏的弟弟就是現在的丟娃達,松帕敏的大兒子(宰信)是我的兒子, 二兒子(鄭達貢滿)是我現在的弟弟,松帕敏的王后就是我的妻,松帕敏就是我。   《大隧道本生》故事在西雙版納的影響更大,敘事詩《召瑪賀沙塔》、《召波拉》都 取材於它。   因為傣族文學與佛教故事的密切關係,出現了專門從事改編佛教故事的「贊哈」,也 出現了僧人文學評論家,如出版於一六一五年的《論傣族詩歌》的作者就是一位僧人。 注 釋 1參見李弘學、吳正興著《雲南上座部佛教考察報告》,載於《法音》雜誌一九九四年。 2參見刀述仁、侯沖著《雲南上座部佛教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兩個問題》,載於《佛學研究 》。 3參見《法音》一九九四年第七期。 4參見《民族問題五種叢書》雲南省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 刊.傣族社會歷史調查(西雙版納)之三》 -- 願一切有情俱樂及樂因 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 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 ~四無量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2.13 (10/20 08:00)
文章代碼(AID): #1GWNaaJ_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GWNaaJ_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