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分享] 阿含經故事選079.舍利弗對昔日老友的關懷

看板Buddhism作者 (hi)時間12年前 (2012/05/27 22:37), 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Learn_Buddha 看板 #1D2wJOra ] 作者: AHJKL (hi) 看板: Learn_Buddha 標題: [分享] 阿含經故事選079.舍利弗對昔日老友的關懷 時間: Sat Dec 18 01:58:46 2010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i.htm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79.htm 《阿含經故事選》 079.舍利弗對昔日老友的關懷   有一年夏天雨季,佛陀在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蘭陀竹園安居,而尊者舍利弗 則在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南郊的祇樹給孤獨園安居。   三個月的安居期結束了,有一位比丘從迦蘭陀竹園來祇樹給孤獨園。   尊者舍利弗知道這位比丘從迦蘭陀竹園來,就向他打聽佛陀與僧眾們的情況,得知大 家一切安好。接著,又向他打聽一位住在王舍城的昔日好友,名叫「陀然」的在家婆羅門 ,得知這位老友一方面仗著國王的權勢,欺壓民眾,一方面又仗著群眾的力量,要脅國王 ,欺上瞞下,為非作歹。   於是,尊者舍利弗為了規勸這位昔日老友,就動身前往王舍城。   陀然婆羅門在家裡看到尊者舍利弗從遠地來訪,十分高興,趕緊為他準備美食。   然而,尊者舍利弗拒絕了陀然婆羅門的食物,直接質問他是否欺壓民眾,要脅國王。   陀然婆羅門辯解道:   「舍利弗!你也知道我是個在家人,有事業要照顧,有父母要供養,有妻兒要養育, 有奴婢要照料,有租稅要繳納,還要祭祀諸天、祭拜祖先、布施出家人,以為下一輩子的 福分打算。舍利弗!這一切都不能少啊。」   「陀然!我問你:假如有人為了孝順父母而作惡,因為這樣的緣故,來生下了地獄, 能因為孝順父母的理由,而免受地獄之苦嗎?」   「不能,舍利弗!」   「同樣地,假如是為了妻兒、奴婢、國王、諸天、祖先、出家人而作惡,因此而下了 地獄,能以這些理由而免除地獄之苦嗎?」   「不能,舍利弗!」   「陀然!在家人應當合法、合道德地求取錢財,不要為惡求財,這樣才能贏得家人與 奴僕的敬重、出家人的好感。有家人與奴僕的敬重、出家人的好感,則更能使自己的德行 增長不退。」   經過了尊者舍利弗這番開導,陀然婆羅門終於坦承,他是為了一位名叫「端正」的情 婦,才會欺上瞞下地為惡斂財。於是,陀然婆羅門下定決心,從今以後捨離情婦,改邪歸 正,並要歸依尊者舍利弗。   尊者舍利弗則要陀然歸依佛陀,並且為他說法。   幾天後,尊者舍利弗就離開王舍城,到一個叫「南山」的地方去了。   後來,陀然居士患了重病,生命垂危。   尊者舍利弗得知了這個消息,又從外地趕回王舍城,來探望這位昔日老友。   陀然居士躺在床上,看見尊者舍利弗來了,想撐起身子來迎接,但被尊者舍利弗制止 了。   詢問過病情後,尊者舍利弗對陀然居士開導道:   「陀然!地獄與畜生,哪一道比較好?」   「畜生比較好。」   「畜生與餓鬼,哪一道比較好?」   「餓鬼比較好。」   「餓鬼與人,哪一道比較好?」   「人比較好。」   「人與四王天,哪一道比較好?」   「四王天比較好。」   「四王天與三十三天,哪一道比較好?」   「三十三天比較好。」   「三十三天與焰摩天,哪一道比較好?」   「焰摩天比較好。」   「焰摩天與兜率天,哪一道比較好?」   「兜率天比較好。」   「兜率天與化樂天,哪一道比較好?」   「化樂天比較好。」   「化樂天與他化樂天,哪一道比較好?」   「他化樂天比較好。」   「他化樂天與梵天,哪一道比較好?」   「梵天最好。」   這時,尊者舍利弗心想,在婆羅門的信仰中,普遍都嚮往梵天界,我不如就為他說往 生梵天的修行方法。   於是,尊者舍利弗說:   「陀然!有知有見的正覺者世尊,曾經說過『四梵住』的修行方法,只要修習、多修 習,命終之後,就能往生梵天界。   陀然!多聞聖弟子讓自己的心沈浸於慈、悲、喜、捨之中,並且將之由近而遠地無限 擴充,直到遍及於一切,這就是修往生梵天界的方法。」   尊者舍利弗說完法後,就離開王舍城,到迦蘭陀竹園去見佛陀。   陀然居士照著「四梵住」的方法修,就在尊者舍利弗到達迦蘭陀竹園前,捨離了欲貪 ,往生於梵天之中。   尊者舍利弗拜見了佛陀,將老友陀然居士的事稟告了。   佛陀說:   「舍利弗!你為什麼不繼續教導陀然比梵天更究竟的法就離開了呢?如果教他更究竟 的,陀然應當也能成就的。」   「世尊!因為我想婆羅門們都喜歡梵天,以梵天為尊貴,以往生梵天為究竟,所以, 世尊!我才這樣做。」   「但是,舍利弗!陀然已經去世了,往生於梵天之中。」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中阿含第二七梵志陀然經》、《中部第九七陀然經》。   二、從這個故事,我們看到解脫阿羅漢的尊者舍利弗,如此關懷昔日老友,規勸老友 、教導老友,實在有菩薩的風範。   三、依《中阿含第二七梵志陀然經》,佛陀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結夏安居時,尊者舍 利弗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但《中部第九七陀然經》則作「南山」,卻不確定是何處的 南山。若依《中阿含第二七梵志陀然經》,尊者舍利弗從舍衛城到王舍城來看老友陀然, 應當要走好幾個月吧。   四、故事末後,佛陀質疑尊者舍利弗不為陀然說超越梵天的法門,這可能是尊者舍利 弗一生中,佛陀對他僅有的微詞。往生梵天很不容易,但以佛法來說,卻差究竟的解脫甚 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125.55

12/18 09:53, , 1F
我倒喜歡舍利弗的作法
12/18 09:53, 1F

12/18 10:18, , 2F
接著應該陸續會有幾篇跟舍利弗有關的文章.
12/18 10:18, 2F

12/18 10:19, , 3F
這篇有個精神在裏面,就是[功過不能相抵].
12/18 10:19, 3F

12/18 19:47, , 4F
推 頂禮舍利弗
12/18 19:47, 4F

12/18 20:23, , 5F
佛陀不是都給人行方便嗎??
12/18 20:23, 5F

12/18 21:26, , 6F
頂禮舍利弗 too
12/18 21:26, 6F

12/19 00:58, , 7F
佛陀什麼都給人行方便,祂很有原則的好不好,曲解祂的教法是要
12/19 00:58, 7F

12/19 00:59, , 8F
被呵斥愚癡的,而且對於別人惡意的挑戰,祂也不是忍氣吞聲的.
12/19 00:59, 8F

12/19 01:00, , 9F
佛陀當然是好人,但絕非爛好人.祂很有原則的.
12/19 01:00, 9F

12/19 01:03, , 10F
佛陀對於別人惡意的挑戰,都"默然"以對,"如子持歸",會對話
12/19 01:03, 10F

12/19 01:04, , 11F
的,就表示這個人還有救;能被佛陀訶責的也是要有福份的,
12/19 01:04, 11F

12/19 01:05, , 12F
至少我們現今接受不到天人師的直接教誨
12/19 01:05, 12F

12/19 01:17, , 13F
佛陀這樣做可以理解,祂只把道理說清楚,但不強迫聽者接受;在
12/19 01:17, 13F

12/19 01:18, , 14F
初轉法輪時,祂曾經想過這個問題:這緣起法如此深奧,眾生如何
12/19 01:18, 14F

12/19 01:18, , 15F
能夠接受? 後來仍決定要宣說佛法,因為眾生當中,還是有人可以
12/19 01:18, 15F

12/19 01:19, , 16F
領受的,即使一時不能領受,那麼能多聽一句就算得一句法的利益
12/19 01:19, 16F

12/19 01:19, , 17F
也好.
12/19 01:19, 17F

12/19 01:20, , 18F
另外,關於[惡意挑戰]這件事,我是引自阿含經故事選059.有真我
12/19 01:20, 18F

12/19 01:21, , 19F
嗎? 這一則為代表. 在當時的印度, 像這樣的論戰一定很多, 若
12/19 01:21, 19F

12/19 01:21, , 20F
佛陀沒兩下子或是不能堅持, 今天大家都聽不到佛法.
12/19 01:21, 20F

12/19 01:31, , 21F
對,這種論戰疑惑現今還是有,所以要多看相關佛經,
12/19 01:31, 21F

12/19 01:33, , 22F
會論戰的基本上若不是屬於無理之徒,不以爛罵為目的,而是真
12/19 01:33, 22F

12/19 01:33, , 23F
的想討論真理,即使持外道論點,佛陀還是很樂意討論的,並不
12/19 01:33, 23F

12/19 01:34, , 24F
會說:"您這個不合乎我佛法的外道"、.....,而是指出該外道
12/19 01:34, 24F

12/19 01:34, , 25F
哪裡不合乎真理的地方。
12/19 01:34, 25F

12/19 01:35, , 26F
不會單純指出"您這個外道",而是論法理,心服則說,不會口頭
12/19 01:35, 26F

12/19 01:36, , 27F
強辯硬凹而已。------
12/19 01:36, 27F

12/26 21:29, , 28F
佛陀是一番好意吧..既然舍利弗有能力度人至梵天..
12/26 21:29, 28F

12/26 21:30, , 29F
但佛法超出三界..不受輪迴之苦..所以佛陀和舍利佛說..
12/26 21:30, 29F

12/26 21:30, , 30F
其實可以解脫的更徹底..佛陀完全是希望此事可以更圓滿
12/26 21:30, 30F

12/26 21:32, , 31F
舍利弗..錯字
12/26 21:32, 31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AHJKL (218.175.211.34), 時間: 05/27/2012 22:37:28

05/27 22:52, , 32F
按語三:也許用神足通。按語四:中阿含沒有最後一句(紫色)。
05/27 22:52, 32F

05/27 23:15, , 33F
「四梵住」: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05/27 23:15, 33F

05/27 23:15, , 34F
慈──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
05/27 23:15, 34F

05/27 23:16, , 35F
悲──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05/27 23:16, 35F

05/27 23:16, , 36F
喜──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
05/27 23:16, 36F

05/27 23:17, , 37F
捨──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
05/27 23:17, 37F

05/28 20:12, , 38F
隨喜讚嘆
05/28 20:12, 38F
文章代碼(AID): #1FmZmgk9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