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空」到底是什麼?

看板Buddhism作者 (暴君)時間12年前 (2011/10/27 21:28), 編輯推噓20(20057)
留言77則, 2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 (看更多)
不好意思,最近才慢慢的研究佛經, 不過對「空」義至今仍有不解, 到底「空」所指的究為何義? 心經說,五蘊皆空,所以說空是一種形容詞囉? 而又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所以說空是一種名詞囉? 然後有所謂的「緣起性空」,這似乎又能作動詞解! 那麼「空」這個字,是不是一種作用呢?還是說他是一種境界? 在一些解釋佛教典籍的書中,又把空與無放在一起, 進而說所謂的「真空生妙有」,談到因為有「空」才能夠「有」, 那麼到底空字,能不能有個基本的,廣泛的定義呢? 希望各位先進前備能教我,謝謝 -- 身非菩提樹,心非明鏡台, 何必勤拂拭,難免惹塵埃                    -----暴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9.143.195

10/27 21:34, , 1F
我有學過兩種定義 一種是畢竟空 一種是緣起性
10/27 21:34, 1F

10/27 21:34, , 2F
應該還是要看指涉對象來適用
10/27 21:34, 2F

10/27 21:40, , 3F
虛無
10/27 21:40, 3F

10/27 21:42, , 4F
道德經開宗明義就是在講 無、有
10/27 21:42, 4F

10/27 21:43, , 5F
樓上...保安 保安
10/27 21:43, 5F

10/27 21:45, , 6F
what?
10/27 21:45, 6F

10/27 21:46, , 7F
如果只要很基本的解釋,那一些佛學辭典或許可以參考
10/27 21:46, 7F

10/27 21:46, , 8F
大家或許會給你一點各自的理解惑是參考資料
10/27 21:46, 8F

10/27 21:46, , 9F
人家在問佛學上的空
10/27 21:46, 9F

10/27 21:46, , 10F
但是我想你或許會因此更加迷糊 其實你需要的是一點耐心
10/27 21:46, 10F

10/27 21:47, , 11F
和一點靜心/內觀/禪修 的工作 自己去體會一下
10/27 21:47, 11F

10/27 21:50, , 12F
佛教說的空是指沒有自性,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不是樓上
10/27 21:50, 12F

10/27 21:50, , 13F
po大說的虛無。如果佛教的空講的是虛無,那佛教就變成
10/27 21:50, 13F

10/27 21:51, , 14F
虛無主義了。
10/27 21:51, 14F

10/27 21:51, , 15F
佛教認為一切法皆空,一切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
10/27 21:51, 15F

10/27 21:52, , 16F
觸法等十二處,簡單說就是我們能經驗到的現象就是一切法
10/27 21:52, 16F

10/27 21:53, , 17F
佛教認為這一切法,一切我們能經驗到的都是空,都是
10/27 21:53, 17F

10/27 21:53, , 18F
沒有自性,都不是固定不變的。也就是說,這一切法都是
10/27 21:53, 18F

10/27 21:53, , 19F
無常的。
10/27 21:53, 19F

10/27 21:56, , 20F
這一切法都是依循「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緣起法則
10/27 21:56, 20F

10/27 21:57, , 21F
生滅生滅。所以佛陀認為,(能)見緣起(法)即見佛(
10/27 21:57, 21F

10/27 21:57, , 22F
證悟)。
10/27 21:57, 22F

10/27 22:02, , 23F
離經一字變是魔,原PO簽名檔如果變成正確版,會功德無量
10/27 22:02, 23F
善惡是法,法非善惡 就只是簽名檔,只是好玩沒什麼特別的,不要反應這麼大...對不起

10/27 22:22, , 24F
一開始就接觸大乘思想的[空]是越級打怪,我覺得還是先從阿含
10/27 22:22, 24F

10/27 22:23, , 25F
經去了解[緣起],[無我]的觀念會比較容易上手.
10/27 22:23, 25F

10/27 22:26, , 26F
深表認同bob大的說法
10/27 22:26, 26F
還有個問題,在心經中把「無」跟「空」,放在一起: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生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以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似乎是說,空是指「無十二處、無十二緣起、無四聖諦、無般若智」等 我看過一些解釋心經上的說, 這是因為在「空」裡面這些都是不重要的,因為空裡面就是有,有裡面有空, 那我是不是可以說成,好比我們站在宇宙中,無法分出上下左右, 之所以有左右之分,是因為有「我」 如果把「我」空掉,也就沒有這些東西了, 推文所說的,是不是底下回文說的「抽象化」? 換言之,之所以有差別,是因為有我,如果把我拿掉,是不是就「空」了? 再者,我不懂的是,「空」到底是一個境界嘛?還是說泛指所有事務的「本質」? 我記得一些解釋的書說,佛教的教義最基本的就是「空」,甚言之「無差別」, 如此,那麼是指說,我們應該要修持六波羅密,讓自己「達到」空, 還是說,佛家的「空」就好比道家的「道」,只是一種「觀察」的方法而已? 我光是讀心經,就已經一堆問題了,怎麼讀其他經典啊...唉... ※ 編輯: stevegreat08 來自: 111.249.143.195 (10/27 22:43)

10/27 22:36, , 27F
未斷自性見談空容易將空當成實有,"空性" 或許比較好懂 ~
10/27 22:36, 27F

10/27 22:39, , 28F
建議原po可以從生活中的因果現象慢慢去推敲跟領悟。
10/27 22:39, 28F

10/27 22:42, , 29F
從書上跟生活一起理解會學到很多 ~
10/27 22:42, 29F

10/27 22:46, , 30F
了解,只是之前有讀過道德經很容易會拿來比...
10/27 22:46, 30F

10/27 22:46, , 31F
心經是所有經典的精華,也可以說最高境界的描述,有問題
10/27 22:46, 31F

10/27 22:46, , 32F
所以才希望能釐清一些觀念...
10/27 22:46, 32F

10/27 22:47, , 33F
是很正常的,先從版友介紹的書入門吧。心經常常讀頌也可
10/27 22:47, 33F

10/27 22:47, , 34F
[心經]先背起來就好,要徹底解析理解它的內容之前,有很多基本
10/27 22:47, 34F

10/27 22:47, , 35F
心經雖然簡短,但是他是濃縮,並不能當作是初級教材。
10/27 22:47, 35F

10/27 22:47, , 36F
以慢慢薰習自己的學佛種子,有日也將會開花結果的。
10/27 22:47, 36F

10/27 22:47, , 37F
觀念要建立,沒那麼快的.很快就[懂]的,絕大多數都是[誤解].
10/27 22:47, 37F

10/27 22:55, , 38F
心經是大般若經的摘要,全經600卷,慢慢看吧
10/27 22:55, 38F

10/27 23:36, , 39F
我是建議你可以去找一本書: 達賴喇嘛談心經
10/27 23:36, 39F

10/27 23:36, , 40F
裡頭述說了空性的真理,包含俗諦義與勝諦義。
10/27 23:36, 40F

10/27 23:37, , 41F
簡言之,空就是無自性。但中文太複雜了,光無自性三個字就夠
10/27 23:37, 41F

10/27 23:38, , 42F
讓一百個人有一百種解釋。 如同井中的月亮倒影,理解者,不會
10/27 23:38, 42F

10/27 23:38, , 43F
想去撈月。無法理解者,還很生氣的問怎麼月亮撈不出來
10/27 23:38, 43F

10/27 23:39, , 44F
就算一知半解也不要洩氣。也許你不知道,所謂的 "初地菩薩"
10/27 23:39, 44F

10/27 23:39, , 45F
便是證得空性者。
10/27 23:39, 45F

10/27 23:42, , 46F
心經是金剛經的濃縮;金剛經是大般若經的濃縮;大般
10/27 23:42, 46F

10/27 23:43, , 47F
若經是世尊22年講般若的濃縮;22年是49年的濃縮;簡
10/27 23:43, 47F

10/27 23:43, , 48F
言之,我們可以讓小朋友背心經,但是要讓他了解心經
10/27 23:43, 48F

10/27 23:44, , 49F
就得花很長時間建立基礎;有特例能一聞千悟者不在此
10/27 23:44, 49F

10/27 23:45, , 50F
限~所以還是先有基礎,再從中部的(金剛)切入比較適宜
10/27 23:45, 50F

10/27 23:46, , 51F
學金剛經,也請輔以六祖壇經;此本可當註;學六祖壇
10/27 23:46, 51F

10/27 23:47, , 52F
經,可以輔以大珠和尚入道要門論和達摩祖師的楞伽;
10/27 23:47, 52F

10/27 23:48, , 53F
有空再往中觀論學去;這些學習看似很久,但有心人,
10/27 23:48, 53F

10/27 23:48, , 54F
三五年即能熟稔,屆時讀心經就很有味道了。
10/27 23:48, 54F

10/27 23:50, , 55F
經並不是愈短愈好了解~
10/27 23:50, 55F

10/28 00:59, , 56F
我想請問各位一下,如果我想追求的是空,一種連意識都完全不
10/28 00:59, 56F

10/28 01:01, , 57F
存在的空.那我看這麼多經書,了解佛學種種道理,雜念想法更
10/28 01:01, 57F

10/28 01:02, , 58F
多,會不會離終極的空又更遠了.我剛剛想了好久,真的不想再來
10/28 01:02, 58F

10/28 01:06, , 59F
輪迴了..但想太多感覺空又離我更遠了
10/28 01:06, 59F

10/28 01:14, , 60F
不想再輪迴,建議請依阿含經教,皈依、持戒、修四念處,
10/28 01:14, 60F

10/28 01:16, , 61F
一步一腳印,踏實地修,修到證無我,當下獲得解脫知見,
10/28 01:16, 61F

10/28 01:17, , 62F
自知不受後有(不再輪迴)。
10/28 01:17, 62F

10/28 01:38, , 63F
想追求空.......空不是在心中嗎??
10/28 01:38, 63F

10/28 08:40, , 64F
空是只不實在性 因為萬物皆是虛幻無常 生滅不已
10/28 08:40, 64F

10/28 11:14, , 65F
當你要死了就知道什麼叫空!!!最簡單的理解!!!
10/28 11:14, 65F

10/28 11:26, , 66F
空義(性)是活著的時候就能理解,不是快死了才能理解。
10/28 11:26, 66F

10/28 11:27, , 67F
如果空義(性)是快死了或死了後才能理解(或證得),那佛教
10/28 11:27, 67F

10/28 11:27, , 68F
就變成「死亡」的宗教了。
10/28 11:27, 68F

10/28 11:42, , 69F
不空不有 即空即有
10/28 11:42, 69F

10/28 12:01, , 70F
簡單說空就是不執著,但不執著不是就隨隨便便(此常被誤解
10/28 12:01, 70F

10/28 12:02, , 71F
),而是更放下我執,於空性中見因果事理、見清淨平等慈悲
10/28 12:02, 71F

10/28 12:03, , 72F
。因為我執是來自妄見世象所產生之貪、嗔、癡,故佛教修行
10/28 12:03, 72F

10/28 12:04, , 73F
的基本進路理解就是空掉貪嗔癡等煩惱、諸煩惱來自不見事實
10/28 12:04, 73F

10/28 12:05, , 74F
真相之無明;而下手處可由佛陀於各處經教所宣說的「觀無常
10/28 12:05, 74F

10/28 12:06, , 75F
」出發,在修行中逐步發展出空性圓滿的智慧。
10/28 12:06, 75F

10/28 16:57, , 76F
我說的空是很廣的空就是到頭來不就只是這樣!這樣解釋
10/28 16:57, 76F

10/29 21:56, , 77F
對末學來說的話空就是阿彌陀佛
10/29 21:56, 77F
文章代碼(AID): #1EgLo737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gLo737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