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果如法師教念佛法門>序文-現在就感受뜠…

看板Buddhism作者 ( 夠 了)時間13年前 (2011/05/18 01:48), 編輯推噓14(14090)
留言104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果如法師又出書了,這是第三本書書名:果如法師教念佛法門 網址出處:中和玉佛寺 http://www.wretch.cc/blog/yftemple/773423 淨土法門是一個極其殊勝、不可思議的法門,但卻正因其「臨終一念、得生淨土」 的殊勝,反而常常被認為迷信; 有些人甚至因此而認為念佛是重死輕生的消極行為,只求來世、不顧今生; 再加上參加念佛法會的大眾,很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老菩薩或婦女,如此環環相扣, 有些人更因此認為念佛法門是村姑愚婦自我催眠、聊自安慰的方式。這真是個大誤會! 佛法是一種解脫道,能為我們的生命帶來平安、喜樂、自在和解脫。 佛法只有一味──解脫味,至於各個法門,則是法法皆如、並無高下。 不管你修習哪個法門,其殊勝與否,並不在於法的高下,而是在於你自己對那一個法門的 修持和體驗。 你的體驗愈真實、愈深刻,你在法上的相應也必然愈真實、感受愈殊勝。 對善於修行的人來說,每一個法門,都絕對是最殊勝的法門! 我們要瞭解,種種不同的法門,只是為了去種種不同眾生之病、去種種不同眾生之濁。 淨土法門之所以殊勝,是因為有一類的眾生,內心比較脆弱、比較沒有那份承當的力量, 會害怕自己做不到、害怕生命的短暫、或對死亡充滿恐懼等等,所以會希望有樣東西能讓 他抓得住、讓他能有所掌握,而淨土法門剛好就為這類眾生,提供了最適合的修行方法。 淨土法門是阿彌陀佛對眾生的承諾:只要我們至心信樂稱念彌陀聖號,只要十念乃至於一 念,我們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在阿彌陀佛的莊嚴國度裡,繼續修行。 這是出自釋迦牟尼佛口、佛陀親口告訴我們的彌陀大願,做為一個佛弟子,我們相信佛陀 所言、所教,並且依教奉行。 做為一個念佛法門的修行者,更要有深切的信心,相信彌陀大願,相信自己至心信樂稱念 彌陀聖號,百分之百一定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要有這樣的信心! 而且,淨土法門的殊勝,絕非只是針對臨終時的效益。在此生、此時、此刻,淨土法門就 能為你帶來身心真正的轉變和利益。 在此生當下,我們就能把淨土的受用,移轉到我們實際的生活中。 那麼,如何才能在現世生活確實感受到極樂世界的殊勝呢?要靠現在的努力! 你一定要按照經典的示現來修行,例如《阿彌陀經》告訴我們,以持名念佛的方法,專心 不二地稱念,念到一心不亂時,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念佛三昧和受用,就能定慧具足。 此時,你的身心就能和佛菩薩的智慧慈悲相應,你所湧現、顯現出的能力和身心的解脫自 在,就和佛無二無別。 念佛,一句一句佛號從你口中分分明明地念出來,慢慢地、不斷地持續念佛,在你的心中 ,要能夠感受到所有的分別和計較,會隨著這句佛號聲慢慢沈潛、沈澱下來。 念佛,要把一句彌陀聖號從心中慢慢地醞釀,從你的口中念出來,運於聲、發展到四肢, 甚至於每一口氣進出時,都能感受到這句佛號聲是和你一同連轉的,在你的身體裡、你的 血液裡,跳動的是佛陀解脫自在的聲音,愈念愈雀躍!你真要有那份喜悅! 念佛,要念得像禪宗說的金剛寶劍一樣。 一句佛號從你口中念出來,佛號聲的力量要能像烈火一樣,燒掉所有的煩惱; 要能像金剛寶劍一樣,斬除所有的煩惱。就是要有這樣的威力! 在你學佛的過程中,不論禮佛、拜懺、念佛、打坐、參禪等等任何形式的修行用功,如果 你從來都沒能體驗過這份感受,那麼,你學佛是錯誤的、有問題的! 不是「你學佛」這件事錯了,而是你學佛的方式、用功的方法錯誤了。 也就是說,雖然佛佛道同、法法相通,但不是顢頇地「混」通。 修行的人,要瞭解各個法門皆有其殊勝處,也要瞭解各個法門下手的方法和手段皆有不同 。 我在2008年10月,應邀到法鼓山農禪寺主持一場佛七共修,在這次共修中,我以經典教理 、聖嚴師父的教導、和我自身念佛的體驗,指導大眾念佛。 這是我離開農禪寺二十多年之後,第一次回到農禪寺領眾念佛。 事實上,農禪寺最早的念佛共修,就是由我帶領的。 當時,我在佛光山佛學院任教,每個周末,我都趕車回到北投主持念佛共修法會。 我還記得,每次從大業路轉進農禪寺的小巷時,遠遠就聽到大眾念佛、拜願的唱誦聲, 每次,我都被大眾的念佛聲所感動。 等到走入大殿,和大眾一起禮佛、念佛時,更能夠感受大眾求法深切的大發心, 及其與佛菩薩慈悲智慧相應的大願力。 學佛,如果不能真正發起生死心,而只是到處參與法會或共修,那就叫做來趕熱鬧! 我一直深深感覺聖嚴師父是一位偉大的修行指導者。 師父以他自己的身心體驗,按照經典的教誡,隨著每人的身心狀況給予很靈活、 很真實受用的教導。 我很感恩師父的教誡,也有幸能在師父付出教導和關懷最多的時期,跟隨師父學習。 我在師父座下,領受師父嚴父慈母的教誡: 在大眾發心不足的時候,他能以棒喝交加,讓大眾知慚愧、能精進; 在個別學員出現身心體驗的時候,他能以柔軟關懷,安定學員的身心、繼續用功。 我很慚愧,在師父老人家最需要我協助的時候,我不在他的身旁,以至於在2008年的佛七 共修時,我在他老人家所創辦成就的道場裡,竟然沒辦法再見到這樣的教導!我真的很慚 愧。 在《果如法師教念佛法門》這本記錄2008年10月農禪寺佛七共修的書裡,可以看到我以嚴 厲的口語,要求大眾整肅身心、提振精神的怒吼。 我希望每位來參加共修的學員,都要真正發起自己的道心,痛念生死,老實修行, 不要辜負了自己的好因緣! 在這次佛七期間,我從念佛法門的由來──韋提悉 夫人開始講起,說明觀想念佛、憶念 念佛、持名念佛的方法,援引《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做為經教依據,並以師父的教 誡,以及我自己從小念佛的身心體驗,做為大眾念佛的指導。 淨土法門應允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殊勝以及為我們身心帶來的轉變和現世利益,不但不可 思議,而且真實不虛。 至於那些仍然認為念佛是村姑愚婦所為之事的人,可以想想: 為什麼一代哲學大師方東美,最後會主動皈依專門教人「老實念佛」的 廣欽老和尚的門下? 如果還是想不通,那也無妨。我在屏東的道場「普門講堂」, 將以念佛做為接引大眾的主要法門,歡迎你來親自體驗、親眼見佛。 -- 誦經千萬遍,不如親自做一遍~聖嚴法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135.233

05/18 02:24, , 1F
內文中的援引《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應更正是《楞
05/18 02:24, 1F

05/18 02:24, , 2F
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05/18 02:24, 2F

05/18 02:32, , 3F
愣嚴經圓通章有25種,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是最後,
05/18 02:32, 3F

05/18 02:32, , 4F
前一項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印光法師則引這兩種
05/18 02:32, 4F

05/18 02:33, , 5F
來說明念佛法門。
05/18 02:33, 5F

05/18 02:34, , 6F
此文可能是口誤或筆誤,上下文來看理應是大勢至菩薩
05/18 02:34, 6F

05/18 02:34, , 7F
念佛圓通章
05/18 02:34, 7F

05/18 02:38, , 8F
希望正式出書前能把錯誤更正,不然會造成讀者的誤解
05/18 02:38, 8F

05/18 02:58, , 9F
請您到上述部落格留言請求更正~我只是剛好看到轉貼
05/18 02:58, 9F

05/18 05:57, , 10F
有個疑問?..一直以來果如都是以東初老人代聖嚴收的弟子而論
05/18 05:57, 10F

05/18 05:58, , 11F
而之前的文章也都是偏禪宗.....現在突然跳去念佛法門....
05/18 05:58, 11F

05/18 05:59, , 12F
著實讓我有點錯亂搞不清楚狀態......雖說禪淨雙修不是難事
05/18 05:59, 12F

05/18 06:03, , 13F
不過這樣的修行路徑的確疑似有隱情..而又已離開法鼓山僧團
05/18 06:03, 13F

05/18 06:04, , 14F
我感覺 法師也在追尋自己的佛法之道吧...歡迎他跟眾生分享
05/18 06:04, 14F

05/18 09:33, , 15F
聖嚴法師出書百餘本,書中內容幾乎找不到誤植的地方,
05/18 09:33, 15F

05/18 09:36, , 16F
可見聖嚴法師的嚴謹。題外話聖嚴法師一生弘揚漢傳禪佛
05/18 09:36, 16F

05/18 09:36, , 17F
教,快圓寂時也是靠持名念佛,而不是只憑著自己的禪定
05/18 09:36, 17F

05/18 09:37, , 18F
功夫,不知是否也算禪淨雙修?
05/18 09:37, 18F

05/18 10:14, , 19F
聖嚴法師云:「我常念佛,也常教人念佛,勸人念佛。」
05/18 10:14, 19F

05/18 10:19, , 20F
上面一句取自聖嚴法師所著『念佛生淨土』一書中
05/18 10:19, 20F

05/18 10:22, , 21F
05/18 10:22, 21F

05/18 11:01, , 22F
聖嚴法師的書也常有校稿沒有出來的錯字~法鼓文化很多這
05/18 11:01, 22F

05/18 11:02, , 23F
樣的書~法鼓文化時常書出好了,結果檢查才發現,只好全體
05/18 11:02, 23F

05/18 11:03, , 24F
放下手邊的工作開始玩貼貼樂~至於果如法師他大學時代有
05/18 11:03, 24F

05/18 11:04, , 25F
去跟煮雲法師學念佛法門~各位可以在上述部落格的其他
05/18 11:04, 25F

05/18 11:06, , 26F
開示中看到果如法師詳述過他從何師學各種法門~很多~
05/18 11:06, 26F

05/18 11:06, , 27F
煮雲法師在大陸學佛時 有一憾事就是東初介入造成的
05/18 11:06, 27F

05/18 11:06, , 28F
不是說從聖嚴法師學就全都是聖嚴法師敎~法鼓山也是會延
05/18 11:06, 28F

05/18 11:07, , 29F
讓煮雲法師相當遺憾
05/18 11:07, 29F

05/18 11:07, , 30F
各長老來敎,或把人送出去外面學~另這本書不是法鼓文化出
05/18 11:07, 30F

05/18 11:08, , 31F
版,當初聽打似乎是交給來自香港的常霖法師的在家俗眾幫
05/18 11:08, 31F

05/18 11:09, , 32F
煮雲報考佛學院可錄取 東初介入讓他落榜....
05/18 11:09, 32F

05/18 11:10, , 33F
忙,是一堆香港人聽打的,排版的又是其他義工,之後再校稿
05/18 11:10, 33F

05/18 11:11, , 34F
所以環節中有出錯,也是正常~以前我本身也校過非常多義工
05/18 11:11, 34F

05/18 11:12, , 35F
聽打聖嚴法師開示的字幕,錯誤百出不足為奇~總是需要有一
05/18 11:12, 35F

05/18 11:12, , 36F
講到東初這段 我就很傻眼 "以貌取人 不讓人錄取佛學院"
05/18 11:12, 36F

05/18 11:13, , 37F
個對的人加入,一切因緣和合,才能有有完美的作品呈現出來
05/18 11:13, 37F

05/18 11:16, , 38F
樓上忘了,想要出家都要請師觀其因緣,東初老人不錄取
05/18 11:16, 38F

05/18 11:17, , 39F
想必也是有去為其觀過因緣~說年紀太大不適合,也是一個
05/18 11:17, 39F
還有 26 則推文
05/18 17:47, , 66F
的咐法弟子~所以請不要把果如法師歸類成到那種[離開]~
05/18 17:47, 66F

05/18 17:49, , 67F
那種離開的數量很多很多~有很多以前受過沙彌沙彌尼戒
05/18 17:49, 67F

05/18 17:50, , 68F
但還俗了,仍以在家眾的身分繼續參與法鼓山的修行
05/18 17:50, 68F

05/18 17:51, , 69F
要離開or回家也都是與僧團交代過的~不是像那種[逐出師
05/18 17:51, 69F

05/18 17:52, , 70F
門]或如心道法師那樣,擅自離開佛光山僧團未歸~
05/18 17:52, 70F

05/18 17:55, , 71F
請釐清觀念~注意用字遣詞~如果是像蕭XX或X海那樣[離開]
05/18 17:55, 71F

05/18 17:56, , 72F
然後到處抨擊放話~那才是需要質疑~不然難道每次在法鼓山
05/18 17:56, 72F

05/18 17:57, , 73F
看到果如法師出現散步用齋就要先帶個問號打量一番嗎??
05/18 17:57, 73F

05/18 17:58, , 74F
我常用完齋看到果如法師慢慢爬樓梯耶~~
05/18 17:58, 74F

05/18 18:04, , 75F
果如法師也是經聖嚴法師認可的中華禪法鼓宗傳承者之一
05/18 18:04, 75F

05/18 18:09, , 76F
是法鼓山四眾都很敬重的法師~~
05/18 18:09, 76F

05/18 18:19, , 77F
出家超過40年~都可稱為上座了~
05/18 18:19, 77F

05/20 02:40, , 78F
書中的確有援引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也有大勢至菩薩圓通章
05/20 02:40, 78F

05/20 02:41, , 79F
果如法師指導念佛與念佛禪時,都會引用這兩章做為經教依據:)
05/20 02:41, 79F

05/20 02:43, , 80F
這本又多著重於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所以不是誤植~:)
05/20 02:43, 80F

05/20 04:22, , 81F
目前就只針對這篇序文的確是誤植,應更正為〈大勢至菩
05/20 04:22, 81F

05/20 04:23, , 82F
薩念佛圓通章〉才對
05/20 04:23, 82F

05/20 05:54, , 83F
應該這樣講,憶念的部分是援引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持名念
05/20 05:54, 83F

05/20 05:55, , 84F
佛的部分是援引觀世音菩薩圓通章,書中果如法師也是這麼開示
05/20 05:55, 84F

05/20 05:57, , 85F
所以序文這麼寫並無錯誤,只是本書多著重觀音圓通章,所以序
05/20 05:57, 85F

05/20 05:58, , 86F
文只提及觀音菩薩圓通章來介紹,應該是這樣的想法~
05/20 05:58, 86F

05/20 06:15, , 87F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
05/20 06:15, 87F

05/20 06:15, , 88F
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05/20 06:15, 88F

05/20 06:28, , 89F
淨土五經一論:佛說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
05/20 06:28, 89F

05/20 06:30, , 90F
、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05/20 06:30, 90F

05/20 06:31, , 91F
、往生論。
05/20 06:31, 91F

05/20 06:33, , 92F
沒錯啊,並不衝突啊,這在書裡也有提及啊,法師只是分別以兩種
05/20 06:33, 92F

05/20 06:34, , 93F
法門來指導,做為憶念念佛與持名念佛的入手下手處,而非指淨
05/20 06:34, 93F

05/20 06:35, , 94F
土念佛的經典依據是觀音菩薩圓通章~
05/20 06:35, 94F

05/20 06:45, , 95F
4F的B大不也提及印光法師也是用這兩種法門說明念佛法門
05/20 06:45, 95F

05/20 06:50, , 96F
可以請y大引用〈觀世音菩薩圓通章〉原文有關於憶念念佛
05/20 06:50, 96F

05/20 06:51, , 97F
、持名念佛之處嗎?
05/20 06:51, 97F

05/20 06:57, , 98F
前面的推文已有提到,憶念的部分是引用大勢至菩薩圓通章,持
05/20 06:57, 98F

05/20 06:59, , 99F
名念佛的部分則是指,持名念佛時,如何以入流亡所的方式聽聞
05/20 06:59, 99F

05/20 06:59, , 100F
佛號聲,讓自己進入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等層層境界,來讓持名念
05/20 06:59, 100F

05/20 07:00, , 101F
佛達到禪定、一心不亂的境地與基礎,詳情可參閱書中介紹~
05/20 07:00, 101F

05/20 10:55, , 102F
y大可是序文好像不是這樣寫耶,在下只是好心提醒序文有
05/20 10:55, 102F

05/20 10:58, , 103F
誤植的地方,希望正式出書時能更改過來,沒其他用意。
05/20 10:58, 103F
※ 編輯: poohkoala 來自: 220.135.135.233 (05/20 12:20)

05/20 15:20, , 104F
感謝C大的好心,不過序文的寫法與我的說明並無衝突啊
05/20 15:20, 104F
文章代碼(AID): #1DqhJspk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DqhJspk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