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無受想行識的"識"

看板Buddhism作者 (想不出來)時間13年前 (2010/10/13 02:1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yuho2009 (yuho)》之銘言: : 會這麼說是因為三點 : 1.前面有一個"受" : 所以其他的識可以包含在"受"裡面 建議研讀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的五識身相應地與意地 : 2."識"的前面是"受 想 行" : 有了樂受或苦受 : 然後起心動念 : 然後做出了好或壞的行為 : 都會記錄在阿賴耶識裡面 受只是受 當意識,也就是這段引文引號中的"識"起了了別的作用之後 才有所謂的"樂"受、"苦"受等 之所以認為彼受為樂或苦是由於煩惱的染汙 無法正確的觀察到彼受的本質 更深入一點說,除了心的作用過程之外 光是你這一小段話 還牽涉到了唯識學中關於種子本有或新薰的討論 : 3.如果這邊的識是指全部的識 : 阿賴耶識也是包含在裡面 什麼叫全部的識? 五蘊與六識或八識不是不可以互相通會含攝 但是攪在一起會迷路的 : 金剛經也講沒有"我" : 卻也說"清淨自性" : 世尊甚至說他沒有渡眾生也沒有說法 : 因為清淨自性不是他給的 : 是每個眾生都有的(所以他也說眾生只是個假名 因為眾生跟佛是平等的) : 所以你說的沒錯 金剛經開頭第三個字就講到"我"了 XD 清淨自性是慧能大師聽了弘忍大師說金剛經後講的吧 並非說六祖的體悟不對 重點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去正確的認知到六祖的何期偈中的"自性"到底是什麼 在般若部的經論中,基本上"自性"跟"我"兩個是同義詞 自性見與我執是一樣意思 因此,若把六祖所講的"自性",往一般意義上的"自性"或是"我"作理解,那就偏了 (就算用括弧括出來說不是"我",但往那邊想也不行) 所以,在這層意義上說 "清淨自性"固然不是世尊給的,更不是眾生乃至你我所有的 為什麼?既然如你所言眾生只是假名,又哪裡有眾生可以有清淨自性? 如果有哪一個眾生能夠有清淨自性,那他就不是"假名"而已 : 不過末學還有一個疑惑 : 法身是不生不滅的 : 還是可以入滅的 : 如果是不生不滅的 : 那是不是我們的清淨自性(不是"我")是不會滅的 : 如果不是不生不滅的 : 那是不是連三界之外 : 都依然無常 : 謝謝 承前 既然「我們」(也就是眾生)是假名 在同一個層次的思惟理路當中 就不會有"「我們的」清淨自性"這種概念出來 更不會去談論到它會不會滅這樣的問題 其次,不談法身 我想問你,色身是生滅的嗎? 在你回答之前,提供一個參考:壇經中僧志道向六祖的請法內容 -- To Attain Supreme Enlightenment 佛道無上誓願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142.72

10/13 22:33, , 1F
感恩^^
10/13 22:33, 1F
文章代碼(AID): #1CjAMtZ9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CjAMtZ9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