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法句譬喻經的故事 多聞品

看板Buddhism作者 (masahiro)時間13年前 (2010/09/21 00: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原文出自法句譬喻經 從前印度摩揭陀國南邊,有一座深山,裡面藏匿著五百名盜賊。他們常常劫殺行經此地的 商賈旅客,使得無人敢行經於此,該國國王曾經派人追剿,但都無法成功。 當時佛陀正在該國弘法,哀愍此國人民,也愍念盜賊的無知,不知罪福。 佛陀觀察到度化他們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佛陀化作一名騎士,穿著華麗,乘著寶馬,帶劍執弓,以金銀裝飾馬鞍,將明月寶珠掛上馬身 騎馬鳴絃進入山中,眾山賊看見後,遂起貪念,以為有機可乘,便衝上前包圍住他,想要劫取 他身上的財寶。 騎士於是以手上的弓箭向每位山賊身上射了一箭,又往他們身上刺了一劍,令他們傷痛 入骨,全都倒在地上翻滾呻吟,哀聲求饒, 山賊向騎士說道:您是何方神德?請饒了我們吧!請幫把我們身上的箭拔掉, 傷口實在是太痛了。 騎士告訴他們身上的箭傷和劍創不算痛,天底下最痛的創傷莫過於憂傷,害人最深的 莫過於愚痴無智。 你們因貪欲,愚痴而殘害人民,所以(心中)的劍傷箭毒都不會好,你們的創傷太深重了, 就算是大力勇士也無法救拔, 唯有從經典戒律中,學習智慧真理,用此來治療心病(貪嗔癡),這樣才能拔除貪愛憂患 愚癡傲慢,調伏剛強貪欲,求得安穩快樂。 於是騎士現出佛身,金色晃耀,相好光明,以偈來告訴他們: 貪嗔痴三毒的過患,非大力勇者所能拔出,唯有從修習多聞智慧乃可消除,就像盲者得眼, 闇者得遇光明,明者引導盲者,應該捨棄他們,修習善法,是名積聚福德。 這五百名山賊,見到佛陀相好莊嚴,又聽到此偈,都嗑頭要求皈依並懺悔己過,身上的創傷 也都消失,並且受持五戒。 而摩揭陀國也恢復了平靜。 昔羅閱祇國南有大山。去城二百里。南土諸國路由此山。山道深邃有五百賊依嶮劫人。 後遂縱橫所害狼藉眾賈被毒王路不通。國王追討不能擒獲。時佛在國哀愍群生。 念彼賊輩不知罪福。世有如來而目不?。法鼓日震而耳不聞。吾不往度如石沈淵。 化作一人著好衣服。乘馬帶劍手執弓矢。鞍勒嚴飾金銀莊校。以明月珠絡馬體。 跨馬鳴絃往入山中。群賊見之以為成事。作賊積年未有此便。卵之投石與此何異。 群賊齊頭住前。圍繞挽弓拔刀諍欲剝脫。於是化人舉弓一發。使五百賊各被一箭。 以刀指擬各被一瘡。瘡重箭深即皆顛倒。五百群賊宛轉臥地叩頭歸降。 為是何神威力乃爾。乞蒙原赦以活微命。願時拔箭使瘡除愈。今者瘡痛不可堪忍。 化人答曰。是瘡不痛箭不為深。天下瘡重莫過於憂。殘害之甚莫過於愚。 汝懷貪得之憂殘殺之愚。刀瘡毒箭終不可愈。此二事者。根本深固勇力壯士所不能拔。 唯有經戒多聞慧義。以此明道療治心病。拔除憂愛愚癡貢高。 制伏剛強豪富貪欲積德學慧乃可得除長獲安隱。於是化人即現佛身。 相好挺特金顏英妙。即說偈言  斫瘡無過憂  射箭無過愚  是壯莫能拔  唯從多聞除  盲者從得眼  闇者從得燭  示導世間人  如目將無目  是故可捨癡  離慢豪富樂  務學事聞者  是名積聚德 於是五百人見佛光相重聞此偈。叩頭歸命剋心悔過刀瘡毒箭自然除愈。 歡喜心開即受五戒。國界安寧莫不歡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2.59.79 ※ 編輯: masahiro175 來自: 124.12.59.79 (09/21 00:08) ※ 編輯: masahiro175 來自: 124.12.59.79 (09/21 16:29)
文章代碼(AID): #1CbuR8N9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CbuR8N9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