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些宗派的活動經驗 純聊天 放輕鬆看

看板Buddha作者 (create)時間3周前 (2024/04/12 19:39), 編輯推噓10(10067)
留言77則, 6人參與, 3周前最新討論串1/1
純聊天 漢傳佛教大多宗派傳統上是持究竟一乘的態度 但學術佛教興起 內部也出現不同宗義的判斷 對佛教的發展說或開顯說出現很多辯論 這個時候遇到了很具體的問題了 遇到不同宗義的人的時候 我要怎麼辦? 我在此時要比較推薦某些開明外國人會有的態度 各人有各人的宗教選擇 你選好你的 我選好我的 個人的"自由" 如果沒事我們都好 要辯論或要合作也都可以 華人的教育養成會比較喜歡對人管事情 嘿 你信不對了 "我要幫你"一定要跟你說清楚 但這種態度在教內真的會不好走 除非就只跟自己宗派的人互動 學習宗義或是判教 我漸漸的理解是 教內其實還是有很多種人 持不同宗義都多少有其獨立論述的合理性 較完整的走過宗義或是判教的學習 可以聽出說 對方是哪種宗義的人 在尊重他的情況下 我比較好決定如何互動 也會決定要說什麼話 也有些地方是不同宗的修行者的強項 在持好自宗 願意與他宗的人互動時 都有機會可以在對方身上學到一些事情 題外話 以前讀妙境長老的書 依稀感覺到他是持唯識宗義 三乘究竟的論點 但後來沒有多的時間碰他的作品 也不知道我的記憶正不正確 唯識到底為什麼會持三乘究竟呢 ? (我知道官方答案啦) 或許宗派的更迭也跟人的因緣有關很是奇妙 純聊天 歡迎輕鬆對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159.6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712921951.A.EA4.html

04/12 20:00, 3周前 , 1F
隨喜啊,個人覺得比較有效的交流方式還是盡量依法不
04/12 20:00, 1F

04/12 20:00, 3周前 , 2F
依人、依義不依文、依智不依識來進行,不然光是處理
04/12 20:00, 2F

04/12 20:00, 3周前 , 3F
人性的問題就沒完了XD
04/12 20:00, 3F

04/12 20:00, 3周前 , 4F
覺得宗派這麼多,可以透過在交流的過程中求同存異,
04/12 20:00, 4F

04/12 20:00, 3周前 , 5F
保留某些觀點雙方的解釋權。
04/12 20:00, 5F

04/12 20:01, 3周前 , 6F
對於彼此比較容易誤會或是質疑的地方,也是可以試著
04/12 20:01, 6F

04/12 20:01, 3周前 , 7F
耐心、禮貌的練習去解釋、去說,覺得在這練習的過程
04/12 20:01, 7F

04/12 20:01, 3周前 , 8F
可以從中獲益不少。
04/12 20:01, 8F

04/12 20:01, 3周前 , 9F
像是今天在別篇看y大提到三乘的東西也是長知識,感
04/12 20:01, 9F

04/12 20:01, 3周前 , 10F
謝分享這樣。
04/12 20:01, 10F

04/12 20:05, 3周前 , 11F
覺得練習隨喜也有助於將心門打開啦
04/12 20:05, 11F

04/12 20:10, 3周前 , 12F
或是有時候可以練習切換不同的角度,試著跟對方站在
04/12 20:10, 12F

04/12 20:10, 3周前 , 13F
一起,用對方的角度看世界、模擬,比較能理解對方眼
04/12 20:10, 13F

04/12 20:10, 3周前 , 14F
裡的世界,以及在說甚麼。
04/12 20:10, 14F

04/12 20:10, 3周前 , 15F
或是需要什麼
04/12 20:10, 15F

04/12 20:15, 3周前 , 16F
我自己是學過這些後對自己信的也比較有保護力...
04/12 20:15, 16F

04/12 20:15, 3周前 , 17F
不然在外面聽課真的很容易就突然就一句 某某非某說
04/12 20:15, 17F

04/12 20:16, 3周前 , 18F
或是根本沒有什麼地點啦的 句子直接飄過來 有時候還是
04/12 20:16, 18F

04/12 20:17, 3周前 , 19F
在對方的場耶 誇張... 或是被朋友前輩拉去某講師的課
04/12 20:17, 19F

04/12 20:18, 3周前 , 20F
一開始就開始畫黑板寫佛教發展史 我其實超想走的 還是
04/12 20:18, 20F

04/12 20:19, 3周前 , 21F
靜下來聽完 但是觀察他們的修行人在一些發揮上有長處
04/12 20:19, 21F

04/12 20:19, 3周前 , 22F
就多開放的接觸學
04/12 20:19, 22F

04/12 20:39, 3周前 , 23F
哈哈,真的。
04/12 20:39, 23F

04/12 20:39, 3周前 , 24F
覺得這時不要破壞和合、隨喜就格外重要了。除非是私
04/12 20:39, 24F

04/12 20:39, 3周前 , 25F
底下剛好有提到,或是像在這樣的公開論壇提到,就稍
04/12 20:39, 25F

04/12 20:39, 3周前 , 26F
微交流一下。
04/12 20:39, 26F

04/12 20:39, 3周前 , 27F
以歷史的角度來看,xx非x說好像倒也沒錯,但是看經
04/12 20:39, 27F

04/12 20:39, 3周前 , 28F
文內容倒也沒錯,真的就看個人選擇了。
04/12 20:39, 28F

04/12 20:39, 3周前 , 29F
像是我覺得經文已經夠多了,還要搞一堆論、名詞、歷
04/12 20:39, 29F

04/12 20:39, 3周前 , 30F
史啥的,真的是很懶得去看。
04/12 20:39, 30F

04/12 20:40, 3周前 , 31F
但是偏偏却又可以從這些長處的人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04/12 20:40, 31F

04/12 20:40, 3周前 , 32F
即便不同宗派上也是,反而反思自己不夠廣大圓滿了,
04/12 20:40, 32F

04/12 20:40, 3周前 , 33F
也就越發練習隨喜了。
04/12 20:40, 33F

04/13 07:10, 3周前 , 34F
妙老的確偏好唯識 他老人家覺得唯識把佛法講的清清楚楚
04/13 07:10, 34F

04/13 07:10, 3周前 , 35F
他對一些只管燒香拜佛 經論不用太多的法師 講了很多重話
04/13 07:10, 35F

04/13 07:11, 3周前 , 36F
認為漢傳佛法的衰敗與這些出家人有關
04/13 07:11, 36F

04/13 07:11, 3周前 , 37F
同時 他強調漢傳宗派至三乘 沒有高低問題 不該相互攻擊
04/13 07:11, 37F

04/13 07:11, 3周前 , 38F
妙老自己就是既修止觀 又念佛的方式在修行
04/13 07:11, 38F

04/13 07:11, 3周前 , 39F
我自己看他講法已經是多年前的事…
04/13 07:11, 39F

04/13 07:11, 3周前 , 40F
現在想起來 礙於法相宗消失過一段時間 文獻不全
04/13 07:11, 40F

04/13 07:11, 3周前 , 41F
不同唯識見解也很多 像成唯識論與大論講的又有些不同
04/13 07:11, 41F

04/13 07:11, 3周前 , 42F
講大論的時候 妙老一些地方也只能順著經文帶過
04/13 07:11, 42F

04/13 07:11, 3周前 , 43F
但有人不能排除這些疑問 就很容易有對錯的問題
04/13 07:11, 43F

04/13 07:11, 3周前 , 44F
個人覺得 化解這些對錯乃至宗派歧見最好的方法 就是實修
04/13 07:11, 44F

04/13 07:12, 3周前 , 45F
在實修中 慢慢會體會到 這些講法 沒有對錯高低的問題
04/13 07:12, 45F

04/13 22:13, 3周前 , 46F
印象中妙老也喜歡四念處禪修
04/13 22:13, 46F

04/14 01:16, 3周前 , 47F
嗯嗯 一切回歸經論修行
04/14 01:16, 47F

04/14 02:21, 3周前 , 48F
其實妙老和你我一樣是普通人 有些言論也是蠻受議論的
04/14 02:21, 48F

04/14 02:21, 3周前 , 49F
我不是他的信徒 雖然有點觀點 以前也是蠻受他啟發的
04/14 02:21, 49F

04/14 02:22, 3周前 , 50F
像他認為 民初有歐陽竟無 太虛大師等人 相互辯論佛法
04/14 02:22, 50F

04/14 02:24, 3周前 , 51F
他雖覺得後期有些過頭 但現代學佛者應該要有這種學習態度
04/14 02:24, 51F

04/14 02:25, 3周前 , 52F
但我就覺得 真理從來不是越辯越明 真理也無法被討論出來
04/14 02:25, 52F

04/14 02:25, 3周前 , 53F
真理多數是在高度的專注與靜默中 由內而出
04/14 02:25, 53F

04/14 02:26, 3周前 , 54F
這種事完全是內在經驗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04/14 02:26, 54F

04/14 02:26, 3周前 , 55F
所以妙老所說 把疑問帶到止觀裡 我自己的經驗是可行的
04/14 02:26, 55F

04/14 02:27, 3周前 , 56F
但思惟法義 卻不盡然是妙老解釋的那樣 需要思辨
04/14 02:27, 56F

04/14 02:29, 3周前 , 57F
放到外在環境下 不同學佛者間的對話、討論或辯論
04/14 02:29, 57F

04/14 02:31, 3周前 , 58F
我的經驗是花時間下功夫後 會自然而然 慢慢擺脫這些東西
04/14 02:31, 58F

04/14 02:34, 3周前 , 59F
所謂 能解決問題的不是答案 而是讓問題消失
04/14 02:34, 59F

04/14 02:44, 3周前 , 60F
以前不自覺會同大家辯論 但現在偶爾上佛版看看版友的發言
04/14 02:44, 60F

04/14 02:52, 3周前 , 61F
心中其實蠻納悶 我怎麼看不出要討論的問題~~ Orz
04/14 02:52, 61F

04/14 09:42, 3周前 , 62F
大家都急著當菩薩,動不動就想度人,結果只是得罪人~
04/14 09:42, 62F

04/14 10:05, 3周前 , 63F
樓上中肯
04/14 10:05, 63F

04/14 10:07, 3周前 , 64F
一乘三乘的爭論,有些大我慢,立基的前提在『退席的羅
04/14 10:07, 64F

04/14 10:07, 3周前 , 65F
漢都比我差』
04/14 10:07, 65F

04/14 10:08, 3周前 , 66F
那些羅漢有實際功夫,哪有可能聽個一兩個觀點就集體退
04/14 10:08, 66F

04/14 10:08, 3周前 , 67F
席、不想聽。
04/14 10:08, 67F

04/14 10:10, 3周前 , 68F
一定是佛陀開示的實際內涵,那些羅漢有修出來的經驗,
04/14 10:10, 68F

04/14 10:10, 3周前 , 69F
不能接受
04/14 10:10, 69F

04/14 10:10, 3周前 , 70F
不是在腦袋的觀點分類轉來轉去
04/14 10:10, 70F

04/14 10:11, 3周前 , 71F
佛經就專利說明書,只有輪廓,沒有細節。只能猜。
04/14 10:11, 71F

04/14 10:15, 3周前 , 72F
一乘就是諸法住法位。這個"法位",叫愣嚴定、本覺、開
04/14 10:15, 72F

04/14 10:15, 3周前 , 73F
悟、大手印明體.....跟那時羅漢的空差太多,才有可能退
04/14 10:15, 73F

04/14 10:15, 3周前 , 74F
席不聽
04/14 10:15, 74F

04/14 11:37, 3周前 , 75F
隨喜,別人修的是什麼法門、遇到什麼宗派,那是個人因
04/14 11:37, 75F

04/14 11:37, 3周前 , 76F
緣不同,不用去批判。大家互相分享自己所學的,有緣者
04/14 11:37, 76F

04/14 11:37, 3周前 , 77F
自然會從中獲得跟他相應的法義。
04/14 11:37, 77F
文章代碼(AID): #1c6HrVwa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