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關於佛與「勝者」(音譯為耆那)

看板Buddha作者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時間3月前 (2024/01/07 14:42), 編輯推噓21(221135)
留言158則, 9人參與, 3月前最新討論串1/1
關於佛與「勝者」(意譯為勝者,音譯為耆那) (以下為四篇舊文重貼並依序簡單整理之文章) ---------- 1. 哲學基本判斷原則 在接近初期佛教的修多羅/契經當中,「我勝(我是優勝 者)/我等(我是同等者)/我劣(我是下劣者)」並不 是在形容什麼值得稱讚的人的狀態,甚至是在形容不如實 知見/有我見而貪愛執取之人時才會使用的形容詞。 https://agama.buddhason.org/SA/SA0030.htm https://agama.buddhason.org/SA/SA0045.htm https://agama.buddhason.org/SA/SA0063.htm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0942.htm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1291.htm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愈後期的佛教誦本/文本卻愈頻繁出 現那種把佛陀稱為「jina(勝者/victor之義)」這個在 耆那教當中更為盛行的稱呼(並不是用在反諷而是正面的 形容方式),就連南傳佛教的清淨道論的巴利底本也將世 尊稱為勝者而將佛陀的教法稱為勝者之教(jina sasana ,字面上也可以被譯為耆那之教),個人認為這確實是很 奇怪的現象。 https://tinyurl.com/y68dnxkj https://dhammarain.github.io/canon/Anna/c-Visuddhimagga.html https://tinyurl.com/4te2zx48 雖然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可以試圖嘗試以融會貫通解釋的方 式為上述之現象辯解,但是上述兩者之間根本的矛盾卻不 會因此而完全消解。 從以前乃至現今的佛教各宗各派所受到耆那教的各種影響 ,個人猜測恐怕比許多人想像的還要巨大許多... ---------- 2. 相對初期之部派誦本摻入改造 在北傳長阿含1經/南傳長部14經,記載著以下的字句: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我是世間最高的,我是世間最勝的,我是世間最上的」 (巴利文:aggohamasmi lokassa, jehohamasmi lokassa, sehohamasmi lokassa) https://agama.buddhason.org/DA/DA01.htm 與以上相同或極類似的傳誦在以及修行本起經卷上、太子 瑞應本起經卷上、方廣大莊嚴經卷三、有部毘奈耶雜事卷 二十、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善見律毘婆沙卷四、佛本行 集經卷八等經中也都能看到。 現在問題來了:這是最初期佛教的教義/傳誦嗎? 佛教的核心教義是在告訴吾人世間一切是因緣緣生。 因緣緣生的世間,是不可能有也沒有所謂的 「我想要怎樣就可以怎樣」的這回事的。 對於見因緣法得法眼淨的聖者而,更沒有所謂的「我勝於 /我等於/我劣於」的看法。 因此,關於上述傳誦諸經所記載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我是世間最高的,我是世間最勝的,我是世間最上的」 這些字句,即使我個人仍尚未見法得法眼淨,也知道這可 能與初期佛教的核心教義有所格格不入。 雖然有部分的前人學人勸告在取得博士學位之前最好還是 不要進行佛教語言文獻(philology)以外的研究(例如 相關的哲學philosophy研究)以避免在還不瞭解字句文意 脈絡之下就在研究過程犯了錯誤下輕率的結論,但我並沒 有打算出家也沒有考慮就讀佛學院,我只能就我個人有限 而業餘的零碎時間盡可能把握而把我自己所爬梳整理後所 認為真實的或相對接近正確的初期佛教教說與大家分享, 釐清一些積非成是或是從來不曾被認真檢視的佛教文化文 獻內容,如此而已。 ---------- 3. 北傳大乘佛教法華部的例證 在漢文大藏經的法華部經文,表面上看不出來與耆那教的 關係,但是大法華部當中卻收錄著《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T09n0272就可以看見一點端倪;若以T09n0262妙法蓮華 經為例,表面上也只有在授記品第六的一處經文當中的「 佛之光明,無能"勝者"」看到蛛絲馬跡,要說法華部與耆 那教/勝者之教/尼乾之教扯上關係似乎有點牽強?其實 可能不然。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ra/sutra4.htm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sutra/chi_pdf/sutra4/T09n0262.pdf 我認為從漢文當中很可能是看不到充分的證據/端倪的, 因為妙法蓮華經的譯者鳩摩羅什很有可能已經為原文做了 很大的「修飾」而讓只懂漢文的讀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若是願意拿Kern, Hendrik(1833-1917)所梵譯英的法華 經來搜尋Gina/Jina(可音譯為耆那/亦可意譯為勝者) 這個關鍵字的話,會在該經找到至少超過20個例證。 https://tinyurl.com/256v7bn9 https://tinyurl.com/kcx8z5py 例如,查香港大學的<漢譯佛經梵漢對比分析語料庫>, 被鳩摩羅什譯為「為諸佛子等」的梵文原文竟是 「jina-ātma-jānām」,也就是說羅什多處把梵文法華 經中的jina(耆那/勝者)都譯為「佛/覺者」,而將「 jina-ātma-jānām」(耆那之子/勝者之子)都譯為「 諸佛子」了,當然會看不出漢譯法華經可能跟耆那教有什 麼關係。 http://ckc.eduhk.hk:8080/lotus/view/4-120-1-3 https://tinyurl.com/4387fmyj 打字打到這裡,我完全可以同意佛教文獻歷史哲學等相關 領域研究前人的提醒:跨文本跨語言的佛教相關文獻對讀 ,早已經不只是奢侈品,而是現代研究相關領域研究者的 必備品。 否則,我們將會連可能被隱瞞了什麼或是誤解了什麼都不 知道,連查到蛛絲馬跡的機會都會大為減低。 ---------- 4. 南傳佛教主要論書清淨道論中的例證 清淨道論序文節錄(葉均 譯): 『…對於那在勝者(世尊)教中已得難得的出家, 不得如實而知包攝戒等安穩正直的清淨道, 雖然欲求清淨而精進,可是不得到達清淨的瑜伽者; 我今依照大寺住者所示的理法, 為說能使他們喜悅極淨決擇的清淨道; 是故一切欲求清淨者,應當諦聽我的恭敬說。…』 https://tinyurl.com/umyarp8c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Ñáóamoli長老 譯): 『…There are here in the "Victor's" Dispensation Seekers gone forth from home to homelessness, And who although desiring purity Have no right knowledge of the sure straight way Comprising virtue and the other two, Right hard to find, that leads to purity— Who, though they strive, here gain no purity. To them I shall expound the comforting Path Of Purification, pure in expositions, Relying on the teaching of the dwellers In the Great Monastery; let all those Good men who do desire purity Listen intently to my exposition.…』 我的問題:對於一個把「我勝、我等、我劣」等「我見 」視為不如實知見因緣法/不如理作意的宗教(佛教)而 言,在意圖闡述佛教教義的論著的序論處就直接把 釋迦牟尼佛稱為「勝者(Victor)」,是否適當? 『…Sudullabhaṃ labhitvāna, pabbajjaṃ inasāsane Sīlādisaahaṃ khemaṃ, ujuṃ maggaṃ visuddhiyā. Yathābhūtaṃ ajānantā, suddhikāmāpi ye idha; Visuddhiṃ nādhigacchanti, vāyamantāpi yogino. Tesaṃ pāmojjakaraṃ, suvisuddhavinicchayaṃ; Mahāvihāravāsīnaṃ, desanānayanissitaṃ. Visuddhimaggaṃ bhāsissaṃ, taṃ me sakkacca bhāsato;Visuddhikāmā sabbepi, nisāmayatha sādhavoti…』 https://tinyurl.com/uwes7a3d 果不其然,清淨道論所使用的「勝者」巴利原文就是 「jina」(可意譯為勝者,或音譯為耆那)。 在巴利字典當中,只有漢譯パーリ語辭典和水野弘元 有老實的把「jina」的詞條意義內容寫上「耆那」, 其他的巴利辭典都刻意迴避或是忽略了這一點。 https://palidictionary.appspot.com/browse/j/jina ---------- 5. 個人感想結語 即使耆那教與佛教之間有著可共通/部分對應/互相 參照的偈頌,也並不一定代表這些偈頌所產生的時期 就「必然」可以追溯到筏馱摩那 (梵Vardhamāna) / 大雄 (Mahāvīra) /尼乾陀若提子 (梵Nirgrantha-jñātaputra/巴Nigantha-nātaputta) 成道「之前」的前耆那教以及尚未產生佛教「之前」 的早期沙門思潮時期。 雖然兩教可共通/部分對應/互相參照的偈頌並不是 不可能存在於兩教創立產生之前就存在沙門思潮當中 ,但是若要確定這些偈頌是在兩教創立之前或之後才 產生的,個人認為可能要靠更多的研究甚至於是新的 可靠的考古文本誦本的出土,才能提供更多可以定年 定序的判準材料依據(思想史、語言學、放射性碳定 年法等)。 看著漢譯法華部的部分經文梵文版本當中用「勝者之 子」來形容「佛子」,看著有著豐富注釋傳統的巴利 三藏注釋書當中有時也會出現的對於釋迦牟尼佛以「 勝者/Jina(可音譯為耆那)」來稱呼的地方,我實 在無法排除佛教在進入部派佛教時期以後所謂的三藏 文本誦本被耆那教等各種宗教哲學思想摻入滲入改寫 改造經律的可能性,乃至於無法把這一切問題都推給 純粹只是佛教僧團的出家人把出家之前所學到的各種 宗教哲學思想的教說偈頌當作佛說的經律傳誦下去的 現象。 法說非法,律說非律,非法說法,非律說律, 這些對佛教的出家人來說都已經犯戒違律了。 http://tinyurl.com/4tmv7rc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6.93.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704609734.A.55C.html

01/07 15:02, 3月前 , 1F
買櫝還珠。解脫知見不深究,宗教比較研究還是讓學者來吧
01/07 15:02, 1F

01/07 17:43, 3月前 , 2F
噓奇怪的方法論,腦補式文本分析。
01/07 17:43, 2F

01/07 17:44, 3月前 , 3F
如果要搞基本教義派純粹化,可以把所有梵行字樣去除,
01/07 17:44, 3F

01/07 17:44, 3月前 , 4F
看最後剩下哪一點東西才是你想像的純粹佛法。你就照那修吧
01/07 17:44, 4F

01/07 20:07, 3月前 , 5F
我之前佛教耆那教的問卦文 https://reurl.cc/aLG0aX
01/07 20:07, 5F

01/08 13:19, 3月前 , 6F
如果用人道的價值觀我想怎樣就怎樣來解讀,當然就格
01/08 13:19, 6F

01/08 13:19, 3月前 , 7F
格不入囉
01/08 13:19, 7F

01/08 13:26, 3月前 , 8F
除了你自己,請問有任何人能管住你的心嗎?
01/08 13:26, 8F

01/08 13:31, 3月前 , 9F
誰的心不是自由且平等的呢?
01/08 13:31, 9F

01/08 13:31, 3月前 , 10F
把「唯我獨尊」的這個「我」換成「心」,再重新看一
01/08 13:31, 10F

01/08 13:31, 3月前 , 11F
遍就合理多了。
01/08 13:31, 11F

01/08 13:31, 3月前 , 12F
看懂了以後,就恭喜你進入大乘了。
01/08 13:31, 12F

01/08 14:19, 3月前 , 13F
不要糾結在最初的佛教教義,佛陀三轉法輪,次第教學,
01/08 14:19, 13F

01/08 14:19, 3月前 , 14F
最原始教義只在第一轉,若只用第一轉的見解往往是無法
01/08 14:19, 14F

01/08 14:19, 3月前 , 15F
解釋後面兩轉的。因為早期(阿含時期)重點放在「有」,
01/08 14:19, 15F

01/08 14:19, 3月前 , 16F
有世間萬相。佛陀說這些相是緣起緣滅,因緣而來,所以
01/08 14:19, 16F

01/08 14:19, 3月前 , 17F
有苦(因為眾生造惡業),世間很苦,眾生有無明,那怎麼
01/08 14:19, 17F

01/08 14:19, 3月前 , 18F
辦呢?要修四聖諦、十二因緣法來滅苦、滅無明。聽佛話
01/08 14:19, 18F

01/08 14:19, 3月前 , 19F
的人相信了,聽進去了,加上當時印度環境本來就盛行各
01/08 14:19, 19F

01/08 14:20, 3月前 , 20F
式各樣的「修行方式」,例如打坐、苦行等等,許多人本
01/08 14:20, 20F

01/08 14:20, 3月前 , 21F
來就具有修行基本功,搭配佛陀講的理論內容,很多人就
01/08 14:20, 21F

01/08 14:20, 3月前 , 22F
直接證果了。但這個階段的法,其實還不圓滿,不是了義
01/08 14:20, 22F

01/08 14:20, 3月前 , 23F
法,所以下一階段的見地要提升了,要進入大乘了。到了
01/08 14:20, 23F

01/08 14:20, 3月前 , 24F
方等般若時期,佛陀開始把重點放在「空」,一切法是無
01/08 14:20, 24F

01/08 14:20, 3月前 , 25F
自性、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無生無滅。佛陀告訴眾
01/08 14:20, 25F

01/08 14:20, 3月前 , 26F
生本來沒有苦、沒有無明,何必滅苦、滅無明?俱大乘善
01/08 14:20, 26F

01/08 14:20, 3月前 , 27F
根的眾生聽到這邊見地就提升上去了,甚至有些上根器的
01/08 14:20, 27F

01/08 14:20, 3月前 , 28F
人此生沒有學過阿含時期的法就可以直接入大乘,直接信
01/08 14:20, 28F

01/08 14:20, 3月前 , 29F
受佛語。到了第三階段(法華涅槃時期)佛陀又回到「有」
01/08 14:20, 29F

01/08 14:21, 3月前 , 30F
,說眾生有自性,有佛可成且大量授記成佛,並講述許多
01/08 14:21, 30F

01/08 14:21, 3月前 , 31F
佛菩薩不可思議的相用(例如普門品、地藏經),這些都是
01/08 14:21, 31F

01/08 14:21, 3月前 , 32F
「有」的內容,但這些「有」已經具備了「空」的內涵,
01/08 14:21, 32F

01/08 14:21, 3月前 , 33F
是「空有不二」的圓滿境界。您用二三階段的見地去解讀
01/08 14:21, 33F

01/08 14:21, 3月前 , 34F
阿含經,可發現原來阿含經已經隱含了很多二三階段的內
01/08 14:21, 34F

01/08 14:21, 3月前 , 35F
容;但假如您只用阿含時期的見地去看二三階段,那就有
01/08 14:21, 35F

01/08 14:21, 3月前 , 36F
很多東西前後矛盾、說不通了。為什麼呢?因為阿含時期
01/08 14:21, 36F

01/08 14:21, 3月前 , 37F
的法,嚴格來說還是在「世間法(有為法)」的範圍,大乘
01/08 14:21, 37F

01/08 14:21, 3月前 , 38F
時期的法則是在講「出世間法(無為法)」,用出世間法解
01/08 14:21, 38F

01/08 14:22, 3月前 , 39F
釋世間法,輕而易舉,世間法也變成是出世間法,事事無
01/08 14:22, 39F
還有 79 則推文
01/08 23:12, 3月前 , 119F
是有可能完成瞬間移動的。
01/08 23:12, 119F

01/08 23:12, 3月前 , 120F
只不過不確定意識和記憶是
01/08 23:12, 120F

01/08 23:12, 3月前 , 121F
否也能一併傳送。
01/08 23:12, 121F

01/08 23:13, 3月前 , 122F
瞬間移動是可以的,就像他說的「光子」的瞬移但不是肉
01/08 23:13, 122F

01/08 23:14, 3月前 , 123F
體的瞬移,簡單的說就是人的意識可以趨使體內的光子瞬
01/08 23:14, 123F

01/08 23:15, 3月前 , 124F
移,神通在談的都是這部份,也就是說意識要暫時進入光
01/08 23:15, 124F

01/08 23:16, 3月前 , 125F
子態,肉體本身是五蘊的一部份,所以心經說要先照見五
01/08 23:16, 125F

01/08 23:17, 3月前 , 126F
蘊消融。當光子態展現時,就可以「神變」
01/08 23:17, 126F

01/08 23:18, 3月前 , 127F
那你實際上意識有稍微深入的,就會知道這個原理
01/08 23:18, 127F

01/08 23:19, 3月前 , 128F
而且他會常深入這種細微的變化,一開始他可能會誤解為
01/08 23:19, 128F

01/08 23:19, 3月前 , 129F
是實際空間的變動,久而久知他一定會知道實際空間沒有
01/08 23:19, 129F

01/08 23:20, 3月前 , 130F
變動,都是細微世界的變動。 比如佛陀上天界說法並不
01/08 23:20, 130F

01/08 23:21, 3月前 , 131F
是他的肉體飛上去,他的肉體當時一定是進入「甚深三昧
01/08 23:21, 131F

01/08 23:21, 3月前 , 132F
」,在這個三昧中,是天界跑到他的三昧中,他根本不用
01/08 23:21, 132F

01/08 23:22, 3月前 , 133F
跑去天界,在這個三昧中,所有的世界都在他的裡面
01/08 23:22, 133F

01/08 23:22, 3月前 , 134F
這個才符合「心生萬法」的原理,所以你實際看一個人解
01/08 23:22, 134F

01/08 23:23, 3月前 , 135F
釋,就可以大概知道他有沒有摸到邊XDDD
01/08 23:23, 135F

01/08 23:24, 3月前 , 136F
那換個角度,佛陀的肉體如果可以飛上天界,那他幹嘛還
01/08 23:24, 136F

01/08 23:24, 3月前 , 137F
要生病? 你說他是故意示現的? 這個說的通嗎?
01/08 23:24, 137F

01/08 23:25, 3月前 , 138F
我的肉體已經可以隨意改變成可以上太空或天界的型態,
01/08 23:25, 138F

01/08 23:25, 3月前 , 139F
然後我還要飛回來,再改變成那個要吃飯上廁所會生病的
01/08 23:25, 139F

01/08 23:27, 3月前 , 140F
肉體? 修行都是在探討這種心的極細微現象,如果一個
01/08 23:27, 140F

01/08 23:28, 3月前 , 141F
人真實的體驗並深入過,他就可以得到「空」的結論
01/08 23:28, 141F

01/08 23:30, 3月前 , 142F
這時候的「空」來自於心的「性現」,不是來自於哲學
01/08 23:30, 142F

01/08 23:37, 3月前 , 143F
奢那教的終極奧義「極微」,我認為也是來自於某一個人
01/08 23:37, 143F

01/08 23:37, 3月前 , 144F
的體驗,實際上什麼是極微? 那個人現在也無法跟我們
01/08 23:37, 144F

01/08 23:38, 3月前 , 145F
用現代術語清楚解釋,但「極微」兩個字我認為不太可能
01/08 23:38, 145F

01/08 23:40, 3月前 , 146F
是哲學推論。 如果要體驗他說的「極微」,奢那教必須
01/08 23:40, 146F

01/08 23:41, 3月前 , 147F
要說服現代社會,為什麼必須要禁欲吃素? 要苦行?
01/08 23:41, 147F

01/08 23:41, 3月前 , 148F
這些行為跟意識體驗「極微」有什麼關係? 原理何在?
01/08 23:41, 148F

01/08 23:42, 3月前 , 149F
奢那教他需要的是出現改革型的人物,才有可能翻身
01/08 23:42, 149F

01/08 23:43, 3月前 , 150F
不過如果一個人改革了,他就很可能會離開耆那教XDDD
01/08 23:43, 150F

01/08 23:45, 3月前 , 151F
簡單的說就是如果我可以用更舒服的方式覺悟…我為什麼
01/08 23:45, 151F

01/08 23:46, 3月前 , 152F
要跟你們一樣食古不化… 那麼這種人必然不見容於宗教
01/08 23:46, 152F

01/08 23:47, 3月前 , 153F
他在任何宗教內,都會歸類於危險人物。 像濟公當年就
01/08 23:47, 153F

01/08 23:48, 3月前 , 154F
被歸類為邪門歪道,而且是當時佛教的主流喔,要不是他
01/08 23:48, 154F

01/08 23:49, 3月前 , 155F
老師力保,不然早被歷史除名
01/08 23:49, 155F

01/08 23:51, 3月前 , 156F
站在我的角度,不要落入哲學的陷阱,也不要落入形式主
01/08 23:51, 156F

01/08 23:53, 3月前 , 157F
義,如果要了解耆那說的「極微」,就必須要建立足夠的
01/08 23:53, 157F

01/08 23:55, 3月前 , 158F
體驗和觀察
01/08 23:55, 158F
文章代碼(AID): #1bcaV6LS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