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關於<善>消失

看板Buddha作者時間6年前 (2017/10/15 11:47), 6年前編輯推噓6(6015)
留言21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關於<善> 在此後學先感謝 Y大的提問, 藉此機會,讓後學可以再整理一下關於之前和老禪師所學習的心得。 <善>一詞,基本上是後學用來提醒自己的用詞。 底下後學摘要幾則之前後學與老禪師的對談, 對談中有老禪師所參悟的佛法, 當然這也是後學當做善的準則, 提供Y大參考。 後學初結識老禪師時,是遵循老禪師指導的:  忍辱、持戒、懺悔、除傲、勤布施、誦水懺,這六點在修行。 ---- 去年9月初,後學和老禪師對談,聊到持<不邪淫戒>時,後學問到:  有些人會主張<活在當下>,會認為<活在當下>就是<禪>,  若以<男女性事>作思考,有人甚至認為<想要性時,就要當下做>! 老禪師當時則提醒我:是注意當下,而不是<活在當下>。 老禪師說:  活在當下您懂意思嗎?  我寫給您的此刻是當下,您讀的時候是當下,讀完您接下來要幹什麼,  讀的當下已逝,接下來是您要行事的當下,  為何過去,現在,未來之心不可得,唯當下呢?  過去執事非,現在計較事非,未來空幻,用心計較設計他人,  唯有活在當下注意我此刻的一切行為和談吐有犯戒嗎?  請切記是注意當下而不是活在當下。  性交除了夫妻之外,犯了一律下犯戒。 --- 去年11月有一次和網友討論<以戒為師>和<持戒>一事,之後和老禪師討論, 老禪師則說:  歸依守幾戒都是憑人各定,但是釋迦牟尼佛是告訴阿難應<以戒為師>而傳流,  您告訴他如此是對的,但是須解說:  以戒為師,守住當下的一切行為,如果說要注意當下不犯錯,  倒不如把愛心大大的開放,愛父母,愛兄弟姊妹,愛親族,夫妻相愛家庭必定和樂,  孩兒天真無邪,如果能貢獻大愛的話,般若會湧流也就沒有守戒的理由來綁住自己。  野牛需要用繩綁才能駒順,野牛如果乖巧了何需再用繩子綁嗎?  因此要解除戒之繩那就是要有寬宏大量的心,  但是人類却非常愚痴,卻不知佛陀所傳的“心量”第一之功德如天高。  對人客氣禮讓,與鄰居,朋友……等等亦如是,這種行為功德很高,  又如果寸步不讓人,必然是心胸狹窄之人,  以上二種人類一則天天積功德又不用花錢事業又騰達,  另一則是天天造業左旁右鄰看都不順眼,前程暗淡貴人消失。  佛陀所遺流的法其實是世間法(每一當下都是道埸),  不是壁關碰壁關死自己,人一誕生下來就必須是有因緣的存在,  一個人如果斷了因緣是没有辦法生存的,  又與人結緣之後我們務必要清醒善待有緣人(匯入功德庫),  如果以客氣談吐無所不致的關懷對待一切有緣者……  說我們是奉獻其實是我們撿到了功德,如果我們能徹底的了解,那麼我們何必守戒呢?  是這些群眾讓我們成佛的我們感恩都來不急了哪會生起傲慢之心呢?  有計較下地獄,有奉獻上天堂,再笨的人都要上天堂。  自古以來因為傳法失誤而苦了天下有心求法的眾生,  因此之故您一定要了解“心量第一”的妙法,善加修行,加油! 後學,也就是在這次對談之後,再加上<念念善> 也就將<忍辱、持戒、懺悔、除傲、勤布施、誦水懺>, 這六點簡化成<懺悔除傲念念善>或<懺悔除傲結善緣>, 有時也會突然想成<心存正念念念善>來提醒自己。 ----- 某次老禪師說:  佛法:做人的道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禮義廉恥,以上遵守正行就是佛法。 這個大方向,或許可以當做善的準則,提供Y大參考。 ---- 文末後學心得補充: 暫不論是否因緣俱足,能夠今世成佛。 也暫不論是否能夠往生淨土,持續修行。 至少,此刻生為人,就珍惜這難得的人身,勤修佛道。 後學從老禪師那兒領悟到的幾個心得分享Y大參考: 1:或許來世大家都還有緣再聚。  那麼此時此刻大家是否該好好的結善緣呢?  不論是對身旁的有緣人,甚至是網路上的朋友?  以三世因果來論,  今世結善緣,來世續善緣,  今世結佛緣,來世亦結佛緣。  反之,此刻交惡緣,來世再相報,  此時,結善緣豈不就很重要? 2:若要釋迦牟尼佛所指導的<忍辱>,  那麼甚至要和<怨懟>結善緣,  處處都是都是修成佛緣的善緣。  而也就沒所謂的 冤親債主。 3:行善修福若無法成佛,往生淨土,得天人福報。  也但求再得人身,繼續修善續成佛道。 老禪師所指導的東西,雖然淺,然而卻很紥實, 後學和人分享佛法時,目前較不強調<忍辱>, 也只有當因緣俱足時,後學才會提醒有緣人<開始學忍辱>。 <除傲慢>很重要,後學也比較少強調<除傲慢>, 因為因緣不足時,一個不留意,反而會引發人的<傲慢心>而造業, 而倒底只是單純對方的<傲慢心>起, 還是自己的<傲慢心>勾起對方的<傲慢心>,這又不得而知了, 所以,在這點更是 小心 再小心。 見<傲慢心>起,就要立刻反省懺悔,方不造惡業。 而後學目前單純的想法:  即然,未必在今生成佛,  那就好好的修善做人 勤學佛法,  與眾生結善緣。  期盼來世再得人身,  再與眾生能夠續結佛緣,  如此生生世世修下去,直到成佛。 後學淺見 , 分享與您參考。 生生世世結善緣, 生生世世續佛緣, 直到成佛。 頂禮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25.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08039263.A.F24.html ※ 編輯: TonyAnkh (180.217.225.75), 10/15/2017 11:49:57 ※ 編輯: TonyAnkh (180.217.225.75), 10/15/2017 11:51:00 ※ 編輯: TonyAnkh (180.217.225.75), 10/15/2017 12:06:18

10/15 14:15, , 1F
10/15 14:15, 1F

10/15 14:17, , 2F
推,十分受用,感恩
10/15 14:17, 2F

10/15 15:51, , 3F
Sadhu
10/15 15:51, 3F

10/15 16:18, , 4F
我的操作方式是乾脆讓自己顯現本能貪瞋,傲慢,然後
10/15 16:18, 4F

10/15 16:18, , 5F
觀照這些東西,它們的來源,念頭的生成,意識的運作
10/15 16:18, 5F

10/15 16:18, , 6F
方式,造成的結果。能不能壓抑,壓抑會如何,不壓抑
10/15 16:18, 6F

10/15 16:18, , 7F
又會如何,目前的心靈品質有可能遏止嗎?長期靜心與
10/15 16:18, 7F

10/15 16:18, , 8F
觀照是讓自己容易覺知嗎?半年前跟現在遇到同一件事
10/15 16:18, 8F

10/15 16:18, , 9F
的起心動念有差別嗎?自己創造一面照妖鏡,仔細的看
10/15 16:18, 9F

10/15 16:18, , 10F
看自己潛藏的黑暗,徹底看破自己,再開始修行,進步
10/15 16:18, 10F

10/15 16:18, , 11F
很快,所以我才會常說壓抑是沒用的,因為還不夠了解
10/15 16:18, 11F

10/15 16:18, , 12F
心念的運作方式,了解敵人的弱點才能攻克它們,最後
10/15 16:18, 12F

10/15 16:18, , 13F
你就可以看清眾人,也才能真正包容,與人為善,但目
10/15 16:18, 13F

10/15 16:18, , 14F
前還無法扭轉的愚痴與惡人,就盡可能不與之接觸。
10/15 16:18, 14F
感謝 R大分享,您說的方法也是後學這多年來的操作方法,此方法相當好用。 在後學認識老禪師之後,就是將所有之前的法全都放下,專心修老禪師的法就是了。 若有緣,推薦試試 ※ 編輯: TonyAnkh (180.217.225.75), 10/15/2017 16:24:15

10/15 17:24, , 15F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0/15 17:24, 15F

10/15 18:15, , 16F
嗯,我現在已將經典文字全丟了,完全實際的一直觀照
10/15 18:15, 16F

10/15 18:15, , 17F
,僅是知道當下身體在做什麼,感受是什麼,妄念就讓
10/15 18:15, 17F

10/15 18:15, , 18F
他來,想完了就放下,一天一點點前進,這種方式很原
10/15 18:15, 18F

10/15 18:15, , 19F
始也很單純,真正佛法就是純覺知沒有其他了。
10/15 18:15, 19F

10/15 18:55, , 20F
讚嘆
10/15 18:55, 20F

10/15 23:30, , 21F
讚嘆R大
10/15 23:30, 21F
TonyAnkh:轉錄至看板 Magic_info 10/17 04:18
文章代碼(AID): #1PujfVya (Buddha)
文章代碼(AID): #1PujfVya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