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我們對慈善的思想是完全錯誤

看板Buddha作者 (寂滅寂滅就好)時間9年前 (2015/04/12 09:26), 9年前編輯推噓50(500470)
留言520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釋迦牟尼教導的原始佛教被打壓為小乘 後人發明的自詡大乘佛教 難道佛發現的自然律(佛法)比不上後人發明的理論? 佛菩薩要不停在輪迴中渡眾生 都不能休息 這樣子不能算涅槃 即使觀世音菩薩過去成佛了 現在還要化菩薩身繼續度眾生 然後之後阿彌陀佛涅槃 觀世音菩薩還會成佛 變成可以成佛兩次? 我也沉迷過菩薩道的大慈大悲 但是我參加大乘的法會 拜懺 讀經 茹素 念咒 老實說我覺得只是心理的慰藉 貪嗔癡完全不會削弱 救助弱勢 殘障 社福 環保 醫療等等志業 其實那是政府要做的 佛教要做的是內明 滅除貪嗔癡 貪嗔癡完全滅除了 就會達到生盡 不再輪迴 但是那也不是斷滅 原始佛教不愛討論這個 列為無記。 雖然大乘打壓阿羅漢的涅槃 不願繼續在輪迴中繼續救渡眾生 但這就是自然律。 大乘的那套理論 那是理想 理想和現實落差蠻大的。 我覺得大乘佛教和其他宗教類似 算是多苦多難眾生心靈的皈依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211.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28801960.A.F27.html ※ 編輯: tmac012004 (114.27.211.2), 04/12/2015 10:37:46

04/12 11:29, , 1F
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喔
04/12 11:29, 1F

04/12 11:31, , 2F
以下只是我個人的認知 有任何錯誤或是描述不精確請多包含
04/12 11:31, 2F

04/12 11:31, , 3F
在我的理解裡 大乘和小乘的最大不同點在於破了我執以後的
04/12 11:31, 3F

04/12 11:32, , 4F
事 當你破了我執 沒有了我相之後 在日常生活裡會突然變得
04/12 11:32, 4F

04/12 11:32, , 5F
在認知上跟一般人非常格格不入
04/12 11:32, 5F

04/12 11:34, , 6F
我的理解裡 小乘的作法就是全然接受那個破我執後的世界
04/12 11:34, 6F

04/12 11:34, , 7F
在一般人眼裡 看起來會像是一種非常我行我素自行其是的
04/12 11:34, 7F

04/12 11:35, , 8F
態度 但是大乘會為了跟一般人打交道 在明明沒有我相的情況
04/12 11:35, 8F

04/12 11:36, , 9F
下 刻意塑造出一個假的"自我"出來 好跟一般人打交道
04/12 11:36, 9F

04/12 11:37, , 10F
這對於破了我相的人來說 其實是很不自在的事情
04/12 11:37, 10F

04/12 11:37, , 11F
所以這其實就只是破了我執去我相之後走的路線不同而已
04/12 11:37, 11F

04/12 11:38, , 12F
其實在我看來 沒破我執之前 其實大小乘都差不了太多
04/12 11:38, 12F

04/12 11:39, , 13F
在實際上 真的走到那一步的人 其實少之又少
04/12 11:39, 13F

04/12 11:40, , 14F
結果就是在現世裡 大小乘其實真的差不多
04/12 11:40, 14F

04/12 20:12, , 15F
原始佛教也有教布施 你覺得聖者不布施是你自己的問題吧
04/12 20:12, 15F

04/12 20:31, , 16F
我是覺得原始佛教以四念處為重點 其他的不是重點
04/12 20:31, 16F

04/12 20:32, , 17F
佈施 慈善的也可以做 但沒有必要反客為主。
04/12 20:32, 17F

04/13 00:52, , 18F
四念處離開了三十七道品就甚麼都不是
04/13 00:52, 18F

04/13 00:52, , 19F
我不知道為甚麼原始佛教要無視 未生善令得生
04/13 00:52, 19F

04/13 00:54, , 20F
四念處不是口號
04/13 00:54, 20F

04/13 06:04, , 21F
修習四念處 就會經歷七覺支 三十七道品 要實際去體驗
04/13 06:04, 21F

04/13 06:20, , 22F
南傳不喜歡洗腦 他會直接教內觀禪修 然後一直反覆練習
04/13 06:20, 22F

04/13 06:26, , 23F
三十七道品包括四念處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04/13 06:26, 23F

04/13 06:28, , 24F
七覺支 八正道 其中只有四念處是唯一被明確指出實際
04/13 06:28, 24F

04/13 06:28, , 25F
禪修方法的項目 其餘項目都是修道的指標概要。
04/13 06:28, 25F

04/13 17:41, , 26F
http://0rz.tw/ZLg2M 四念處是三十七道品中最初的四個
04/13 17:41, 26F

04/13 17:42, , 27F
要目——而終于八正道
04/13 17:42, 27F

04/15 22:17, , 28F
我執與法執 那些都是 "論師" 講的觀點
04/15 22:17, 28F

04/15 22:19, , 29F
尤其是 21種部派的論 都有其風格
04/15 22:19, 29F

04/15 22:20, , 30F
從大乘發展後的派系 也很多自己的觀點
04/15 22:20, 30F

04/15 22:24, , 31F
盲從那些論師的說法 卻無法體會 佛陀 講的苦諦
04/15 22:24, 31F

04/15 22:30, , 32F
請問,推文中所說的"我執"與"法執",其內涵為何?
04/15 22:30, 32F

04/15 22:33, , 33F
如何有個 "我" 在輪迴呢? 當還從六道出生 就表示貪愛未盡
04/15 22:33, 33F

04/15 22:34, , 34F
可閱上面一篇《菩提道次第廣論》流轉生死的根本煩惱
04/15 22:34, 34F

04/15 22:35, , 35F
首段提到「若有愛,仍當出生故。」
04/15 22:35, 35F

04/15 22:36, , 36F
若你體悟了 "無我" 見法了 那佛說 頂多就人天 七返
04/15 22:36, 36F

04/15 22:37, , 37F
要一直在輪迴鬼混的因緣 就是 貪愛不盡 不見法
04/15 22:37, 37F

04/15 22:37, , 38F
初果至多欲界人天七返,之前有篇文稍微提到:
04/15 22:37, 38F

04/15 22:38, , 39F
#1KqiYh8q 嗔心煩惱於三界之隨眠與現行
04/15 22:38, 39F
還有 441 則推文
04/19 18:15, , 481F
當你說"我眼睛看著螢幕",是你的心相續所攝的眼根對觸到
04/19 18:15, 481F

04/19 18:16, , 482F
沒有所謂心相
04/19 18:16, 482F

04/19 18:16, , 483F
不是他人的心相續所攝眼根看到。是的,因緣仍在不斷變化
04/19 18:16, 483F

04/19 18:17, , 484F
例如植物人的眼根或沉睡中的眼根,可能缺乏心相續作意,
04/19 18:17, 484F

04/19 18:17, , 485F
沒有所謂 我的心 那是我見
04/19 18:17, 485F

04/19 18:18, , 486F
而無法產生眼根識。
04/19 18:18, 486F

04/19 18:19, , 487F
我的心,如同推文中,你不斷的敘說"我如何如何"、"你如何
04/19 18:19, 487F

04/19 18:19, , 488F
如何",這是觀待各別補特伽羅的五蘊而安立。心亦無自性
04/19 18:19, 488F

04/19 18:21, , 489F
緣起法的 六根 六境 都無我 上哪去找 所謂的我
04/19 18:21, 489F

04/19 18:22, , 490F
粗分的緣起空性正見,可破除離開五蘊之外,有個常一自在
04/19 18:22, 490F

04/19 18:23, , 491F
舍利佛阿毗達摩 是解 心 = 意 = 識
04/19 18:23, 491F

04/19 18:23, , 492F
我(離蘊我),以及五蘊上有個獨立能實質有的我(即蘊我)
04/19 18:23, 492F

04/19 18:23, , 493F
佛陀從沒有這樣講過~
04/19 18:23, 493F

04/19 18:25, , 494F
心、意、識,三者同義,同義是說三者的事例範圍大小一樣
04/19 18:25, 494F

04/19 18:26, , 495F
比如意根的意,也就是心,也就是六識(前五根識和第六識)
04/19 18:26, 495F

04/19 18:26, , 496F
所以 我說您愛按照論師的觀點 不聽佛陀講的
04/19 18:26, 496F

04/19 18:26, , 497F
阿含經講,眼、色,生起眼識,這裡的眼根為補特伽羅心相
04/19 18:26, 497F

04/19 18:27, , 498F
我跟你在這邊回來回去 也是六根與六境的緣起 中間都無我
04/19 18:27, 498F

04/19 18:27, , 499F
續所攝的眼根,若不由經律論三藏論典,可能會自己望文生
04/19 18:27, 499F

04/19 18:28, , 500F
義以為,只有眼根的色法與外境的色法,就會產生眼識(心)
04/19 18:28, 500F

04/19 18:28, , 501F
佛陀就沒有像您 這樣講
04/19 18:28, 501F

04/19 18:29, , 502F
其實你的問題(或說隨佛論師的問題),在部派論師都討論過
04/19 18:29, 502F

04/19 18:29, , 503F
了,過去你沒有系統次第的學習佛法,所以以為是新發現。
04/19 18:29, 503F

04/19 18:29, , 504F
論才是望文生義吧 佛陀講得很清楚
04/19 18:29, 504F

04/19 18:31, , 505F
我引的都是經 而且沒有望文生義
04/19 18:31, 505F

04/19 18:31, , 506F
要修習止觀,越具有安止定分,越能有如實觀察因緣的觀照
04/19 18:31, 506F

04/19 18:32, , 507F
你可以以經文所說,實際觀照當下緣起的流轉,聖者造論亦
04/19 18:32, 507F

04/19 18:32, , 508F
是由經修習止觀,如實觀察緣起的流轉,而開闡佛的正說。
04/19 18:32, 508F

04/19 18:33, , 509F
你講我沒學問也沒關係 你不斷我見 你會受苦
04/19 18:33, 509F

04/19 18:35, , 510F
現在你能透過文字語言表達,是由過去的學習語言文字帶來
04/19 18:35, 510F

04/19 18:35, , 511F
我見有深細的層次,剛剛已舉了兩種我見的層次,是要斷的
04/19 18:35, 511F

04/19 18:37, , 512F
如實斷除無明我執的顛倒見,才能證初果入涅槃之流。
04/19 18:37, 512F

04/19 18:38, , 513F
就討論到此吧 我覺得 你不會接受我的善意
04/19 18:38, 513F

04/19 18:42, , 514F
你講的很實際也了解你的善意,建議大家善加思惟此中討論
04/19 18:42, 514F

04/20 07:05, , 515F
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知善見,不求前際
04/20 07:05, 515F

04/20 07:05, , 516F
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
04/20 07:05, 516F

04/20 07:07, , 517F
我從此雜阿含 296 經 獲益良多 你可多思惟這篇
04/20 07:07, 517F

04/20 07:08, , 518F
讀了這篇的這句 "忌諱吉慶見所繫,爾時悉斷"
04/20 07:08, 518F

04/20 07:08, , 519F
也讓我走出迷信~ 薩度 薩度 薩度
04/20 07:08, 519F

04/20 08:35, , 520F
你可找末學前幾年的文章,雜阿含296有在buddhism讀經過。
04/20 08:35, 520F
文章代碼(AID): #1LASceyd (Buddha)
文章代碼(AID): #1LASceyd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