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談滅盡定 福嚴佛學院

看板Buddha作者 (嗡嘛呢叭咪吽)時間10年前 (2013/08/28 01:02), 編輯推噓0(0013)
留言1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上次有在youtube看到隨佛法師講七覺支如何貫穿三十七道品, 印象中他說, 三毒「貪、嗔、癡」、四神足「欲、勤、心、觀」、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 其實正確的次第應該是「癡、貪、嗔」、「觀、欲、勤、心」、「慧信進念定」, 其實想想也有道理, 依照雜阿含經七覺支:念覺支和擇法覺支,比較可以代表慧,定覺支是排在後面。 八正道裡面:正見、正思維也是比較可以代表慧,正定排在最後面, 苦集滅道,是先觀察12因緣,然後見古仙人道(八正道),觀察12因緣的部份, 也比較接近慧。 雖然慧有,聞慧、思慧、修慧,在整個過程慧都很重要,不過應該是慧為先導, 阿含經裡面似乎都是先觀苦、無常、等等然後才講到心解脫。 因此,從這樣看,正見等慧的部份,是正定的基礎。 不過,有機會我還是會參考其他法師講的,然後再研究看看。 -- 楞嚴咒心: 唵○阿那隸○毗舍提○鞞囉 跋闍囉陀唎○槃陀槃陀你○ 跋闍囉 謗尼泮○虎信 都嚧甕泮○娑婆訶 「大白傘蓋佛母」心咒: 「嗡、沙爾娃、打他架打,烏尼卡,施 達打巴遮,吽呸,吽媽媽,吽呢,梭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10.52.50

08/28 08:49, , 1F
五根五力.四神足,七覺支,八正道,沒有次第,但有程度的深淺
08/28 08:49, 1F

08/28 08:50, , 2F
不論程度深淺,都要維持平衡.三毒是苦因,也沒有次第,是同
08/28 08:50, 2F

08/28 08:52, , 3F
時運作的.貪與瞋不會同時生起,但貪癡,瞋癡同時俱行.
08/28 08:52, 3F

08/28 08:55, , 4F
不從四念處的身念處起修,不可能進步到諦觀十二因緣.
08/28 08:55, 4F

08/28 09:07, , 5F
身念處是從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諦觀流轉門,再從觸
08/28 09:07, 5F

08/28 09:09, , 6F
六入,名色,識,行,無明..諦觀還滅門.名色,六入,觸是四念處
08/28 09:09, 6F

08/28 09:09, , 7F
的入手業處,不修四念處,不可能諦觀十二因緣.
08/28 09:09, 7F

08/28 09:12, , 8F
名色=五蘊.五蘊皆空,如實正觀緣起.
08/28 09:12, 8F
1.雜阿含657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根,何等為五?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若聖弟子成就信根者,作如是學:『聖弟子無始生死,無明所著,愛所繫,眾生長夜 生死往來流馳,不知本際,有因故,有生死;因永盡者,則無生死,無明、大闇聚障礙, 誰般涅槃?唯苦滅、苦息、清涼、沒。』   如信根,如是,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說。   此五根,慧為首,慧所攝持,譬如:堂閣,棟為首,棟所攝持。」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雜阿含754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所謂: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云何為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   佛告舍利弗:   「謂:七正道分為賢聖等三昧,為根本、為眾具,何等為七?謂:正見、正志、正語 、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舍利弗!於此七道分為基業已,得一其心,是名賢聖等三 昧根本、眾具。」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賢聖等三昧」,南傳作「聖正定」(ariyo samm?sam?dh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高潔 的正確集中貫注」(noble right concentration)。按:「等」為「正」的另譯。 「一心;心得一(MA)」,南傳作「心一境性」(cittassa ekaggat?, cittekaggat?),菩提 比丘長老英譯為「心的統一」(unification of mind),或「一心」(cetaso ekodibh?va?)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心的統一」(unification of mind, SN.36.31),或「心一境」(e kaggacitt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心是統一的」(mind is unified, MN.29)。 3.雜阿含749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無明為前相故,生諸惡不善法時,隨生無慚、無愧;無慚、無愧生已,隨生邪見 ;邪見生已,能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 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   正定起已,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如是,聖弟子得正解脫已,得正知見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4.中阿含189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劍磨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一道,令眾生得清淨,離愁慼啼哭,滅憂苦懊惱,便得如法,謂:聖正定有習、 有助,亦復有具而有七支,於聖正定說習、說助,亦復說具,云何為七?正見、正志、正 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若有以此七支習、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謂:聖 正定有習、有助,亦復有具,所以者何?正見生正志,正志生正語,正語生正業,正業生 正命,正命生正方便,正方便生正念,正念生正定,賢聖弟子如是心正定,頓盡婬、怒、 癡,賢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頓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 真。

08/28 21:32, , 9F
不要被牽走去管那些東西.驗證不了也不切實際.
08/28 21:32, 9F

08/28 21:35, , 10F
就像是,我們在敘述一間正常的屋子要有門,窗,牆.
08/28 21:35, 10F

08/28 21:38, , 11F
結果有人開始在那搞起:合乎xx屋的經典門窗設計理論...
08/28 21:38, 11F

08/28 21:40, , 12F
然後在那邊一直叫:要把那個門/窗戶的什麼地方給弄對,
08/28 21:40, 12F

08/28 21:41, , 13F
這樣屋子才搞得起來...
08/28 21:41, 13F
我覺得還蠻重要的,「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 編輯: penetrating 來自: 123.110.52.50 (08/31 20:56)
文章代碼(AID): #1I7DkJx8 (Buddha)
文章代碼(AID): #1I7DkJx8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