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DEATH OF THE DESIGNER

看板Brand作者 (Fervently.)時間20年前 (2004/02/26 18:56),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bacardi (用永恆換取瞬間!~)》之銘言: : 原文略~~ : 版主可以來翻譯,我只寫大意好了!~ : 第一段是寫GUCCI如何靠著性感的天鵝絨hip-hugger,竹節包等設計而 : 由一個瀕臨破產的公司一躍成為一個超級大牌! : 並提出疑問,為何Tom Ford將Gucci由黑翻紅,並且於2002創造出比tom : 本人到gucci之前20億(?)倍的銷售量,但是tom仍然要離開Gucci!~ : tom本人尚未說明他的動向,謠言也滿天飛,從取代versace到成為好萊烏 : 編劇!但是作者寫到,儘管tom能替公司一年作1000億(?)的生意, : 但是卻不能保障他的工作! : 接下來下面就是寫道開始出現怪物形大公司如LVMH,PPR,PRADA等開始併購 : 一些較老的品牌,並且僱用一些新的設計師來翻新品牌形象, : 以及設計師跟品牌創辦人的風格或是公司的要求之間的拉鋸! : 像是CD與YSL的關係,Chanel跟拉格斐的關係,裡面都有講到! : (很大一段,懶的再看一遍) : 最後說道,Tom 跟De Sole會離開Gucci是因為他們想要獨立經營Gucci Group, : 但是PPR不希望如此,PPR希望Gucci是公司取向而非設計師取向!~ : 然後也預測了接手Gucci跟YSL的是誰!~ : 都是我們之前沒想到的,Stefano Pilati(Tom Ford在YSL的No.2)接手YSL : 以及Tomas Maier(Bottega Veneta的創意總監)接手Gucci! : 最後說道,Tom雖然參加了Oscar的party,脫口秀等等,但是在PPR的角度來看, : Tom只是個受PPR雇用的人!~ : 在今天的奢侈品市場,品牌才是真正的明星....... : 以上!~..... (這篇報導寫的很不錯! 讓人對當前luxury時尚產業的過去,現在,未來趨勢有更多了解. 原文中有幾段話,讓我個人有些感觸...) "以公司利潤,全球化經營,股東利益導向來經營luxury-fashion產業,... ..讓這個產業走出家族式 made-to-order經營,與設計師去去世後品牌接續的問題, 擁有眾多品牌的集團式品牌導向營運,在1990年代後,獲利成長許多. ..但, 最大的代價(成本)是"創意". 越來越多年輕的設計師,放棄擁有自己品牌的夢想. .不再致力於經營自己的原創路線,例如Marc Jobs,(標榜重現Coco Chanel精神的拉格斐) "比起讓設計師去形塑一個品牌,今日的執行長更想要用品牌去塑造一個設計師. Tom Ford幫助培養這種策略,然後他成為這個策略的受害者." ...我覺得,以一個年輕女性的立場來看, Tom Ford本身的設計魅力並不會小於Gucci這個品牌本身, 有時候不少全球的女性,是因為Tom Ford的流暢設計而選擇Gucci,YSL, 他做到了讓Gucci,YSL看起來跟以前的不一樣, 那種新鮮的性感,卻又不失實用 強烈的主張,充滿創意的設計性, 跳躍式的新主題, 驚嘆號般的可能性, 說Tom Ford是20-21世紀唯一有強烈設計師魅力,與打造新自有品牌能力的人也不為過. ..也許, 離開Gucci 的Tom Ford,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去開創自己的品牌王國(If有金主) 而就算進入Versace, 對Gucci原有顧客的衝擊,應該是新設計師不見得能輕易取代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8.133.163 ※ 編輯: deoulf 來自: 210.68.133.163 (02/26 20:03) ※ 編輯: deoulf 來自: 210.68.133.163 (02/26 20:03)

推 61.228.70.105 02/26, , 1F
marc jacobs XD
推 61.228.70.105 02/26, 1F

推 61.230.209.151 02/27, , 2F
布大最近喜歡在最後面加上XD......
推 61.230.209.151 02/27, 2F

推 61.230.209.151 02/27, , 3F
不過我覺得MJ不會忽略了自有品牌阿
推 61.230.209.151 02/27, 3F

推 163.13.12.183 02/27, , 4F
好文還是要幫忙推一下 *^^*
推 163.13.12.183 02/27, 4F
文章代碼(AID): #10FT3o7V (Brand)
文章代碼(AID): #10FT3o7V (Br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