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The New Science 新科學 開箱+全彩規則

看板BoardGame作者 (小柴)時間11年前 (2013/02/01 13:13), 編輯推噓22(2207)
留言29則, 2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好讀圖文網誌版 + 全彩規則下載 http://boardgame-record.blogspot.tw/2013/01/the-new-science.html 來自 KICKSTARTER 贊助的遊戲 美術風格簡潔清新,很有設計感 主題是17世紀的科學革命 科學家之間發表一些新發現的競爭 對科學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嘗試看看! 遊戲中有許多科學知識和發現 沒有做過功課也可以玩 只是如果有稍微了解各領域的內容 (像是數學、天文學、物理學等) 應該會更加有趣!!!!!! 這遊戲的品質很不錯 値得注目的新公司和新作者 馬上來一趟科學發現之旅吧! 【介紹+開箱+規則】The New Science 新科學 (圖片來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14667/the-new-science) 「新科學」(The New Science) 同樣是來自集資出版網站 KICKSTARTER 的遊戲,因為題 材特別、美術風格清新古典,因此吸引了不少愛好此類主題的玩家贊助;我尤其在還沒看 過這遊戲到底要怎麼進行的時候,就因為漂亮的美術而跌坑了,銅版畫風格的簡潔美術真 得很出色,配色也很典雅,先不論遊戲性如何,這真的是一款相當賞心悅目的遊戲。 (圖片來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14667/the-new-science) 「新科學」的背景是17世紀的科學革命,遊戲中玩家扮演的是這個時期的其中一位傑出的 科學家,要搶先研究新的發現,並且透過實驗去論證,最後再發表這些新的發現,贏得分 數。遊戲中有大量的科學相關知識融入其中,想必對有理工生醫背景的玩家來說這些內容 並不陌生,甚至會比一般人更有代入感。「新科學」這款遊戲本身只提到5位具代表性的 科學家,由上圖左到右分別為:牛頓 (Isaac Newton)、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克 卜勒 (Johannes Kepler)、萊布尼茲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珂雪 (Athanasius Kircher)。 這裡簡單介紹各科學家的背景: 牛頓: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科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伽利略:改進望遠鏡和其所帶來的天文觀測,有現代物理學之父的譽稱。 克卜勒:發表行星運動定律,啟發牛頓發想萬有引力定律。 萊布尼茲:在數學和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發明了微積分和其符號。 珂雪:天主教會中的教士,發表很多科學論述和發明,背景很特殊,因為科學總是對宗教 提出一些挑戰!(他也因此反對日心說的說法) (圖片來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14667/the-new-science) 接下來是募資時解鎖的獎勵,另外五個科學家,並沒有附在主遊戲中喔。由左而右分別為 :達爾文 (Robert Darwin)、居里夫人 (Denise Curie)、愛迪生 (Thomas Edison)、愛 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特斯拉 (Nikola Tesla),科學家的時間點整個往後拉了三 個世紀,想必會未遊戲帶來更多的變化和角色能力。 達爾文:撰寫物種起源,對生物演化的相關論述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和影響。 居里夫人:開創了放射性理論,也是諾貝爾獎第一個兩次獲獎的人。 愛迪生:發明了很多影響現代社會的東西,像是燈泡、留聲機。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創立者,有現代物理學之父的譽稱。 特斯拉:發明家和科學家,曾是愛迪生的助手,兩人之間有很多奇聞軼事。 (圖片來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14667/the-new-science) 科學革命始自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所帶來知識的全面提升,在各個學術領域都有很大的躍進 ,也出現了很多各領域皆有傑出表現的通才,許多人認為科學革命是因為哥白尼出版了「 天體運行論」開始,改變了古典希臘時期以來的科學面貌,此刻也為現代科學奠下了基礎 。遊戲中總共分為五個領域的知識,由左而右分別為:數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 物學,這些領域的各個新科學發現全都在遊戲中以科技樹的方式呈現出來,除了是玩家競 爭的場域以外,也揭示了科學發展的沿革,相當有意思。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Royal_Society) 「新科學」中提到了英國皇家學院,是科學發展不可忽略的組織。皇家學院是17世紀中期 ,倫敦的科學家們成立「以促進自然知識為宗旨的皇家學會」,至今仍還在運作著,由官 網可以看到這個組織目前的運作樣貌。玩家在遊戲中主要是為了獲得最高的分數,以取得 皇家學會的第一任會長的榮譽頭銜,因此玩家必須善用自己的科學家優勢,並找對時機對 一些新的發現作研究、實驗並發表,以取得高分,有趣的是,當有玩家發表了某一項發現 後,其他玩家也會獲得這個發現的知識,這意味著在發表發現後,此時知識是共享的,玩 家必須謹慎行動,才不會被其他玩家踩著頭往上爬,說明書上的副標說這遊戲是「巨人肩 膀上的科學世界」,其實根本是科學世界的爾虞我詐吧! 因為漂亮的美術,這款遊戲的開箱相當令我興奮,快來看看「新科學」的內容物吧。 以十七世紀的城市為景,相當優雅的封面,看起來很抒情,其實遊戲內容暗藏玄機。 盒背,不拖泥帶水的設計,不過沒有配件圖有點可惜。 細看盒上的印刷,這種版畫風格我真得很喜歡! 新興的出版社 Conquistador Games, Inc. 目前僅正式出版了「新科學」和「啟蒙時代」 (Road to Enlightenment),同樣都是遊戲設計師 Dirk Knemeyer 的作品,看來這個作者 很喜歡一些歷史題材,其他尚未出版的作品也都和一些思想和學術相關,値得期待 (BGG 帳號的頭像還放了發條橘子中的艾力克斯,真酷)。 遊戲側面,漂亮到翻,符號用的很棒。 另一側,同樣很棒。 打開盒蓋,遊戲盒的側邊,呼應遊戲中提到的生物學,很喜歡這種百科圖鑑式的素描風格 。 另一側,想必是在說幾何學的部分。遊戲中提到很多的科學發現,很値得玩家深入探究, 也是一款符合個人一大收藏宗旨和分類的桌遊:「可遊玩的知識性遊戲」 (包含歷史、地 理、人文、文化方面)。 打開盒蓋,說明書和盒封設計相同。 打開說明書,很有設計感的排版。 接著是科學家圖板,也就是玩家圖板 (幫助卡) 了。一共有五個科學家。由左至右分別是 :牛頓 (Isaac Newton)、珂雪 (Athanasius Kircher)、萊布尼茲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克卜勒 (Johannes Kepler)、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左上角標明了科學家的姓名和背景。 這裡是科學家的特殊能力和精力標記存放的地方。最右邊的實驗室可以讓玩家放置「保留 類」的事件卡。 這裡是遊戲中所有發現的一覽表,可以看到需求和分數來源,這裡的資訊和圖板上的科技 樹一致,只是以表格的方式呈現,方便察看。 (圖片來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14667/the-new-science) 讓我們拿牛頓的整張圖板細看一下。 然後是遊戲圖板,分成6摺,厚度不錯。 展開圖板,非常非常漂亮的配色和排版設計! (圖片來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14667/the-new-science) 讓我們借BGG一張圖看詳細。最左邊的區域是行動區,玩家會輪流放置精力標記於此。中 間是科技樹的部分,也就是玩家主要執行行動的地方,最右側是各種紀錄軌,像是分數軌 、影響力軌、順位軌等。 行動區,有休息、事件卡、影響力、和研究、實驗、發現等行動,每個區域都只能有一個 玩家去佔。 圖上部是事件卡,每回合翻兩張,當指定張數的事件卡使用完畢後,遊戲即結束。 然後是遊戲中相當重要的發現行動。圖板上很貼心的都有說明執行效果和如何執行。 接著最圖板中間最下方有五個領域的符號,首先是數學,延伸上去的是數學領域的科技樹 。 然後是天文學與物理學,這裡的發現必須要兩個都要有知識的先決條件,才能升到下一級 的發現。 接著是化學和生物學,只在4人以上進行遊戲時用到,這遊戲很多設定都是4人以上才會增 加選項,看來最適宜人數或許就是4人了,因為這樣才會所有東西都開。 中間的科技樹看一下。每個發現之間都有用箭頭連結,可以很清楚看到不同等級的發現之 間是如何升級串連的。 每個領域都可以升到最高處。遊戲的另一個結束條件也在於此,當最後一個等級五的發現 被發表後,該回合為最後一回合。 每個發現的方框中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最下面是研究,用書本符號代表,旁邊的數字為研 究點數需求,中間的部分是實驗,用試管符號代表,最上面的部分是發表,用羽毛筆的符 號代表,同時右邊的菸斗符號也代表可以得到的分數。 然後是圖板右側的各種紀錄軌。圖中為回合順序和休息軌,可以透過休息行動來調整這兩 個軌自己的標記位置。 影響力軌是遊戲中不可忽略的部分,遊戲中共分為:政治、宗教、企業、科學,四種影響 力,在玩家發表發現時擔任重要角色。同時遊戲結束時,每一軌最高的話還可以獲得兩分 ,總共可以得到八分,也是不得不搶的部分。 計分軌,有點像蛇棋的計分圖樣。 然後是剩餘配件及盒內風景。 玩家的配件,圖為發現標記 (方型) 和軌道標記 (圓形),少拍了較發現標記小顆的方形 精力標記。 實驗骰一顆,用來作為實驗成不成功的隨機因素。 接著是這遊戲最令人讚嘆的部分了!非常漂亮的事件卡牌,而且每一張都沒有重覆! (圖片來源: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14667/the-new-science) 借張BGG的圖端詳一下,最上方是事件卡的名稱,中間是影響的類別及作用等圖示,下方 為效果,卡牌左下方有事件卡的種類,分為「影響」(Effect)、「Play」(打牌)、「Keep 」(保留) 三種,每回合會從事件卡牌庫翻兩張進行。 事件卡共分為3個階段,遊戲中隨遊戲人數不同會隨機各抽掉數張,再疊放起來形成事件 卡牌庫。每張牌的背景橫條的顏色代表跟某個領域相關,看顏色就可以辨認出來,讓我們 一一欣賞各階段的卡片吧!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是不是非常的棒呢! 以上是這次「新科學」的開箱,非常期待第一次的試跑。很多人對於 KICKSTARTER 上的 遊戲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深怕空有美麗外殼,機制內在殘破不堪,不過其實只要美術和 胃口,抱著一顆想嚐鮮,冒險探究的精神,有興趣的遊戲不妨就支持一下吧!「新科學」 雖然是毫不猶豫就贊助的遊戲,但就看過規則來說,應還不至於到雷的地步,玩家間的互 動和競爭也是相當精彩的。 「新科學」是一款相當簡單的行動點的工人擺放機制遊戲,玩家每回合只要把精力標記放 到想要的行動上,等所有玩家都放置完畢後,再由左而右、由上至下依序執行行動即可。 玩家要搶發表,還是等別人發表非常需要思考,考驗玩家當下如何決定科技樹的路線,有 點下棋的味道,個人很喜歡這種要搶先,又必須有所犧牲的掙扎感。喜歡科學主題又愛遊 戲互動性高、有角色能力驅動的玩家不要錯過這款遊戲了,讓我們接受17世紀頂尖科學家 的醍醐灌頂,增強思考能力、挑戰自我極限! 因為最近實在太繁忙,但又很想抽空介紹這款遊戲,時間不夠我翻譯並製作全彩卡表,因 此只先分享了全彩規則,於文後可下載閱讀,了解遊戲,若之後有製作卡表,同樣會分享 於此。 ----------------------------------------------------------------------------------------------------------- 遊戲名稱:The New Science 遊戲設計:Dirk Knemeyer BGG頁面:http://boardgamegeek.com/boardgame/114667/the-new-science 遊戲人數:2-5 遊戲時間:60分鐘 出版公司:Conquistador Games, Inc. 遊戲配件: 1本規則書 1個主遊戲圖板 5個科學家圖板 54張事件卡 15顆精力標記 (5個玩家顏色) 50顆發現標記 (5個玩家顏色) 35顆軌道標記 (5個玩家顏色) 1顆實驗骰 ----------------------------------------------------------------------------------------------------------- 接著又到了分享時間,分享的是這款遊戲的全彩規則,無私分享給大家,希望能藉此拋磚 引玉激起討論,並給予一些建議與指正。請由此下載 ← 如果還喜歡我的全彩規則,還 請不吝留言支持囉。 全彩規則預覽圖 本幫助卡僅供同好研究使用,請勿用作商業行為,或直接盜取本人翻譯和製作之成果作為 他用。 遊戲介紹影片 Tom Vasel 的介紹影片 募資網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212.17

02/01 13:17, , 1F
這美術風格很合胃口 :P
02/01 13:17, 1F

02/01 13:24, , 2F
小柴就是要推!
02/01 13:24, 2F

02/01 13:24, , 3F
哇~~假日前等到了~推推!
02/01 13:24, 3F

02/01 13:26, , 4F
02/01 13:26, 4F

02/01 13:46, , 5F
推推,那3樓傑森大大明天可開嗎?
02/01 13:46, 5F

02/01 13:49, , 6F
推推~
02/01 13:49, 6F

02/01 13:50, , 7F
02/01 13:50, 7F

02/01 13:51, , 8F
推呀!
02/01 13:51, 8F

02/01 13:53, , 9F
某段翻譯感覺需要調整
02/01 13:53, 9F

02/01 13:53, , 10F
As new happenings are placed during the cleanup...
02/01 13:53, 10F

02/01 13:54, , 11F
這整段感覺翻譯成: 因為事件是在清除階段才放置,
02/01 13:54, 11F

02/01 13:54, , 12F
所以遊戲的第一回合不會有事件
02/01 13:54, 12F
感謝指正 立刻修正!!! 翻得有點急 請多包涵 ※ 編輯: e0004252 來自: 111.248.212.17 (02/01 14:04)

02/01 14:15, , 13F
那段應解釋為為移除事件卡,並翻開新的事件卡
02/01 14:15, 13F

02/01 14:23, , 14F
推~~
02/01 14:23, 14F

02/01 14:49, , 15F
推小柴~~~~~~~~
02/01 14:49, 15F

02/01 14:59, , 16F
推!!!
02/01 14:59, 16F

02/01 16:47, , 17F
推!
02/01 16:47, 17F

02/01 16:48, , 18F
看起來超好玩的QQQ
02/01 16:48, 18F

02/01 18:16, , 19F
毫不猶豫就入坑的!
02/01 18:16, 19F

02/01 19:38, , 20F
總覺得小柴的工作就是翻規則書???
02/01 19:38, 20F

02/01 22:17, , 21F
02/01 22:17, 21F

02/01 23:40, , 22F
全彩規則!!
02/01 23:40, 22F

02/02 00:25, , 23F
小柴有三種 收了、推坑、超好玩
02/02 00:25, 23F

02/02 01:17, , 24F
這遊戲已有擴充了 http://ppt.cc/n8TM
02/02 01:17, 24F

02/02 02:45, , 25F
樓上說的是Kickstarter送的5位promo scientists
02/02 02:45, 25F

02/02 07:29, , 26F
原來如此。
02/02 07:29, 26F

02/02 09:07, , 27F
推小柴和這個遊戲~~
02/02 09:07, 27F

02/02 10:19, , 28F
推!!
02/02 10:19, 28F

02/02 23:52, , 29F
推 :D
02/02 23:52, 29F
文章代碼(AID): #1H2qxeFd (Board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