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求救] 為什麼培養細菌(還是什麼的?)要用洋菜

看板Biotech作者 (三毛貓)時間16年前 (2007/12/10 17:22),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最近在帶學生的奧林匹亞~ 翻我大學念書時代的資料時 無意間發現到跟原po有關的問題...XD 大二微生物學老師印的講義指出 科霍(Koch)提出判斷疾病與致病微生物間的方法 也就是所謂的科霍準則(Koch postulates): 如下四點 1.得該病之動物定有該病原體,反之則否 2.將該病原體取出,做純培養 3.將純培養的病原體打入健康動物,則該動物會生病 4.從該感染生病的動物體內可以找出相同之病原體 可以發現第2點要求的是該種微生物的純培養(pure culture) 雖說單純利用液體培養基進行連續稀釋可加以分離,但此方法過於費時費力 為求改進,科霍發現煮熟的馬玲薯切片表面可以長出圓形細菌菌落 因此領悟到可以利用馬玲薯(固態培養基)進行純化 然只有少數細菌能在馬玲薯上生長,為純化各種不同的細菌 必須製作出各種成份不同的固態培養基 後來由Hesse夫婦發現以做果凍用的洋菜可以當做材料 洋菜優點在於100度C時融化,可在冷卻至42度C之前加入其它培養基的成分 在一般培養溫度37度C時不液化,又不被一般細菌分解,取得來源方便又便宜 以至於直至今日,仍是微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上,製作固態培養基不可少的材料 希望以上資料有所幫助:p P.S. 仔細推想可以發現,科霍準則第2點也是罩門 某些"絕對寄生"的病原體分離後,難以利用固態培養基進行"純培養" 對於這些病菌只能用特殊方法來加以培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1.114.253

12/10 21:30, , 1F
非常感謝您的解說^^ 令我受益良多 謝謝
12/10 21:30, 1F

12/10 21:54, , 2F
我聽過這個...那夫婦好像是他的管家...那天準備了洋菜
12/10 21:54, 2F

12/10 21:55, , 3F
凍當點心~~讓他想到這種方法....不知真假的趣聞~~XD
12/10 21:55, 3F
文章代碼(AID): #17NGLnpK (Biotech)
文章代碼(AID): #17NGLnpK (Bio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