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試問從演化角度來解釋排斥同性戀的現象?

看板Biology作者 (好恐怖的一學期阿...)時間12年前 (2012/03/13 19:02),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看來還是很多人讀了演化後,還是不太了解演化的含意, 先撇開neo-Lamarkism,我們只先討論達爾文提出的演化論, 演化的中心思想很簡單,高中課本就有寫了, 遺傳變異、過度繁殖、個體競爭、適者生存, 所有的東西先建立在這項特徵是可以遺傳的, 某天突然有個個體突變產生一個可遺傳的性狀, 如果針對當時的環境這個性狀可以帶給他較大的好處, 他就可能可以繁衍更多的後代,因此在族群內這基因的頻率會增加, 以後就有可能他會形成優勢的生物,反之, 如果不能給他帶來較大的好處,甚至是有害的話, 這基因就可能會慢慢的消失,當然,環境是一直在變動的, 所以不會有所謂的方向性,只是看當個時間點他的適存度高不高罷了, 最簡單的例子應該大家都讀到爛掉的就是地中海型貧血和瘧疾的關係了。 這就是大家要你去注意的第一件事,演化沒有方向性, 他不會去排斥任何的性狀,只有在當個時間點,這個性狀可能不適應環境, 但之前之後的時間點所產生的環境,who knows....... 所以你的命題就有很大的錯誤了。 另一方面的問題就是,演化建立在遺傳變異下, 同性戀、雙性戀、異性戀、偏好和排斥這些性狀完全是由基因控制的嗎? 我想答案應該是否定的,我們只能說基因可能佔了一部分, 但還有一部分就牽扯到文化、生長環境背景、認知的問題了, 而這些東西如果要和自然的演化扯上關係是非常不適當的, 那我相信目前恐同的社會絕大部分是文化由來, 的確同性戀伴侶監視沒有直接的生育下一代的能力, 因此在古早的環境下,能生的越多就有越多的人力, 聚落就可能會旺盛,因此便會耳提面命的要求下一代和異性通婚, 並將同性冠上很多罪名,包括中國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聖經還有一些主流信仰都含著這些思想,這是在那個時代下, 所衍生出的文化,要和演化擦上邊實在有點困難。 如果排斥真有個根深蒂固的基因去調控的話, 同性戀也單純有一個基因去開關的話, 這個同性戀基因要傳遞下去非常的困難,經過這雙重屏障 (同性戀個體因為排斥行為,也不容易長大或是找到伴侶, 兩個同性戀沒有後代,一定要和一個異性戀,基因被稀釋) 這幾萬年下來,同性戀的基因應該早消失了,或是少到幾乎看不見, 而不會在越近代你看到越多的表現,由此你就可以得知文化扮演的關鍵力量。 不產生後代就真的是個會被排斥的行為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你可以看到自然界有許多例子,kin selection, 包括鳥的helper 育幼,極度社會化的蜂、蟻,裸鼠的群落等, 都是即便不產生後代卻可以提高基因流傳下去(inclusive fitness)的行為。 我也不能否定有所謂的同性戀基因的存在, (但嚴正聲明,這只是代表有此基因可能會有此表現,例如對男性費洛蒙 感興趣、對雌性費洛蒙反感等,而不是有此基因一定就會是同性戀, 沒這基因一定就不是同性戀,我們人有個非常重要的構造--腦, 接收的資訊和文化會產生不可預期的影響,我不想我這段被直接斷章取義 變成同性戀就一定是取決於基因的結論) 的確我們在一些動物上面有看到基因的改變而造成同性間的求偶行為, (但這些動物往往只有本能,所以單一基因才會有足夠影響) 但是這基因真的就不帶有好處嗎?即便在這個打壓的環境下, 在幾年前(好像是2008) science曾登過一篇研究, ("Gay Genes" May Be Good for Women), 科學家認為同性戀基因至少有一個(以上)位於x染色體, 而生下同性戀的母親往往產生較多的後代,即便是他們的阿姨也相同, 那如果單純以你的"後代較多較不被排斥", 那人應該要天生就不排斥同性戀才對阿,而是發現同性戀就 見獵心喜的抓下來強制交配才對(大誤)... ※ 引述《under0c (竹鼠)》之銘言: : 看了這個影片後http://tinyurl.com/3rvcl32 : 我和朋友討論如標題的問題 : 我提出:"因為同性戀絕對不利於演化(無法產下後代) : 所以人類應該天生會頃向排斥同性戀" : 但是朋友說:"那像他影片中說的 我們為什麼不會去排斥不孕者" : 我答: : "我想是因為 : 你沒辦法演化出"排斥不孕者"這種思想 : 因為在古代 你跟任何人做愛 都不知道它是不是不孕 : 但是對同性戀有直覺排斥的人 : 他就跟異性做愛比較多 產後代較多 有演化優勢 : 所以"同性戀排斥"這種基因就保留了" : (以上是對話紀錄) : 問各位覺得合理嗎?有其他種解釋嗎?或從演化以外的角度來解釋? : 所謂的恐同基因存在與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2.220

03/13 19:22, , 1F
感謝你的回應..(最後一句XD
03/13 19:22, 1F

03/14 14:14, , 2F
敦請各位侷限討論在生物範圍內, 請勿牽扯到宗教與文化, 謝謝
03/14 14:14, 2F

03/17 13:32, , 3F
是鐮刀型貧血唷!!不是地中海型貧血 :)
03/17 13:32, 3F

03/17 19:50, , 4F
科科...其實兩種貧血都會歐,他們都是造成紅血球病變
03/17 19:50, 4F

03/21 17:18, , 5F
喔嗚..剛查了一下資料...地中海貧血確實也能抵抗瘧疾
03/21 17:18, 5F

03/21 17:19, , 6F
謝謝你的指正...
03/21 17:19, 6F
文章代碼(AID): #1FNobUo6 (Biology)
文章代碼(AID): #1FNobUo6 (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