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生化考古題的簡單問題

看板Biology作者 ( )時間15年前 (2009/03/20 22:41), 編輯推噓1(1010)
留言11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gsuper (綠色蘇打心)》之銘言: : : b.RR (DNA重組修復) : RR通常是在處理double strand breaks : 可以請問一下原po是在哪本書查到RR可以修復 UV-induced DNA lesion嗎?? : ^^^^^^^^^^^^^^^^^^^^^^^^^^^^^^^^^^^^^^^^^^^^^^^^^^^^^^^^^^^^^^^^^^^^ : 我是看補習班老師  : 莊老師的講義自己整理出來的結果 : E.coli 在 DNA replication 時 : 會有兩種以上的RR : 1.recBCD : 針對SSB在DNA複製的時候變成DSB 因而啟動 RR : 2.recFOR : 針對DNA複製時的 DNA lesion :       因為缺乏至少一股正常的 修復條件  :       一般的修復機制無法使用 :       所以利用另外一股子代  : 做reverse branch migration : 先把正常的子代DNA做出來 :       再用子代DNA修復親代DNA 不必E coli,在human系統就是 UV lesion或進一步形成的nick在S期造成replication stalling 這時leading無法解開,但是lagging strand collapse引發DSB 這時候就與homologous recombination有關 : : c.DNA photolyase : 這個也可以, 但是胎盤哺乳類(包括人類), 沒有這種酵素 : ^^^^^^^^^^^^^^^^^^^^^^^^^^^^^^^^^^^^^^^^^^^^^^^^^^^^^^ :  人類好像有 只是非常少... : : d.BER : BER"通常"(major pathway)只會切掉一個"base"(所以才叫 Base Excision Repair) : 但是BER有一個minor pathway 會把一小段的nucleotides flip out : 關鍵就在這個minor pathway : 因為在major pathway中, T-T dimer 是不可能被去掉的 : (只處理一個base, T-T dimer 已經牽涉到兩個base, 而且沒有適合的酵素) : 所以就要看在minor pathway中, 有沒有可能把T-T dimer一次翻掉 : 不過我覺得這樣的解釋很牽強, 有點像知道答案以後硬湊的說法 : 而且一般教科書也不會提到 minor pathway : 所以如果是複選 D 我也會選, 但是單選的話就只挑E 講minor很奇怪,至少很多人是以indirect/direct SSBR來稱呼你所謂的ma/mi BER 上述的說法有可能,但是難以找到明確的機制 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現今已發現一種Pyrimidine Dimer Glycosylase PDG可以辨識UV-induced CPD,並且透過下游APE1(也就是經過BER路徑)完成修復 對了,Trevigen就有賣這個酵素 : : e.Alkytransferase : 這個一定不行 T-T dimer 跟 Alkylation 沒有關係 : : e : 我不確定甲基化傷害是否會造成 crosslink 然後被Alkytransferase修復 : 不會 : : 剛剛辜狗了一下 : : e 選項的酵素可以帶入 : : O6MG methyltransferase : : 而O6MG屬於DNA lesion的一種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 : 因為G的O6 position 被methylated了, 就少了一個可以形成H-bond的位置 : 通常G是以3個H-bond pairs to C : 如果O6metG沒被修復的話, 在經過replication後 : O6metG就會變成跟T配對(原來是C) : 然後再經過一次replication 這個T又跟A配 這樣兩股DNA的sequence就全變了 : 簡單說(H-bonds我都用-簡化): : G-C ----> O6metG-C ------------> O6metG-T -------------> A-T : 正常 replication replication : (這裡說明得很糟, 希望看得懂) : O6metG methyltransferase的作用, 就是去除O6上的methyl group : ^^^^^^^^^^^^^^^^^^^^^^^^^^^^^^^^^^^^^^^^^^^^^^^^^^^^^^^^^^^^^^^^^^ : ok 看的懂 很清楚 一般來說G:C比G:T的效率與穩定度大概是10^n:1,n至少大於三 但O6-meG:C與O6-meG:T為近乎一致的1:1,因此pol放錯機率大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237.135

03/20 23:17, , 1F
應該是我看的paper太舊(2000) 才會用major/minor
03/20 23:17, 1F

03/20 23:18, , 2F
這樣的名稱 不過剛剛順手查了幾篇比較新的review
03/20 23:18, 2F

03/20 23:19, , 3F
倒是看到了long/short patch 這樣的說法
03/20 23:19, 3F

03/20 23:19, , 4F
anyway 反正大家知道意思 也感謝b大指正
03/20 23:19, 4F

03/20 23:21, , 5F
另外b大提到的PDG 因為之前沒有聽過
03/20 23:21, 5F

03/20 23:22, , 6F
但是既然已經發現這種酵素 那我覺得用PDG來解釋
03/20 23:22, 6F

03/20 23:23, , 7F
UV-induced DNA lesion 可以用BER修復
03/20 23:23, 7F

03/20 23:23, , 8F
會合理的多
03/20 23:23, 8F

03/20 23:41, , 9F
我也是稱呼long/short patch的,但自從上次有個號稱專家的教
03/20 23:41, 9F

03/20 23:43, , 10F
授說BER是glycosylase移除base之後補上新base,而LP/SP則是
03/20 23:43, 10F

03/20 23:45, , 11F
另一個稱為excision repair的機制後,我就很不愛用LP/SP說法
03/20 23:45, 11F
文章代碼(AID): #19mwiEbI (Biology)
文章代碼(AID): #19mwiEbI (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