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為什麼人類會演化成體毛較少?

看板Biology作者時間18年前 (2006/01/23 20:2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關於體毛的問題 最近有一個有趣的理論 或許可以解釋這個現象 http://www.people.com.cn/BIG5/kejiao/230/3926/5256/20030211/920963.html ----------------------------------------------------------------------- 人類可能從水中走來 "水猿"人類起源新理論 陳育和   對于不會游泳的人來說,遇到江河湖海就會有几分恐懼,而且每年因溺水而亡的人也 為數不少,人生活離不開水,但太多水又會導致人死亡。其實地球上的動物大都是會水的 ,現在陸地上的動物大都是從水中走上陸地的。在地球的演化史上,地球曾經就是一個水 球,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就是從水中誕生的。 假若有人稱你為河馬,你會對此表示不滿,或認為是一種污辱。其實這種叫法并非錯 誤,因為人類與其它水生哺乳動物有很多相似之處。 這些相似之處也許就是一大科學之謎的關鍵所在,它關系到我們人類起源的問題。一 些科學家認為,人類與河馬和鯨類動物很相像,因為人類的祖先很久很久以前,也曾經和 上述動物那樣,擁有同樣的水中家園。早期的人類就曾生活在水中。 根據岡瓦納大陸理論,大約800萬年前,有那么一種類猿的樹棲動物被稱為現代人和 猿最近的共同祖先,它們居住于非洲的茂密森林之中。后來這種動物的后代分成了兩支, 分道揚鑣,一支是進化成了人的靈長類,人類進化成人時學會了用雙腳走路,大部分體毛 脫掉,體態丰滿,大腦更發達并且又有了語言。而另一支繼續留在森林中成了現代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人和猿分別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進化之路呢?大多數科學家 曾經相信,這種原因就是它們居住地的變化。也就是說,猿繼續留在樹上生活,而早期人 類則離開了樹木,來到了非洲的岡瓦納大陸熱帶草原,在那里人類進化出新的身體特點, 并且生存了下來。其中一個特點,就是雙足行走,因為這可使早期人類一直站立并觀察獵 物及危險情況,另外,站立還解放了雙手,以便于捕殺獵物,獲取食物,而且身體受陽光 中有害射線照射的部位也減少了。為了避熱,早期人類也脫掉了身體毛發,進化出了汗腺 。 但是,在近十年間岡瓦納大陸理論的支持者越來越少,這是什么原因呢?一個主要的 因素就是有新的科學發現:非洲草原的出現在人類學會用雙腳行走之后。 目前,岡瓦納大陸的理論已成為歷史,但有什么理論可以解釋人與猿之間分道揚鑣的 原因呢?有少量科學家相信,那些樹猿從樹上下來,來到了平坦的棲息地,不是土壤和青 草覆蓋的平地,而是水中,在水中,早期人類生活了近几百萬年,在走上陸地前,進化出 自身獨特的特性,這種觀點叫做“水猿理論”。這種理論,是一位因寫“水猿的假說”一 書而獲獎的女學者埃萊娜﹒摩根提出的。 摩根指出,大多數早期人類化石在被水覆蓋的地方或史前時代的水邊發現,其中,在 最著名的人類化石───被稱為夏娃的露茜的發掘地點旁還發現許多鱷魚蛋和蟹類貝類的 化石。 摩根還指出,人類與水生哺乳動物之間如海豚、河馬、海象之間有許多生物學上的相 似性,一種相似性是皮下脂肪,這種物質可像保溫毯一樣,避免身體的熱量在水下很快散 失掉,因為水比空氣還要吸熱快。 大多數陸生哺乳動物,包括我們的最近的親戚,猿,都沒有這種皮下脂肪層,相反, 它們卻擁有一層厚厚的毛發。人類和水生哺乳動物只有很少或者說根本沒有毛發。 摩根認為,人類目前也留有許多水中生活的特點: 1.鼻孔朝下而不朝上,這樣在潛水時水不會進入鼻腔。 2.人體需要碘和2-3脂肪酸,這是大腦發育的重要養分,這些養分在陸地上的食物中 是十分罕見的,但是魚和貝類體內卻有很多。 3.人類的皮膚由許多皮脂腺所覆蓋,它可以分泌一種油脂液體,叫做皮脂,以使頭發 和皮膚油滑,猿則几乎沒有這種皮脂腺。 摩根相信,當早期人類學著在泅水過河把頭抬過水面時,雙腳行走的特點就開始進化 出來了,矮黑猩猩和天狗猴(又稱長鼻猴)之間也有相似的進化特點,矮黑猩猩和天狗猴 可部分時間用雙足行走。它們都居住于很易遭洪水沖擊的森林地區,人們也都觀察過它們 曾頭朝上涉水過河。 大多數研究人類起源的科學家對水猿理論持懷疑態度甚至不屑一顧,但托比亞斯等古 人類學家卻不這樣認為,他說,我相信,古人類學家有責任重新檢驗水猿理論。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03年2月11日 (責任編輯:宋麗云) ※ 引述《duu.bbs@micro.bio.ncue.edu.tw (新系館真舒服.....orz)》之銘言: : 就算遺傳變異讓人生出體毛少的人 : 以物競天擇來說也是有體毛的比較有優勢吧? : 不然人幹嘛要做衣服來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1.200.194

01/23 22:37, , 1F
很有趣的理論喔!
01/23 22:37, 1F
文章代碼(AID): #13rCjsoJ (Biolog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rCjsoJ (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