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很奇怪,怎麼李院長一直在鼓吹?

看板Biology作者 (認真讀書嚕)時間18年前 (2005/11/27 19:02),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16 (看更多)
※ 引述《blence ( )》之銘言: : ※ 引述《hrma (認真讀書嚕)》之銘言: : 請問這個策略為了何種目的? : 以biology當興趣而非未來工作,相信這套用在任何學科或前後對調都是可行的 : 可是如果撐到大四還能以biology當興趣,你不覺得這種人只會在生物major科系看到? : 若說因為拿了生物minor可以在未來跨到biotech領域,那: : 1.你的兩篇文章已表明biotech核心領域目前或將來已幾近無職缺 : 2.連你們前十名的同學碩畢都只當上助理 : 除非你否定你的同學們的實力,否則光是靠著生物minor可以進到biotech核心領域? ^^^^^^^^^^^^^^^^^^^^^^ 這到不是我同學特差,而是時代的趨勢是這樣, 你在怎麼神,也沒辦法... 不知道板上有沒有台大的同學(以前的植物,動物系....改制以後的生科畢業了嗎?) ,不知道情況有沒有好些? 只能幹助理的比例是多少? 我想台大的情況應該也差不多,差的可能是,我同學只有一個在還不錯的公司 ,台大的同學可能會是3個or五個 or n個 吧 : 當然,如果你提出的觀點在於如何引導進入院長提到的製藥產業 : 或者生醫材料、醫學影像、或者生物資訊等跨領域研究 : 我是覺得國內的學程規劃已經栽培不少學生,應該可以驗證你的想法 ^^^^^^^^ 這種鼕鼕在我看來是陀屎,跟通識一樣... "知識(技能)強度"能跟"輔系"比? 跟"雙修" 更不必說了 你拿 生科學位 +xx學程 去應徵頭路, 有人會承認你那"學程"? : : 如果將來你小孩or親朋好友的小孩要上大學 : : 了,只有以上任一科系,跟生科的選擇權(如 : : 物理vs生科,醫技vs生科等等) : : 你會怎麼給他建議? : 不要以為開了百貨公司,或者千貨、萬貨部門就可以把所有的顧客都一攬上門阿 : 畢竟專賣店還是有其基本消費群的 : : 李院長太過理想化了, : : 他一定不能理解,一堆生科碩士,只能幹助理的悲情 : : ,如果是男生,那更糟了 : : 講講當初我們大學班上的例子,全班前十名,只有一個 : : 在生技公司上班(薪水還不錯),其他的都在幹助理,幾 : : 個在讀phd,讀 phd 的出來,以台灣現階段的教育市場 : : 來看,其實不見的找的到教職.... : : 我是善心人士,每次遇見那些幹助理的廉價碩士級勞工 : : (特別是男生),我都勸他們快點轉業 : 其實你應該先勸告你那些還在幹生科助理或PhD的同學趕快轉業(如果也包括你的話) : 雖然不少人擔憂轉行的困難度而放棄,但若大環境不適合,再呆下去也沒什麼道理 : 如果你可以提供你的同學為何尚未轉行,那你的善心論點才比較完整 ^^^^^^^^^^^^^^^^^^^^ : 不然口說無憑,眼見大多數生科大畢生在夢滅初醒下依然投入這個領域的研究所 ^^^^^^^^^^^^^^^^^^^^^^^^^^^^^^^^^^^^^^^^^^^^^^^^^^^^^^^^^^^^^^^^^^^^^^ 這個我來說一下,對板上大一二還有高中說(大三四and碩士可能來不及了) 那時候我同學,強的幾乎都從大三就開始在跑"實驗室",一個人從大三開始就一頭 栽進去,大概定型了,所以讓他們轉業困難,所以尚未轉行吧(我猜的) 而我呢?天生叛逆,偏偏不跟著班上的潮流一樣去跑實驗室, 但我也沒閒著,加上我興趣廣泛,我跑去修外系的課(包括文組的課),如物化,工數, 有機(旁聽....主要想了解化學系的有機跟咱們的差多少),and一些文法商的課等等 (物化被當 XD ) 現在回想起來,大學成績被這些科目降低不少,蛋反正我不走學術界,沒打算出國, 所以沒差多少......已就業的眼光來看,我當初的策略模式是對的......因為我 輕輕鬆鬆就跳出來了 當然拉,如果大一大二的同學如果要走學界,應該要選擇我同學那個策略..... 以上給大一大二同學看看, 如果你沒有很堅定的想栽進學術界,不用那麼早去實驗室(甚至不要去), 如果是讀像台大,成大這種啥系都有的學校,多去利用他系的資源旁聽, 比如說,你想跳"材料所","機戒所"等等,人家在跑實驗室,你就去材料系 ,機戒系旁聽or修他們的課....從大二就開始..... 兩三年後,考研所,把標準降低一點(比如說台大生科畢業的...把標準放在 中字輩工院;中字輩畢業的,就把目標放在台科大,北科大......不過當然台 青椒還是要報的)不會很難跳槽的(不過當然是要用考的......非本科系要去 推真...可能...) : 這就顯示上一層的警諭還是不夠多,不夠強烈 : 我覺得閣下的觀點可能著重於失業轉行的便利性 : 因此相較於其他領域,生科人才的轉業空間狹窄已是眾所皆知的 : 可是你提及生醫製藥領域(第一篇提到)卻明顯聚焦於製藥設計、研發、生產的重要性 : 你是否想過,Iressa或Herceptin只需要化學/工、藥物人才從事生產,醫學臨床試驗 : 然後就可以在抗癌市場賣的嚇嚇叫? 這應該不是吧? : 查一下paper就可以知道是多少生科人才用血淚堆起來的 : 這可不是光看paper就可以想出idea,然後在台灣開個公司就可以研發出藥物的 : 別忘了,眾多的基礎研究可是有國外的專利權綁的緊緊呢 : 而且translational study比基礎研究的困難度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 就算也賺錢也是公司出資者,化學工醫藥的人來血淚絕對不會流得比較少 ^^^^^^^^^^^^^^^^^^^^ 家無恆產當然都是血淚斑斑, 但你想想一下好了,一個化工畢業的,去工廠從基層幹起, 5~10年後至少有機會是組長,幹部... 你去實驗室當助理,工時不見得短...領的沒人多,10年後 你是啥? 差別就在這 : 所以,僅就生物醫學的新藥研發,我不太同意你對生科人才的定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48.92 ※ 編輯: hrma 來自: 218.166.48.92 (11/27 19:43) ※ 編輯: hrma 來自: 218.166.48.92 (11/27 19:46) ※ 編輯: hrma 來自: 218.166.48.92 (11/27 19:46)

11/27 20:41, , 1F
你這種策略模式,聽起來相當不積極
11/27 20:41, 1F

11/27 20:59, , 2F
都是選擇而已 沒有積極不積極的問題吧
11/27 20:59, 2F

11/27 23:38, , 3F
分享你的規劃不錯是不錯啦~~ 但是不見得大家都認同就是ꐠ
11/27 23:38, 3F
文章代碼(AID): #13YP9O4u (Biolog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3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3YP9O4u (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