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感想] 淺談外商藥廠前景pharmacy in Taiwan

看板Bioindustry作者 (Nobady Q me.)時間1年前 (2022/06/12 22:05), 編輯推噓12(12034)
留言46則, 12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我從API、製劑、公司方角度來回應這篇 ※ 引述《bms ( )》之銘言: : 造成現今原廠藥商在台灣待不下去的窘境 : 最重要也是無法改變的因素是 健保 : 大家都知道每個藥物要在台灣賣除了許可證之外 : 還要跟健保局申請健保價 : 目地是醫療院所開藥的時候不用跟民眾收費 而跟健保局請款 : 經濟學裡這種模型稱之為壟斷市場 : 因為市場就只有一個買家 他想買多少就多少 : 不進健保市場就幾乎等於不用在台灣做生意 : 而最令人詬病的是 健保藥價每年都會調降 : 美其名曰 為了社會大眾能夠以更便宜價格買到藥品 : 十幾年下來 每項藥品價格越來越低 : 廠商沒有利潤就裁撤業務單位 推出台灣市場 : 健保藥價調降的標準基本上是沒有極限的 : 能多低就多低 : 我進藥業一開始是跑Antibotic : 經手的藥劑是ICU MICU常用的廣效抗生素(重症病人會用的) : 當初進台灣一劑價格破千 : 十幾二十年下來我接的時候健保價已破百 : 然後醫院採購價原廠藥是健保價7折至8折 : 學名藥3折至5折 : 要離開時這劑抗生素賣價已跌破50元 這價格掉落的模式很熟悉,是不是penem類的? 我在這塊待過一段日子,從API到製劑,價格從破千做到O百 以國際上來看,還是有利潤,而且利潤還不錯, 原廠時期破千是因為有專利保護,且要回收開發成本, 超高毛利是誘使開發新藥的原動力! 台廠會賺不到錢,跟一直出包比較有關係。(不好多說.....) : 請問這種價格要怎麼養業務團隊? 單一品項,要面對的是國際市場, 越成熟的商品與市場,留給業務的利潤空間與分紅本來就會變低 業務團隊要有自己的定位, 公司方也是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業務, 根據各時期的策略與籌碼不同, 業務與公司方分分合合,很正常。 : 最近疫情不是普拿疼Acetaminophen 很夯 : https://www.nhi.gov.tw/QueryN/Query1.aspx : 知道這個藥物在醫院開一顆健保價不到一元嗎? : 連我當初待的學名廠都不做的 : 現在藥不是比糖果還便宜 是比糖果上的塑膠包裝還便宜了 就算一顆幾角,利潤還是很高, 之前待的幾間公司,我都被指示做過成本分析, 從原物料成本、進貨檢驗、環境監控、製程中分析、支援系統運作、 產品檢驗、各類型確效成本攤提、人事費用X2、運送、留樣、生產耗損等 (還有一些不能講的) 加總後,各種藥利潤都很好啊~ 有的廠這種貨不做,是因為接不到單(原因很繁雜) 因為大家都在做,初期沒卡到位, 一年僅接個一兩單,會被確效成本吃掉利潤。 所以老闆和業務都會用這種話術:這健保價很低,我們不屑做! 實際上是接不到單,確效批次都賣不完~(笑) : 其實外商藥廠的業務團隊是很優秀的 : 一個新藥進來台灣 3-5年就可以完全找到潛在病人數量 : 什麼意思 : 基本一個藥品有與之相對應的indication : 假設這個疾病台灣就是30w人有 : 在沒有競爭對手的狀況下 幾年內基本上就可以找到這30w人 : 但是 成長就到這邊了 : 外商就是看數字 你就算100%市佔明年GM還是要求成長 : 再加上健保開始砍價 請問這時候怎麼辦 : 主管就開始調動區域人力 半年一小輪 一年一大換 : 美其名曰 讓你更加熟悉不同體系醫院的生態 : 其實就是業績達不了 也沒有位置給你 : 就換個人換個區域看看會不會有意外的收穫 : 對上交代他有在‘管理’ 有在’做事‘ : 事實上這就是個死局 做什麼都是苟延殘喘 最終還是整條pipeline都會被裁 : 對於新人來說 業界的標竿外商都這樣了 你還能期待有什麼好的發展 : 對於在業內的人來說 如果轉換成本太高 : 在經銷台廠的話 真的不如好好待著 佔到位置 穩穩做 爽爽過 至少不會朝不保夕 : Sales function如果未滿30歲 我當初規劃是直接去中國唸MBA 畢業之後找當地marketing : 職務 年薪基本有200 而且中國市場幅員廣大 老人化且未開發 光吃醫藥紅利就能吃一輩 : 子 : 推薦CEIBS : 後來發現去新加坡唸MBA目標東南亞APEC也是可以 : Marketing function 請好好跟GC APAC的人合作 有regional headcount 產生就請他們幫 : 你內推 這也是最快能離開台灣市場的方式 : 現在只有你的業務內容有cross region的都很搶手 : 以上 大概是我對藥廠的觀察 : 最後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理想中的工作 看老闆做國外市場會分區給業務跑, 跑的動就就繼續,跑不動就換人或換合作夥伴, 就像賣糖果賣玩具,只是技術門檻高一些, 利潤高,所以"公關"手法與費用都比較精彩 要高利潤,就往專利藥、新藥、孤兒藥這些公司發展 當產品成熟、過專利期、競爭者眾,業務端的利潤下降是正常的, 想維持極高薪,換一間就行了~ ==================================== 至於健保砍價這部分,我另外拉出來講 生產成本,政府那端都有在精算, 當初為了因應這部分,我任職的幾間公司都精算過, 毛利率都很好,當然前提是有一定的量。 也會給原廠較高的健保給付價格, 而台廠藥,只要往規模化生產,利潤都十分可觀。 會唉唉叫的大多是<雜貨店藥廠> 和少數出來帶風向的<外國原廠> 先說雜貨店藥廠, 就像我前面說的,太多人做,搶不到量,甚至連確效批次都賣不完,當然賺不了錢~ 外國原廠部分, 很多上新聞只是公關手法,一種談判的施壓技巧, 印象中,外國原廠規模化生產,其實成本比台廠還低很多, 一大堆都在叫,但退出的只有毛毛的那幾個~ 這種成熟商品, 因相對分紅少、獎金低 向來業務要推不推的, 公司這方面有另一種管理手法,我就不多說了, 因為這版上好像大多是業務、CRA相關的人在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242.1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oindustry/M.1655042702.A.5BB.html

06/12 22:37, 1年前 , 1F
版上好像確實CRA比較多...
06/12 22:37, 1F

06/12 23:39, 1年前 , 2F
拜託大大還是分享一下,畢竟不是新進都只對臨床試驗有興
06/12 23:39, 2F

06/12 23:39, 1年前 , 3F
趣,我雖在臨床試驗界但是對聽鄰近產業的分析也是很有興
06/12 23:39, 3F

06/12 23:39, 1年前 , 4F
趣的
06/12 23:39, 4F

06/13 03:43, 1年前 , 5F
樓上的,你都在搬磚掙錢了,怎會對要飯有興趣?
06/13 03:43, 5F

06/13 09:30, 1年前 , 6F
好文,不過請還我Clarinase來(台廠藥就別了)
06/13 09:30, 6F

06/13 10:15, 1年前 , 7F
以外商藥廠而言,健保砍價本來就不見得會導致本地業務
06/13 10:15, 7F

06/13 10:15, 1年前 , 8F
整個退出啊,畢竟能賣多少是多少,少賺總比沒賺好,但
06/13 10:15, 8F

06/13 10:15, 1年前 , 9F
是將本求利的結果,價格沒競爭力的產品當然就不進(Cla
06/13 10:15, 9F

06/13 10:15, 1年前 , 10F
rinase之類),健保核價爛的新藥就等個五年八年國外主
06/13 10:15, 10F

06/13 10:15, 1年前 , 11F
要市場都賣得差不多,再來折價賣給台灣。
06/13 10:15, 11F

06/13 10:19, 1年前 , 12F
比如肺癌神藥泰格莎,台灣上市時間比對岸中國都還要晚
06/13 10:19, 12F

06/13 10:19, 1年前 , 13F
三年
06/13 10:19, 13F

06/13 10:21, 1年前 , 14F
這種制度下,外商藥廠當然很難做,過專利的要跟台廠廝
06/13 10:21, 14F

06/13 10:21, 1年前 , 15F
殺,新藥又卡核價進不來
06/13 10:21, 15F

06/13 10:23, 1年前 , 16F
不過話又說回來,台灣臨床試驗環境比起十幾年前進步也
06/13 10:23, 16F

06/13 10:23, 1年前 , 17F
真的非常有限,來擠CRA這條路也不見得比較輕鬆啦
06/13 10:23, 17F

06/13 17:06, 1年前 , 18F
我只好奇 如果都市佔百分百了 還要增加是希望更多人得該病?
06/13 17:06, 18F

06/13 17:07, 1年前 , 19F
不然這萬全不是業務的事情啊 都已經跑到市占百分百了
06/13 17:07, 19F

06/13 17:08, 1年前 , 20F
還是說一筆生意只做三年三年內如果市佔衝到100業務就沒用了
06/13 17:08, 20F

06/13 17:09, 1年前 , 21F
如果真如此那還不如慢慢衝業務 10年再市占100就好
06/13 17:09, 21F

06/13 17:09, 1年前 , 22F
至少十年內不會失業
06/13 17:09, 22F

06/13 18:55, 1年前 , 23F
回樓上 一個藥上市公司不會有時間讓你慢慢衝 target一下
06/13 18:55, 23F

06/13 18:55, 1年前 , 24F
就灌下來 沒有成長就是被盯
06/13 18:55, 24F

06/13 21:10, 1年前 , 25F
感謝分享
06/13 21:10, 25F

06/14 11:06, 1年前 , 26F
Tagrisso台灣應該是2016拿藥證,2020納健保,中國2
06/14 11:06, 26F

06/14 11:06, 1年前 , 27F
017拿得藥證,主席大可能記錯了,再說除非是ra sub
06/14 11:06, 27F

06/14 11:06, 1年前 , 28F
mission strategy或是疾病市場,很難想像台灣上市
06/14 11:06, 28F

06/14 11:06, 1年前 , 29F
會比中國晚。不過同意主席大說的,臨床試驗界也沒
06/14 11:06, 29F

06/14 11:06, 1年前 , 30F
多好,只是受到這一些東西的影響比較晚而已,加上
06/14 11:06, 30F

06/14 11:06, 1年前 , 31F
這幾年疫情紅利,塑造臨床試驗蓬勃發展的假象,但
06/14 11:06, 31F

06/14 11:06, 1年前 , 32F
當國外漸漸恢復正常,或是創造出新常態,台灣的機
06/14 11:06, 32F

06/14 11:06, 1年前 , 33F
會還剩多少
06/14 11:06, 33F

06/14 12:16, 1年前 , 34F
謝謝分享 資訊量很大!
06/14 12:16, 34F

06/14 13:03, 1年前 , 35F
感謝前輩分享,想跟前輩們詢問,如有藥師牌,未來發展
06/14 13:03, 35F

06/14 13:03, 1年前 , 36F
的話,RA跟MKT何者發展比較好呢?
06/14 13:03, 36F

06/14 13:05, 1年前 , 37F
樓上b大,我說的就是上市時間啊,台灣拿到藥證到上市卡
06/14 13:05, 37F

06/14 13:05, 1年前 , 38F
了快四年不是嗎?中國2017拿到藥證,沒記錯的話同年或
06/14 13:05, 38F

06/14 13:05, 1年前 , 39F
是隔年初就上了幾個省的醫保了,比台灣早兩三年上市是
06/14 13:05, 39F

06/14 13:05, 1年前 , 40F
肯定的,那幾年台灣的肺癌病患只能自己想辦法去對岸買
06/14 13:05, 40F

06/14 13:29, 1年前 , 41F
按照現在的趨勢,未來這種類似的案例只會越來越多,反
06/14 13:29, 41F

06/14 13:29, 1年前 , 42F
正藥證先給你了,給付delay多久好像就沒人關心
06/14 13:29, 42F

06/14 14:02, 1年前 , 43F
剛剛隨便找了一下就找到兩個癌症新藥中國比台灣早上市
06/14 14:02, 43F

06/14 14:02, 1年前 , 44F
的例子,Xpovio跟Brukinsa,這兩個藥都是FDA在2019年就
06/14 14:02, 44F

06/14 14:02, 1年前 , 45F
核准的,中國已上市但台灣應該連藥證都還沒拿到
06/14 14:02, 45F

06/15 10:55, 1年前 , 46F
推推,好多前輩討論長知識
06/15 10:55, 46F
文章代碼(AID): #1YfVAEMx (Bioindustry)
文章代碼(AID): #1YfVAEMx (Bio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