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Re: [問卦] 浮洲 vs 社子

看板BigShiLin作者 (recta sequi)時間12年前 (2011/09/20 21:26),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幾點補充 ※ 引述《JayReed (平心靜氣在網路上學習)》之銘言: : 延平北路五段高速公路高架橋那邊原本有條小河叫做番仔溝 : 社子島就是由基隆河、淡水河以及番仔溝所為成的島嶼 : 後來興建高速公路所以把番仔溝填平了 這是沒錯 不過蕃仔溝並不是直直地像高速公路一樣分割台北市區與士林區 現在的葫蘆街跟環河北路間的地區 日治時代屬於河合町 戰後劃歸大同區 所以現在的社子富光里 跟劍潭的明勝里福華里承德里一樣 是士林區唯四 有部分一直都是台北市 從來沒歸屬到"市外"的里 所以應該也有人注意過 為什麼在擁擠的葫蘆堵 卻有很多公設蓋在這一帶 因為本來是河道的關係 : 社子島的界線就被打破了 也因此不再是個島了 : 所以後來稱延平北路五段以北為"社子"來取代"社子島"之名 : 而五段古地名為"葫蘆堵"、六段是社子的精華區 : 七段以後是滯洪禁建區,早期颱風來必淹之地 : 所以後來的人誤以為 五段:葫蘆堵 六段:社子 七段以後:社子島 : 其實這一帶都是社子 也是社子島 這其實得釐清一下 雖然都是社子也都是社子島基本上是對的 但"社子"不是被"發明"的 清代的時候 套用法學或政治學或社會學或人類學的講法 清朝領土都稱不上現代國家 有行政區 可是出了"城"就意義不大 比較像紙上談兵 那時候現在台北市的西北部分 靠河的地方都是同安人的移墾聚落 那時候社子是個沙洲 島上的小聚落都是用划船而不是走路往來 所以跟相對應的渡頭 關係會比較強 比如說葫蘆堵後港社子就是跟劍潭大龍峒圓山(士林市區反而是後來 因為士林市區是漳州人 早年雙方是敵人) 中洲埔是跟蘆洲 溪洲尾甚至是跟北投市區 後來日本人來了 台灣開始變得比較現代 於是行政區上 社子這個島雖然地理上是同一個 但是有三點五個行政區 其中社子鬧區葫蘆堵跟後港漧算"社子" 中洲一度是由蘆洲管轄 後來改歸士林後是跟"社子"平行的單位(都是"大字") 浮線尾則一直自己是個獨立的大字 (那零點五個是上一段說的河合町 當時即屬於台北市大龍峒) 戰後士林區的里 除開當時人口最多士林區的部分 一開始基本上是建立在日治時代的大字 不過為了避免台灣人累積政治動能 所以過大的大字會被拆開來 所以如"社子"這個大字 很快就被拆成社子後港葫蘆永平四個里(當時整個天母一帶也才三個里) 總之呢 用"社子"跟"社子島"稱呼整個士林區基隆河左岸的部分 一直以來都是如此的 如果說有什麼奇妙的地方 是後來基隆河改道後 原屬社子的後港跑到士林市區那一岸去 同時士林跟社子開始蓋堤防 但是原本的溪洲尾跟中洲埔則跑到堤防外面去 未劃都市計畫 而後來市府的相關開發計畫 才把這兩個聚落稱為"社子島" 社子 社子島 最廣義 同社子島 同社子 廣義 扣掉今天的後港 或者歷史上 扣掉今天的後港 扣掉堤防外的中洲埔跟浮線尾 (但這時就得包括後港) 狹義 社子的鬧區 原本的中洲埔跟浮線尾 最狹義 社子里 無 所以如果你去翻社子島開發的公聽會紀錄 常常會看到有地方人士發言時 主張把計畫改名 因為的確有老一輩的人認為他們是中洲埔跟浮線尾 雖然改名對於早日開發似乎沒有幫助 -- Das Hoechste waere zu erkennen, dass alles Faktische schon Theorie is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189.5

09/20 21:45, , 1F
推誠品大 :P
09/20 21:45, 1F

09/21 02:55, , 2F
文史達人推一個
09/21 02:55, 2F

09/21 08:53, , 3F
專業
09/21 08:53, 3F

09/21 12:28, , 4F
推專業!!
09/21 12:28, 4F
文章代碼(AID): #1EU9I5jX (BigShiLin)
文章代碼(AID): #1EU9I5jX (BigShi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