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關渡的概念

看板BigPeitou作者 (帕奇德小孩)時間18年前 (2006/05/07 00:11),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所謂的關渡, 概念上大約包含了現在的關渡里及智仁、文化、豐年、稻香、桃源、一德等里 而前者的概念或許比較接近現在所討論的關渡, 以航運為主要發展契機, 後者古稱嘎嘮別,大約是較廣義的關渡平原腹地, 農業則是居民重要的生產事業。 從行政區域劃分溯源還可以發現, 無論什麼時代所謂的關渡或嘎嘮別都是與北投緊密相依的, 從清代時同屬於隸屬淡水廳芝蘭二堡, 到日治時期同為台北廳士林支廳再到台北州七星郡, 似乎從未與北投分離過。 那私心推測,原因或許與甘豆門(關渡的舊稱)重要的運輸地位脫不了干係, 從清代移民墾殖開始,淡水河的內河航運便主導整個台北地區的發展, 清代時大稻埕為大台北地區貨物的集散地, 而關渡成為內河運輸的重要據點, 或許可能由此原因使關渡成為偏向台北為發展重心。 (而後淡水河港淤積,淡水河航運沒落,陸運興起,此時正是日治北淡線鐵路開通時期) (而陸運興起後,我們更有理由推測以航運為主的淡水更不具有吸引力了) 而地理位置更接近舊北投的關渡平原地區, 一直以來都是台北糧食的大穀倉, 每逢收成時農民都將裝載稻穀的牛車趕至現在位於大同路的北投穀倉存放, 由此可以略為考察出關渡平原因農業因素更親近的是北投地區。 另外,如同以上所述,關渡一向都是緊靠著北投, 故與其探查關渡究竟是屬台北市或台北縣, 似乎更應向上追本溯源探討北投後來被劃入台北市的因素, 因關渡屬於台北市的原因,是因它在行政區劃上一向與北投同, 而受淡水拉力較少的緣故。 一點淺薄的想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251.42

05/07 01:15, , 1F
台語的關渡包括竹圍跟一德里
05/07 01:15, 1F

05/07 01:38, , 2F
哇... 板大你會不會太專業? :D
05/07 01:38, 2F

05/07 16:12, , 3F
北投沒有大同路...應該是大同街才對唷^^
05/07 16:12, 3F

05/08 01:01, , 4F
不小心筆誤....大同街是老街了..^^"
05/08 01:01, 4F
文章代碼(AID): #14NCgeiE (BigPeitou)
文章代碼(AID): #14NCgeiE (BigPeit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