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三人時期的BEYOND

看板Beyond作者 (無.....)時間16年前 (2008/07/03 13:33), 編輯推噓6(604)
留言10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一直在想要不要回應這篇   想很久也想很多....尤其是這次香港行之後   喜歡BEYOND是在我國中時期出的第一張國語專輯(大地)   那時候喜歡的歌手還有王傑、張雨生(故)、張國榮(故)      除了Bon Jovi的Richie外  我最喜歡的就是BEYOND家駒的演奏   很喜歡看家駒演奏時那種專注的神情   好像全世界除了他手中那把吉他  什麼也無法令他移開眼神   BEYOND早期的曲就我而言是簡單而原始  單純而樸實   加上家駒他那種獨特而溫暖的嗓音   四人的BEYOND是我最初認識的BEYOND   無論家駒的離世與否   在我心中BEYOND永遠是四個人   或許會有人說老提起家駒  對三子不公平之類   不能否認家駒走後 三人BEYOND仍有不少好歌   我也不會否定解散後三人的成就   只是在我情感上還是認定BEYOND就四個人   家駒是我在成長歲月很重要的一環   年輕一代的歌迷或許無法理解家駒對我的重要性   在我年輕正值叛逆的歲月裡   與學校、家庭、同儕間有著無可解的差異   聽歌才能讓我暫時忘掉很多煩惱   通常拿來聽的專輯就是光輝歲月或信念   家駒意外走後   因為過於悲傷  我從不一個人在家聽BEYOND的歌   很多時候是在辦公室和同事一起聽   我想在外人面前我會儘量克制自己的淚腺吧      三子時期的BEYOND因為家駒走後  感覺較之前風格強烈   不是因為家駒搶了誰或誰的風采   每張專輯發表  每個人都會有所發揮   家駒從來不是只想把鎂光燈集中在自己身上的人   或許是因為三子在家駒死後意識到生命過於脆弱   人的一生又能有多少時間可以盡情發揮   再加之歲月的洗禮使三子更加成熟(除了之前不和事件外)   反而激出與之前不同的火花與樂章   就我而言  三子是我在於情感上不一樣的感動   有時聽會想這首歌家駒來唱會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很感慨若是家駒還在世   BEYOND絕對會是不一樣的光景   我想說的是不管四人或三人BEYOND   所有的音樂發表是一個成果的體現   我比較在乎的是一首歌影響的層面   到現在家駒所代表的依然是BEYOND的精神   BEYOND成名後   家駒依然帶領BEYOND堅持自己的理念及創作   有多少人在成名後迷失自我   家駒能帶著BEYOND這樣一路走來實在難能可貴   ”沒有音樂  我亦不會存在”   也是因為有家駒的關係(或是說因為離世後香港樂壇的省思)   三子才能在之後有更大的空間去做自己要的音樂   在家駒別了十五年後的現在   他的音樂與理想依舊感動無數年輕一輩的歌迷   就我而言   家駒代表BEYOND  BEYOND卻無法代表家駒   尤其是在解散後卻依然懷念BEYOND的時間潮流中     最後   不要因為家駒否定三子   也請不要因為三子而否定家駒   這也是為什麼BEYOND在家駒離世後卻一直只有三人   因為無論是誰也無法代替家駒在BEYOND的地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138.32

07/03 13:48, , 1F
推 家駒代表BEYOND BEYOND卻無法代表家駒
07/03 13:48, 1F

07/03 23:15, , 2F
如同家強說的"我永遠覺得我們是四位是一體的"
07/03 23:15, 2F

07/03 23:20, , 3F
簡單的說四子BEYOND就不會有後期三子的BEYOND了
07/03 23:20, 3F

07/03 23:21, , 4F
所以拿後期比較前期有點奇怪 BEYOND不就意味超越
07/03 23:21, 4F

07/03 23:22, , 5F
無論是超越別人亦或是自己 若是無法超越也無法立足樂壇
07/03 23:22, 5F

07/04 12:39, , 6F
沒錯! 少了家駒....beyond就不完整了 :)
07/04 12:39, 6F

07/05 17:00, , 7F
應該說, beyond四子少了任何一個都會令樂隊不完整, 但
07/05 17:00, 7F

07/05 17:01, , 8F
路還得走下去, 我非常感謝三子之後能繼續堅持下去
07/05 17:01, 8F

07/06 00:12, , 9F
推! beyond永遠是四位一體的~
07/06 00:12, 9F

09/07 01:27, , 10F
不管是四子或是三子時期,家駒的精神永遠存在。
09/07 01:27, 10F
文章代碼(AID): #18R6ILG4 (Beyond)
文章代碼(AID): #18R6ILG4 (Bey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