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撲壘就沒有比較快 為什麼要撲?

看板Baseball作者時間1年前 (2022/10/30 21:07), 編輯推噓6(8217)
留言27則, 16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https://youtu.be/48KUFM1DslY
這邊有個簡單分析的影片 結論是撲一壘的確九成來說沒比較快 但還是有可能比較快的,要看撲的時機點 https://i.imgur.com/X9ra8Jw.jpg
太早撲一定比較慢,太晚撲也沒什麼意義 然後作者結論是撲一壘也容易受傷,效益來說撲一壘是風險極高失敗率也很高。 但不見得百分百會輸直接跑 大概這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9.96.2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67135274.A.426.html

10/30 21:08, 1年前 , 1F
有撲有交代
10/30 21:08, 1F

10/30 21:09, 1年前 , 2F
誰可以算的這麼準
10/30 21:09, 2F

10/30 21:12, 1年前 , 3F
這影片用跑的是完美步距吧...用跑的踩最後一步也會減速
10/30 21:12, 3F

10/30 21:12, 1年前 , 4F
全力揮棒不一定會安打為什麼要全力揮棒
10/30 21:12, 4F

10/30 21:13, 1年前 , 5F
全力投不一定能三振,我省點力好了
10/30 21:13, 5F

10/30 21:13, 1年前 , 6F
所以差距說不定沒這麼大,只是真的不建議去撲一壘
10/30 21:13, 6F

10/30 21:13, 1年前 , 7F
照鄉民科學邏輯
10/30 21:13, 7F

10/30 21:14, 1年前 , 8F
基本上就是手伸直一下去就要碰到壘包
10/30 21:14, 8F

10/30 21:26, 1年前 , 9F
很好的影片 有時候safe out真的就差一點點 撲得時機點好
10/30 21:26, 9F

10/30 21:26, 1年前 , 10F
是有可能比跑得快的
10/30 21:26, 10F

10/30 21:31, 1年前 , 11F
一撲下去就撞到壘包 手都斷了吧
10/30 21:31, 11F

10/30 21:32, 1年前 , 12F
黃也明顯沒做到像影片這樣的完美撲壘 球員不是機器人
10/30 21:32, 12F

10/30 21:36, 1年前 , 13F
科學上可行,不代表現實中可行,這個影片的作者剛好就
10/30 21:36, 13F

10/30 21:36, 1年前 , 14F
是犯了這種誤謬
10/30 21:36, 14F

10/30 21:39, 1年前 , 15F
後面還有說撲壘的風險
10/30 21:39, 15F

10/30 21:57, 1年前 , 16F
100公尺選手還不給我撲下去
10/30 21:57, 16F

10/31 00:39, 1年前 , 17F
就騙裁判的啊
10/31 00:39, 17F

10/31 00:50, 1年前 , 18F
100公尺賽跑最後不用踩壘,身體某部位過線就算了,這是最大差
10/31 00:50, 18F

10/31 00:50, 1年前 , 19F
別。最後出局緊張時刻步伐亂掉還要想最後一步怎麼在不減速的
10/31 00:50, 19F

10/31 00:50, 1年前 , 20F
情形下剛好踩到壘也是有壓力的。
10/31 00:50, 20F

10/31 01:45, 1年前 , 21F
看你跑法 重心在前的 是有可能撲的快
10/31 01:45, 21F

10/31 01:47, 1年前 , 22F
笑死標準用鍵盤打球
10/31 01:47, 22F

10/31 01:59, 1年前 , 23F
看了各種實驗跟實戰分析 還沒看到用撲比較快的過
10/31 01:59, 23F

10/31 10:10, 1年前 , 24F
很拼的時候 重心跟頭都會很前面 想要快點到達 但是腳跟不
10/31 10:10, 24F

10/31 10:10, 1年前 , 25F
上 最後就會撲下去了 倒也不是求表現或是覺得撲比較快 就
10/31 10:10, 25F

10/31 10:10, 1年前 , 26F
只是腳跟不上你滿腔熱血的一種自然反應 這是親身經歷過的
10/31 10:10, 26F

10/31 10:10, 1年前 , 27F
體悟
10/31 10:10, 27F
文章代碼(AID): #1ZNdSgGc (Baseball)
文章代碼(AID): #1ZNdSgGc (Bas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