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昇專欄】主席自打臉目的何在 解析勞資爭議

看板Baseball作者 (低調的鄉民)時間4年前 (2020/06/16 12:16),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4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李秉昇 MLB專欄】聯盟主席自打臉目的何在?解析美職勞資爭議 https://pse.is/SPJ9H 大聯盟主席Rob Manfred在上週(6月11日)才對外保證,大聯盟今年「百分之百」會打, 沒想到說完這句話才不到一週,他在6月15日就自打臉上週的說法,表示今年還是有不打 的可能。到底主席是記憶力太差、不到一週就忘記自己說過的話,還是其實葫蘆裡有賣其 他藥?工會這邊再度發聲明抨擊Manfred的言詞反覆、資方的惡意協商,他們接下來又該 如何面對?大聯盟勞資爭議究竟在吵什麼? 雙方基本立場 首先要知道的是,美國職棒勞資雙方其實已經有在3月26日達成一個協定,裡面的大原則 是賽季會延後開打,而球員除了可以先拿到預付的1億7000萬美金的薪資,今年有打比賽 的話,就按照比賽場數按比例拿薪水。然而,協定裡面提到,如果有需要「閉門」比賽的 話(因疫情關係不開放觀眾進場),那雙方就得重新做協商,因為閉門比賽會改變收入、 影響到資方的利益。 當美國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各運動聯盟思考復賽都以「閉門開打」為優先考量時,大聯盟 跟球員工會因此開啟了第二波協商,希望能達成第二次協議,以利球季順利開打。不過接 下來的發展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很不幸的是,聯盟跟球員工會來回多次的提案都被彼此打 槍,而且屢屢在媒體上放話、爭鋒相對,甚至導致最終第二次協商的破局,都讓大聯盟的 形象受到衝擊,而且也使2020賽季是否開打的問題,至今仍懸而未決。 筆者先為各位整理資方(聯盟主席、球團老闆們)和勞方(球員和工會)在第二波協商時 ,各自站的立場是什麼,由此就能簡單看出為何談判會破局。 資方:「閉門打」會讓他們虧很多錢,每打一場就多虧(根據資方自己的評估,總損失可 能達40億美金,然而是否真是如此,難以得知),所以比賽能少打就少打,協商拖愈久愈 好,而且還要盡量砍球員的薪水,大概只願意支付不超過球員原本薪資35.5%的金額。因 此,他們才會屢次提出「叫球員打比較多場次,卻只願意支付較少場次的錢」的提案。 勞方:原本對3月26日協議的認知是,無論比賽是「開門打」還是「閉門打」,協議都要 照走,但後來發現並非如此,這是勞方在第二波協商前半段犯下的錯誤。即便如此,他們 仍堅持老闆應該按比例支付他們的薪水不再打折,他們打多少就按比例拿多少的薪水。此 外,球員是真正希望打愈多比賽愈好的一方,因為他們每次提案的比賽數,都比資方來得 多。 由於雙方對於第二波協商的基本立場有明顯的鴻溝,而且又堅定各自的立場,幾乎沒什麼 讓步,所以才會多次提案的來回,還找不到一個好的中間點。此外,資方帶頭洩漏協商資 訊給媒體,造成勞方不得不以類似作法反擊,使得照理來說應該要避免公開的商業協商過 程,被大喇喇地攤在陽光下,這對雙方還有棒球運動本身,都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勞資談判陷僵局 大聯盟遲遲無法開季 第二波協商的細節 以下整理在第二波協商中,從聯盟提出的倒數第二個提案,到最後一個提案的細節,讓大 家更清楚知道為何最終第二波協商會落得破局的結果: 資方倒數第二個提案,是要球員打46%的比賽(162場的46%,也就是76場),保證球員可 領2020年原薪資23.4%的薪水。如果季後賽有順利進行完,那球員可領到35.2%的薪水。 接著,球員工會回應的最後提案,打55%的比賽(89場),領55%的薪水,換言之,就是 按場數比例拿完整薪水,沒有再打折。同時向老闆們保證,2020和2021年都可打擴大版季 後賽,以幫助老闆增加收入。 資方最後的提案,是要球員打44%的比賽(72場),領31.1%的薪水,如果季後賽有打, 球員最高可領到35.5%的薪水。 換句話說,資方堅定最多只願意支付球員35.5%的薪水,而勞方希望可以打55%的比賽, 並且拿55%的薪水。雙方這中間20個百分點的差距,無法看到進一步妥協,因此雙方最後 放棄第二波協商。 第二波協商破局,代表勞資雙方還是要照3月26日、他們最後一次達成共識的協議去走。 根據326的協議,大聯盟主席有權單方面使球季開打,並且決定賽季開打時間和場數,前 提是薪水須按照比賽場數,按比例、不打折地付給球員。這也是為什麼,第二波協商破局 後,Manfred對外保證2020還是會有賽季,而球員工會也不情願地說「那就上工吧」。 Manfred為何自打臉? 然而,326協議裡有一個關鍵的條款是,大聯盟主席在單方面執行賽季時,需要以「能打 多少場就排多少場」為原則,如果明明有足夠時間卻安排比較少的比賽,那工會就有理由 走法律途徑,向法院提申訴說聯盟沒有盡可能安排最多比賽,跟資方求償。 目前的時間點是6月中,如果現在決定開打,為期3週的季前熱身賽應該在下週就能起跑, 而正式賽季可能在7月的第三個或第四個禮拜點燃戰火。這代表,假如在這樣的時間表下 ,聯盟要以「能打多少場就打多少」的原則安排賽程,至少可以打到70場左右的比賽(44 %左右的比賽),而老闆們則得因此按比例支付球員44%的薪水。 但從前述資方在第二波談判的立場來看,就能知道資方不可能會讓球員拿到44%的薪水。 所以資方現在的計策是什麼? 按照326協議,主席執行賽季的最少比賽數是48場。如果資方強行執行「48到50場比賽」 的賽季(29.6%到31%的賽季、只需支付29.6%到31%的薪水),工會就有理由向法院提 申訴,跟他們求償,因此在老闆眼中,這可能不是最佳途徑。他們能做的,就是跟第二波 協商一樣,打拖延戰,能拖多久就拖多久,等拖到了球季最多只能打48到50場比賽後,再 說正式執行球季就行了,因為等到那時候,他們就能正大光明地說,我們確實遵守了「能 打多少就打多少」的原則,而且按比例支付球員的薪資(不到31%,這是老闆們能接受的 價碼,同時也符合球員想爭取的按比例支薪不再打折的原則)。 所以,資方現在以工會可能會提前申訴為由,威脅這個球季可能不打,其實是想再拖一些 時間,等到球季真的最多只能打50場比賽(大概8月中開打),他們就能避免勞方的申訴 ,同時也只需要按比例支付球員31%的薪水。(最糟的情況是乾脆完全不打,這是資方可 以接受的結果,因為確實能幫他們省錢,而且也有消息傳出,有些老闆願意支持完全不打 的作法。) 此外,在主席自打臉的說詞被報導的同一天,美聯社取得被聯盟洩漏出來的資訊,說其實 已經有一些球員跟球團員工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聯盟在這個時間點洩漏關於有一些球員 跟員工感染新冠肺炎的信件給媒體,目的可能也是為了繼續打拖延戰,讓勞方接受更晚開 打、比賽數更短的賽季。 勞資雙方僵局 大聯盟復賽之路卡關 老闆不值得信任 從美國職棒於19世紀下半葉成立以來,大聯盟資方就一直對勞方採取強硬且「能壓榨多少 就壓榨多少」、「能佔多少便宜就佔多少便宜」的態度。1960年代中期,球員工會找來勞 資談判經驗豐富的Marvin Miller來主導事務後,才大幅扭轉了勞方長期弱勢的狀況,但 同一時間也讓資方為了鞏固自身利益,有時更加無所不用其極。 從Miller上任一路到21世紀初期,勞資之間的緊張關係不斷,而且期間發生多次罷工和封 館。雖然大聯盟自1994至1995年的大罷工之後,就沒再出現過罷工或封館,但最近幾年勞 資關係再度陷入緊繃,為這次受疫情影響而出現的復賽協商,製造下了不理想的談判環境 和氛圍。 不過總的來說,就筆者的看法,資方是比較不值得信任的一方。這次資方雖然帳面上說, 他們也想盡量打愈多比賽,並且表示之所以不希望賽季打到11、12月,是因為怕11、12月 疫情再次大流行,而且屆時轉播單位已經有安排好的其他節目(總統大選、NFL賽季), 不太好重新喬時間,如此看起來說法很冠冕堂皇、十分合理,但事實上,都只是掩蓋他們 不為棒球整體利益著想、只為鞏固自身利益(少打少虧、能少賠就是多賺、不願在談判上 讓步給球員)、不想給球員在下一次勞資協議談判佔得任何一絲絲上風的事實。 老闆們有多不值得信任?最近就有一個很血淋淋的鐵證。前陣子,國民和運動家原本對外 說,他們將不支付旗下小聯盟球員的薪水(總額不過百萬美金,對老闆根本九牛一毛), 引發輿論撻罰,國民終結者Sean Doolittle、球員經紀人Scott Boras甚至還表示願意自 掏腰包,支付小聯盟球員薪資;眼見外界輿論一面倒、負面抨擊聲浪不斷,國民和運動家 都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改變他們原本的決策,同意支付小聯盟球員薪資,並且對外致歉。 從這個例子就能看出資方有多麼狡詐,根本沒有基於善意來處理這次復賽跟勞資談判。 此外,在第二波談判過程中,小熊老闆Tom Ricketts和紅雀老闆Bill DeWitt都在媒體上 講說,擁有大聯盟球隊「並不是一件很能獲利的事情」,試圖擺出好像「經營球隊沒那麼 好賺,球員要跟我們共體時艱」的姿態。然而,這些球隊從當年老闆們買進時到現在,市 值隨著大聯盟產業的整體成長,都增加了好幾倍(以馬林魚為例,前老闆Jeff Loria在 2002年買入時只花了1億8500萬美金,但2018年轉手賣出時的價碼高達12億美金),再加 上這些老闆身價本就不菲,所以他們出來哭窮,實在很沒說服力。 事實上,「哭窮」、「操弄媒體和輿論帶風向」、「試圖醜化勞方形象」是資方長年以來 在出現勞資爭議時的習慣手法。而在這次復賽的第二波談判中,資方可說是用盡了上述各 種招數,來對付勞方。當然,我們不能說勞方完全沒有失誤或是一點都不頑固,可是兩相 比較之下,資方更為貪婪狡詐的行徑、反覆無常的說法,更加令人不齒。 兩敗俱傷 無論如何,美國職棒勞資雙方這次在勞資談判上,都可說是立下不好的範例。目前看來, 沒有任何一方是得利者,假如最後2020球季只打50場,甚至是沒有打,對於勞資雙方而言 ,都是兩敗俱傷的結局;而對於棒球的球迷、相關從業人員來講,又是更大的一個打擊。 除此之外,勞資雙方關係持續惡化,對於明年即將開跑的新勞資協議協商,也是一大不利 消息。大聯盟現行的勞資協議,即將在2021年12月到期,照理來說,勞資雙方應該在那之 前,達成新協議,談成下一張的勞資協議,以利2022年賽季順利開打。 不過按照目前的狀況來看,下一波的勞資談判恐怕又會變成兩造針鋒相對的鞏固利益大戰 。要是再沒有實際的互相讓步或舒緩雙方緊張關係的辦法,那今年的勞資鬧劇只會是未來 更多衝突的濫觴而已,明後年甚至有可能會看到罷工或封館的最糟情形。 身為棒球迷的我們,只能祈禱美國職棒這個世界棒球的領頭羊,能盡快走出勞資衝突的泥 淖,在兼顧安全性和社會期待的情況下,重新為我們帶來精彩的賽事。 【棒球看門道】一觸即發的MLB勞資對決 (撰文:李秉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191.1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592280996.A.B4F.html

06/16 12:19, 4年前 , 1F
好文推 可是分類這樣ok嗎?
06/16 12:19, 1F

06/16 12:39, 4年前 , 2F
整體棒球發展上看大聯盟資方不是好鳥,球員工會也沒多好
06/16 12:39, 2F

06/16 12:39, 4年前 , 3F
小聯盟這麼地獄不也是大聯盟球員工會造成
06/16 12:39, 3F

06/16 12:40, 4年前 , 4F
好文推一個 資方超噁 主席超廢
06/16 12:40, 4F

06/16 14:43, 4年前 , 5F
好文推 很怕這樣搞下去,MLB在大眾視野裡又更加邊緣
06/16 14:43, 5F
文章代碼(AID): #1Uw4UajF (Baseball)
文章代碼(AID): #1Uw4UajF (Bas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