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盜壘即將絕跡?

看板Baseball作者 (guest)時間5年前 (2018/12/03 21:40), 編輯推噓16(1715)
留言23則, 20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tyruschen 上週末媒體報導紅人隊決定不再跟連五年盜壘破五十、2014年新人王票選第二名的中外野 手漢米爾頓(Billy Hamilton)續約,這消息並不特別令人感到意外。因為漢米爾頓雖曾 在小聯盟創下單季盜壘成功155次的誇張紀錄,升上大聯盟後保有高達81%的盜壘高成功率 ,中外野守備也一直頗受好評,但這幾年來他的打擊表現尤其上壘能力始終毫無起色。套 句美國人的說法:你速度再快總不能盜一壘吧?今年漢米爾頓的上壘率只有.299,幾乎等 於他的生涯成績.298。正大張旗鼓補強的紅人沒有耐心跟他耗,這決定雖不一定正確,但 卻可以理解。 近年來像漢米爾頓這樣打擊能力未達平均水準、只靠速度跟守備求生存的「專業盜壘員」 十分稀有,但在過去卻是屢見不鮮,而且其中不乏頂尖的明星球員。像是前道奇游擊手威 爾斯(Maury Wills)曾在1962年以104次盜壘成功刷新紀錄並榮獲當年最有價值球員,但 他的生涯OPS及OPS+分別只有.661及88,MVP那年也只有.720及99而已。80年代紅雀明星外 野手柯曼(Vince Coleman)升上大聯盟第一年就以締造110次盜壘的新人紀錄並連續三年 盜壘破百次(順帶一提,柯曼正是小聯盟單季盜壘次數的原紀錄保持人),這三年之中他 的OPS及OPS+也只有.654及79。結果柯曼不但以全票獲選新人王並兩次入選明星賽。以「 創意」聞名的前運動家隊老闆芬利(Charles Finley)甚至曾找來一位毫無職棒經驗的田 徑選手華盛頓(Herb Washington)擔任「指定代跑」。「跑步」速度是世界級,但自高 中後就不曾打過棒球的華盛頓在大聯盟總計出賽110場,卻從未上場打擊或守備,唯一工 作就是代跑跟盜壘——儘管這方面他的表現也不怎麼好(29次盜壘成功,16次失敗)。 然而自90年代中期開始,大聯盟打者的長打火力大爆發(且不管是否純屬禁藥的影響), 盜壘次數也隨之直線下滑。盜壘最為盛行的1987年平均每場比賽出現1.22次盜壘,到了 2000年只剩下0.87次,最近六年更從未超過0.8次。今年這個數字已降到只有0.71,是53 年來的最低紀錄。從個人表現來看,自1982年起大聯盟連續十二年年年都有至少10名球員 盜壘40次以上,但最近兩年各只有三位。其中美聯更慘,去年跟2015年還掛蛋——這兩年 的盜壘王莫瑞菲德(Whit Merrifield)及亞土維(Jose Altuve)分別只有34次及38次, 創下1962年以來的新低。而國聯今年也好不到哪去,扣除罷工的1994年,新科盜壘王透納 (Trea Turner)的43次同樣是55年來的最低紀錄。 禁藥年代的長打及全壘打爆炸性增加,得分相對容易,出局數當然遠較進壘重要。畢竟如 果下一棒打者大有可能一棒將一壘跑者送回本壘,何必冒出局少得一分的風險去推進一個 壘包?再加上此時已十分成熟的數據分析顯示,盜壘成功率至少要達到七成五以上對球隊 才有幫助。逐漸接納數據觀念的球隊高層及教練自然對盜壘改採「寧缺勿濫」的態度。這 段期間盜壘成功率也的確不斷上升。從80年代只有兩年勉強達到七成搖身一變,自2004年 起每年都高於七成。2007年更進步到破天荒的74.4%,是1937年以來的新高。 但令人納悶的是,禁藥年代遠去,大聯盟長期投優於打早已不是新聞。但盜壘的頻率卻沒 有因此回到過去的水位,反倒下滑得更為厲害。針對這點,球員、教練及媒體紛紛提出各 種解釋。第一種說法指出:因為投手球速變快,而且教練更換投手的頻率變高了。球速變 快使跑者盜壘更困難不難理解,而頻繁更換投手,讓跑者及教練更難研究捉摸特定投手的 牽制動作、出手習慣及節奏,開綠燈讓跑者盜壘的意願當然也受到影響。從上述盜壘成功 率持續維持在七成以上也可看出,各隊不是不想多盜壘,而是形勢比人強,必須盜得更為 謹慎。 其次投優於打除了減低全壘打出現的頻率,也讓打者的上壘機率同步下降。2014年大聯盟 打者以.314的上壘率創下1972年以來新低,今年也只有.318。如果不具備一定水準以上的 上壘能力——不管是靠保送還是擊出夠多的一壘安打,老話重提:你再會盜也盜不了一壘 。「盜帥」韓德森(Rickey Henderson)締造單季130次盜壘紀錄那年的打擊率只有.267 ,但他整季被保送116次,是全大聯盟第一。相反地,鈴木一朗來到大聯盟的第一年只被 保送30次照樣拿下盜壘王,靠的是擊出多達192支,同樣是全大聯盟最多的一壘安打。 最後一個可能涉及種族偏見,聽來卻也有幾分道理的有趣說法是:盜壘次數減少跟黑人球 員比例降低息息相關。確實,現代棒球最強的盜壘王幾乎全都被黑人所包辦。除了前面提 到的威爾斯、柯曼及韓德森之外,從一度是單季及生涯盜壘紀錄保持人的名人堂球員布拉 克(Lou Brock,後來被韓德森超越)、同樣入選名人堂、生涯盜壘榜上第五名的雷恩斯 (Tim Raines)算起,一直到近代的洛夫頓(Kenny Lofton)、皮耶(Juan Pierre), 以至於現役的三屆盜壘王高登(Dee Gordon)及前面提到的漢米爾頓無一不是黑人。 媒體及球迷之所以熱中於探討這些影響盜壘的因素,並非出於對過去的緬懷,而是因為就 球賽勝負而言盜壘或許不再重要,甚至可能弊多於利,但它卻是造成球賽是否精彩刺激的 要素之一。棒球觀看人數之所以出現下滑,有些人將之歸咎於所謂的三項真實產出( three true outcome),也就是野手不用守備,純看投打表演的全壘打、三振及保送三項 結果出現的頻率與日俱增。但觀賞運動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欣賞場上全體球員的精湛球技與 常人所無法企及的體能表現。在籃球場上你不會時常看到兩個球員一對一單挑,隊友全部 作壁上觀;美國人最愛的美式足球更百分之百是場上22人的集體行動。相對之下,棒球越 來越變成只見投打對決,不是三振就是保送,即使有稍縱即逝的全壘打也只能帶來短暫快 感的對手戲,自然顯得可看性大減。 除了球打在場內的守備演出外,投捕二游聯手與一壘跑者之間的對決當然也是棒球的另一 大亮點。盜壘帶給觀眾速度上的刺激感,為球賽增添另一種空間層次的豐富性。球迷們應 該都還記得過去漢米爾頓是如何用他的快腿屢屢令人大開眼界,也不會忘記小熊明星球員 貝茲(Javier Baez)盜壘時閃避野手觸殺或觸殺盜壘跑者的精彩「手藝」。現任道奇總 教練羅伯茲(Dave Roberts)在2004年美聯冠軍賽第四戰的「那次盜壘」(The Steal) ,更被譽為紅襪從0勝3敗演出神奇大逆轉的轉捩點,至今仍讓許多人記憶猶新。 運動競賽,尤其是團隊運動需要有多種不同的面向,才能帶給球迷精彩紛陳的快感,即便 球速再快、全壘打再多,最後也不免流於單調,讓看膩的球迷既關上電視也無意踏進球場 。但歷經90年代的長打大爆炸及數據分析革命後,盜壘重要性大幅下滑,球賽的同質性也 越來越高,而且這樣的趨勢顯然尚未停止。如今我們很難想像1985年的紅雀隊是如何盜出 單季314次這樣的天文數字,但在當時卻也存在著打法跟紅雀南轅北轍,反倒像現今球隊 一樣靠長打決勝負的金鶯打線(214發全壘打,盜壘只有69次)。之所以指出這點,用意 並非是要譴責當今的大聯盟球隊不多盜幾個壘包——畢竟球隊的唯一目標就是找出求勝的 最佳方法,也沒有貴古賤今,吹捧過去比賽精彩程度的意思。而是要指出,如何正視並解 決這樣的問題,重新為球迷帶來更多樣化的精彩球賽,正是大聯盟官方該盡的責任。 https://goo.gl/3LRdBJ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166.20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543844416.A.7BC.html

12/03 21:41, 5年前 , 1F
文長。
12/03 21:41, 1F

12/03 21:44, 5年前 , 2F
比起跑的快 會抓時機也很重要 田徑選手不會比較吃香
12/03 21:44, 2F

12/03 21:48, 5年前 , 3F
就叫跑壘指導拿起跑槍’‘磅‘’一聲給田徑員應該會好
12/03 21:48, 3F

12/03 21:48, 5年前 , 4F
12/03 21:48, 4F

12/03 21:49, 5年前 , 5F
推。
12/03 21:49, 5F

12/03 21:55, 5年前 , 6F
12/03 21:55, 6F

12/03 21:59, 5年前 , 7F
好文
12/03 21:59, 7F

12/03 22:08, 5年前 , 8F
看標題以為LYS
12/03 22:08, 8F

12/03 22:12, 5年前 , 9F
這標題就最近上映的國片啊 竟然沒人知道
12/03 22:12, 9F

12/03 22:25, 5年前 , 10F
然後記得沒錯的話 標題這個原本是韓國電影改編的
12/03 22:25, 10F

12/03 22:29, 5年前 , 11F
除非成功率到8成 不然划不來 不如乖乖等隊友尻長打
12/03 22:29, 11F

12/03 22:57, 5年前 , 12F
這篇是黃甘霖投書吧
12/03 22:57, 12F

12/03 22:58, 5年前 , 13F
幫alin打歌喔?
12/03 22:58, 13F

12/03 23:47, 5年前 , 14F
盜壘刺改成只增加出局數但跑者不變 或是跑者消失但出
12/03 23:47, 14F

12/03 23:47, 5年前 , 15F
局數不變試試? 但這變化太大我看是不敢試
12/03 23:47, 15F

12/04 00:13, 5年前 , 16F
規則上這樣改老棒球迷應該很難接受
12/04 00:13, 16F

12/04 08:12, 5年前 , 17F
最好LYS寫的出這種文...
12/04 08:12, 17F

12/04 09:01, 5年前 , 18F
就最近上映的電影阿.......
12/04 09:01, 18F

12/04 09:40, 5年前 , 19F
小鄧鄧:
12/04 09:40, 19F

12/04 09:43, 5年前 , 20F
這樣會有甲斐阻殺了三次 第二棒還沒打完的情況
12/04 09:43, 20F

12/04 09:47, 5年前 , 21F
幻想文?結論否認的剛好都是文章要講的
12/04 09:47, 21F

12/04 10:13, 5年前 , 22F
盜壘本來就容易受傷.要跑就要承受
12/04 10:13, 22F

12/05 02:27, 5年前 , 23F
關鍵比賽盜壘其實很重要,但例行賽風險太高了
12/05 02:27, 23F
文章代碼(AID): #1S1J90Uy (Baseball)
文章代碼(AID): #1S1J90Uy (Bas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