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第5隊難產 吳志揚:本土企業沒強烈意願

看板Baseball作者 (wiwi)時間5年前 (2018/10/25 08:55), 5年前編輯推噓14(14026)
留言40則, 19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Davichi5566 (如果從此不見面)》之銘言: : 第5隊難產 吳志揚:本土企業沒強烈意願 : 2018-10-24 20:00聯合報 記者葉姵妤╱即時報導 : 中職第5隊至今難產,目前最有意願加盟的大魯閣、澳職都是境外球隊,本土企業始終興 : 趣缺缺,吳志揚表示,已親自拜會超過20家本土企業,「目前沒有人有強烈意願。」 : 中職今天召開常務理事會,吳志揚開頭就向4隊常務理事報告增隊一事,他提到,自己親 : 自拜訪的就超過20家企業,「都是大咖,包括一些半公營事業。」卻都沒有意願組隊進軍 : 中職。 : 「現在百業蕭條、消費緊縮,現在的4支球團要維持原來的進場人數就已經很困難了。」 : 吳志揚表示,大部分企業有的擺明沒有興趣(成為新球隊),有的企業表達對職棒有興趣 : ,但僅限於活動贊助,「目前沒有人有強烈意願要投入去養一支球隊。」 : 中職去年決議增隊門檻,新球隊加盟權利金1.2億元(可2年內分期付款)、5年經營保證 : 金3.6億元(現金或銀行保證函)及地方棒球振興計畫1億元,也被討論是否金額過高讓企 : 業卻步,對此吳志揚表示:「這樣的條件真的不高,如果企業覺得這樣條件太高,就代表 : 企業也沒有心。」 : 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40519?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台灣玩得起職棒的大公司 就算高層真的有興趣 也要經過大股東或董事會同意 才能進軍 對這些公司而言 加盟金應該不是問題 最大問題是在於 由零資源 到組出一支球隊 就要花一筆錢 弄出一支球隊後 最快也要第三年 才能在一軍出賽 對職棒內行的人 自然覺得合理 但對職棒外行 想養職棒做廣告的老闆 聽到要投資7億 3年後 才能回收相關效益 不管是股東會議或董事會 就很難過關 (還不如 一年花個幾百萬 弄個甲組打一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179.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540428952.A.671.html

10/25 08:59, 5年前 , 1F
所以就要靠現在的四球團努力讓餅看起來好像很大啊
10/25 08:59, 1F

10/25 08:59, 5年前 , 2F
同意,所以澳職加入將來退出時就可很容易轉賣有人接手
10/25 08:59, 2F

10/25 09:00, 5年前 , 3F
不然這種賠本生意到底有誰會想把錢丟進去
10/25 09:00, 3F

10/25 09:01, 5年前 , 4F
不一定要董事會同意 我看我們公司零用金規定
10/25 09:01, 4F

10/25 09:01, 5年前 , 5F
澳職退出是要怎麼轉賣? 整票澳洲人撤走跟重練差不多
10/25 09:01, 5F

10/25 09:02, 5年前 , 6F
董事長單筆額度是三億元 快要夠買球隊了
10/25 09:02, 6F

10/25 09:03, 5年前 , 7F
二樓的idea不錯耶,或許可以從「聯盟拉贊助建球隊,進一軍
10/25 09:03, 7F

10/25 09:03, 5年前 , 8F
之後賣給企業來擴隊」來思考擴隊途徑也不一定
10/25 09:03, 8F

10/25 09:04, 5年前 , 9F
澳職打個幾年至少會有基礎設施,部份本土球員甚至啦啦隊或
10/25 09:04, 9F

10/25 09:04, 5年前 , 10F
基本球迷,不會什麼都沒有
10/25 09:04, 10F

10/25 09:05, 5年前 , 11F
前提,真的有要打那麼久
10/25 09:05, 11F

10/25 09:06, 5年前 , 12F
澳隊大多數是外國人,管理和成本開銷更大
10/25 09:06, 12F

10/25 09:06, 5年前 , 13F
台GG:
10/25 09:06, 13F

10/25 09:09, 5年前 , 14F
那你當初是在大聲什麼?
10/25 09:09, 14F

10/25 09:09, 5年前 , 15F
只能靠鄉民集資啦 我出100批幣
10/25 09:09, 15F

10/25 09:14, 5年前 , 16F
三年後回收還是最大理想化,因為新球隊球迷不一定很多和
10/25 09:14, 16F

10/25 09:14, 5年前 , 17F
進場了
10/25 09:14, 17F

10/25 09:17, 5年前 , 18F
其實要大企業出錢不一定要股東董事會同意,有很多種方式,
10/25 09:17, 18F

10/25 09:17, 5年前 , 19F
就拿中信來說,也利用其他方式支持球隊,方法是人想的,意
10/25 09:17, 19F

10/25 09:17, 5年前 , 20F
願很重要。其實每年賠一點錢無所謂,但是投資球隊的效應要
10/25 09:17, 20F

10/25 09:17, 5年前 , 21F
有,廣告效應跟拿冠軍是最顯而易見,最怕是兩個都沒有,然
10/25 09:17, 21F

10/25 09:17, 5年前 , 22F
後球隊戰績爛,上周刊,那些大老闆最怕花錢還要被他朋友虧
10/25 09:17, 22F

10/25 09:17, 5年前 , 23F
你們球隊怎樣怎樣
10/25 09:17, 23F

10/25 09:18, 5年前 , 24F
本來拿錢出來的方式就沒有一定要股東同意了,重點是無論怎
10/25 09:18, 24F

10/25 09:18, 5年前 , 25F
十年前那時候統一操作最好吧,不時就會看到7-11特價
10/25 09:18, 25F

10/25 09:18, 5年前 , 26F
麼拿錢,最後目的就是要賺錢,能忍受虧損好幾年的企業老闆
10/25 09:18, 26F

10/25 09:19, 5年前 , 27F
台灣沒幾個辦得到,所以基本上「正規」的第五隊真的想都不
10/25 09:19, 27F

10/25 09:19, 5年前 , 28F
用想了,等四隊哪隊又不想玩了接手就好,這幾年不就一直是
10/25 09:19, 28F

10/25 09:19, 5年前 , 29F
這樣?
10/25 09:19, 29F

10/25 09:41, 5年前 , 30F
澳洲人到時候把球隊賣給本土如果球員不夠一定有方法啦
10/25 09:41, 30F

10/25 09:57, 5年前 , 31F
二樓想法好像不錯
10/25 09:57, 31F

10/25 09:59, 5年前 , 32F
我假設 如果有些企業是真的想要直接打一軍聯賽 需要付出
10/25 09:59, 32F

10/25 09:59, 5年前 , 33F
很大代價 你必須簽剛釋出的球員 外加新人所組成的雜派軍
10/25 09:59, 33F

10/25 09:59, 5年前 , 34F
一般要有28個隊職員外加三名洋將 二軍你必須在三年內要
10/25 09:59, 34F

10/25 09:59, 5年前 , 35F
生出來 在這三年內不準釋出本土球員
10/25 09:59, 35F

10/25 10:32, 5年前 , 36F
原來MLB和NPB都是外行人才讓新球隊打一軍
10/25 10:32, 36F

10/25 10:34, 5年前 , 37F
國力的差距真讓人感嘆 內行人領導的聯盟卻輸外行人的
10/25 10:34, 37F
中職的市場規格 選手資源是跟韓職比較相近的 所以使用韓職的方式沒什麼問題 ※ 編輯: wiwi0526 (114.27.179.80), 10/25/2018 11:32:29

10/25 11:47, 5年前 , 38F
二樓的主意不錯,不如四隊合資養兩隊,養大之後再賣掉賺錢
10/25 11:47, 38F

10/25 12:05, 5年前 , 39F
如果我說辜 球隊沒賺錢冠軍都不打緊 但形象廣告效益
10/25 12:05, 39F

10/25 12:05, 5年前 , 40F
要有
10/25 12:05, 40F
文章代碼(AID): #1RqHIOPn (Basebal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RqHIOPn (Bas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