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球線選擇

看板Badminton作者 (羽球萬歲)時間10年前 (2013/11/20 03:00), 編輯推噓17(170119)
留言136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hyena811004 (Hyena)》之銘言: : 最近買了一隻MKR-200穿BG-85 24磅 : 結果今天才第一天用他 我的BG-85就斷了 : 真的細線比較容易斷嗎? : 有沒有推薦的球線? 看到此篇底下推文有人問到 空拍上機跟先上線再上機有什麼差別嗎? 小弟不才 針對這部分提出個人經驗見解 若有錯誤還望先進提出指正 個人有一台立式手搖雙軌固定夾六點式固定的穿線機 現在拉線都是先上線再上機 採用雙線四結 由中央直線開始拉 左右各進一條線依序完成後才換橫線 橫線磅數較直線磅數多兩磅 個人近五年來使用磅數固定為 直線三十磅 橫線三十二磅 手上拍子的分布 日製YY四支 台製YY前後拿過十支 另外FLEET、MMOA等拍皆有 目前雙打使用台製YY 單打混雙才使用日製YY (最大程度避免敲框的機會) 以上提出資料 只是作為個人說明參考用 非引戰 我現在拉線都是先上線再上機 這樣的原因是為了拉線方便 因為 通常我們都是先拉直線 後面才拉橫線 拍子的設計上 會有部分直線與橫線穿過同個孔 那個孔通常會做的比較大 單粒釘(黑色的塑膠)也會比較大以容納兩線穿過 在這種孔常有一種情況是 直線拉緊之後 橫線要再穿過該孔 常會被直線所阻礙 必須用工具先將直線稍微撐開 才能讓橫線順利穿過該孔 甚至有些拍款 這種孔的設計偏小 常常直線拉緊後 橫線很難再進入 這時候花在搞那條直線的時間就會大幅增加 又怕會不小心割斷那條直線 尤其是高磅數情況下 更是心驚膽跳 因此 我現在都是先上線再上機 有直線橫線重疊的那個孔 就會留個"耳朵" 避免直線拉緊後咬死橫線的情況產生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 未上機前 橫線上下繞過直線比較容易 因為作業空間比較大 如果是先上機才上線 上下繞過直線這個作業空間就會受限於機台 我自己覺得很難操作 所以就不再採用先上機後上線了 另外 針對高磅數的部分 板上也曾經有許多板友提出許多疑問 我想也藉著這個機會一起分享 我球齡20年 未受過正統科班訓練 完全靠自學 一開始打球也是從19磅打起 後來打22磅打了好久 直到十年前買了第一台桌上型穿線機(飛夾手搖式) 才慢慢提高磅數到26磅 後來發現只有飛夾而沒有軌道固定夾的這種穿線機 拉線磅數雖然ok 但夾線的磅數都會跑掉 而且無法從中間展開 只能從旁邊開始拉起 當磅數較高時 拍框都會變形 左右彎曲情況不對稱 感覺對拍子的結構不好 因此後來才買有軌道固定夾的機種 能從中間展開 拍框左右受力均勻 就不會有變形的情況發生了 也才敢把拍子拉到三十磅以上 關於磅數的部分 以同一支拍子來說 我可以感受到高磅數出球明顯比低磅數快的多 尤其是在雙打網前平推的部分 可以感覺出球沒有遲滯 若是低磅則會有明顯遲滯 這個遲滯的時間雖然很短 但是就足以造成對手是否失誤的差別 有時候就算我預測到球路很快上網抓球 若是磅數太低 出球不夠快 對手仍有機會把球救回 另外 高磅數擊球聲音比較脆比較響亮 尤其是扣球時 聽起來就是有種"送"的FU 所以我喜歡 當然 高磅數也不是完全只有好處 其實壞處也蠻多的 第一個傷拍 第二個手腕與動作要求度高 第三個線容易斷 第四個傷荷包 傷拍的部分 我想也不用多說 拍框結構承受力量越大當然就越脆弱 承受外力撞擊的能力就越低囉 我曾經拿一支雜牌的比賽獎品穿25磅 一樣是兩線四結中間展開 穿的時候無異樣 拍框也全新沒受損 沒想到穿好之後拿起來揮個兩下 拍框竟然開始慢慢的彎曲 像煎薄餅這樣 嚇的我趕緊剪線才沒斷拍 不過這拍也被我打入冷宮不再使用 另外 我各有一支yy的ns850、nr100、mp22 原本都是三十磅活的好好的(各斷線重穿好幾次了) 後來都是因為第六孔直線斷掉(橫線的開始結處) 立馬造成拍框左右受力不均而從拍框內側裂開 這樣冤枉而死的 雖然空拍看起來還好 但拉線後就是歪一邊 也是只能望拍興嘆了 這邊順便跟大家分享的剪線的方法 我通常斷線都在甜蜜區的橫線 剪線必須由中間開始上下各一條線再左右各一條線 然後再上下各一條線 左右各一條線這樣剪 緩慢的依序將線剪開 不要全部橫線或直線一次剪光 這樣的目的是 避免拍框承受太劇烈的變形造成結構損傷 尤其是在高磅數的情況下 因為我就有一支yy日製的ns9000s 場上激烈攻防中途斷線下場換拍 請場邊球友幫我剪線 但是我又急著上場忘記講 所以他直接直一刀橫一刀後 拍框12點鐘就一道裂痕 之後一樣穿30磅 但是每次使用後就看到那裂痕逐漸擴大 直到上個月終於受不了 crash了 心痛阿!!! 再來 手腕與動作要求度高 是因為 必須要會正確的使用手腕而且擊中甜點 高磅數拍才能把球打的又快又遠 而且不會有吃力的感覺 一般大家常說拿太高磅 會覺得球打不出去 或打的很吃力 這種情況 我想就是手腕的運用還不夠成熟 即使手腕運用OK 擊球的時間也需要重新適應 絕對跟低磅拍不一樣 而且手腕的使用牽涉到全身的協調性 發力正確與否 否則即使可以勉強打的動高磅數 但隨之而來的運動傷害可能層出不窮 這樣反而適得其反 不可不慎 至於線容易斷跟傷荷包 我也有深刻的體會 以前打22磅 bg65 可以打到經緯線交叉處多處起毛 眼看快斷了卻就是不會斷 現在打30磅 bg65 ti 只要看到哪個交叉處稍微起毛 就在煩惱什麼時候才有空穿線了 現在線都一直漲 球也一直漲 貴貴阿!!! 羽球可以說是改變我一生際遇的運動 藉著這個運動讓我認識到許多貴人與朋友 所以抱著回饋與感恩的心情 我也很樂意分享我的經驗 同時也很高興藉著這個版讓我得到許多知識 看到很多以前從來沒想過的問題 版上高手眾多 我只是還在學習的小咖 小小的分享佔個版面 希望提供給有需要的人當作參考 謝謝指教 --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85.75

11/20 08:09, , 1F
30lb,有點牛b啊
11/20 08:09, 1F

11/20 08:50, , 2F
明明就可以不用工具撐開重復孔
11/20 08:50, 2F
m兄可以請您大概講解一下 如果不用線錐或其他工具撐開已經拉緊的直線 要怎麼樣較順利的讓該重複孔穿進第二條線呢? 謝謝

11/20 08:50, , 3F
明明機上穿跟上好線就習慣問題
11/20 08:50, 3F

11/20 08:52, , 4F
傷不傷線是看拉的過程中有沒有顧好線
11/20 08:52, 4F

11/20 12:23, , 5F
感覺是高手
11/20 12:23, 5F

11/20 13:02, , 6F
不愧是20年的心得啊~
11/20 13:02, 6F

11/20 13:54, , 7F
ashaway的線不空拍上機穿有辦法顧到不起毛嗎?
11/20 13:54, 7F

11/20 15:35, , 8F
問題是拿去外面穿線還不是要看店家高興先上機還是
11/20 15:35, 8F

11/20 15:36, , 9F
先上線~~
11/20 15:36, 9F

11/20 18:52, , 10F
子彈線跟三色線穿過都不會啊...
11/20 18:52, 10F

11/20 21:47, , 11F
高磅真的很傷錢包..
11/20 21:47, 11F
現在打球時間很珍貴 所以打起來的爽度考量比錢包優先 哈哈 ※ 編輯: AEROFIRST 來自: 1.34.85.75 (11/20 23:14)

11/20 23:18, , 12F
請到松山體育看老闆用刀片切.....
11/20 23:18, 12F

11/20 23:21, , 13F
過重覆孔是有眉角的...用工具只是為了方便
11/20 23:21, 13F
好的 我會去朝聖學習的

11/21 00:46, , 14F
不過細線穿高磅得到的殺球威力遠遠不及粗線......
11/21 00:46, 14F

11/21 01:37, , 15F
建議你拿一兩把拍子去台中興和綁 你就能偷學了
11/21 01:37, 15F

11/21 01:39, , 16F
先綁線再上機.. 對我而言 非引戰 根本xx 我遇過 當場
11/21 01:39, 16F

11/21 01:40, , 17F
就制止那位仁兄停手 拍子收收 錢給他我就閃了
11/21 01:40, 17F

11/21 01:42, , 18F
還有 "橫線上下繞過直線比較容易" 去看過興和手法
11/21 01:42, 18F

11/21 01:42, , 19F
我就一直很想偷學
11/21 01:42, 19F

11/21 01:46, , 20F
不過你能打到30P了 根本前輩等級了 給推
11/21 01:46, 20F
謝謝 我不是前輩 只是喜歡打高磅數的路人 請問P兄堅持上機才上線的理由是什麼呢? 對我實際操作的結果來說 上機才上線跟先上線後上線 穿好的線打起來的品質是一樣的 除了前面m兄提到的習慣問題外 有其他原因一定要上機才能上線嗎? 謝謝 ※ 編輯: AEROFIRST 來自: 1.34.85.75 (11/21 09:04)

11/21 09:38, , 21F
有人的說法是空拍上機比較不傷線和線孔 磅數也比較好
11/21 09:38, 21F

11/21 09:39, , 22F
不過只要不特別講 大概99%都會是先穿好再上機
11/21 09:39, 22F

11/21 09:39, , 23F
因為我看過認識的空拍上機拉張人vs先穿好拉兩線四結
11/21 09:39, 23F

11/21 09:39, , 24F
那個時間大概兩倍差距.....
11/21 09:39, 24F

11/21 12:49, , 25F
先穿再上 容易因拉磅受力不均傷線傷孔傷拍 且線床磅
11/21 12:49, 25F

11/21 12:51, , 26F
數也容易達不了設定磅壓 簡單講磅壓不均 其實你說的
11/21 12:51, 26F

11/21 12:53, , 27F
先線後機和橫線好穿 都是偷吃步求方便發展來的 你也
11/21 12:53, 27F

11/21 12:54, , 28F
說了"為了方便簡單"
11/21 12:54, 28F
P兄 可以解釋一下為什麼先穿再上 會讓球拍拉磅受力不均傷線傷孔傷拍嗎? 還有怎麼說達不到設定磅壓? 如果一樣雙線四結 穿線走位都一樣的情況下 先上機後上線與先上線後上機 應該都是先拉直線後拉橫線吧!? 如果是這樣的話 理論上來說 兩者每條線的受力順序都是一樣的 為什麼先上線再上機就會傷拍呢? 感謝解惑

11/21 14:35, , 29F
那這樣說好了 為了空拍上機的話P大願意加價工錢嗎?
11/21 14:35, 29F

11/21 14:36, , 30F
因為我認識的幫我拉張人 也都強調要有空閒才能幫我
11/21 14:36, 30F

11/21 14:36, , 31F
拉 平常穿線還要顧店etc 根本擠不出那麼多時間
11/21 14:36, 31F

11/21 14:38, , 32F
所以允許的話 當然自己拉是最好的 才可以拉出自己想
11/21 14:38, 32F

11/21 14:38, , 33F
拉的東西
11/21 14:38, 33F
是的 就是因為曾經被一間兩光的店把我一支拍穿成歪的 (所有直線都往旁偏一孔) 所以我才下決心買一台穿線機自己穿 後來發現桌上型的沒辦法達到要求 所以又換了更高階的機種 才敢拿日製拍來穿 穿出自己要的品質 哈哈
還有 65 則推文
還有 10 段內文
11/23 07:18, , 99F
等你得到老闆回答的時候請跟我說一下
11/23 07:18, 99F

11/23 07:20, , 100F
手搖式比電腦拉線慢...我想我今天又有得笑了
11/23 07:20, 100F
你沒聽過不代表沒有 這樣就要笑的話 我想你每天會笑不完 因為世界之大 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我講的東西都是實際上機的經驗 如果你這麼厲害 也請你自己弄台穿線機(最好是電腦穿線機,有恆拉的喔) 實際穿線拉線超過百支的經驗後 再來提出你的見解看法 提出批評總是比提出證據來的容易

11/23 07:21, , 101F
每年台北公開賽結束,YY把穿線機打折賣時都要用搶的
11/23 07:21, 101F

11/23 07:21, , 102F
那大家幹麻不去搶一台手搖就好了...
11/23 07:21, 102F

11/23 07:22, , 103F
一台機器算十萬就好,穿一次賺工錢一百五...
11/23 07:22, 103F

11/23 07:22, , 104F
請問要穿幾支才會回本?
11/23 07:22, 104F

11/23 07:22, , 105F
店家開門賺錢的會不知道非電腦攤提比較快嗎?
11/23 07:22, 105F

11/23 07:24, , 106F
問我相不相信非電腦跟電腦一樣好...
11/23 07:24, 106F

11/23 07:24, , 107F
那現在用電腦拉線的店家都是傻子嗎?
11/23 07:24, 107F
這我已經講過 p大也提出看法 非電腦穿線的重錘式穿線機 磅數可是比電腦更精準的 老師在講你有沒有在聽!? 另外 "噱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兩間店面 一間用電腦穿線機 一間用重錘式穿線機 對一般消費者而言(包括你) 會選哪間進去給他穿??? ※ 編輯: AEROFIRST 來自: 1.34.85.75 (11/23 11:29)

11/23 13:12, , 108F
我現在就是用電腦穿線機在拉啊
11/23 13:12, 108F

11/23 13:12, , 109F
我拉過不下兩百支,然後勒?
11/23 13:12, 109F

11/23 13:13, , 110F
那你請P大店面全換重錘好了
11/23 13:13, 110F

11/23 20:27, , 111F
小弟覺得這個討論蠻不錯的
11/23 20:27, 111F

11/23 20:28, , 112F
提出一點看法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
11/23 20:28, 112F

11/23 20:29, , 113F
重錘磅數是可以準確沒錯 但是通常此穿線機的架拍系統
11/23 20:29, 113F

11/23 20:29, , 114F
不會比電腦穿線機的架拍系統高級
11/23 20:29, 114F

11/23 20:29, , 115F
夾線系統也是如此
11/23 20:29, 115F

11/23 20:30, , 116F
再來是小弟有時一天需要穿30支球拍以上
11/23 20:30, 116F

11/23 20:30, , 117F
如果使用重錘穿線機我一天可能只能穿10幾支就很累了
11/23 20:30, 117F

11/23 20:30, , 118F
所以小弟實在無法把店裡穿線機改成重錘式的
11/23 20:30, 118F

11/23 20:32, , 119F
小弟技術不好 無法克服預編以後橫線旋轉的問題
11/23 20:32, 119F

11/23 20:33, , 120F
所以小弟都是使用空拍上機
11/23 20:33, 120F

11/23 20:34, , 121F
另外小弟確實有做過實驗 用一樣的手法一樣磅數
11/23 20:34, 121F

11/23 20:34, , 122F
預編的球拍網壓比空拍上機的還低 故小弟認為空拍上機
11/23 20:34, 122F

11/23 20:34, , 123F
比較足磅 (小弟使用ERT300測網壓)
11/23 20:34, 123F

11/23 20:38, , 124F
11/23 20:38, 124F

11/23 20:39, , 125F
此照片為我師父的機器 為了減少掉磅特別改的款
11/23 20:39, 125F

11/23 20:40, , 126F
可以看一下夾線系統被架高了 可以減少線夾的空隙
11/23 20:40, 126F

11/23 20:40, , 127F
穿出來會更足磅
11/23 20:40, 127F

11/23 21:33, , 128F
給樓上推 我的拍子就都是你綁的啦 至從你營業後 我就
11/23 21:33, 128F

11/23 21:34, , 129F
離不開了!!
11/23 21:34, 129F

11/23 21:35, , 130F
我還是堅持我的立場 非空拍上線的一律不考慮
11/23 21:35, 130F

11/23 21:37, , 131F
為何這麼堅持 我大學四年在體育用品打工 穿了3.5年拍
11/23 21:37, 131F

11/23 21:40, , 132F
這篇專業的各位在 我便不用多長篇大論 我只想說 穿線
11/23 21:40, 132F

11/23 21:41, , 133F
師這個職業 要有熱情 愛 跟良心的堅持
11/23 21:41, 133F

08/06 16:59, , 134F
我就一直很想偷學 https://noxiv.com
08/06 16:59, 134F

09/07 02:59, , 135F
畢竟營業用不可能整天在 https://daxiv.com
09/07 02:59, 135F

12/03 21:35, , 136F
有人的說法是空拍上機比 https://daxiv.com
12/03 21:35, 136F
文章代碼(AID): #1IYxL07T (Badmint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YxL07T (Badmi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