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寶寶] 關於親子課程中孩子的表現

看板BabyMother作者時間4年前 (2019/12/08 08:03), 4年前編輯推噓29(2904)
留言33則, 2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您好,我是小魚職能治療師 以下簡單介紹引導孩子進入團體的一些小技巧,希望可以給你一些方向 親子課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一定是「親子互動」,親子互動當中不只是一起做某件事情的回憶,而其中更包含了孩子對於家長的依賴、任性、耍賴以及家長因應不同的狀況該如何適切回應等,所以親子課程中,最大的目標其實在於家長的「增能」,讓家長學習如何引導孩子才是課程的重點技巧!達成這個目標後,其次才是課程技巧(如畫畫、音樂、游泳...等)與初階團體的練習。 那麼關於初階團體的練習,家長可以怎麼引導呢? 1. 給予適應的時間,營造團體正向經驗 針對完全未接受團體經驗的孩子,家長在前期2-3堂課左右的目標其實會是先放在讓孩子在團體中也能感到自在,這時的目標就會完全放在引起孩子的興趣、給予孩子最低限度的規範和要求,若是在初期就讓孩子備感恐懼或壓力,則孩子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更容易拒絕進入團體。這是許多家長常忽略的重點,導致孩子初期團體經驗感到挫折其實會導致後續要花更多心力讓孩子適應課程。 2. 平行遊戲的比例 平行遊戲是讓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之一,讓孩子在團體中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從事自己喜歡的遊戲,其實對於孩子是有紓壓的效果,因此當孩子狀況不好時,家長可能就需要容許孩子執行平行遊戲的比例提高,讓孩子有適切的緩衝活動。 3. 觀察團體並漸進式誘發執行 同上,當孩子狀況慢慢進入比較輕鬆自在時,吸引孩子在外圍觀察是非常重要的。「哇!哥哥變成小兔子了~你知道小兔子是用哪裡跳高高嗎?」「姐姐要搭船去日本啦!你想要去哪裡呢?」過程中先由讓孩子短暫注意團體的活動、詢問對於孩子簡單的問題誘發孩子回答...等,這些都是能讓孩子漸進式從團體外圍,慢慢執行與團體相同活動的方式,就算是在角落自己一個人簡單的模仿一下兔子跳,這都是孩子在觀察與嘗試的重要過程。而這時家長也要記得孩子比起前面的狀態已經有大幅的進步了,適當的誇獎孩子「哇!你是跳好高的小兔子耶!」等,不要想著孩子怎麼還在 團體外圍,才能給予孩子適當的誇獎與鼓勵,讓孩子看到自己願意嘗試是很棒的一件事情。 4. 看見孩子的困難 3歲前的孩子,對於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尚未成熟,表面上看起來就是孩子不斷的在說「不要」,但其實背後不要的原因可能是需要家長細心觀察,並引導孩子說出來的。例如不願意帶著魚玩具去游泳,其實可能只是這個魚讓孩子覺得害怕,而不願意碰觸。不願意排隊或許可能只是不想與同儕靠太近等,這些都仰賴家長平日對於孩子細心的觀察,才能理解孩子說不出口的原因。 5. 延遲滿足的能力 首先,得先理解孩子的「邊緣狀態」,雖然都是拒絕執行,但仍是能看出孩子處於「尚可忍受3秒」或是「完全一秒都無法忍受,再被要求任何一秒就會爆炸」的邊緣狀態。當家長能區分孩子的狀態時,就可以妥善訓練「延遲滿足」的技巧了。例如當孩子現在立刻就要家長抱著,這時必需先傳遞出會讓孩子「滿足」的訊息,像是「好,我們要去找媽媽抱抱了!」,而延遲則可以用最簡單唱數「123,出發,找媽媽」,讓孩子明確知道數到三以後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東西,而初期練習時,可以先非常快速的唱數,當孩子越來越有在等待與理解時就可以慢慢的唱數,最後甚至就可 以進階到「收完這個玩具就找媽媽!」等。 6. 適當的誇獎與回饋 這其實是最難的,因為常常家長的目標與孩子的表現有落差時,家長很難能看到孩子的嘗試與小幅度的進展。舉例來說,總是在團體外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孩子,在老師的要求下雖然一樣拒絕收玩具(再被要求會崩潰而無法要求後),但在拒絕的過程並沒有離開位置時,這時可先由大人代收玩具,並示範收玩具的過程,同時立刻回應孩子,「哇!我們好棒,有收完玩具了耶!」讓孩子知道原來自己等待一下的過程是好行為,原來家長收玩具是好行為等。此外,也是要找到可以誇獎孩子的時間點,畢竟上課的規範對孩子是要勉強自己(甚至可以說是痛苦的),而自己又沒有ꔊ縝V的回饋時,其實會累積不喜歡上課的因子,因此能找到時間點給予孩子正向回饋是很重要的! 7. 無法妥協的最低原則 以上雖然探討了許多給予孩子彈性的空間,但當孩子出現搶奪玩具、過度影響他人、攻擊行為等,這些就會是沒有妥協的餘地了,就算孩子會崩潰但仍要強硬介入,(當然在介入的過程仍可有有彈性,例如想要別人的玩具可以引導孩子詢問對方願不願意交換、或是可否輪流玩公共設施等)。 以上,全部最困難的可能就是在有原則的情況下仍有許多彈性和緩衝的餘地,大家一起共勉之。 最後想回答推文為何入小班幼幼班規範立刻變超好的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家長不在身邊啊! 不用過度緊張自己是否因為太縱容孩子才養成孩子的這種個性,其實這是一個常態現象啊!因為我們是最親密的家人,本來就會讓孩子容易想要耍賴或任性(我現在回娘家也都敲腳划手機沒在幫我阿母收拾善後啊 阿母QQ)。所以接受孩子也會在不同情境有不同樣貌的行為吧! 連結是之前探討與「規範」、「邊緣狀態」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可以參考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6531246745084&id=118788706186005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8634146534794&id=118788706186005 ※ 引述《mapuce (好天氣)》之銘言: : 去上親子課(3y)也已經快兩個月了, : 但常常覺得他總是在課程「外」… : 像是… : 老師問問題不回(可能和老師不熟,不想回答) : 老師帶活動時,不聽老師的規則,也不太受我的控制,在團體中顯得他很沒有秩序。 : 小朋友排隊拿教具,但他不太會排隊,總是在隊伍外面。 : 但回家還是會突然唱起剛剛課程的歌,或說出老師說的話… : 這是因為他還沒有去上學,正常的狀況嗎? ----- 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G823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209.2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75763439.A.AC2.html

12/08 08:24, 4年前 , 1F
感謝分享,好實用!
12/08 08:24, 1F

12/08 08:56, 4年前 , 2F
謝謝分享~
12/08 08:56, 2F

12/08 09:03, 4年前 , 3F
親子課個人覺得是老師教育家長如何跟小孩玩
12/08 09:03, 3F

12/08 09:09, 4年前 , 4F
推~
12/08 09:09, 4F

12/08 09:26, 4年前 , 5F
謝謝分享 <3
12/08 09:26, 5F

12/08 10:18, 4年前 , 6F
謝謝分享,最近才在困擾這個問題,真的覺得老師也很
12/08 10:18, 6F

12/08 10:18, 4年前 , 7F
重要,如果老師硬要媽媽帶著小孩跟上進度,就更增加
12/08 10:18, 7F

12/08 10:18, 4年前 , 8F
小孩暴走的程度。QQ
12/08 10:18, 8F

12/08 10:20, 4年前 , 9F
很有幫助!謝謝分享 :D
12/08 10:20, 9F

12/08 10:26, 4年前 , 10F
謝謝分享
12/08 10:26, 10F

12/08 10:27, 4年前 , 11F
謝謝分享
12/08 10:27, 11F

12/08 11:03, 4年前 , 12F
12/08 11:03, 12F

12/08 11:10, 4年前 , 13F
感謝分享
12/08 11:10, 13F

12/08 12:37, 4年前 , 14F
好棒的分享
12/08 12:37, 14F

12/08 12:38, 4年前 , 15F
謝謝分享
12/08 12:38, 15F

12/08 12:47, 4年前 , 16F
可是我兒子在學校一樣排斥所有circle time,一學期
12/08 12:47, 16F

12/08 12:47, 4年前 , 17F
過去還是一樣。 是不是該讓他去蒙式比較適合
12/08 12:47, 17F
可能無法直接回覆是否蒙式就一定比較適合孩子,因為團體的能力還同時需要考量孩子的年紀或個性其他因素,而我自己接觸過特殊孩子是需要非常大量引導才能融入團體,到蒙式後卻更缺乏這類的經驗。當然,這還是需要考量不同的教育體系所執行的方式以及所遇到的老師影響,可能無法很果斷的說您的孩子就是適合某一個教育體系。 但建議您可以做的方式是和學校老師維持良好的溝通管道,同時也可以帶著孩子參與坊間的親子課程,觀察孩子利用何種方式的引導效果最好,再婉轉的告知老師或許孩子需要某些部份的協助。由您去分析孩子所需要的協助方式以及對孩子的理解,再由學校老師根據您的分析提供協助,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12/08 13:34, 4年前 , 18F
感謝分享!!!
12/08 13:34, 18F
※ 編輯: o9o9o (223.136.209.229 臺灣), 12/08/2019 14:30:18

12/08 15:40, 4年前 , 19F
謝謝妳的回答
12/08 15:40, 19F

12/08 17:40, 4年前 , 20F
謝謝分享 很實用
12/08 17:40, 20F

12/08 18:15, 4年前 , 21F
謝謝分享
12/08 18:15, 21F

12/08 18:23, 4年前 , 22F
推分享
12/08 18:23, 22F

12/08 21:06, 4年前 , 23F
小魚職能治療師超專業回覆!
12/08 21:06, 23F

12/08 22:19, 4年前 , 24F
超棒的分享!
12/08 22:19, 24F

12/08 22:34, 4年前 , 25F
感謝分享,很有幫助,難怪每次上完課媽媽比小孩還
12/08 22:34, 25F

12/08 22:34, 4年前 , 26F
累啊,講話講到口要乾了QQ
12/08 22:34, 26F

12/08 22:35, 4年前 , 27F
好專業且受用文章,謝謝小魚職能治療師
12/08 22:35, 27F

12/08 22:39, 4年前 , 28F
謝謝分享
12/08 22:39, 28F

12/09 11:21, 4年前 , 29F
非常感謝!
12/09 11:21, 29F

12/09 11:39, 4年前 , 30F
12/09 11:39, 30F

12/09 12:42, 4年前 , 31F
好文!感謝分享
12/09 12:42, 31F

12/10 03:20, 4年前 , 32F
感謝分享,非常受用
12/10 03:20, 32F

05/21 23:02, 5年前 , 33F
謝謝分享
05/21 23:02, 33F
文章代碼(AID): #1Tx3tlh2 (BabyMother)
文章代碼(AID): #1Tx3tlh2 (BabyM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