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寶寶] 大寶情緒問題 還是我們教養問題

看板BabyMother作者 (娜娜)時間6年前 (2018/03/17 08:39), 6年前編輯推噓18(18047)
留言65則, 13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lyre ()》之銘言: : 大寶2y8m 另有二寶1y : 現在想問的的是大寶,不知道是我們教養的問題,還是我的大寶需要去評估情緒問題 : 2.幾乎所有事情都要跟他講道理或是唱一齣戲給他聽,直接命令不能做或是威脅不能做 : 沒有在「信到」(台語,就是不鳥我的意思吧) 我女兒也是從小就無法直接命令的孩子, 另外一方面,其實我也很少用這樣的方式。 大概是因為我自己從小就討厭大人說那句最經典的「沒有原因!反正就是這樣!」 這種「我說的就是規定」「小孩子就是要聽不能違抗」的態度一直印在我心底, 所以當我女兒開始有反抗意識的時候, 我就和自己說,我不想要變成這樣的媽媽。 但演變到女兒真的能接受我的講法的階段之前, 我曾經鬼打牆了很長一段時間,也苦惱孩子為什麼怎麼講都講不聽? 後來看了《孩子只是卡住了》那本書後才發現, 其實不是孩子只照著她自己的想法或意願做, 而是她根本沒聽懂我剛剛講的那串話, 我花了這麼多時間去對談或是溝通其實都是無效的。 既然是無效的、聽不懂的,又怎麼能期待兩三歲的孩子能夠在聽完之後照著做? 無論是講道理或是唱一齣戲, 重點不在於我們花多少時間和孩子說, 而是你說的道理或唱的戲,孩子到底聽懂了沒? 於是我開始改變模式,當我發現我講完之後孩子還是不肯做的時候, 我會主動問孩子說「你是不是不理解媽媽剛剛講的意思是什麼?」 然後再想辦法換一種描述狀況和說明道理的方法講一次。 我媽常對我說:「孩子幾歲、妳就要把自己降到幾歲來說話。」 孩子三歲妳就三歲,孩子十三歲妳就要用十三歲的講話方式。 : 譬如: : a.為何過馬路一定要牽手?跟他說因為有車,然後他在人行道就常常掙脫我的手爆衝, : 後說這邊是人行道,不是馬路XDD 第一個,先指著人行道上停在旁邊的車子讓孩子知道人行道上也會有車, 而不是只有馬路上才會有車出現,所以人行道上也要小心。 (該感謝台灣人愛停車在人行道上讓我們可以趁機拐騙孩子嗎?XDDDDD) 第二個,因為有車所以一定要牽手,這個邏輯我們懂, 但對孩子來說可能會覺得「蛤?有車?然後咧?」 在孩子的邏輯裡可能無法理解「有車=危險」,或者說, 他們可能連「危險」所帶來的後果都無法理解。 所以妳要挑選孩子能夠理解或是有經驗過的詞彙來說。 例如在這個case中,我和我女兒的說法是: 妳不牽手,妳也長得沒有和爸爸媽媽一樣高, 萬一有車子過來人行道的時候會看不到妳而撞到妳, 妳被撞到之後會受傷,就像妳跌倒會痛痛一樣。 很嚴重的受傷就要送去醫院, 妳可能要住院、護士阿姨要幫妳打針、醫生叔叔要幫妳治療; 如果更嚴重的受傷,妳可能就得離開爸爸媽媽身邊, 沒辦法回家玩玩具、沒辦法去公園玩溜滑梯.... 挑選孩子會在意的生活娛樂講,於是孩子知道了: 1. 人行道上也有可能有車,不是只有馬路才要小心車子(原因) 2. 有車等於有危險(可能發生的事情) 3. 有危險受了傷就得去醫院甚至不能玩(後果) 當然另外一種比較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挑選孩子會怕的事情說, 例如我女兒很怕大野狼,我會和她說: 1. 人行道上不一定有車,但會有大野狼出現,(原因) 2. 萬一妳沒有牽好的話,大野狼突然從旁邊衝出來把妳抱走,(可能發生的事情) 3. 媽媽會來不及保護妳,妳被帶走了也會見不到媽媽。(後果) 孩子理解我挑選的劇情,她可以理解並且想像得到這個後果, 而她也不希望這樣的後果發生,自然就會配合大人的作法。 這就會是一個有效的溝通內容,而不是無效地打轉。 所以當妳發現孩子還是不聽的時候,其實就代表孩子聽不懂, 那麼適時的換一種說法很重要。 : B.跟他說外面冷要穿外套,出門要穿衣服,就回我說:「這裏是室內,不用穿,到外面 : 穿」,每次都要到出樓下大門才要穿。媽媽覺得很煩,因為硬穿,他就會發脾氣,然後 : 他說不穿就不要出門,他有時候就真的不出門(但媽媽剛好想出門啊),或是穿上後, : 不甘情不願,待會就因其他小事發作...剛出門就想逃回家~ 其實這邊就真的是大人的問題。 對小孩來說,他在室內真的感覺不到甚麼叫做冷, 所以無法理解為什麼要穿起來,為什麼不能到外面再穿? 也就是說,他無法理解不穿外套出去「可能發生的事情是什麼」? 大人擔心的「後果」是什麼? 當然就無法接受大人採取的做法。 我每次去幼稚園接我女兒時也是不肯在教室裡先把外套穿上, 一定要走到門口感覺到冷風後才要穿。 這個真的是考驗大人耐心的時候,我的作法是和孩子商量各退一步: 「你把外套穿上、我不拉拉鍊,走到門口我們再拉。」 你的底線設清楚,然後稍微在不違背自己的底線的狀況下給孩子一點甜頭, 甚至是可以在孩子面前演一下: 『媽媽本來覺得一定要拉上拉鍊,是因為你想到外面再穿,我才讓你到門口拉拉鍊耶!』 有的時候孩子就會吃這一套,他以為你已經退讓有順著他的意思, 但實際上還是在你能忍受的底線範圍內。 這樣的結果,會不會比明知道孩子會發脾氣還硬穿, 結果出去之後大家心情不好又因為小事發作來得好呢? 同樣的狀況也可以應用在出去外面想要買東西的時候。 女兒出去逛寶雅都會很想要買個小東西(無論是食物或是玩具), 但我不想讓她養成只要出門都有東西可以買的壞習慣。 於是我會設定好希望她改變什麼行為的底線, 然後和她商量: 「媽媽本來也好想買給你唷! 可是我覺得你最近出門都不肯聽話穿外套, 如果你這一個禮拜都有乖乖穿外套,那麼下次我們來逛寶雅的時候, 就可以挑一個小東西買給你唷!」 底線是由父母設定的,演戲也是父母在演的, 但孩子能不能看懂這場戲、順著劇情走下去,就是看父母挑的「情節」他懂不懂。 花再多時間在無效的溝通上是沒有用的, 每個孩子能看懂這場戲的程度也是不同的, 只有你花時間去和孩子說話,才知道要挑選怎麼樣的情節讓孩子能懂。 : C.說不要一直玩水,地球先生會生氣,或是一直浪費沐浴乳,海洋和魚都會生病,而且 : 費,爸爸媽媽要花錢買就沒有錢帶他出去玩買玩具了。 : 現在只要他有浪費行為,我提醒,他會回說:「媽媽你不要拿我的錢去買喔」我問那要 : 誰的錢? 他回:「媽媽的錢啊」 : 我問為什麼?他說:「因為媽媽可以去賺錢啊。」...我又要跟他解釋媽媽去賺錢,那 陪? : 玩的時間就沒了等... 其實妳繞太遠了,就像我上面講的, 孩子無法理解危險的後果, 也無法理解地球先生會生氣、海洋和魚都生病這種事情。 甚至是「沒有錢帶出去玩」, 他會覺得你們不是都有在上班賺錢嗎? 每天和我說掰掰都是為了去上班,為什麼還會說沒有錢呢? 所以有一陣子我女兒愛玩水,我用的說法是: 妳平常吃飯的時候會想要喝點水對不對? 妳喜歡的果汁也是水果和水做的對不對? 所以如果把水浪費掉(原因), 妳想喝的時候就沒有水可以喝了。(後果) 妳挑選的後果不能距離孩子太遠,一定要有切身之痛孩子才會理解。 : 總之,我覺得大寶若不要他做的行為,就一定要講清楚說明白,他才有可能不做,但有 : 事情不順他的意,說破嘴還是抓狂~ 說清楚講明白不是一件壞事,當孩子習慣了這個模式之後, 他發覺他無法理解的事情都能從爸媽這邊獲得他可以理解的解釋, 孩子就會越來越好溝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2.144.1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21247189.A.5D9.html

03/17 08:44, 6年前 , 1F
近期領悟到兒子是一個‘不習慣’接受指令的孩子,且
03/17 08:44, 1F

03/17 08:44, 6年前 , 2F
非常堅持,縱使事情的真相和流程他都懂也不願意配合
03/17 08:44, 2F

03/17 08:44, 6年前 , 3F
做完,只能靠時間陪他慢慢建立
03/17 08:44, 3F
如果都懂卻不願意配合,我女兒也發生過, 後來才發現她是假懂不是真懂, 或是可以理解但不覺得自然後果會發生。 想一想這種問題青春期應該會更多吧XD 所以我會在不危及安全的狀況下, 讓孩子體會自然後果。(當然得挑選過) 自然後果發生之後,再來和孩子重複一次媽媽之前說的話, 讓她能有所連結。 不過這些真的都得很時間慢慢建立起來啊QAQ 妳不孤單~(搭肩搖) ※ 編輯: FIEL (220.132.144.114), 03/17/2018 09:02:26

03/17 09:28, 6年前 , 4F
教小孩就是得重新當一次小孩,理解他才會懂怎麼施力
03/17 09:28, 4F

03/17 09:28, 6年前 , 5F
才有用。
03/17 09:28, 5F

03/17 10:27, 6年前 , 6F
認同,我也是這樣的方式跟小孩溝通。很多時候是有
03/17 10:27, 6F

03/17 10:27, 6年前 , 7F
用的。重點是要用孩子理解並且認同的邏輯~
03/17 10:27, 7F

03/17 11:32, 6年前 , 8F
3歲前溝通有時有效有時無效,但持續這種溝通方式,
03/17 11:32, 8F

03/17 11:32, 6年前 , 9F
等孩子到4歲後會很輕鬆
03/17 11:32, 9F

03/17 11:34, 6年前 , 10F
我家大寶快5歲,只要他對要求有質疑跟他解釋理由後
03/17 11:34, 10F

03/17 11:34, 6年前 , 11F
他能接受都會照做,但相對的他也更會提出質疑
03/17 11:34, 11F

03/17 12:32, 6年前 , 12F
我也都把後果講明白,但馬路上不會有大野狼,我就
03/17 12:32, 12F

03/17 12:32, 6年前 , 13F
不會這樣講
03/17 12:32, 13F

03/17 13:00, 6年前 , 14F
03/17 13:00, 14F

03/17 13:08, 6年前 , 15F
推分享。但還是有些小孩是完全聽得懂卻硬要強辯的..
03/17 13:08, 15F

03/17 13:08, 6年前 , 16F
...
03/17 13:08, 16F

03/17 13:09, 6年前 , 17F
明明他也知道你說的後果,就應邀說不會,只是為了
03/17 13:09, 17F

03/17 13:09, 6年前 , 18F
證明自己能講&就是偏不想照做的
03/17 13:09, 18F

03/17 13:34, 6年前 , 19F
小孩越來越大,越能體會個性差異。
03/17 13:34, 19F

03/17 13:46, 6年前 , 20F
我們小時候也走過這些階段~想一下這些話如果對小
03/17 13:46, 20F

03/17 13:46, 6年前 , 21F
時候的自己說~能聽懂嗎?如果聽懂不願意做~誰的
03/17 13:46, 21F

03/17 13:46, 6年前 , 22F
方式讓小時候的你願意做了?
03/17 13:46, 22F

03/17 13:48, 6年前 , 23F
生小孩真的是把自己童年再走一遍~
03/17 13:48, 23F

03/17 14:40, 6年前 , 24F
啊...就是會有怎樣都不願意做,不管什麼方式講都沒
03/17 14:40, 24F

03/17 14:40, 6年前 , 25F
用的時候(或這種小孩)因為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要
03/17 14:40, 25F

03/17 14:40, 6年前 , 26F
做他想做的事,甚至就是真的是要唱反調享受叛逆的感
03/17 14:40, 26F

03/17 14:40, 6年前 , 27F
覺,或是想說自己很會講話可以不停回嘴的快感
03/17 14:40, 27F

03/17 14:41, 6年前 , 28F
這種就真的解釋完後果之後還是要視情況強硬規範呀..
03/17 14:41, 28F

03/17 14:41, 6年前 , 29F
.
03/17 14:41, 29F

03/17 15:50, 6年前 , 30F
反著做(像個小孩一樣嘟嘴說我才不要牽你的手)、拿
03/17 15:50, 30F

03/17 15:50, 6年前 , 31F
走增強事物、冷處理等等都可以試試~教規範的時候要
03/17 15:50, 31F

03/17 15:50, 6年前 , 32F
在平時有空就帶出去教~才有機會用策略~
03/17 15:50, 32F

03/17 15:53, 6年前 , 33F
不要是真正有事要出去~有時間壓力的時候很難建立規
03/17 15:53, 33F

03/17 15:53, 6年前 , 34F
範模式~通常只能權威或妥協~
03/17 15:53, 34F

03/17 15:57, 6年前 , 35F
有效教養模式要建立起來很辛苦~但是前面做好水磨功
03/17 15:57, 35F

03/17 15:57, 6年前 , 36F
~後面自然輕鬆~
03/17 15:57, 36F

03/17 16:15, 6年前 , 37F
但刷牙睡覺這種怎麼反著做?他就是不想刷牙,給他
03/17 16:15, 37F

03/17 16:15, 6年前 , 38F
講道理就開始強辯(硬說 不可能牙痛,我就是要牙痛
03/17 16:15, 38F

03/17 16:15, 6年前 , 39F
,痛也不用看醫生,牙痛沒關係)難道真的給他痛還是
03/17 16:15, 39F

03/17 16:15, 6年前 , 40F
每天跟他講瘋話兩三小時?他很聰明,他知道自己是在
03/17 16:15, 40F

03/17 16:15, 6年前 , 41F
講瘋話
03/17 16:15, 41F

03/17 16:16, 6年前 , 42F
你們說的這些平時也都有做,只能說有些小孩真的就是
03/17 16:16, 42F

03/17 16:16, 6年前 , 43F
魔王等級,要遇過才知道
03/17 16:16, 43F

03/17 16:19, 6年前 , 44F
我還是認為跟健康安全有關的問題,說明與規範要並
03/17 16:19, 44F

03/17 16:19, 6年前 , 45F
重。溝通無效還是得強硬執行(比如不坐汽座之類)
03/17 16:19, 45F

03/17 16:56, 6年前 , 46F
推樓上,而且意外是猝不及防的,在孩子還沒理解時貨
03/17 16:56, 46F

03/17 16:56, 6年前 , 47F
還不能理解時,也許就瞬間發生了。
03/17 16:56, 47F

03/17 17:25, 6年前 , 48F
推 淺顯易懂
03/17 17:25, 48F

03/17 21:31, 6年前 , 49F
當然有立即危險就要立即處理,就像安全座椅不一定是
03/17 21:31, 49F

03/17 21:31, 6年前 , 50F
等到上車才坐,平時在家就可以練坐,至於魔王級我遇
03/17 21:31, 50F

03/17 21:31, 6年前 , 51F
多了,從大學就教補習班,一路上收服不少牛鬼蛇神,
03/17 21:31, 51F

03/17 21:31, 6年前 , 52F
家長有探聽
03/17 21:31, 52F

03/17 21:35, 6年前 , 53F
的還會來指定我,因材施教講起來都好像假的一樣,
03/17 21:35, 53F

03/17 21:35, 6年前 , 54F
其實對孩子有足夠理解跟掌握,建立模式不會花到那
03/17 21:35, 54F

03/17 21:35, 6年前 , 55F
麼多時間,當然除了經驗這還要靠一點天性直覺。
03/17 21:35, 55F

03/17 21:37, 6年前 , 56F
笨的就適合笨的方法教,遇到聰明的當然用聰明的方法
03/17 21:37, 56F

03/17 21:37, 6年前 , 57F
教。
03/17 21:37, 57F

03/17 21:46, 6年前 , 58F
不可能一套模式會適用在所有孩子身上,教育是大人小
03/17 21:46, 58F

03/17 21:46, 6年前 , 59F
孩同時在磨練,教學相長就是這樣來的。
03/17 21:46, 59F

03/17 23:20, 6年前 , 60F
推《孩子只是卡住了》,讓我教小孩前會先思考用字是
03/17 23:20, 60F

03/17 23:20, 6年前 , 61F
否超過他理解範圍
03/17 23:20, 61F

03/17 23:37, 6年前 , 62F
推分享
03/17 23:37, 62F

03/19 09:30, 6年前 , 63F
聰明的孩子建立規範其實很快,重點是照顧者要把握
03/19 09:30, 63F

03/19 09:30, 6年前 , 64F
原則,立場堅定,我家是涉及健康與安全問題的規則就
03/19 09:30, 64F

03/19 09:30, 6年前 , 65F
沒有妥協討價還價的空間
03/19 09:30, 65F
文章代碼(AID): #1Qh6FLNP (BabyMot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h6FLNP (BabyM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