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感謝版主提供這好所在...

看板BBSview作者 (無想流流星拳)時間15年前 (2008/11/07 10:3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 引述《larva (青豆是個好主意。)》之銘言: : ※ 引述《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之銘言: : 大聲叫嚷的人不侷限於某個街角的左鄰右舍, : 網路使用者一方面會否也或多或少意識到這個空間裡參與者的diversity, : 而感覺自己的意見「果然很universal!」? : 而後增強了自己身為正義之師一份子的勇氣。 : 註:很抱歉,個人不喜歡中英夾雜寫東西,英文程度更加不怎麼樣, : 但有些單詞是我在國外使用已慣、很怕自己翻譯得不好。致有一些英文單詞。 : 又,我所學並非社會科學,有感而胡言亂語,請勿介意。:) 依我看的話, 情況是相反, 在網絡上反而比較有可能減少 情緒. 現實是, 同樣的人如果在網絡外遇到相同的討論和 言論的話, 他們的反應會更激烈, 而且更為不條理. 我們通常過度高估網絡上罵戰的頻繁, 而沒有留意到, 我 們自己平時的生活, 本身就到處都有爭執. 而且爭執本身 也是完全非理性的, 在街上隨便找一對吵架的人大概就懂 了. 網絡之所以看起來頻繁只是因為人數增加, 雖然沒有統計 , 但想像一下, 現實中, 一萬人生活一天, 會產生多少件 爭執? 只是那些爭執我們一萬人當中大部份人都看不到而 已, 而網絡上, 比方說八卦版, 人口就絕不僅一萬人. 按 比例看, 每天產生爭執根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唯一不同的地方是, 因為資訊的距離, 令你有機會看到「 所有」發生的爭執, 而網絡外是發生了但你是看不到. 至於爭執的發生, 我們得留意的是, 在網絡外, 你的反應 時間和思考時間遠遠比較短, 所以形成理性回應的可能性 會減少. 簡單一點說, 如果給你一分鐘時間, 看到一個小 孩子被車撞, 你一定會去救他, 但如果只有一秒時間, 你 可能根本就反應不過來. 至於能夠聚眾支持,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或者該說, 根 本是我們曾經經歷過一個傳媒時代 (也就是電視時代) , 才變成感覺到只有報紙和電視才應有輿論影響力, 實際上 , 未有報紙和電視之前, 輿論本身就是由一個人在廣場演 說, 然後大家互相交換謠言, 訊息而產生的. 自古以來也 有單一個人能以一次的演說去爭取大量的支持, 甚至是引 發一場戰爭. (舉個例子, 洪秀全) 這些都不是網絡獨有的. 而只是網絡讓這些現象讓我們由 單純的「受影響者」, 而擴展到我們了解到這些輿論並非 必然. -- 基於飲水思源的理念, 還是該打的廣告, hkday.net --- 碩果僅存還願意和其他地區轉信的香港 BB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4.214.37.254
文章代碼(AID): #194wZ7ns (BBSview)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4wZ7ns (BBS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