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海巡救人撞擊海面 士官長殉職 船長也喪命

看板Aviation作者 (prussian)時間5年前 (2019/03/06 00:46), 5年前編輯推噓4(4012)
留言16則, 7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我們這個大雜匯又外行管內行的空勤總隊, 到底還要用多少貴死人的機材,白白送多少飛行員和醫療救難人員去死... https://www.asc.gov.tw/upload/acd_att/空勤NA106_期中飛安通告.pdf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 事故調查期中飛安通告 通告編號:ASC-IFSB-18-12-001 發布日期:2018 年 12 月 19 日 事故經過: 民國 107 年 12 月 5 日,一架國籍直昇機,於 1653 時自臺北航空站起飛執行 緊急海上吊掛後送任務,機上載有機組員計 5 人。約 1750 時執行病患吊掛並 回收海巡搜救員回艙作業,起吊過程中發現該搜救員昏迷休克,於送醫途中死亡 。 說明: 依據訪談資料,於人員起吊過程中,該機吊掛鋼繩與起落架卡滯無法升降。組員 協議降低飛機高度將吊掛鋼繩垂降水中,待負荷解除後再將鋼繩推開脫離起落架 。於前述作業中,駕駛員依據駕駛艙空速表將飛機速度操作至最低之滯空速度, 始將吊掛鋼繩垂降水中完成前述作業。事故後調查小組蒐集相關衛星定位紀錄器 (GPS)資料檢視後發現,該機當時滯空係以 50~30 浬/時之地速將吊掛鋼繩垂降 水中。 建議事項: 請要求所屬飛航組員務必瞭解: 1. 指示空速不等同於地速; 2. 空速表於低速情況下及空速指示為零時不等於滯空狀態; 3. 該型機執行夜間吊掛任務,如無法保持目視地物參考狀況時,不可執行人員 定點垂降之滯空操作,以避免可能衍生之風險。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 執行長官文霖 ※ 引述《prussian (prussian)》之銘言: :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3520946 : 海巡救人撞擊海面 士官長殉職 船長也喪命 : 2018-12-05 23:48聯合報 記者王長鼎、廖炳棋、賴郁薇、李奕昕/連線報導 : 蒙古籍「W-STAR」貨輪的印尼籍船長昨天傍晚身體不適由船員求救, : 國搜中心出動直升機救援,在吊掛起船長、準備回收救人的特勤隊員 : 柯姓士官長時,疑因風浪過大導致直升機晃動,掛在吊索上的柯撞擊 : 海面失去意識,送醫不治;船長也沒救回。 :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51322 : 臺灣旋翼機隊亂象-空勤總隊酒矸倘賣無篇 : 張豐麟 2018年11月09日 07:00:00 : 臺灣的空勤總隊的成立於2005年11月9日,在UH-1、B234及S-76陸續 : 退役後,現今飛機編制僅存18架,包括9架AS-365海豚直升機(原本10 : 架損失一架)、8架UH-60黑鷹直升機(原本9架損失1架)以及一架畢琪 : B200定翼機,成立至今13年來,如果算上空勤總隊前身(內政部消防 : 署空中消防隊籌備處時期)損失的NFA-901號機,剛好損失9架飛機。 : 亦即空勤總隊機隊損耗數量達到目前編制二分之一的飛機,在全世界 : 的公務飛行器單位中堪稱駭人聽聞,因為空勤總隊每10萬小時失事率 : 為8.17,遠高於世界救災公務機標準,而空勤總隊的平均機齡約30年 : (黑鷹直升機因產權屬於陸軍,戰時需返還國防部,故不列入統計), : 也實在高的離譜。 :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51984 : 臺灣旋翼機隊亂象之空勤總隊-金包銀篇 : 張豐麟 2018年11月17日 07:00:00 : 僅僅在2018年11月11、12日兩天,臺灣多間媒體同時根據飛安會流出 : 的資料指陳,空勤總隊編號NA-706的UH60M型紅鷹直升機在今年2月5 : 日,執行蘭嶼飛往台東病患後送任務的墜海導致6死事件,肇因於該 : 機遭遇亂流時,兩名駕駛處置方式不符程序,包括當直升機出現異常 : 姿態或下降率時「可能」忽略警示讓直升機陷入險境仍不知、正駕駛 : 夜航時數不足、駕駛專業訓練不足、兩駕駛都忽略高度,甚至出現飛 : 行員夜航時數竟少25倍等聳動的標題。 : 問題是飛安會預計最快也要明年四月才能公布調查報告,現在媒體卻 : 已經將輿論風向及責任,歸咎在失事往生的兩位駕駛員身上,這也未 : 免太不厚道,更讓人有種普悠瑪出軌2.0版的錯覺,試問難道夜航訓 : 練不足是飛行員的問題嗎?抑或是政府機關螺絲鬆了? : 訓練不足這個議題,飛安委員會其實已多次針對空勤總隊98年、104 : 年及105年的飛機失事調查報告,明白指出內政部空勤總隊「飛行員 : 模擬機訓練嚴重不足」,很可惜未獲上級單位內政部及行政院的重視 : ,歷次的警告都被視作耳邊風,說穿了,這根本就是官僚制度殺人! : 根據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則第二百七十九條,臺灣民用航空業者因為 : 肩負所有乘客飛航安全,飛行員每半年要進行一次模擬機訓練,普通 : 航空業者負責吊掛、空拍跟清洗電塔任務,這樣的飛行員至少每年要 : 進行一次模擬機訓練,而需要空勤總隊飛機出現的地方往往不是出現 : 山難就是海難,環境不是高山側風強勁、颱風肆虐風雨交加甚至要夜 : 間目視跨海飛行,飛行條件之惡劣遠比民航業者嚴重,這些都是要仰 : 賴模擬機才能測出飛機與飛行員的極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2.8.2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viation/M.1551804408.A.428.html ※ 編輯: prussian (220.132.8.250), 03/06/2019 00:48:14

03/06 01:00, 5年前 , 1F
可是你貼的報告中,文句讀起來感覺是飛航組員不熟操作?
03/06 01:00, 1F

03/06 01:01, 5年前 , 2F
跟外行管內行有什麼關係呢?
03/06 01:01, 2F

03/06 05:50, 5年前 , 3F
意思是根本不是風浪大 而是直升機駕駛員帶著吊艙下的人高速
03/06 05:50, 3F

03/06 05:50, 5年前 , 4F
撞擊水面??
03/06 05:50, 4F

03/06 11:28, 5年前 , 5F
意思是駕駛不知道空速=/地面速度.結果降太快讓吊卦人等
03/06 11:28, 5F

03/06 11:29, 5年前 , 6F
是摔到水面而不是用放的...所以士官長其實是摔死的.
03/06 11:29, 6F

03/06 11:30, 5年前 , 7F
空速慢不等於地面速度夠慢.
03/06 11:30, 7F

03/06 12:47, 5年前 , 8F
IAS GS 沒分清楚 QQ
03/06 12:47, 8F

03/06 16:38, 5年前 , 9F
93~56km/h 可是在海水裡 阻力應該很大
03/06 16:38, 9F

03/06 16:40, 5年前 , 10F
死兩個人 好好弄清楚原因很合理
03/06 16:40, 10F

03/06 16:41, 5年前 , 11F
速度快時去撞海面 跟撞牆沒什麼差別
03/06 16:41, 11F

03/06 19:58, 5年前 , 12F
空速30地速0所以應該是順風滯空, 但海面水流海況不一定
03/06 19:58, 12F

03/06 20:00, 5年前 , 13F
同速,加上大概也浪大.. 我文章開頭口氣可能不好,忽略
03/06 20:00, 13F

03/06 20:01, 5年前 , 14F
了可能現場判斷狀況的部份。這樣的操作怎麼想都覺得非常
03/06 20:01, 14F

03/06 20:01, 5年前 , 15F
冒險...
03/06 20:01, 15F

03/06 20:38, 5年前 , 16F
為啥不放回船上再解開?
03/06 20:38, 16F
文章代碼(AID): #1SVgVuGe (Avi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SVgVuGe (Av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