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CDP是否會讀錯數位資料? (讀書心得)

看板Audiophile作者 (雞尾酒)時間4年前 (2019/11/22 17:33), 4年前編輯推噓41(410133)
留言174則, 24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寫在前言的前面: 本人非CDP或音頻專業,所以此篇為讀書心得,有錯請見諒。 所以相同資料讀完後,版上專業先進有更正確的意見,請不吝指教! (真)前言: 有關CD player 「數位」資料讀取是否有錯誤的問題,一直找不到確切的講法。 主要是因為技術細節太多,唯有研發CDP servo晶片的專業人士才能夠真正的就 實務面回答。 不過就我個人而言,數位的資料傳輸,是必定可以比對確認資料的正確性,只是 要怎樣去比對而己。上次是USB線材的資料傳輸,這應該算是有定論。但是CDP在 網路上卻找不到結論,讓我深感遺憾。 不過真的在網路上找到了相關的研究資料,所以提供給大家參考。 一、 懶人包結論 甲、 CPD是會”讀錯”資料的,正常情況下約1兆bit會出現1個bit的資料 無法被正確傳到後面。(讀錯:讀到錯誤資料但是無法用糾錯機制救回) 乙、 1兆bit的錯誤發生率,等於你聽完整的160片CD,才會發生1個bit的錯 誤。(PS:完整 = 74分鐘) 丙、 如果發生1 bit的錯誤,CDP的主控晶片會用內插法去修正資料,就 實際聽感上來說是幾乎無差的(許多文件上所述,就相信是飛利浦和 SONY的實驗結果吧)。如果晶片沒有去修正資料,會發生clipping或 是氣泡爆的聲音。(聲音檔請參考adamptt網友提供的案例) 二、 資料來源 特別超級感謝中興大學幾位教授的貢獻。 http://audi.nchu.edu.tw/~imtech/ http://audi.nchu.edu.tw/~imtech/course/odsguideline.htm 會認為此份資料值得分享,主要是因為畢境是教授做學術性的研究,應該 具有相當的可靠性。(而且這份資料還公開+拿教育部補助) PS:建議資料要存起來,很怕網站關了。 有關CDP、CDDA與糾錯的原因,可以參考第1章~第3章。 即使不是工科專業的網友也可以讀讀,因為前面的結論非常清楚簡單,不 用去管後面的一堆數學公式與圖形。(事實上,我也沒有看後面那堆數學) 基本資料(中文):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DDA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9827 英文: https://www.cdrfaq.org/faq02.html#S2-17 三、 資料計算 甲、CDP 讀取錯誤率 第二章第36頁有寫到,CD讀取資料時約有10萬~100萬的資料錯誤率, 靠著CIRS糾錯回來後,錯誤率降到100億~1000億。 第三章第二頁: 「With proper design, CD and DVD can be reduced to an error rate of 10^(-12), that is, less than one uncorrectable error in 10^(12) bits」 中譯:在正確設計使用下,約每1,000,000,000,000 bits (1兆 bits) 會出 1 bit 的錯誤。 以上二段資料,我選擇採用第三章第二頁的資料。因為第二章為中間講 述糾錯機制CIRC,而第三章是就整個系統的糾錯而言。 乙、CD片數換算 每秒鐘聲音資料為:44100(Hz) * 16bit * 2(兩聲道) =1,411,200 bits。 一張CD聲音bit總數:1411200 * 60(秒/分) * 74(分/片) = 6,265,728,000 bits 1000000000000 / 6265728000 = 159.6 = 160 片CD。 四、結論 對,100萬的CDP"可能"真的有效果,"可能"可以把160片CD會錯1個音的機率降 到161片 ~ 16000片吧! 至於是 161 還是 16100,就請廠商提供數據。 ~~~~ 後記 教授的資料,往往都是在正常一般的情況下。 在音響的世界,「低音震動」其實是會影響所有的電子元件。CDP 讀取頭的高速移動和震動,可以想見必定會受影響。 就我個人所知,如果是百萬級的低音喇叭發功時,那個皮膚都會有 感受,CDP就更不用說了。 BUT,但是,影響到底多少?這個舉證責任,應該是在CDP廠商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16.2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574415229.A.D0E.html ※ 編輯: djboy (114.25.16.231 臺灣), 11/22/2019 17:36:26

11/22 18:27, 4年前 , 1F
11/22 18:27, 1F

11/22 18:54, 4年前 , 2F
44100(MHz)??
11/22 18:54, 2F
改了,謝謝!

11/22 19:29, 4年前 , 3F
看不懂先推XD
11/22 19:29, 3F

11/22 19:30, 4年前 , 4F
我有個小小的建議,你真的不妨去聽聽看一台數十萬、百萬
11/22 19:30, 4F

11/22 19:30, 4年前 , 5F
的CDP,轉盤,跟你自己帶的藍光機是不是真的有差,就算
11/22 19:30, 5F

11/22 19:30, 4年前 , 6F
你把自己聽到的當作是錯覺、心理因素都沒有關係
11/22 19:30, 6F

11/22 19:31, 4年前 , 7F
我相信你很快就有錯覺的
11/22 19:31, 7F
老方法就是盲測,麻煩的是器材而己。

11/22 19:53, 4年前 , 8F
數位資料讀下來之後的DDC與DAC有辦法偵錯嗎?
11/22 19:53, 8F
不行。在CDP的主控晶片己經將資料糾錯了,後端只能接受而己。 其實,後端就算有相同的資料,也修正不回來;因為糾錯能力是固定的,而 CDP己經把能做的都做完了。

11/22 20:18, 4年前 , 9F
44100一定是44.1kHz,音樂的sample rate不會到MHz,其他
11/22 20:18, 9F

11/22 20:18, 4年前 , 10F
我就看不懂了
11/22 20:18, 10F

11/22 20:30, 4年前 , 11F
是啊,盲測是很好的選擇,不過要找到比較熱心的店家就是
11/22 20:30, 11F

11/22 20:30, 4年前 , 12F
了,有些老闆會因為你帶便宜貨去pk覺得你在羞辱他就不
11/22 20:30, 12F

11/22 20:30, 4年前 , 13F
給你聽(菸)
11/22 20:30, 13F

11/22 20:31, 4年前 , 14F
然後後來自己發現便宜藍光真的打不贏好一點的轉盤又是
11/22 20:31, 14F

11/22 20:31, 4年前 , 15F
後話了……
11/22 20:31, 15F

11/22 20:32, 4年前 , 16F
對了我來講個垃圾題外話,你如果覺得茹斯葵比我家牛排好
11/22 20:32, 16F

11/22 20:32, 4年前 , 17F
吃,請問這件事有經過盲測嗎?
11/22 20:32, 17F

11/22 20:33, 4年前 , 18F
或是各種其他值得品味的事物,我有時候是搞不懂音響為
11/22 20:33, 18F

11/22 20:33, 4年前 , 19F
何特別容易被針對性的要盲測啦~
11/22 20:33, 19F
有些東西是不需要盲測的,就像我手上800元 vs 8000元的耳機,因為那 整個設計、單體和材料,就是二個不同的等級。 但是有些事情在理論上是被認證為A,實務上為B,當然就需要測試了。 如果B為正確,那表示理論有所缺陷,或是測量有誤,或是心理因素。

11/22 20:52, 4年前 , 20F
其實如果你要探討是不是有差異,應該要做的是量測,而且
11/22 20:52, 20F

11/22 20:52, 4年前 , 21F
是終端的量測,就是不是那種數位開始數位結束的,而是
11/22 20:52, 21F

11/22 20:52, 4年前 , 22F
實際量測最後段出來的聲音
11/22 20:52, 22F

11/22 20:52, 4年前 , 23F
我都看過盲測發現不同擴大機沒差的文章,你相信嗎!
11/22 20:52, 23F
不過,本篇文章只探討純數位資訊的傳遞而己。 如果您對任何事務有興趣,可以研究來發表分享,我很樂意長知識。

11/22 21:45, 4年前 , 24F
真的要討論有沒有差我只信實驗數據
11/22 21:45, 24F
這個就要問本篇資料的教授的數據來源了,不過本課程是2004年…… ※ 編輯: djboy (36.230.250.175 臺灣), 11/22/2019 22:07:25

11/22 22:23, 4年前 , 25F
會不會各廠讀出來的資訊都一樣,只是各家調音不同,而造
11/22 22:23, 25F

11/22 22:23, 4年前 , 26F
成不同的聽感? 簡單說,就是相同的訊號用不同的演算法去
11/22 22:23, 26F

11/22 22:23, 4年前 , 27F
處理,產生不同的音色或聽感。
11/22 22:23, 27F
確實如此。

11/22 22:26, 4年前 , 28F
讀出來的資訊應該都一樣。是這些資訊傳送出去的過程有差
11/22 22:26, 28F
送到DAC的資料是相同的,無論是用啥介面都是一樣;這是低速訊號。

11/22 23:10, 4年前 , 29F
盲測不難 找個OK的CDP 只換電源線就夠了
11/22 23:10, 29F

11/22 23:24, 4年前 , 30F
最理想的狀況,是傳到DAC的只有數位資料,但這是不可能的嘛
11/22 23:24, 30F

11/22 23:29, 4年前 , 31F
數位的問題,就是系統跟電源的雜訊,會干擾DAC
11/22 23:29, 31F
還有 107 則推文
還有 17 段內文
如果你是指「電源是否會影響螢幕的顏色」這件事,答案是:會。 就和音響一樣,最後世界的呈現是類比,而非01的數位。以LCD為例,他是靠 電壓去扭轉液晶,你的電壓不穩定必定會影響扭轉效率=影響顏色。高階的LCD 動輒2萬起跳,同一等級PCHOME只要2999,當然是有高度品質的差異。 不過,就是這個BUT,以我和朋友的討論中得知,電源對LCD的影響不像音響 這麼大,不在於影響力的大小,而是「聲音的資訊量比影像小太多,所以人對 影像不準時的反應,遠小於聲音的不準確。而且人眼從小受到太多的刺激,所 以一般人的眼睛也沒有這麼厲害了。」反正就是人對聲音比較敏感啦。 這個也反應在影音同步上。從CD-ROM的規格可以得知,聲音是絕不能DELAY, 影像可以延遲一些。除了資料量的差別外,在影音同步都是「聲音固定一直播, 影像調整frame數去符合聲音的速度。」 如果你要好的影像呈現,先去買款高階的螢幕真的就夠了。如果是電腦用的, 就去借個八爪魚來校個色。真的要搞到頂端,就上OLED吧,可惜現在沒有電漿 電視了。

11/25 00:26, 4年前 , 139F
回樓上 會喔
11/25 00:26, 139F

11/25 00:40, 4年前 , 140F
要證明沒有那麼困難 類比輸出接個ADC 比較前後差異就
11/25 00:40, 140F

11/25 00:40, 4年前 , 141F
夠了
11/25 00:40, 141F

11/25 00:56, 4年前 , 142F
螢幕接ADC? 早期電視電纜接ADC轉成HDMI嗎?
11/25 00:56, 142F

11/25 01:22, 4年前 , 143F
我完整一點,我的螢幕是HDMI數位螢幕
11/25 01:22, 143F

11/25 06:37, 4年前 , 144F
抱歉誤會 我不是指螢幕 是指在音響系統上
11/25 06:37, 144F
※ 編輯: djboy (114.45.20.55 臺灣), 11/25/2019 09:53:48

11/25 11:50, 4年前 , 145F
其實我開始不懂你的觀點是什麼了,你要不要整理一下再
11/25 11:50, 145F

11/25 11:50, 4年前 , 146F
發一篇
11/25 11:50, 146F
上文重貼: 1989年時,因為電子業還不成熟,一堆還在摸索,說是玄學真的有原因。 2019年了,整個聲音與電磁學系統己經非常成熟,都是可以分析比較的。 音響的根源,來自於工程科學。

11/25 11:54, 4年前 , 147F
另外我也同意你器材是基於工程科學的論點,我不是否定
11/25 11:54, 147F

11/25 11:54, 4年前 , 148F
智性,單純是我不知道如何解釋,如果你很有興趣的話,m
11/25 11:54, 148F

11/25 11:54, 4年前 , 149F
yav p900那邊也許能有更專業的解釋,我想強調的只是,
11/25 11:54, 149F

11/25 11:54, 4年前 , 150F
搞cat的玩家不是你所謂的反科學群體
11/25 11:54, 150F
之前己有稍微看過,我找個時間好好研究一下,謝謝! ※ 編輯: djboy (114.45.20.55 臺灣), 11/25/2019 14:37:32

11/25 15:12, 4年前 , 151F
其實我真的覺得數位訊號不是你想的那樣的
11/25 15:12, 151F

11/25 15:13, 4年前 , 152F
理論上確實是110011,如果不經過檢驗機制還是有蠻高機率
11/25 15:13, 152F

11/25 15:13, 4年前 , 153F
因為各種雜訊讀錯
11/25 15:13, 153F

11/25 15:13, 4年前 , 154F
你這篇是要討論CDP讀CD上的數位資料會不會讀錯,這我不
11/25 15:13, 154F

11/25 15:14, 4年前 , 155F
知道,但傳輸過程其實很容易出錯
11/25 15:14, 155F

11/25 15:14, 4年前 , 156F
導致RX端接錯資料是很常有的事情
11/25 15:14, 156F

11/25 15:15, 4年前 , 157F
我知道很多人又要鞭我檔案傳輸怎麼不會word傳一傳變excel
11/25 15:15, 157F

11/25 15:16, 4年前 , 158F
但我只能說real-time的傳輸跟PC這種很健全下的數位傳輸
11/25 15:16, 158F

11/25 15:16, 4年前 , 159F
完全不同
11/25 15:16, 159F

11/25 15:18, 4年前 , 160F
所以很多人說數位傳輸還是類比傳輸,某種意義上也沒錯
11/25 15:18, 160F

11/25 15:20, 4年前 , 161F
不過終究要回到拿出數據的人講話啦,我沒法丟數據也懶得
11/25 15:20, 161F

11/25 15:21, 4年前 , 162F
畫科普圖,所以我還是只能嘴嘴砲而已
11/25 15:21, 162F

11/25 15:25, 4年前 , 163F
而且我去查了一下並沒有你所謂audio用的傳輸一重檢驗喔
11/25 15:25, 163F

11/25 15:26, 4年前 , 164F
不管是spdif還是audio usb,看了你這篇文應該是指CDP讀
11/25 15:26, 164F

11/25 15:26, 4年前 , 165F
資料那邊有一重檢驗,從CDP讀到資料到RX拿到檔案,應該是
11/25 15:26, 165F

11/25 15:27, 4年前 , 166F
無法校驗的一個過程
11/25 15:27, 166F

11/25 15:28, 4年前 , 167F
像是SPDIF其實是一種很無賴的real time傳輸方法
11/25 15:28, 167F

11/25 15:29, 4年前 , 168F
因為要是clock RX跟TX有些微不同步就直接爆音
11/25 15:29, 168F

11/25 15:31, 4年前 , 169F
原本是一個蘿葡一個坑,現在他直接數蘿葡丟坑,很難錯吧
11/25 15:31, 169F

11/25 15:34, 4年前 , 170F
但也就只是大量減少不爆音或音異的狀況而已
11/25 15:34, 170F

11/25 16:05, 4年前 , 171F
Max,數位傳輸當然會錯,但就audio這種lowband field,
11/25 16:05, 171F

11/25 16:05, 4年前 , 172F
在至少是正常的裝置下,其實真的很難 “讀錯”,但各
11/25 16:05, 172F

11/25 16:05, 4年前 , 173F
種噪訊會讓訊號品質不良,眼圖可以直接看出來,示波器
11/25 16:05, 173F

11/25 16:05, 4年前 , 174F
精度夠高用疊圖的方式也能看
11/25 16:05, 174F
文章代碼(AID): #1TrwjzqE (Audiophile)
文章代碼(AID): #1TrwjzqE (Audiop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