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真空管的復興 (微改版)

看板Audiophile作者 (125.227.52.214)時間5年前 (2018/12/28 14:33), 5年前編輯推噓21(21044)
留言65則, 18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幾年前 我講的文章中有提到 已經爛的可以的平民真空管機 因為晶體 機的出現 被打的體無完膚 高下立判的結果 不久之後真空管機 更是 被普羅大眾認定是過去時代已經過期的爛東西 連帶的 真空管也是過 期時代的產品 (雖然也算對啦 XD) ... 到了 197x 年代 真空管的時代已然結束 接下來 是晶體(與積體)的時代 真空管的製程 與晶體的製程 相比較起來 一個只會傳統燈泡工藝的工 廠只要加上一點點的其他知識 就可以生產 最簡單的真空二極管 至少 是可以生產沒有問題的 但是晶體是半導體 這生產的難度與工廠設施 的需求整整高了不只好幾階 等於是間階刷掉了生產真空管的小工廠 而 所謂的大廠如 飛利浦 三菱 之流 都忙著轉型晶體產線 (我這變有顆松 下自行生產的真空管 大約是 195x 年產 之前以為是三菱代工產品 但 我錯了 不過 這完全不改變他衰聲到爆炸的事實 <喂>) https://imgur.com/a/glbi14A 這時的真空管生產廠商一下子去掉了大部份 此時只剩下東歐(當時還有 很多軍事設備用途) 與一些零星的產線茍延殘喘 (但也不一定有生產真 空管) 大多是工廠停擺甚至放著設備給他爛 工廠棄置) ... 而半導體(晶體/積體)時代來臨之後 也帶動了電器生產的多樣化 各種家 電品牌陸續問世 當然音響市場也是 國內當時自然也是百花齊放 大同 歌林 普騰 青雲 等等 都紛紛創造出了自有品牌的電器 尤以電視為最 電視普及之後 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與娛樂習慣 但就算是在不普及的年代 史豔文 與 黑白郎君 還有 棒球轉播 等等 也是讓人回味無窮 (尤其是 打開電視 並緩緩拉開拉門的儀式 那種快感 XDDD (呃 離題)) 一套完整的中高價晶體音響產品 只要薪水的一部份到一兩個月的薪水就 可以買到 (在電器不普及的時代 這已經算是傳家寶級的) 以我父親為例 他當時結婚時的薪水大約是 2200 (商 / PHD) 而一組較好 的組合 大約是 600 元 包含了 黑膠唱盤 收音機 錄音帶 盤帶 (當時 CD 未發明) 還包含了電視端輸入 (UHF / VHF 非 AV 端子 這算音聲部輸入) 後來的音響 就包含了 AUX (外部 Audio (AV 中的 A / 3.5) 輸入產品 晶體機的普及 也帶動了錄音技術的飛越性的成長 甚至帶動了 CD 產業 的發展 在產業早期 很多人都以 DDD 而非 AAD (D 數位 A 類比 CD 最 後一個至少為 D) 作為評判錄音與製造過程好壞的一個標準 隨著 CD 的 發展與普級 錄音帶也漸漸的走入了歷史 約末同一時期 也開始有人發現 這些音響的聲音 好像跟以前的平民音響相比較起來 少了一點靈魂 問題到底在那裡 ? 半導體的腳步 並沒有因為晶體機的普及而停下腳步 體積更小 放入更多 二極體開關的晶體越來越多 (integrated circuit / IC) 積體電路小小 的一顆 居然等於數百個數千個數萬個(或更多)晶體 小小的一顆 chip 能做的事多了好多 陸續出現了 除噪(Dolby B/C)技術 重複取樣(多磁頭) 多聲道 等技術 "用規格看音響" 也成了時代的趨式 但 問題還是一樣 為 什麼除了高階產品之外 一般的平價音響 都這麼生硬沒感情 (會這樣認為 的也通常有點年紀 因為他們聽過真空管在 "普遍良好" 時代的聲音) 在 日本 法國 與 美國 等國 都有很多老燒在研究這個為什麼 真空管的 如何發出好聲之類的研究也從來沒有停過 但因為知識傳遞的問題 這些想 法與圖樣(線路) 並沒有引起太多迴響 當時還在使用 33.6K 24K 或更低 的 300 1200 bps 的數據機 網路上也只有所謂的撥接式 bbs 站 (台灣當 時有 白日夢 台北之音 ... 等) 這些 bbs 大多就是發個離線文字檔 抓 抓上面附載的檔案 (藍波快信 / 銀版快信 等) 並沒有什麼使用者互動的 功能 就算是後來的 html 1.0 出來之後 互動式的討論區也很少 (純 CGI 用 C 並不算好寫 / 網路速度實在太慢) 但當後來不使用數機而使用固接 式以後 網路能傳遞的東西也變多 開始出現一些如 phoenix (鳳凰城資訊 站) 用 Firebird 與 maple 架的私人與公有站也越來越多 而網頁也開始 出現一些基於 php 的互動式討論區也越來越多 這些東西改變人的溝通方 式與生活習慣 網路的興盛帶來資訊傳遞的迅速 開始有人對 "類比味" 這個名詞感到興 趣 為什麼黑膠有感情 為什麼盤帶有感情 為什麼錄音帶比 CD 有感情 ( 雖然可能多了錄音訊噪) 也開始有人發現 完全使用 AAA 的產品 比帶有 D 的錄音來的聽覺舒服 (請注意 這些畢竟都是只是一些人的想法 並沒有 普及到所有人 到現在依然也是) 約莫在 1990 年代 這些流傳許久的電路 還有一些殘留的真空管 開始有 人試著重現這些機器 (或是已保有機器) 然後他們得到了與 低階晶體 或 積體機 截然不同的聲音 隨著網路力量的傳播 越來越多人用他們的耳朵 親耳聽出了差異 (西電 / 飛利浦 的真空管機 尤其為人稱道) 但 真空管 大多是停產產品 雖然不貴 (當時) 但是取得不容易 (當時買賣的管道也 很少) 於是有腦筋的商人跟廠商 開始動這塊的腦筋 "真空管機 聲音溫暖 音悅柔和 聲音有感情 ..." 八拉八拉 一類幾乎像 是洗腦的廣告說詞開始出現了 當商品出來之後 所謂的 管商 開始告訴 人家怎麼分辨真空管 然後聲音是怎樣等級的好與壞 (價錢自然也是好與 壞 但真實狀況怎樣就再說) 甚至後來出現仿品後 還有怎分辨真偽之類 此時真空管音響開始為一小部世人所重視 可惜的是 這些商業原理所生 的真空管機大多是 暖 悶 糊 跟以前的高階機種 根本是天堂與地獄 但 世人也開始接受這種聲音 (我想 不接受的應該更多 XD) 甚至 後來還加入了文青懷舊風潮 等其他要素的商業考量 真空管 就在 研究者(老燒)持續的研究 商人的吹捧 與 真空管支持者努力增加能見度 之下 莫明的又站上舞台 很多產線受惠於商業價值 又死裡復活 或是有 廠商開始生產新製程的真空管 只是此時 真空管(機)陷阱越來越多 產品 也越來越雜 ... (待續 ... N 年後 大概會繼續寫 (死) == 為啥我每次想灌多點水寫千字文 都會斷線呀 這是一種祖咒嗎 Q_Q;;; -- SOB Pack 已於日前 Release 出 gcc 4.x 版, 歡迎還活在 Maple 2.36 SOB Version 回憶中的朋友們一起來討論下列相關 : 1. maple 2.36 2. SOB 3. Atlantis Version telnet to 125.227.52.214 Boardname : ATSVersio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7.52.21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545978790.A.6C0.html

12/28 14:46, 5年前 , 1F
推!
12/28 14:46, 1F

12/28 15:07, 5年前 , 2F
ARC那些舊機種以現在標準根本很難聽好嘛 很拖耶....
12/28 15:07, 2F

12/28 15:08, 5年前 , 3F
話說東歐那邊會保留真空管工廠是因為軍事需求沒錯
12/28 15:08, 3F

12/28 15:08, 5年前 , 4F
因為真空管可以抗核爆後的電磁風暴 不受影響
12/28 15:08, 4F

12/28 15:24, 5年前 , 5F
這個嘛 也是要看機種 跟用的管啦 很多都嘛一來就換掉 XD
12/28 15:24, 5F

12/28 15:33, 5年前 , 6F
vintage就是種賣點 所以OO周年紀念版/覆刻版等等的好賣
12/28 15:33, 6F

12/28 15:34, 5年前 , 7F
先推再看
12/28 15:34, 7F

12/28 16:58, 5年前 , 8F
老管機的確買過幾次,聲音可以我接受的不多
12/28 16:58, 8F

12/28 16:59, 5年前 , 9F
但現代管機聲音比晶體好的很多 主要是聲音審美觀念的改變
12/28 16:59, 9F

12/28 16:59, 5年前 , 10F
現代的管機可以做到透明度 銳利度 速度感 力量感都不輸
12/28 16:59, 10F

12/28 17:00, 5年前 , 11F
但是細節呈現力 音色辨別度 可以甩開晶體機
12/28 17:00, 11F

12/28 17:02, 5年前 , 12F
至於平價產品其實不少 美國 Cary VTL Canary music ref
12/28 17:02, 12F

12/28 17:02, 5年前 , 13F
都有便宜又很棒的產品
12/28 17:02, 13F

12/28 17:03, 5年前 , 14F
更不用說英國 或者歐洲那就更多了
12/28 17:03, 14F

12/28 17:16, 5年前 , 15F
一定是詛咒xDDD
12/28 17:16, 15F

12/28 17:19, 5年前 , 16F
嗯 這樣講也是真 我只寫台灣的也有失公允 Otz 刪掉最快 XD
12/28 17:19, 16F
※ 編輯: Dopin (125.227.52.215), 12/28/2018 17:19:57

12/28 17:33, 5年前 , 17F
推豆餅大心得
12/28 17:33, 17F

12/28 18:26, 5年前 , 18F
好的管機聲音真的讓人難忘
12/28 18:26, 18F

12/28 18:44, 5年前 , 19F
台灣的話 其實也有些厲害的作者 只不過完成度不是很全面
12/28 18:44, 19F

12/28 18:45, 5年前 , 20F
像是黃智鈺的華爾滋 (KT88推挽)就廣受好評
12/28 18:45, 20F

12/28 18:46, 5年前 , 21F
像是夢幻音響也做出一些很有特色的作品 印象最深刻的是
12/28 18:46, 21F

12/28 18:46, 5年前 , 22F
他們用 CV345 作推挽的機器
12/28 18:46, 22F

12/28 18:47, 5年前 , 23F
音色非常的艷麗 恐怕是最頂級的晶體機才夠格在這方面競爭
12/28 18:47, 23F

12/28 18:48, 5年前 , 24F
Colin 的真空管唱放在細節能力跟速度上都屬很高水準
12/28 18:48, 24F

12/28 19:24, 5年前 , 25F
聽的舒服就好 。現代晶體機有些小弟還覺得太刺激 刮耳。
12/28 19:24, 25F

12/28 19:24, 5年前 , 26F
夢幻音響這麼厲害? 幾次音響展的印象都在推他那台音質
12/28 19:24, 26F

12/28 19:25, 5年前 , 27F
提升器 對他本身的器材倒是沒注意到
12/28 19:25, 27F

12/28 19:29, 5年前 , 28F
我覺得是來自 CV345 這種骨董功率管音色太好了
12/28 19:29, 28F

12/28 19:29, 5年前 , 29F
現在常用的功率管這個年代的都貴翻
12/28 19:29, 29F

12/28 20:18, 5年前 , 30F
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老管越陳越貴,壞一隻少一隻?舉
12/28 20:18, 30F

12/28 20:18, 5年前 , 31F
個例KR 300B一對大概三萬,WE老300B沒有十幾二十根本碰
12/28 20:18, 31F

12/28 20:18, 5年前 , 32F
不到... 科技日新月異,復刻甚至超越當年的的東西應該
12/28 20:18, 32F

12/28 20:18, 5年前 , 33F
不是什麼難事;當年原料好,如今技術甚至能分離出純度
12/28 20:18, 33F

12/28 20:18, 5年前 , 34F
更高的原料才是... 認真求解惑感謝...
12/28 20:18, 34F

12/28 20:58, 5年前 , 35F
如果有人能回答你這個問題,他肯定不會告訴你......
12/28 20:58, 35F

12/28 20:59, 5年前 , 36F
他自己做真空管賣錢就賣到鈔票數不完了.......
12/28 20:59, 36F

12/28 20:59, 5年前 , 37F
就像月經文,為什麼線能改變聲音,為什麼有的線聲音特好
12/28 20:59, 37F

12/28 21:57, 5年前 , 38F
關鍵在 鉛製程 ...
12/28 21:57, 38F

12/28 22:01, 5年前 , 39F
DIY 或類 DIY 的管機一直都不缺好機器 但品管真的有點 ...
12/28 22:01, 39F

12/28 23:03, 5年前 , 40F
管機最需改進是普遍操作維護上的親民度不如晶體..
12/28 23:03, 40F

12/28 23:07, 5年前 , 41F
確實技術封閉跟製成品管都是原因呀...
12/28 23:07, 41F

12/28 23:08, 5年前 , 42F
比燈泡多些技術的東西價位可以從幾百幾千上到幾十萬
12/28 23:08, 42F

12/28 23:08, 5年前 , 43F
真的跟線材很相似啊... 感謝兩位大大
12/28 23:08, 43F

12/28 23:55, 5年前 , 44F
我覺得啦,數位的目標就是還原原本的聲音(波型),但是真
12/28 23:55, 44F

12/28 23:56, 5年前 , 45F
實的波型 不代表好聽。矇矓有腦補的美感。加上音響真的是
12/28 23:56, 45F

12/28 23:56, 5年前 , 46F
小眾,說管機好聽更顯的高人一等。
12/28 23:56, 46F

12/28 23:57, 5年前 , 47F
我也承認這是偏見,但是管機要說比數位好,實在不覺得
12/28 23:57, 47F

12/29 00:46, 5年前 , 48F
目前看到很多評價很頂級的設計都是前晶後管
12/29 00:46, 48F

12/29 00:46, 5年前 , 49F
像是 Tom Evans 有一台用 OP 推 EL84 併聯
12/29 00:46, 49F

12/29 00:48, 5年前 , 50F
或者 Herron 的前級跟唱放也都是輸入晶體,放大輸出管子
12/29 00:48, 50F

12/29 00:48, 5年前 , 51F
線路設計其實各有巧妙不同 製作者的聲音觀念才是關鍵
12/29 00:48, 51F

12/29 04:25, 5年前 , 52F
我想我文章中一直有強調 一部份的人呀 XD
12/29 04:25, 52F

12/29 06:48, 5年前 , 53F
不管是buffer還是buffet都給我來一點~(亂入)XDDDDD
12/29 06:48, 53F

12/29 11:36, 5年前 , 54F
太強了 推
12/29 11:36, 54F

12/29 16:31, 5年前 , 55F
給 A : 你想要我沒意見可以做給你 但你得換台後級比較好 XD
12/29 16:31, 55F

12/29 16:32, 5年前 , 56F
你的叭不算太好推 後級很重要阿阿阿 Otz
12/29 16:32, 56F

12/30 01:01, 5年前 , 57F
Dopin大有聽過unison research s6管機嗎?台灣這牌好像
12/30 01:01, 57F

12/30 01:01, 5年前 , 58F
不太紅??
12/30 01:01, 58F

12/30 01:01, 5年前 , 59F
好文推推!:)
12/30 01:01, 59F

12/30 04:53, 5年前 , 60F
有 這應該是我朋友在推的一款管機 也不是說不紅 就價格比較
12/30 04:53, 60F

12/30 04:54, 5年前 , 61F
不親民 台灣品牌大多是便宜跟超高價兩種比較可以賣 不過我
12/30 04:54, 61F

12/30 04:54, 5年前 , 62F
沒參與這部份就是 :p
12/30 04:54, 62F

12/30 06:57, 5年前 , 63F
豆餅揪甘心~(☆_☆)
12/30 06:57, 63F

12/31 14:43, 5年前 , 64F
感謝回文阿!:)
12/31 14:43, 64F

02/06 20:08, 6年前 , 65F
推豆大
02/06 20:08, 65F
文章代碼(AID): #1S9SEcR0 (Audiophile)
文章代碼(AID): #1S9SEcR0 (Audiop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