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預算內選擇主動或被動式喇叭?

看板Audiophile作者 (寒靜)時間7年前 (2017/02/19 12:42), 7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bigheadpro (極凶麒麟)》之銘言: : 難為你還打那麼大一篇,我也來說說我為啥會問這個問題吧 : 主要是有幾個,一個是器材在喇吧中間,聆聽位,或者說皇帝位, : 前面會先經過一段彈簧床吸音? : 但喇叭前面我沒看到有甚麼東西,猜想應該是只有地板 : dyna confidence 的大傢伙,在我聽了幾次的感想是, : 低頻比較軟...這個在聽鬼太鼓的時候,會有很明顯的感受 : 鬼太鼓的聲音應該是"很繃,很用力,用盡生命去敲打難關" (別問我哪聽來的...XD) : 但遇到dyna對低頻的處理,聽感上的空氣感是比較凝稠的,會比較無法傳遞出力道來... : 說白了會有"鼓皮好像比較不繃"的感受... : 當然還是要看個人對聲音的喜愛類型,無法一概而論。 : 所以考慮dyna本身的特質,加上彈簧床吸音...才會讓我有這個疑問~ : 附帶一提,看到您用AQ萬寶龍,我也來說一下萬寶龍給我的聽感 : AQ萬寶龍本身對低頻的處理是很不錯的,低頻的線條很棒, : 但對我來說,缺點是音場的形狀有點...偏倒梯形 : 我現在也有一對放在牆邊,偶而接來聽很考驗動態的音樂,很過癮~ : 所以我對這對線也有頗深的感受 : 不過這條線的音樂性比較低,配上dyna應該是很不錯的搭配~ : 當然您文中提到的該鬆軟就要鬆軟,這絕對是正確的, : 也如您所說的,知道喜歡的聲音是甚麼樣子,調整出來比較重要。 : 希望可以解釋我提出問題的原因跟想法 我發現您沒有理解我為什麼要回上一篇~~XD 音響系統是一串聯系統, 並不會因為你用了DYNA confidence,聽鬼太鼓就一定會很「凝稠」或無法傳遞力道, 這跟,使用者用的器材、線材、墊材、空間配置等等,都有關係, 至於這些東西怎麼搭配,才能配出自己想要的聲音, 就是我所說的,需要大量的音響知識。 所以當您,只說你聽了dyna confidence沒有說是搭什麼器材,幾坪空間等等, 甚至連哪一款confidence都沒說? 如此少量的資訊, 別人是很難判斷到底是喇叭問題,還是空間、器材、線材或墊材導致。 當然就更無法類比到我現在在用的系統, 因為,喇叭、器材、線材、空間配置都不一樣, 既然無法類比,我真的也無法回答您問我的, 「我的器材不是放在DYNA C3中間(現在已經放在中間,但跟低頻無關。), 而且前面有彈簧床吸音,低頻會不會 比你聽的DYNA confidence 更不結實?」 因為基準點只有DYNA confidence這一個點,後面變數的範圍實在太大了。 但如果是你自己果斷要下這樣的結論,別人確實也不能說什麼~~XD 至於您說萬寶路,我想會是一樣的問題, 我相信,有人能用萬寶路搭出很好聽的聲音,有一定的音樂性,但也會有人不喜歡, 那其實是跟你整個系統搭配還有個人喜好有關。 而我為什麼會回上一篇,是希望原PO知道, 我個人認為DYNA confidence(全系列)都於屬比較專業的喇叭, 是要很費心調整的,大到cdp、擴大機,小到墊材,影響都是很明顯聽的出來的。 不是只聽網友推說哪一對喇叭比較好,就衝了。 還要考量到自己可以花多少心力下去,或有多少資源可以應用, 畢竟這部份,沒有到場實際聆聽的網友是幫不了多少忙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65.2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487479338.A.45B.html ※ 編輯: quii11 (223.136.65.221), 02/19/2017 13:39:38
文章代碼(AID): #1OgI8gHR (Audiophi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gI8gHR (Audiop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