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DIY 5676-真空管前級

看板Audiophile作者 (MidNight Blue)時間13年前 (2010/10/17 11:56), 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想了一下回在這,謹致sifun,huangs兄與諸位先進) 小弟在調整上有陣子也在觀察與思索這問題. 聽過的優秀機器,不論晶體機或管機. 都各自有其魅力與平衡感在. 管味?大多具感性上的理解而失理性上的認知. 各自都有先天上的優勢與劣勢在. 小弟認為還是需要端看設計者(或調音者)對音樂的認知. 認為中頻感染力至上,音樂中心在中頻段,或是低頻冬冬冬爽快的玩家們. 很少會把高頻調到你聽的出鈸的妖嬌美麗. 鈸這種東西在許多人眼裡都只是槍槍槍的聲響,啥要垂直發散在空氣中啥鬼的. 舉例來說: zijdjian跟sabin,一個泛音殘響華麗,一個厚實柔和,要你帶著舒爽的soul. (其它應該還有聲底更厚,或是更殘響更豐富華麗的鈸在,或都不是.) 這只是簡單說明有一好沒兩好狀況,音樂並不是只有任何一頻. 音響最後也最先需考慮的還是平衡與流暢. 樂手不見得都能善用樂器特性表達sence,高明的樂手會利用樂器表達他想談論的氛圍. 但並不是"每個樂手",能進錄音室的樂手歌者也並不代表就專精於此. 你的音響能不能重播出這些東西,小弟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事. 姑且不提及染色上問題,染色要染到zijjian更華麗,sabin更柔和厚實,使人更了解其差異. 真的是非常困難...=_=" 小弟聽的不算多,但是到目前聽過要染到這種地步的還是只有YY大佬. 他大哥聲音全都染啊,可是兩台不一樣特性的鋼琴仍清楚聽見,特性也偏差不大. 常跑些現場演奏了解些歌曲背景與細節或許比較可行.. 小弟認為: 音響diy上與其多聽他人機器,不如多聽現場演奏較為來得好 以機器跟機器間的比較,應為機器有無表達出原作完整情感、動機. 與原始現場的差異性之間的關係為上. 先投資在音樂上多聽. 即使是江蕙演唱會或是任何你喜歡的都好,會讓你在音響路上少花很多花費. 至少會知道自己要的是怎樣的感動或氣氛. 如: 黃小琥的某張錄音專輯內聽見玻璃杯相撞聲響,但實際不去聽她現場在藍色狂想 中怎麼的奔放,酒客如何的狂野.當時又是怎樣一個氣氛在. 也永遠不會知道這張錄音專輯好壞,與實際差異程度, 一切結果仍是交由音響評論家對你評論此張專輯XX督OO,只藉以為標準. 小弟可是到現在聽到此聲響,就不禁想起與三五好久在藍色狂想大啃酥炸肥腸的往事.. 回憶起那時候的九層塔酥炸肥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59.19

10/17 12:39, , 1F
感謝前輩給了指
10/17 12:39, 1F

10/17 13:58, , 2F
一語點醒夢中人呀...雖然天天看到進版宣言...
10/17 13:58, 2F

10/17 15:22, , 3F
現場也受到器材影響很大 國內現在很少全原音了 (嘆)
10/17 15:22, 3F

10/17 17:40, , 4F
現場器材間差異我認為那是樂手與音樂人該去努力的事
10/17 17:40, 4F

10/17 17:40, , 5F
我們聽的出好壞就行了..
10/17 17:40, 5F

10/17 17:41, , 6F
我不是前輩啦,大家都是愛好者
10/17 17:41, 6F
※ 編輯: sadowsky 來自: 59.104.59.19 (10/19 04:25)
文章代碼(AID): #1CkdFJ12 (Audiophile)
文章代碼(AID): #1CkdFJ12 (Audiop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