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發問] 對天然的堅持...? 吳三桂傳奇

看板Aromatherapy作者 (熱)時間14年前 (2009/12/19 19:17),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假日閒閒又冷颼颼,根本不想出門運動, 邊看本日熱門文章邊玩最近迷上的MouseHunt, 好忙阿~~~時間被完美切割成恰恰好的黃金15分鐘XD 文章看到一半還得慌慌張張回去看時間到了沒, 我要吹.......號角抓老鼠啦 >//////< (來到這裡自然而然糟糕了起來) rshadow提到的這篇paper,雖然精油是用礦物油吸釋, 似乎還加了讓人大驚!!的「非離子界面活性劑」, 我們來看一下他的實驗方法,看看人家怎麼使用礦物油 + 界面活性劑 ^.< 第一個實驗 ─ Dandelion Leaf Disk Assay蒲公英葉片分析 主要測定在各種不同濃度的植物油及精油處理下, 蒲公英葉部細胞通透性有無受到影響。 植物油及精油的稀釋方法請看p.2 表1下面的小字a點: 這些油通通都是稀釋在純礦物油裡,沒有其他東西喔。 再來看第二個實驗 ─ Whole-Plant Assay with Common Lambsquarters, Common Ragweed, and Johnsongrass全植株分析 這裡拿了一些常見的雜草品種來試驗, 將稀釋過的精油噴灑在植株上,來看植株受傷害的程度。 怎麼稀釋呢?p.426 左邊由下往上數來第11行有寫: Essential oils of red thyme, summer savory, cinnamon, and clove were diluted in water to concentrations of 0, 1.0, 5.0, and 10.0% (v/v), with 0.1% concentrations of combinations of nonionic surfactant and paraffinic oil blend.... 關鍵字出現了!!nonionic surfactant就是所謂的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 可是各位有沒有發現一件詭異的事, 他居然拿水(diluted in water)去稀釋精油耶! 精油跟水本來就不互溶, 所以他加了一點點、只有0.1%的石蠟油加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混合物, 來幫助精油分散在水中。 這0.1%的石蠟油加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混合物, 說穿了扮演的角色就是精油分散劑嘛 XD 看到這裡,聰明的各位一定又會問: 阿哩勒....是不會用石蠟油稀釋就好喔, 搞得那麼麻煩欉蝦咪(╯‵□′)╯︵┴─┴ 其實人家設計實驗是有人家的道理在。 各位澆花時都是灑水吧?有人是灑油的嗎? 自己會先滑倒吧 ≧◇≦ 再說石蠟油包覆性一流,全株試驗不像葉子試驗可以整片葉子拿去浸油, 要是整個植株都噴灑, 雜草在被精油殺死之前就已經先悶死了吧。 雜草:雅美蝶~~雅美蝶~~就算要死也讓人家死得蘇湖點嘛 。‧(>﹏<)‧。 這篇研究很有趣也很實用的一點, 在於他把精油影響細胞通透性的特性, 很清楚的以數據量化的形式呈現出來。 雖然研究的是殺死雜草,可是我覺得很有參考性耶, 如果認為這只適用於給雜草"哄細",那會錯過許多有趣的發現呢, 想當初威而剛也是本來是要研究心血管藥物誤打誤撞出來的曠世名品阿。 至於會不會將礦物油等我們不想要的東西順便攜帶進來, 我從這篇研究裡看不出來啦(好啦,是我眼拙 XD) BTW,我發現電解質滲漏的數據很微妙,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請看p.426 表1下面的小a那行字, 他說: 「油類都經過礦物油稀釋。 在只有礦物油處理的情況下,電解質滲漏平均值為3.1 ±0.3%。 沒有任何處理時,電解質滲漏平均值為3.6 ±0.4%。」 在沒有任何處理之下,還是有基本的電解質滲漏存在,並不是沒有喔。 然後,經過礦物油處理後,電解質滲漏平均值居然還下降一咪咪耶。 而且阿,植物油處理後的結果,好像跟沒有任何處理相差不多。 所以結論:這話題很難下結論阿(抱頭),呃 滾去抓老鼠領國王的獎賞....\(o.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78.133

12/19 19:46, , 1F
純推我愛的糟糕版風XDDD
12/19 19:46, 1F

12/19 20:03, , 2F
植物油會和細胞膜的脂質起反應增加通透性
12/19 20:03, 2F

12/19 20:03, , 3F
不過連結這篇沒有說明就是
12/19 20:03, 3F
文章代碼(AID): #1BBBOzkQ (Aromatherap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BBOzkQ (Aroma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