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蘋果日報給陳文茜趙少康稿費一篇一萬元?

看板AppleDaily作者 (Fitter Happier)時間20年前 (2004/07/01 05:5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9/30 (看更多)
※ 引述《cerebrate (nostrils exhale)》之銘言: : 這種話還真是好笑阿,那你是要我三天兩頭守在電視機旁紀錄以上二位諸公的嘉言錦句 : 嗎?今天他們兩位動不動脫搞演出與節目主題差的八千里遠,想必這研究很累人阿。那 : 也請你幫個忙,論證一下政客冷飯都在吵哪幾句?他那冷飯的配料是什麼?炒了多久? : 油放多少?火侯夠不夠? : 這是你回我時說的話。 : ============================================================================== : 唉優,你這樣講那各大傳播科系都應該自殺囉。他們天天探討這麼多作什麼阿?你說是不。 : 你這樣講好像大眾媒體刊什麼登什麼都不用管一樣喔,想必各大傳科系在作 : 的新聞研究在你眼中都是垃圾囉。 : 這是你之前回其他人時說的話。 : ============================================================================== : 所以呢? 你到底是覺得應該探討,還是不應該探討炒冷飯呢? : 有點被你的論點迷惑了 : (我的期待是: 來模仿新聞局某林局長,說篇道理吧 XDD ) : 來說篇像他那種權力虛無主義的道理如何? 應該還不錯笑。 這位大德,滿心期待您的回文。今日上站終於得以拜閱,還真是我的福氣阿。 不過您的文章,讓小弟好生失望。想不到您居然只會翻我舊帳,也許是您研究 生整理資料毛病犯了,還是您補補貼貼的功力再顯,或是幫另一位C兄出氣, 就姑且不論。畢竟研究生論文新意不必有,抄書是一定要的阿。何況您抄的是 我的呢?其實我還有點竊喜呢。 不過既然您摘的是我的文,我有責任點撥幾句避免您的誤解囉。其一、我對於 另一位C兄的指教,在於他可是叫我不準議論,連我打嘴砲的權益都得剝奪。 他可是講“閒到管別人報館要刊什麼文要如何花錢”呢,那專門做研究的傳播 學生該吃糞囉?他們可是嘴炮打的最勤的一群呢。您說是不?其二、對於您的 回文,既然您有研究生的天分,那我麼自然得圍繞在這個專題是否值得研究來 講囉。也就是說,我跟另一位C兄是在打嘴砲,跟您可是見真章阿。 至於您問這個專題適不適合作研究呢?我以為,並不是不適合做研究。而是您 的研究方法有待探討阿。不知道您是受社會科學研究荼毒太深,還是本來就理 科出身。您顯然很喜歡作統計比較喔。 您要知道,要理解台灣偉大政客名嘴諸公的內在思維,可不是用單純又枯燥乏 味的學術數據能夠解讀的。是以您的研究方法(原諒我的用詞)實在非常低劣。 因為您說“應該先將當天新聞駭客與小妹大,與蘋果專欄一起列出”。偏偏名 嘴說話可是往往滿嘴油,時而顛三倒四,時而撲說迷離阿。今天主題在東,他 能說到西,等到別人講西,他又能扯到北。是以文茜小妹大的主題在於文茜, 而新聞駭客的主題在於少康。他們主題就是沒有主題,因為觀眾看的是兩位諸 公的嘴砲技巧。 那麼撇開嘴砲操演的種種表象,要理解以上兩位的議論事物本質構成是不是冷 飯呢?那需要哲學式的論證了,這可不是傳播學生單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就 能解決的。傳播學生也許可以用觀眾喜好調查藉由讀者好惡,歸納出他們的文 章"可能有"過多語意上的指涉相似,而使讀者反感。但這卻不足以達成絕對的 因果關係。因為『語意指涉相似』這個因,可能會由撰文者語意指涉對象讀者 的喜好不同,而使『反感』的果有過多讀者個人上的政治判斷。畢竟,陳趙兩 位寫的就是政論文章,而對讀者而言,這可能只是很簡單的零合選擇。所以我 說這是社會科學研究上的瑕疵。 是以理解陳趙是不是在賣冷飯,應該不能以言語論述的表相深究,而應就其物 自身。而且陳趙的媒體販賣行為,由終自始賣的都是個人的存在。也就是說, 一篇可能是破壞環保的文字垃圾,因為“陳文茜、趙少康”這兩個名字而身價 上漲。雖然我很不喜歡“後現代”這個詞彙,但我以為陳趙的文章,也只是後 現代社會中文字商品的一種存在而已。讀者點了一客速食資訊套餐(報紙),再 來因為個人品牌的喜好,而有多元式的消費行為(選擇閱讀於否)。 成為經典的必要在於文本價值上的權威,陳趙兩位的文字具備權威性嗎?答案 恐怕不是,雖然他是包裝很漂亮的『品牌』。但文本的經典性,品牌於否不是 必要前提。何況他只是一篇廉價的政論嘴炮而已,一篇一萬元。經典需要價位 來證明嗎?不是,商品才要。 既然陳趙兩位文章只是包裝華美的品牌商品。我們自然必須以品牌行銷的方式 去假設探討。名牌之所名牌除了商品的精緻與高貴外,還需要『物以稀為貴』 。CD如果滿街跑還叫名牌嗎?今天水果這個中盤商對於製造商生產過剩的情 況自然必須“總量管制”,因為陳趙兩位『品牌』的曝光度已經過高。所以這 只是很單純的媒體行銷操作。 所以不必說陳趙兩位的言論是不是冷飯,而是如果他們天天曝光,就是冷飯。 當然,如果您把陳趙的文章想成『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那我也沒辦法 囉。文章能夠經國不朽,又能賺到一萬元,那也還真是『多功能』阿。 在商言商,既然是商品,就要稀有,又不是在賣大批發。不然您以為是在賣民 生必需品衛生紙之類嗎?是以,名嘴之所為名嘴,即是冷飯之存在。他們天天 在媒體現身,就是冷飯。 研究生如您博學多聞應該還懂CD跟衛生紙的差別吧?自然,我也必須想想您 的『權力虛無主義』,是否暗諷我如後現代之流毫無中心立場呢?我想以我一 個辯士(Sophists)之流,雖然信口雌黃,指鹿為馬,還具備一點低劣的道德認 知觀吧。當然,以您一個近乎哲學家的研究生存在,這點文字垃圾在您眼裡稱 不上構成道德倫理學的必要性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57.93 ※ 編輯: inung 來自: 218.174.157.93 (07/01 00:55)
文章代碼(AID): #10upQF9O (AppleDail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9 之 30 篇):
文章代碼(AID): #10upQF9O (Appl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