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自己的tone

看板Aphasia作者 (奧你媽的運)時間17年前 (2007/05/22 05:1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我大概是全國(本土)看聽最多外國團的人五名內,旅外的就不用比了。 也是大概看最多本國團的人之一。不光是看,有時候還會幫忙調整聲音。 這幾年看下來,外國團和本國團最大的不同,歸納出幾點: 1.以樂手技巧來說,鼓手是最大的落差,外國人的鼓技就只是扎實, 扎實扎實再扎實,加上音樂性。講起來簡單,每次看到外國鼓手 我的心裡只有佩服。 punch大,不代表就是大聲,技巧好,不代表花俏。 而台灣的鼓手通常為了多塞幾個點,而讓節奏亂掉甚至讓groove虛掉 ,這是最大的不同。 2.吉他手,我認為在吉他技術上,外國樂團和國內樂團的落差不大, 但是在音色上,就落差很大。國外的樂團,幾乎每個團都有自己的tone, 尤其是吉他,大概聽到什麼樣的tone,大概你就知道這是什麼樂團。甚至 知道這是哪一國的,聽多了還會知道他大概住哪裡。 但是這和器材沒有太大關係,外國人來大部分用的東西都是很「平常的」, 台灣的樂器行大概都買的到,用的器材都差不多,但是tone差別很大。 很多時候,外國樂團和台灣樂團用同一套器材,卻表現出完全不同的tone, 這其中奧妙,不是用追求器材的角度可以了解的。 而台灣的某些樂手追求器材卻不調tone,連破音和clean tone之間的落差 都調整不好,這是很恐怖的,最常聽(看到)到的狀況,就是破音比clean tone的音量小,而且愈推愈小,用愈多破音,聲音愈沒力,愈沒動態愈不 飽滿,愈弄愈扁,最後糊成一團。 3.主唱,主唱實在是個罩門,絕對不可否認的是,如果一個樂團裡面有主唱, 大部分的聽眾會只注意到主唱,會抱怨主唱聲音太小的觀眾絕對比抱怨吉他 聲音太小的聽眾多百倍。而台灣團的大部分問題在於,中文唱不好,只好唱 英文。(英文比較好唱,中文不好唱都是一樣的意思),就算英文唱的很好 ,也有個很大的問題,編曲卻是「台味」的,樂手也是用中文的groove來思 考編曲,於是不對痛。但是不代表我反對台灣樂團用英文創作。 4.電子混搭,我衷心的希望這不是一種趕流行而已,真的要把電子原素融合進去 ,而不是用「融合了電子」這種方式。 5.請不要太過於在舞台上表現你的憤怒,因為你看起來一點也不憤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9.121
文章代碼(AID): #16KWmQf5 (Aphasia)
文章代碼(AID): #16KWmQf5 (Aph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