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誌] 3/31 美洲印地人個案 (Kayapo)

看板Anthro09作者時間14年前 (2010/06/18 20:15),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請大家盡量把日期和Title標示清楚噢!! ============================================================== B98105012 人類一 謝佳榮 摘要 The Kayapo:背景、生產模式、世界觀 Kayapo人主要居住在Xingu河的溪谷,是亞馬遜河流域南方主要的部落。Kayapo人原 是定居的搜食社會,其食物來源為打獵、捕魚、採集,也存在著農業(不定點燒墾粗耕以 種植作物)。在其社會文化中,存在著明顯的男女分工,其主要差異為:女人從事的工作 必須讓她們能同時照顧小孩(如編織、耕田),男人則從事較為辛苦、時間較長、離部落 距離較遠的搜食活動。   而後,Kayapo人放棄了原先以於村莊為中心的搜/產食模式,而轉變至數個月即集體 遷徙的半游群模式。其中,只有成年男人在外負責打獵的工作,一至兩天便移動至下個營 地。然而如此的改變,並不能給Kayapo人帶來更充足的食物來源和營養,也無生態上的理 由;而是其社會組織和文化模式所致。在如此的模式中,社會分工和社會角色的差別更加 明顯。 在Kayapo人的世界觀中,他們並不將「人類」與「大自然」劃分,而是將他們的社群 視為世界/自然體系中的一部分;而Kayapo社群運作的能量(包括生存、繁衍後代)和其 社會文化模式(組織、儀式、社會角色、分工和組成)都相當仰賴於自然。因此,任何對 於當地環境的破壞,對於Kayapo人而言,都會被視為對於其社會和個人的直接攻擊。 Kayapo人面臨危機:掠奪者與巴西政府 1960年代開始,新移民、礦產採集、森林砍伐活動造成Kayapo人當地的生態危機。 1971年,巴西政府建造跨越亞馬遜河流域的高速公路,並暗中嘗試將部分Xingu國家公園 (kayapo人的生活地區)轉售給私人。資金流入、外力干涉等因素下,Kayapo人的部族之 間亦產生了對立、緊張和貧富不均;1986年甚至爆發兩個Kayapo人村莊的戰爭。1983年, 金礦開採達到最高潮,同時間存在著兩個合法的大型礦場於Kayapo人的生活地區。1986年 ,巴西政府試圖將核廢料傾倒至此,造成輻射汙染。更甚,巴西政府預計在此建造水壩, 而它將淹沒Kayapo人大片的生活地區。 當Kayapo人起身反抗政府時,他們面臨一個政治問題:作為印第安人挑戰政府,還是 捍衛土地、資源私有權的巴西國民? 而後在巴西法律中,Catch-22條款將「教養過後」 的Kayapo人視為巴西國民,摧毀了他們作為原住民而保護自身權益的可能性。 Kayapo人起身反抗 兩名Kayapo族的部落首領聯合組成外交運動,給予巴西利亞政府壓力;1985年,當局 歸還先前奪走的土地,並且割讓額外的土地。而後,兩個非法的金礦場被200名Kayapo人 的武裝襲擊;政府被迫答應將金礦開採權給予Kayapo人,並且劃定Kayapo原住民的法定疆 界。然而,金礦、木材的開發造成的Kayapo人的分歧;部分Kayapo人認為應全面禁止這類 的活動,而少數人從中得利。新興的資產階級造成社會內部的緊張和衝突。   而後,Kayapo人派出一百人在巴西利亞靜坐,迫使當局終止輻射廢料的傾倒計畫。 Kayapo人乘勝追擊,在全國大會派出50名領袖與會,使得catch-22條款 (包括其他有損 原住民權益的法規)廢除,Kayapo人的權利受到保障,也得到巴西媒題的關注。在1988年 ,兩位Kayapo人領袖受美國之邀參加雨林生態會議,當地的生態議題因而受到正視。結果 ,世界銀行決議延緩對於巴西在水壩建造案上的貸款;對於巴西政府試圖向Kayapo人隱瞞 水壩建造計畫此事,國內、國際媒體和民間非政府組織、人類學家等給予大肆抨擊。 Kayapo人隨即展開計畫,組成了強大的Kayapo組織;運用媒體、公共輿論的力量在國 際上發聲,進而對抗巴西政府。此計畫的領袖Payakan更促成非政府組織間的合作,包括 人權團體、原住民團體、環保團體、人類學家等。此計畫相當成功,不但募集了近十萬美 金,更廣得國際間政府以及非政府組織、國際媒體和政治家的支持。而後,Kayapo人更進 一步地要求第三個Kayapo人原住民保留區,將先前的兩大保留區連結成龐大的區域,在 1992年正式畫定邊界。Kayapo人亦積極地與亞馬遜河流域的其他原住民交好,組成聯合陣 線。 Kayapo人如何反敗為勝? ── 第四世界崛起 即使是在氣候議題受到國際重視的今天,Kayapo人的成功,一大部分還是得歸因於 Kayapo人抓住每一個在媒體和新聞上發聲、嶄露頭角的機會;其次,他們爭取了許多民間 非政府組織的支持;再者,環保團體和國際公共輿論也是促成成功的原因之一;人類學家 的研究更是關鍵,他們催化了原住民團體對於自身文化價值的意識,同時間給予他們潛在 的資源,使Kayapo人得以站在主動的立場去爭取突破經濟、政治和文化上的壓迫。實際上 ,不只是Kayapo人得到了協助,他們教會了我們:居住在雨林的原住民並不是被動地面對 問題,而是積極、主動地行以解決之道。Kayapo人促成了許多民間非政府組織的合作和互 相信任,使得多元價值得以交流。 Kayapo人展現給世人的是:即使是在最艱困、最沒希望的時候,困境還是能被克服。 他們證明,他們不是「人類文明進步中的代價」,更不是犧牲品。不同於西方主流價值、 也不同宛如看似遭遺棄的第三世界;Kayapo人象徵了第四世界的崛起。 評論 & 心得 如果不看第一頁的簡介,我還真的以為,Kayapo部落會如同許多其它的例子一般:終 究區服於外在的力量、被掠奪者和政府吞食。Kayapo人真的完完全全改變了我原先悲觀的 想法。在過去的殖民歷史中,西方世界因著武力、科技和資金的優勢所向披靡,所到之處 ,無一倖免。即使是在當代我見到的全球化經濟中,我看到的也是資本主義的盛行、許多 人們仍屈服於強大的經濟力量下。但是Kayapo人卻能運用全球化所帶來的資源:民間非政 府組織的力量、國際媒體和現代網路科技,來幫助他們起身反抗巴西政府。這告訴我們一 件事情,單一國家不再是最大的,所有的衝突也不再只是所謂「內政」問題。我真的很開 心的看到這個世界並不是二元化分 - 強者與弱者;而之中,還能有許多制衡、提供不同 價值的角色。 在這篇文章之中,我仍看見因為外力介入,而造成Kayapo人原本文化體系的不平衡; 但是總結來說,我相信這也造成了Kayapo人的自我認同和團結。原來阿凡達裡面的劇情不 只是電影,那樣的精神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一樣能看見。,當我與朋友介紹人類學時,想 必我一定會提到Kayapo人的例子。這篇文章真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2.169 ※ 編輯: Renenth 來自: 140.112.242.169 (06/18 20:22)

06/18 20:37, , 1F
推 我潛水很久了...
06/18 20:37, 1F

06/18 20:54, , 2F
好像時間太近沒辦法推?總之推
06/18 20:54, 2F
文章代碼(AID): #1C6sD5w2 (Anthro09)
文章代碼(AID): #1C6sD5w2 (Anthro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