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大布局:中國的非洲經濟版圖》譯者序

看板Anthro-R91作者 (它沒有詩)時間15年前 (2009/06/04 18:4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一窺「中國非洲」的真貌 文: 陳虹君 二○○六年,我開始準備紀錄片《阿爾及利亞,中國製造》。 「每一次回阿爾及利亞,都見到有越來越多中國人在那兒,而且勤勞無比!卡車 來來往往於醫院、機場、高檔飯店的工地上。或許,再過不久,我們將有大大發 展觀光旅遊的能力。」一位朋友告訴我。透過阿爾及利亞裔的法國朋友,從他們 口中聽到往返故鄉與法國的經驗,我看到阿爾及利亞正在改變。這場突如其來、 發生在人民身上的明顯影響與變動,就是:中國人的到來! 在非洲,阿爾及利亞的面積僅次於蘇丹,人口有兩千七百三十多萬人,石油及天 然氣占國家收入的九十五%,但是,整體人民的生活依舊困苦。一九六二年,阿 爾及利亞脫離法國三十二年的殖民而獨立。之後,以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有好 長一段時間,該國正統穆斯林的氣氛,始終威脅著國家團結。終於,在二○○○ 年,一場被稱為「十年黑暗」的內戰結束了。為了彌補國家落後的基礎發展,他 們將希望托付在中國人身上,與中國展開一種建立在經濟發展上的新關係。 我一邊進行資料蒐集、書寫整理,一邊大量閱讀當地發行的法語報刊:例如《聖 戰者日報》(El Watan)、《自由報》(Libert?)、《阿爾及利亞晚報》(Le Soir d’Alg?rie)、《俄蘭城日常新聞》(Le Quotidien d’Oran)等。 自二○○二年以來,阿爾及利亞處處可見大型工地,高揚著中國營建公司的漢字 大名,色彩時而蔚藍靛青的「中國製造、樓高十八」的房屋,如雨後春筍般地到 處矗立。短短不到五年的時間,阿爾及利亞已經成為中國在非洲大陸上,最重要 的經濟發展合作夥伴。 中阿合作的產業項目,主要是公共工程與通訊。阿爾及利亞政府曾經允諾,要建 設一百萬個國民住宅,工地遍布在首都阿爾及爾(Alger)、康士坦汀(Consta- ntine)與阿拿巴(Annaba)的新興市郊。其中一個位在康士坦汀郊區的中國營建 主,甚至承諾會在二十個月內蓋好一千兩百戶住宅。二 ○○二到二○○三年,兩 國之間的貿易出現了七十三%的驚人成長率。如今,在阿爾及利亞,有五十%以 上的消費性商品來自中國。 除了引進帶著現代化機具投資阿爾及利亞的大企業,中國把小商販與手工業者輸 出到這塊土地上。來到此地的中國勞工,正威脅著有三十%高失業率的阿爾及利 亞。對於眾多失業的阿爾及亞青年來說,事實上能向他們招手的就業機會並不多。 起初,中資企業並沒有與當地族群接觸,也極少雇用當地的人力。阿爾及利亞典 型的街頭上,總是有許多失業的年輕人,他們拒絕太辛苦的工作或基礎手工業, 他們總是衣裝筆挺,鎮日倚牆站立、聊天,或是夢想有一天能移民到其他國家, 例如法國與加拿大。 阿爾及利亞的中國工人(據說偶爾還有囚犯在內),只服從中國的工作規章,不 被允許離開工地範圍。於此同時,阿爾及利亞的紡織工業也面臨了中國的威脅, 因為中國在阿國的成衣商,往往都是以低於十倍的低廉價格來競爭。 中國人來投資,是個「現在進行式」的驚人現象。但這現象並不僅出現在阿爾及 利亞,「中國製造」差不多已經在整個非洲大陸,成為一種現象,中國的工人與 生意人,正帶給非洲平民百姓經濟生存上新的競爭。而這一切,都要從中國的改 革開放談起。 二○○八年,奧運在北京展開。這一年,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就是中國「 改革開放」屆滿三十年。中國發動國家經濟成長競賽,為了完成重返國際舞台的 使命,毫不讓步。但多年來,始終是開放多、改革少。開放中國市場是主要目標, 而國際資本尋求最高獲利,也成為支持中國經濟大成長的首要因素。手中有了龐 大資財的中國,如今行動力與需求也大幅提升。中國在資源尋求方面走向了全球 化。於是,面對傾頹的非洲,中國大方地買單。 成千上萬的中國人,順著胡錦濤「走向海外!」的號令,蜂擁迎向非洲。中國利 用「中國製造」發展非洲,將非洲拉進全球化的競技場域,換取滿溢在黑暗大陸 的第一級資源:石油、天然氣、金屬、鈾礦、木材、漁業。仰賴西方至今的非洲 貧窮國家,則在中國的吸引下,養成了購買便宜廉價商品的習慣;北京不計代價 地誘惑獨裁者們,非洲也在新的依賴中面臨威脅。 非洲,過去是悲觀主義的受害者,是一片被西方人放棄的大陸;在北京的施惠下, 非洲有了新選擇,如今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經濟興旺。 這些到非洲冒險的中國人,究竟是誰?他們又到了哪些非洲國家?在那裡從事什 麼?他們成功致勝的祕訣又是什麼?中國與非洲,當這兩個極端不同的世界相遇, 會發生什麼變化?在人權與環境保護上,又會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在這有著多個 邦交國的這塊大陸上,台灣又會有怎樣的政治發展?對於歐洲─尤其是法國(畢 竟本書作者們來自法語世界)─而言,多數都是非洲國家從前的殖民母國,今天 在這塊大陸上的地位又是如何?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作者群花了二○○七年一整年的時間,遊歷了非洲十五個國 家,行遍整個大陸地,就為了一窺這個「中國非洲」的真貌。法文原著於二○○ 八年五月二十日面世,紀實報導的行文方式,語調時而幽默、諷刺,現場歷歷在 目。為了更方便中文讀者的閱讀,中譯本做了部分增修(例如還原中國人的本名, 無法查證的人名則維持音譯)。書中十二個章節,從被砍伐精光的剛果森林到受 了毒害的奈及利亞河岸;從嚴密監視的尼日沙漠,到遍布輸油管的蘇丹;從中國 製造的埃及觀光紀念品,到喀麥隆港都杜阿拉(Douala)的超巨大中國餐廳等。 從貧困的中國農村迎向這神祕的新大陸,非洲正在向這群勇敢犯難的冒險者開放! 最後,本書的中文版能夠面世,首先感謝Marcelo Teles、Anna Diatzkin、 Nicole Zand,曾經無私地給予的協助和建議;早安財經出版社的視野與積極。 謝謝父親在中文譯稿的校字上貢獻時間。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寫於 巴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44.137
文章代碼(AID): #1A9wI0xb (Anthro-R91)
文章代碼(AID): #1A9wI0xb (Anthro-R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