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公視映波之前 - 搶救雷恩大師觀感

看板AnimMovie作者 (The Light of My Life)時間18年前 (2006/05/05 02: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很久以前就聽過這部片名,昨天終於在公視觀看了。 對我而言,動畫本身並不很令我感興趣: 光怪陸離五光十色的人物造型也許很具有視覺吸引力; 但其間的隱喻並不讓我感到非常強烈、具有邏輯性, 甚至是啟發性 (當然,對別人而言可能會有不同觀感囉:)。 真正讓我有興趣想要瞭解的,是影片中的主角 Ryan Larkin。 (這或許就是該影片的成功處之一了吧~) 所以,我把觀看的重點都放在電影後記 "雷恩的二三事"。 Ryan Larkin 是一位少年得志的加拿大動畫師, 在七零年代自己的短片作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之後, 便出乎人意料地漸漸走向頹喪之途;並在崩潰之後,成了現在片中的處境模樣。 電影與訪談並沒有給予很完整的脈絡, 只是從他昔日故友的訪談中找出了一些線索,包括: 他有個具有暴力傾向的父親、他年幼痛失兄長、 他極具天賦但過於心高氣傲、他曾有酗酒傾向、吸毒行為 (嬉皮年代的風潮)... 對我而言,想要瞭解其脈絡的原因, 並非是為了要嗜血地知道他為甚麼為變成如此模樣; 而是出於對這個人的好奇,想要瞭解這個人的內心世界: 一個自詡為藝術家的動畫師,他的創作動機會是甚麼? 會是他的渴望、他的恐懼;抑或如天賦般源源不絕的莫名靈感? 他在影片中說道:「... 因為腦中的靈感出現得太多太快, 到最後根本無法捕捉;所以,我打算停止創作... 。」 他所面臨的種種精神處境上的問題,讓我確信他的確是一位藝術家。 許多藝術家正因其獨特的生命經歷所造就出的獨特人格特質 使他的作品發光發熱;但這卻也很可能成為他走向毀滅之途的原因。 脆弱、敏感之外,假如一個藝術家的心理素質能夠再堅強一點、 從容大慧一些... 是不是也會讓他的光芒黯淡一點? 看著 Ryan Larkin 年輕時俊美英挺的眉宇,不禁自問: 除了感傷之外,自己還能給這個世界帶來些甚麼? http://www.awn.com/mag/issue5.08/5.08images/robinson01.gif
-- ※ 編輯: BlueDays 來自: 122.123.25.106 (08/17 14:46)
文章代碼(AID): #14MaQOb5 (AnimMovie)
文章代碼(AID): #14MaQOb5 (Anim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