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教授到底都在忙些什麼啊?

看板AfterPhD作者 (桔子)時間5年前 (2018/07/29 22:05), 編輯推噓10(100102)
留言112則, 10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看到saltlake大的推文有感而發 雖然我已經畢業一陣子了,但是小弟還是對這種教學方式有點不以為然 當然我知道老師有心的話,不管啥教學方式都很花時間跟精神 但似乎就不是每個老師都那麼有心 : → saltlake: 以讓學生上報告為上課方式的課常被學生批評教授在混。 : → saltlake: 雖說事實上也真有些開這種課的教授就是要混,其實這種 : → saltlake: 課要認真開設與執行,任課教授會很累很累,而且學生確實 : → saltlake: 能夠學到許多許多。畢竟讓學生自己找單篇或多篇論文閱 : → saltlake: 讀之後上台報告"學生自己的心得",這除訓練學生蒐集資料 : → saltlake: 的能力之外,還訓練學生組織重整與批判所閱讀文獻的能力 : → saltlake: 的技能。然則開這種課的教授會超累的主因在於需要指點與 扣掉那些真的來混的老師以外 這種上課方式只會讓學生沒有辦法系統性的吸收知識而已 想想看,一本教科書從頭到尾的章節內容,基本上都是環環相扣的 文獻的內容卻都是斷片的,很難串在一起讓人理解 阿我來上課就是想要透過前人(老師)的組織快速吸收大量知識 你叫我自己看的話,那我還來上課幹麻啦,我開讀書會不就好了 你有看過初學者上健身房買課程後 叫你自己先去玩器材,玩累了教練才跑來指導的嗎? 當然是要教練帶著學阿 更何況如果報告的文獻,都是老師挑好後,再給學生閱讀的話 那老師只要開課幾年,講評就根本沒壓力了(因為已經看到爛) 如果說報告的文獻,都是學生自己找的話,那更慘 全部的內容都是離散的,常常大家最後只會記得自己看得那篇文獻而已 : → saltlake: ,而這些都是做學術研究以及組織學術表達的基礎且重要 : → saltlake: 的技能。然則開這種課的教授會超累的主因在於需要指點與 : → saltlake: 評量學生的表現。自己想想,學生評論一堆論文後提出自己 : → saltlake: 心得,要指點與評量該生的教授必須有哪些準備工作? : → saltlake: 要不要至少很快看過該生所挑論文且自己抓出要點? 每個 : → saltlake: 學生只顧自己那份,開課教授要顧及該課每一位學生。 : → saltlake: 至於評量學生表現,倘僅只口頭報告,那就是要評量口頭版 : → saltlake: 學生報告。大家想過要怎樣適當與公正評量這表現嗎? : → saltlake: 這不是改是非選擇和計算題的考卷喔。 : → saltlake: 沒真的學過或自己找相關文獻學習,要適當評量可不簡單。 : → saltlake: 之前不是某公眾人物在那邊亂批評說大學入學考作文如何 : → saltlake: 如何云云? 然而就學術研究來講,真的不需要演講和"作文" : → saltlake: 的能力? 對於公正評量這方面,如果是口頭報告的話 以臺灣的狀況,老師分數寫下去,應該是不會有多少人敢去質疑啦 所以就算老師不公正評量,基本上也沒多少人會發現(不要太誇張的話) 你要說每個老師都會很認真公正的花心思評量嗎?恩... 基本上這種課,我覺得不是不能開 但要開的時候就要寫明是XX研究議題討論之類的 不然學生跑來修,預期會聽到完整的教學,結果卻變成報paper,那感覺真的很幹 -- 之前我還聽說過,有課是把教科書的每個章節都分給小組去報告勒 第一組報第一章,第二組報第二章,十組報完學期都快結束了 更甚者還有把上課當meeting的,真的是一點都不誇張 -- ◢ 舊的想法 = 被鞭 老人發文 = 居歪 + M ▆▄˙ ˙██ ◤◤ 新的想法 = 否決 新手發文 = 水桶 + D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4.60.1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532873108.A.D61.html

07/29 22:20, 5年前 , 1F
在教育現場這個叫做翻轉教學,執行這種教學方法的老師
07/29 22:20, 1F

07/29 22:21, 5年前 , 2F
甚至可以加分用來評鑑、升等,這種教學認真執行的老師
07/29 22:21, 2F

07/29 22:21, 5年前 , 3F
真的會很累,但混的老師其實非常輕鬆。坦白說,我在教
07/29 22:21, 3F

07/29 22:22, 5年前 , 4F
育現場看到的混的比例比較高,然後又用來加分記點...
07/29 22:22, 4F

07/29 22:29, 5年前 , 5F
就有心沒心,對於學生來說很難鑑別,基本上修課只有一次
07/29 22:29, 5F

07/29 22:29, 5年前 , 6F
踩到雷那學期的時間就bye了..
07/29 22:29, 6F

07/29 23:45, 5年前 , 7F
有系統性的吸收知識 大一或大二的必修課程 可以滿足
07/29 23:45, 7F

07/29 23:45, 5年前 , 8F
但 大學 甚至 研究所 要學的 絕對不是 有系統性的吸收
07/29 23:45, 8F

07/29 23:46, 5年前 , 9F
如果沒有培養出自學能力 真的是很可惜...
07/29 23:46, 9F

07/29 23:47, 5年前 , 10F
當然你可能會說 那麼要老師做甚麼
07/29 23:47, 10F

07/29 23:47, 5年前 , 11F
老師 應該是那個能引導 能跟你討論的人
07/29 23:47, 11F

07/29 23:56, 5年前 , 12F
所以我會說要先講明 另外研究所也是有很多課要系統性吸收
07/29 23:56, 12F

07/29 23:57, 5年前 , 13F
因為專業的課也變多了,大學部基本上都只是廣域的課而已
07/29 23:57, 13F

07/30 00:00, 5年前 , 14F
另外引導討論,我認為在沒有學好基礎的狀況下是事倍功半..
07/30 00:00, 14F

07/30 00:07, 5年前 , 15F
那就落實 修課的條件規定吧 把基礎學好再來修這些課
07/30 00:07, 15F

07/30 00:08, 5年前 , 16F
或是把基礎學好 再從大學畢業吧
07/30 00:08, 16F

07/30 00:10, 5年前 , 17F
所以就會怕有老師把那些基礎課用這種方式上...XD
07/30 00:10, 17F

07/30 00:14, 5年前 , 18F
我是比較好奇教授坐在台下聽學生報告胡扯,會不會很
07/30 00:14, 18F

07/30 00:15, 5年前 , 19F
想矯正一下報告的研究生,或心想「這個以後千萬不能
07/30 00:15, 19F

07/30 00:15, 5年前 , 20F
收,程度太爛了」之類的,哈~~
07/30 00:15, 20F

07/30 00:16, 5年前 , 21F
因為我在課堂上真的看過教授當場憋笑到飆淚,然後碩
07/30 00:16, 21F

07/30 00:17, 5年前 , 22F
三學長還完全沒發現繼續報告的
07/30 00:17, 22F

07/30 00:35, 5年前 , 23F
學生只讀自己負責部分 再來怪老師沒系統?
07/30 00:35, 23F

07/30 00:36, 5年前 , 24F
那我告訴你 你就算系統性的獎 她一樣沒讀 一樣沒吸收
07/30 00:36, 24F

07/30 00:38, 5年前 , 25F
永遠都要別人把知識整理好 只想速成 難怪研所也補習
07/30 00:38, 25F

07/30 01:06, 5年前 , 26F
給與系統性的知識不就是授課的目的嗎?不然大家都自學就好啦
07/30 01:06, 26F

07/30 01:07, 5年前 , 27F
我不否認報告討論課的必要性,但也不代表每種課都能這樣上
07/30 01:07, 27F

07/30 01:13, 5年前 , 28F
另外我指的系統性,是指教科書那種章節緊密連結的課程內容
07/30 01:13, 28F

07/30 01:56, 5年前 , 29F
授課目的不一定是給系統性知識喔! 給魚跟教釣魚聽過吧
07/30 01:56, 29F

07/30 01:57, 5年前 , 30F
然後 要你自己讀、整理、表達=/=自己讀 差異很大
07/30 01:57, 30F

07/30 01:58, 5年前 , 31F
最後 教閱讀報告 未必就不系統性 課程整體設計更重要
07/30 01:58, 31F

07/30 01:59, 5年前 , 32F
從自己讀一章 到學習沒系統 邏輯上跳了很多步
07/30 01:59, 32F

07/30 02:00, 5年前 , 33F
並且刻意忽略學習 是教師和學生共同責任 不可取
07/30 02:00, 33F

07/30 07:53, 5年前 , 34F
台灣學生普遍認為,上課=老師講課
07/30 07:53, 34F

07/30 07:53, 5年前 , 35F
報怨老師上不好的先問問自己上課發問幾次,下課常不常找
07/30 07:53, 35F

07/30 07:53, 5年前 , 36F
老師討論
07/30 07:53, 36F

07/30 09:23, 5年前 , 37F
恩..學生沒認真學,承擔後果的是學生自己 (沒學到東西)
07/30 09:23, 37F

07/30 09:25, 5年前 , 38F
老師沒認真教...恩..會承擔甚麼後果嗎?
07/30 09:25, 38F

07/30 09:27, 5年前 , 39F
不是說這種教學方式不好,但這種課不是適用在每個科目的
07/30 09:27, 39F
還有 33 則推文
07/30 12:05, 5年前 , 73F
,這樣的情況下要怎麼討論?我想很難的
07/30 12:05, 73F

07/30 13:58, 5年前 , 74F
如果我跟我的學生解釋了N次,他還是有狐疑...且不提問
07/30 13:58, 74F

07/30 13:59, 5年前 , 75F
然後下一次也是一樣出現同樣的疑惑...
07/30 13:59, 75F

07/30 13:59, 5年前 , 76F
脾氣再好的人 都可能被磨掉耐心...
07/30 13:59, 76F

07/30 22:30, 5年前 , 77F
我覺得大學應該要開始學習蒐集整理第一手的資訊,寫min
07/30 22:30, 77F

07/30 22:30, 5年前 , 78F
i review,還有培養判讀原始數據的能力,教科書是二手
07/30 22:30, 78F

07/30 22:30, 5年前 , 79F
資訊,會帶有作者本身的立場,同時也較為過時,甚至是
07/30 22:30, 79F

07/30 22:30, 5年前 , 80F
論文本身也有很多可以探討的地方,結論是不是有誇大。
07/30 22:30, 80F

07/30 22:30, 5年前 , 81F
我不是老師,不知道這種教學方法輕不輕鬆,可是當學生
07/30 22:30, 81F

07/30 22:30, 5年前 , 82F
時同學們這方面的能力普遍很差,所以很感謝當初願意這
07/30 22:30, 82F

07/30 22:30, 5年前 , 83F
樣帶學生報告的老師,雖然報告的時候很痛苦~~而且有學
07/30 22:30, 83F

07/30 22:30, 5年前 , 84F
到東西就是好課,我大學的某個老師考試都讓我們翻書考
07/30 22:30, 84F

07/30 22:30, 5年前 , 85F
,因為他覺得重點不是背誦,那種知識很快就會忘掉,而
07/30 22:30, 85F

07/30 22:30, 5年前 , 86F
是如果遇到不會的東西,要知道去哪裡找答案,反而是思
07/30 22:30, 86F

07/30 22:30, 5年前 , 87F
考能力和邏輯訓練才帶得走。當然也可能個人的學習目標
07/30 22:30, 87F

07/30 22:30, 5年前 , 88F
不一樣吧。
07/30 22:30, 88F

07/30 22:36, 5年前 , 89F
教科書雖然都是過時資訊, 但有很多硬道理還是要靠教科書學
07/30 22:36, 89F

07/30 22:38, 5年前 , 90F
微積分、工數、材力、線代、彈力這種課程,讓學生報就是爆炸
07/30 22:38, 90F

07/30 22:38, 5年前 , 91F
只能說每種課適合的教法不同,但我還是覺得有底子才能進階
07/30 22:38, 91F

07/30 22:39, 5年前 , 92F
上那些需要討論跟報告的課程
07/30 22:39, 92F

07/31 04:51, 5年前 , 93F
教科書和期刊論文乃至於他人演講等,都是二手資訊。
07/31 04:51, 93F

07/31 04:52, 5年前 , 94F
教科書提供本學門普遍同意為真的系統性硬道理。評論類
07/31 04:52, 94F

07/31 04:53, 5年前 , 95F
(review)論文給予某主題系統與結構化的當代整理。
07/31 04:53, 95F

07/31 04:53, 5年前 , 96F
研究論文提供針對主題的某種最新成就。
07/31 04:53, 96F

07/31 04:54, 5年前 , 97F
溝通是雙方面的;教授的風格和水準,學生事前自己要設法
07/31 04:54, 97F

07/31 04:55, 5年前 , 98F
了解。同意當某教授的學生也是種成人的決定,自己負責。
07/31 04:55, 98F

07/31 04:55, 5年前 , 99F
師生處不好,要嘛換導師。但是你挑人人也挑你。要不然,
07/31 04:55, 99F

07/31 04:56, 5年前 , 100F
就想辦法改變自己或導師。畢業後去學界或業界工作,這類
07/31 04:56, 100F

07/31 04:56, 5年前 , 101F
溝通問題預期會一再發生。
07/31 04:56, 101F

07/31 07:02, 5年前 , 102F
我覺得系統性的課程已經在高中以下、大學部低年級的課程
07/31 07:02, 102F

07/31 07:04, 5年前 , 103F
學過很多很多了...大學部高年級課程需要更多的引導自學
07/31 07:04, 103F

07/31 07:05, 5年前 , 104F
引導方式的自學 或目的性的自學(PBL課程) 這些才能收穫
07/31 07:05, 104F

07/31 07:06, 5年前 , 105F
比較容易帶在身上跟一輩子
07/31 07:06, 105F

07/31 07:07, 5年前 , 106F
我也常說 碩士班以上 已經不是在 "念書""
07/31 07:07, 106F

07/31 07:08, 5年前 , 107F
而是在學習怎麼做研究 學工具、分析方法、分析邏輯
07/31 07:08, 107F

07/31 07:10, 5年前 , 108F
更重要的是研究精神 這些若不在念研究所時 被教導(指導)
07/31 07:10, 108F

07/31 07:10, 5年前 , 109F
出了社會 誰還會去教你啊...
07/31 07:10, 109F

07/31 07:13, 5年前 , 110F
微積分 工數 線性代數 力學 這些都屬於大學部低年的課程
07/31 07:13, 110F

07/31 08:52, 5年前 , 111F
高階的力學也有很多喔...只是我舉的這些是大家比較常聽的
07/31 08:52, 111F

07/31 10:52, 5年前 , 112F
社會上很多缺乏自主研究精神&能力的人 所以容易從眾或恐慌
07/31 10:52, 112F
文章代碼(AID): #1RNScKrX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RNScKrX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