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轉] 和平統一也是台灣科研前途之一

看板AfterPhD作者 (ggg)時間7年前 (2017/02/19 12:05), 7年前編輯推噓-13(0132)
留言15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216000607-260109 科研工作者的將來: 和平統一也是台灣前途選項 1984年的中央大學還是以理學院為主, 地球物理 大氣物理是其主流, 此時的工學院才要 配合台灣當時的產業科技發展要進入半導體, 資訊, 光電及飛機航太領域. 全校對做為科學研究的工具--大型計算機主機系統, 莫不極為關心. 那時代的美國正陷入越戰泥沼, 留美回來的歸國學人充滿反戰思惟, 依賴計算機模擬的 核能, 海洋水下偵測(跟潛艦有關)科技都在排除之外. 負責戰機研發的是成大航太所, 台大力學所. 交大是電子科技, 清大就是核能. 中央大學跟清華大學類似, 在台復校時都是以理學院為主, 只不過清華有庚子賠款支應 就經費言, 相差非常大. 但中央大學雖然在中壢, 離龍潭所在的中山科學院很近, 理學院的師生對經費需求固然 急迫, 可是對跟戰爭有關的武器科技研究卻不是那麼肯為五斗米折腰. 為了普及計算機的模擬應用, 中央大學推動了PC替代終端機的校園網路分散式系統, 致 力於資訊科技. 迫於國家政策, 中央大學看重的是發展軍民兩用系統. 到李大統領當政時, 李登輝看到韓國要在十年內發展衛星科技, 就督促著台灣要搞衛星 發射及監視海峽的間諜衛星. 此時戒嚴已過, 大陸卻碰上六四, 兩岸開始了兩國論. 中央大學的遙測中心本來是替農委會向國外租用遙感資源衛星, 以高空空照圖估算農業 種植的收成, 另配合軍方需求的說法是提供兩萬五千分之一的軍用地圖. 李大統領撥出 100 億要啟動衛星計畫, 另撥100億要給台灣家電廠商購買日本的平板顯 示技術. 國科會的100億衛星計畫讓全台各大學震動, 認為瓜分了主要的科技研究經費. 給家電廠商的100億卻又被日本斥之以鼻, 謂連購買一個平板工廠都不夠. 1985以後, 大量的台灣IBM相容PC外銷, 也促成1986的TSMC設廠, 到李大統領時代, 美 金兌台幣直逼 28:1 . 台灣當時是否有足夠的科研經費同時應付國防與產業經濟的發展 ? 以當時回顧 197X/8X 年代的發展言, 似乎不再那麼窮了, 但就研發者的立場, 永遠是 少了那份促成的經費, 也欠缺了臨門出力的人力. 中央大學的遙測中心贊同了李大統領的衛星計畫, 以十億經費購置了國外資源衛星的新 一代接收與處理設備, 另於國研院成立了間諜衛星研製中心, 最後是向美空軍購買代為 發射的服務, 最終達成初步目標. ================================== 三民主義在李大統領時代幾乎被完全拋棄, 但隨著科研工作者並不想被捲入戰爭武器的 無底洞, 台灣的戒急用忍或許是給了大陸發展的最大奄護, 如今大陸反而實行起革命先 行者--孫文的建設理想. 台商與華僑資本帶動了先進國的技術投資, 而強調自力更生的 大陸科研工作者抓住了學習機會, 世界先進國在有利可圖下隨著鄧小平的讓利吸金把所 有技術都不得不讓出來換取可能的市場機會. 這也讓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從不可能變成可 能. 科研工作者不願當人類戰爭武器的推波助濫者是科學研究者的社會良心在發揮作用. ============================================================================= 社論-和平統一也是台灣前途選項 2017年02月16日 04:10 主筆室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216000607-260109 當「和平統一」成為口號時,眾人可能忘了,歷史上絕大多數的統一都是憑藉武力,用「 和平」方式完成「統一」,是難度極高的使命。如果「統一」僅有傳統的意涵,即一方被 迫放棄國旗、國歌、國號,由另一方獨享外交與國防權,對長期分治的兩岸與已是民主社 會的台灣而言,若未發生類似柏林圍牆倒塌的重大歷史事件改變東亞戰略格局,恐怕很難 期待透過和平方式達成。 如果兩岸都在政治上享有主體性,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幸福,傳統「一方臣服」式的「統 一」形態就更難以成形。因此,當我們選擇「和平統一」時,首先就必須了解,這是比「 武力統一」更為困難且更需要智慧與耐心的路徑。「武力統一」快速,但果實苦澀;「和 平統一」不易,但其果實甜美,值得努力。 堅持要走「和平統一」的道路,必須開拓思維,用情感與知識為兩岸找到可依循的路徑。 鄧小平有「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主張,蔣經國也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論述,兩 者的核心精神都是「和平」。如何將此兩種觀點融合,又同時建立一個可以運作的體系, 是值得探索的。 大陸目前在港澳落實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將「一國兩制」作為「和平統一」後的 政治安排,這樣的思維並不適用於兩岸。對兩岸而言,北京的思路應該是「一國兩制、和 平統一」,即如何從「一國兩制」走向「和平統一」。 港澳模式的「一國兩制」中,「一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制」分指大陸與港澳的 體制,此兩制位階不平等,即以北京為中央,港澳為地方。兩岸模式的「一國兩制」,「 一國」應是指由兩岸共同擁有的「整個中國」,其主權由兩岸人民共有及共享,而不應為 兩岸其中一方的政府與人民所獨占;「兩制」指的是雙方所採行的「憲政體制」,彼此或 許在國際間的權力不對稱,但是在兩岸之間,雙方體制的位階是平等的。 符合兩岸模式「一國兩制」的「一國」,應是「主權不分裂」的整個中國,「兩制」就是 「憲政治權分立」的兩個政府。如果兩岸能夠透過簽署和平協議,共同確認「分治不分裂 」此一目前已存在的法理現狀,等於兩岸共同約定排除永久分裂的可能,如此也為和平統 一奠定法理基礎。 如何從「分治不分裂」的「一國兩制」走向「和平統一」,過程之中有3件事必須處理。 第一、雙方是否還可以使用武力威脅的問題。由於雙方在「和平協議」中已經確定了「不 分裂」原則,因此在「和平協議」簽署後,應即放棄使用武力。日後若任何一方違反了「 不分裂」原則,那「不使用武力」的約束也就不存在了。第二、雙方在國際參與的問題。 在「和平協議」簽署以後,雙方可就如何「共同參與國際組織」一事進行磋商,以使兩岸 均可在國際組織中做出貢獻,並以兩岸人民均得享受國際組織帶來的利益為原則。第三、 雙方尋求制度的統合。在習近平近日高度肯定孫中山的偉大成就以後,「三民主義統一中 國」已經不再是神話,更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統一策略,而是代表三民主義已經可以成為 兩岸政治思想與制度融合的基礎及平台。 走向和平統一的關鍵就必須有「心靈契合」,兩岸目前需處理的就是認同的分歧。毫無疑 問,中華文化所蘊含的價值觀是兩岸人民心靈契合的基礎。兩岸倘能在推動中華文化方面 共同倡導及互動合作,從文化認同擴大到同為中華民族與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可使兩岸從 和平協議邁向和平統一之路不會逆轉。 以「分治不分裂」確定兩岸定位,簽署和平協議;再尋求兩岸制度的統合,以逐漸融合民 族、民權、民生思想;同時共同推動中華文化,兩岸和平統一何難之有!「台獨」、「獨 台」、「維持現狀」可能是一部分人希望實現的理念,但事實不可行,任何形式的「武統 」更不是兩岸中國人所願見,以和合為內涵、以融一為路徑的和平統一,應是台灣前途的 選項。   (系列完) (中國時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139.9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487477119.A.20F.html

02/19 12:22, , 1F
廢文討論個屁
02/19 12:22, 1F

02/19 12:25, , 2F
這是哪裡來的文章?完全無法理解內容與研究者有何關係
02/19 12:25, 2F

02/19 12:59, , 3F
汪汪報廢文怎麼這麼多
02/19 12:59, 3F

02/19 13:32, , 4F
統屁阿?這麼喜歡不會申請中國教職?
02/19 13:32, 4F

02/19 14:00, , 5F
放屁
02/19 14:00, 5F

02/19 17:26, , 6F
我也覺得臺灣的photoshop技巧有待加強
02/19 17:26, 6F

02/19 17:32, , 7F
這個帳號怎麼都一直發這類的文章
02/19 17:32, 7F

02/19 20:29, , 8F
看來是大大準備退休過去轉一筆?
02/19 20:29, 8F

02/19 20:59, , 9F
原po可以解釋一下第一段大學brabra跟標題的關係嗎?
02/19 20:59, 9F
197X年代發生了越戰, 南越以被美國出賣收場, 自此南北越統一. 越戰時的老美使用了生物戰劑, 南越傷亡慘重, 但美國國內也發展出反戰的訴求. 美國因大陸發展了核導彈, 當東方紅衛星上天之後, 暗示導彈可以發射到美國本土, 自此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代表. 台灣政府當然想舉全國之力也想要擁有核武, 當美援中止, 中美斷交之後, 台灣急著 推動國防科技. 從建鋼廠, 造船廠, 買軍用卡車廠, 造戰機(F5, IDF), 建滋生式核反 應爐, 造電腦都是圍著將來的戰爭準備打轉. 大學裡的教研人員為了多領一些研究津貼, 在政府的主導下落入了為殺人戰爭機器的 研發競折腰. 197X年代從美國留學回來的人都有一些反戰的省思, 在研究工作的主題上都不是那麼 急於幹那些保證互相毀滅的核戰項目. 這在計算機的模擬研究上極為明顯. 花大錢( 每年數億租用的大型電腦)購大型設備花心力研究, 最後是耗在互相毀滅的事上, 這不 是有獨立思考理性思惟的人該做的事. 科技研發的經費在台灣不是佔有很高的比重, 從經營產業辛苦掙來的錢都該理性的善 用, 才能有良好的研發環境. 李大統領的100億衛星計畫主要是想擁有長程導彈的發射 能力, 相對的, 想要以100億經費引進平板顯示器的購買計畫, 就被日本人斥之以鼻. 把錢發在戰爭武器的研究上被形容為窮兵瀆武, 但這事並不保證戰爭的必勝. 越戰就是明顯一例. 科研經費畢竟是所有教研人員工作之所依, 從事毀滅性武器的研發本就不智, 那就是 這樣的投入會有將來性嗎? 統一當然不會是單方面的事, 但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卻是值得深思的事. ※ 編輯: ggg12345 (61.228.139.96), 02/19/2017 22:20:45

02/19 21:49, , 10F
2
02/19 21:49, 10F

02/19 23:12, , 11F
...
02/19 23:12, 11F

02/20 00:00, , 12F
...
02/20 00:00, 12F

02/20 09:07, , 13F
好好做研究,做個有用的中國人!
02/20 09:07, 13F

02/20 22:51, , 14F
面對年金改革, 開始語無倫次了?
02/20 22:51, 14F

02/22 05:54, , 15F
閣下退出學術圈也是台灣科研的一大進步
02/22 05:54, 15F
文章代碼(AID): #1OgHb_8F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