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學術論文造假者,一率逐出學術界,且永

看板AfterPhD作者 (ASE)時間7年前 (2016/11/30 17:00), 編輯推噓29(290135)
留言164則, 2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已經有人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發起提點子 有興趣的可以給個附議 原文網址 https://goo.gl/31Nhzn 提議者陳金山 學術論文造假者,一率逐出學術界,且永不錄用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有鑑於學術論文造假事件頻傳,嚴重損及台灣在世界上之學術名聲,且對認真從事學術研 究的老師及研究人員不公平,故有此提議。 不論是教師或研究人員,皆受過最高等之研究訓練,理應嚴謹看待學術研究之成果。再者 ,學術研究者皆為社會上之高級知識份子,更應當以身作則,以最高的道德標準自我要求 。 學術論文的造假不僅損害國家之榮譽,也對後進產生最不良之示範。論文造假者,不應只 是辭職、追回補助款及學位、停權而已,更應處以最嚴厲之處分,方能彰顯高級知識份子 的道德標準及社會責任。 個人提議,論文造假者比照職棒打假球之模式,一率逐出學術界,且永不加以錄用。連職 棒都可以用最嚴厲的標準自我要求了,學術界的菁英有甚麼理由對造假者輕輕放下!? 利益與影響 此提議的目的在於端正學術風氣,以免學術造假歪風上行下效。 目前對學術論文造假的懲處太輕,以至於造假者雖辭掉目前職務,卻仍可繼續在別的學術 單位任職。若造假者會被學術單位列為拒絕往來戶,對欲嘗試者必有殺雞儆猴之效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9.43.168.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480496443.A.9CF.html

11/30 17:13, , 1F
比照打假球好~~
11/30 17:13, 1F

11/30 17:17, , 2F
11/30 17:17, 2F

11/30 17:20, , 3F
問題是誰來判斷誰造假?以及如何判斷?
11/30 17:20, 3F

11/30 17:24, , 4F
贊成 一但事證確鑿 應給予永不錄用
11/30 17:24, 4F

11/30 17:33, , 5F
再設一個透明實驗室設施給他們再現的機會 材料費學校出
11/30 17:33, 5F

11/30 17:36, , 6F
打假球的是助理,教授是無辜的。
11/30 17:36, 6F

11/30 18:59, , 7F
誤植,疏忽,粗心,總之不是造假
11/30 18:59, 7F

11/30 19:01, , 8F
就像之前登錄假帳號審自己論文的事件,論文本身可沒造
11/30 19:01, 8F

11/30 19:01, , 9F
假。
11/30 19:01, 9F

11/30 19:01, , 10F
不確定啦,但似乎沒說論文有造假
11/30 19:01, 10F

11/30 20:00, , 11F
只要學生、助理、博後造假,一律逐出學術界!(老師?)
11/30 20:00, 11F

11/30 20:01, , 12F
反正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要認真逐的話會剩多少"學者"?
11/30 20:01, 12F

11/30 20:06, , 13F
Who is going to monitor the monitors of monitors?
11/30 20:06, 13F

11/30 21:01, , 14F
當然是位高權重的研究先驅來做這種辛苦不討好的事....
11/30 21:01, 14F

11/30 21:11, , 15F
參考司法審判 在可能範圍內 判決文必須公開
11/30 21:11, 15F

11/30 21:53, , 16F
所以誰是審判者?誰又有權判斷證據的可信度?
11/30 21:53, 16F

11/30 22:02, , 17F
我蠻肯定最後被逐出的都是研究助理、博士後、菜鳥教授
11/30 22:02, 17F

11/30 22:18, , 18F
拜託好吧 審查會根審查委員 字面的意思是啥? 強調審查
11/30 22:18, 18F

11/30 22:19, , 19F
結果盡可能公開除了避免黑箱以外 還隱藏著要求決議文
11/30 22:19, 19F

11/30 22:20, , 20F
要引法規指明違反的法規條文 並寫明作為判斷基礎的證據
11/30 22:20, 20F

11/30 22:20, , 21F
而不是只公布"審查結果" 往簡單與研究人熟悉的模式講
11/30 22:20, 21F

11/30 22:21, , 22F
比如碩博士生的論文口試 口試委員們是審查者 但是他們
11/30 22:21, 22F

11/30 22:22, , 23F
要公布口試結果 且不能只寫通過與否或者只寫上口試分數
11/30 22:22, 23F

11/30 22:22, , 24F
必須寫明他們認為合格的碩博士應滿足那些條件 然後逐項
11/30 22:22, 24F

11/30 22:22, , 25F
健保也有利用醫師、醫院互審的制度
11/30 22:22, 25F

11/30 22:23, , 26F
把背口試者在論文書面與口試的陳述當作支持或否定的證據
11/30 22:23, 26F

11/30 22:23, , 27F
一條一條清楚寫上去 然後最後基於這些規定與證據 寫出
11/30 22:23, 27F

11/30 22:24, , 28F
本委員的判斷 這樣對審查結果有疑義者才可以清楚逐一
11/30 22:24, 28F

11/30 22:24, , 29F
質疑 倘非如此 審查決定書只寫上通過或不通過 或者
11/30 22:24, 29F

11/30 22:25, , 30F
抽象無根據地寫 該生學術表現優良或惡劣 那根本無從
11/30 22:25, 30F

11/30 22:25, , 31F
去論證支持或反駁 因為首先沒列出評量的準據 其次沒有
11/30 22:25, 31F

11/30 22:26, , 32F
列舉證據 單寫出表現優異或惡劣 那是反應出審查者個人
11/30 22:26, 32F

11/30 22:26, , 33F
把一律寫成一率者,一律…
11/30 22:26, 33F

11/30 22:26, , 34F
的好惡 請問要如何反駁? 爺就是看他長得歪瓜劣棗所以
11/30 22:26, 34F

11/30 22:27, , 35F
判他學術表現惡劣 "技術上"來說並無不可 -_-
11/30 22:27, 35F

11/30 22:27, , 36F
因為沒有寫明判別的基準
11/30 22:27, 36F

11/30 22:28, , 37F
上網放狗找一些法律判決書參考看看吧 公開免費的
11/30 22:28, 37F

11/30 22:28, , 38F
而且是中文的 很好看的
11/30 22:28, 38F

11/30 23:17, , 39F
所以請問一下,審核造假的標準是什麼?不要亂扯啥法律判決
11/30 23:17, 39F
還有 85 則推文
12/01 16:57, , 125F
一回事罷了。學界在寫有煽動力的文這方面不管是哪個領
12/01 16:57, 125F

12/01 16:57, , 126F
域我想都還滿糟的就是了。
12/01 16:57, 126F

12/01 18:28, , 127F
如果一個國家連小偷都唯一死刑,不知怎麼處罰強盜...
12/01 18:28, 127F

12/01 18:30, , 128F
死刑能減少犯罪,但不可能根除犯罪,實驗歷程記錄恐無可
12/01 18:30, 128F

12/01 18:31, , 129F
避免,就像寫病歷會浪費醫師看診時間,但多數人還是要求
12/01 18:31, 129F

12/01 18:31, , 130F
醫師寫病歷...
12/01 18:31, 130F

12/01 19:32, , 131F
樓上 醫師的腦子不是電腦能記住每一個患者每一次看診的
12/01 19:32, 131F

12/01 19:33, , 132F
各種細節 但是醫師診治患者就是需要看患者在醫師開立的
12/01 19:33, 132F

12/01 19:33, , 133F
各種處方和劑量下的變化 "逐漸學習"患者的反應 然後設法
12/01 19:33, 133F

12/01 19:34, , 134F
把患者治好 所以紀錄病例本身就是現代醫學治療相當重要
12/01 19:34, 134F

12/01 19:34, , 135F
的一部分 幫紀錄病例當作"浪費時間"? 請勿神話醫師能力
12/01 19:34, 135F

12/01 20:12, , 136F
研究人員對每隻兔子或每件歷史文件都能記在腦中嗎?
12/01 20:12, 136F

12/01 20:13, , 137F
同理研究歷程也是相當重要的喔...話說回來,病歷如果
12/01 20:13, 137F

12/01 20:14, , 138F
只是醫師本人將來要看,可以用一些超簡寫來完成,自己
12/01 20:14, 138F

12/01 20:14, , 139F
看得懂就好,但現在外界對醫界的要求是要完整詳盡
12/01 20:14, 139F

12/01 20:15, , 140F
甚至有病歷中文化的呼聲...然後病情穩定還要寫流水帳
12/01 20:15, 140F

12/01 20:16, , 141F
明明就只是等著抗生素療程打完出院.....
12/01 20:16, 141F

12/01 20:19, , 142F
更多的是面對同樣的疾病腦中早有SOP反射,還得把他寫下
12/01 20:19, 142F

12/01 20:20, , 143F
來,然後每本病歷都寫一遍,只為了能讓思路呈現病歷上
12/01 20:20, 143F

12/01 20:20, , 144F
以備健保抽審或醫療爭議發生時抗辯用.....
12/01 20:20, 144F

12/01 20:21, , 145F
沒有學到任何東西,只是花時間文書作業而已...
12/01 20:21, 145F

12/02 00:32, , 146F
患者自主權益提高 因為無論如何醫師不能保證治好 所以
12/02 00:32, 146F

12/02 00:33, , 147F
要讓患者能調病歷自己看或者給別的醫師看 另外是作為
12/02 00:33, 147F

12/02 00:34, , 148F
證據保護醫師自己 醫師自以為都做好是他自己的認知 患者
12/02 00:34, 148F

12/02 00:34, , 149F
有權不滿並提告 記住 世界不是繞著醫師打轉
12/02 00:34, 149F

12/02 00:35, , 150F
研究歷程本就有他重要性 研究記錄本是很古老就有的制度
12/02 00:35, 150F

12/02 00:36, , 151F
我國這裡不普遍不奇怪 之前有網友就指出過了 至少將來
12/02 00:36, 151F

12/02 00:36, , 152F
想申請專利 申請到專利 被別人挑戰 那雙方就拚舉證
12/02 00:36, 152F

12/02 00:36, , 153F
自己當初不留研究紀錄 對方有更完整的紀錄 打民事官司
12/02 00:36, 153F

12/02 00:37, , 154F
就是對方勝訴
12/02 00:37, 154F

12/02 07:25, , 155F
正因為世界不是圍繞醫師打轉,所以醫師乖乖浪費時間寫
12/02 07:25, 155F

12/02 07:26, , 156F
寫病歷,世界也不是繞著研究者打轉,同理可證
12/02 07:26, 156F

12/02 15:17, , 157F
立委林靜儀、柯志恩也挺了解制度問題
12/02 15:17, 157F

12/02 15:18, , 158F
雖然他們也是對制度透露出一些無奈
12/02 15:18, 158F

12/02 15:18, , 159F

12/02 15:19, , 160F
11.23【國會最前線】論文造假延燒!台大校長也遭波及?
12/02 15:19, 160F

12/02 15:26, , 161F
現任立委裡面,最瞭解生醫/學界論文發表制度掛名的應該是
12/02 15:26, 161F

12/02 15:29, , 162F
陳宜民了,他本身就是雙D,比上面哪兩位立委更瞭解這個環境
12/02 15:29, 162F

12/02 17:12, , 163F
前高醫大副校長...
12/02 17:12, 163F

12/03 17:25, , 164F
掛名就沒責任真好笑 掛名就等同背書啦
12/03 17:25, 164F
文章代碼(AID): #1OFfKxdF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5 篇):
文章代碼(AID): #1OFfKxdF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