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聘教師他先挑 金大校長被指搞皇帝條款

看板AfterPhD作者 (瓜籽)時間9年前 (2015/02/08 23:39), 編輯推噓5(5033)
留言38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藉這個標題談個觀念,基本上與金門大學沒有直接關係。 多年前系上有同事被挖角到香港,借由他有機會比較深入了解其它學校怎麼運作。薪水差 距大家約莫都知道,所以不再多談,這裡講一下香港學校的預算以及聘任機制。 簡單來說,校長最大。市政府把一定數額的錢撥下來之後,校長可說是全權決定如何分 配,甚至包括給教授的薪水多寡,也都是簽約決定,而不像台灣有全國一致的標準。這有 點像NBA球員的薪水,大概只有最低等級的有制度保障,較高等級的都是依照雙方談出的合 約來給錢。教授的聘任自然也是校長說了算,因為合約的一方就是校長代表。 實際運作上,校長當然不可能像兼差撞鐘一樣管到每個系所的大小事,所以他會委託他自 己找的單位主管去決定預算和人事。在一個單位中,這位主管就像一個小校長這樣了,教 師的聘用與續約都是他說了算,薪水也是他去和對方談。同樣地,每個教授薪水不會一 樣,合約都是個別談出來的。 很爽是吧?這是有代價的。校長和主管的合約都有期限,是否續約都要看績效。怎樣評價 績效?這細節我那位跳槽的前同事也無法多講,只知道不完全數P,行政服務(辦研討會之 類),教學(修課人數也要看)、校外學術活動包括期刊編輯、審稿、應邀演講等等都算。 總之,NBA和MLB怎麼搞,大概也就類似。 來跟台灣的大學比比吧:齊頭式薪水先不說,預算部分比較類似,都是校長說了算,但是 人事聘任權就天差地遠了。別的不說,從校長、院長、到系主任都由所謂「校園民主」的 程序來決定,那就不太可能奢求主管會有辦法實質地去和每個教授談薪水,甚至續約問題 了。 簡單來說,台灣花很多時間在試圖建立一個所謂公平公正客觀的評鑑機制,背後的企圖是 希望能實質地剔除不適任教師,最後搞成數P。現在大家發現數P有許多缺陷了,又在想找 出數P之外的其他手段。其實這都是支微末節。 歸根究柢,難道一位在某學術領域已經非常資深的學者,沒有辦法「實質」地給同領域 (或者至少相近領域)另外一位學者分數嗎?如果這都做不到,那期刊所謂的「同儕審稿」 豈不是審假的?台灣無法這樣做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沒有人被授權這樣做。而沒有人被授 權這樣做,是因為環境根本就不允許有人擁有這樣的權力。而所謂的環境,就包括像「輿 論」,或者像「立委痛批」這樣的東西。 最後來個或許不是很恰當的類比:CPBL跟MLB,SBL跟NBA的差距,真的是其來有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3.162.2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423409969.A.CE9.html

02/09 00:22, , 1F
有能力的就去星港美日歐發展吧...台灣這套基本上不太
02/09 00:22, 1F

02/09 00:23, , 2F
可能會變的
02/09 00:23, 2F

02/09 00:54, , 3F
那這討論應該更上一層,大學的錢是誰分配的
02/09 00:54, 3F

02/09 00:56, , 4F
校長如果也只是被分配者,那這結構鏈跟校長對教師沒什
02/09 00:56, 4F

02/09 00:56, , 5F
麼兩樣
02/09 00:56, 5F

02/09 01:00, , 6F
這樣又太簡化問題 期刊同儕審查要給書面意見具體評價
02/09 01:00, 6F

02/09 01:00, , 7F
稿件的優缺點 最後期刊主編根據這些和他自己學經訓練
02/09 01:00, 7F

02/09 01:01, , 8F
以及自己可能的調查做決定 今天即使要校長一人最後拍板
02/09 01:01, 8F

02/09 01:02, , 9F
也不是不行 但是整個評價標準和程序先訂出來瞧瞧 如果是
02/09 01:02, 9F

02/09 01:02, , 10F
相關審查制度細則都不提 只單比校長審還是委員審?
02/09 01:02, 10F

02/09 01:03, , 11F
魔鬼藏在細節裡... 就好像司法制度有單純法官審
02/09 01:03, 11F

02/09 01:04, , 12F
也有法官主持下的陪審團審 單這樣就能比審查品質?
02/09 01:04, 12F

02/09 09:31, , 13F
每次看到這樣的文章我都很想問,那你心目中的大學教育該
02/09 09:31, 13F

02/09 09:31, , 14F
具有怎樣的特質與使命。在這樣的特質與使命下,你認同的
02/09 09:31, 14F

02/09 09:32, , 15F
制度或是機制是怎麼去追求這個目標。每個方法都一定會有
02/09 09:32, 15F

02/09 09:33, , 16F
問題,但也都會有它的優點。現在都是看點不看面的針貶。
02/09 09:33, 16F

02/09 09:34, , 17F
難道不會有解決了問題卻又製造了另外一個問題的情形嗎?
02/09 09:34, 17F

02/09 09:35, , 18F
最有趣的莫過於之前科技部取消看點數來審查計畫是否通過
02/09 09:35, 18F

02/09 09:36, , 19F
我以為大家應該會一面叫好,結果還不少人發聲這樣的審查
02/09 09:36, 19F

02/09 09:37, , 20F
又會讓所謂的大老把持計畫而沒有公正的衡量研究成果。
02/09 09:37, 20F

02/09 09:38, , 21F
這種父子騎驢的現象還真是屢見不鮮,卻又無法凝聚共識
02/09 09:38, 21F

02/09 09:39, , 22F
或是原po所贊同的制度真的就沒有負面的影響?如果有,我
02/09 09:39, 22F

02/09 09:40, , 23F
們還會歡迎這樣的制度嗎?
02/09 09:40, 23F

02/09 12:00, , 24F
樓上談的已經不是「大學教育」,而是研究產出衡量了
02/09 12:00, 24F

02/09 14:54, , 25F
樓上兄弟,第一行就是談大學教育了,後面只是舉例
02/09 14:54, 25F

02/09 17:54, , 26F
都沒人感謝分享嗎?
02/09 17:54, 26F

02/09 21:16, , 27F
就是因為前面談「大學教育該具有什麼樣的特質和使命」,
02/09 21:16, 27F

02/09 21:17, , 28F
所以我一路看下去,結果看到的是對於計畫審查機制的針貶
02/09 21:17, 28F

02/09 21:17, , 29F
但後面的例子,似乎不能說明什麼是「大學教育」,只能
02/09 21:17, 29F

02/09 21:18, , 30F
現有制度不足以評量「研究水準」
02/09 21:18, 30F

02/09 23:05, , 31F
我根本沒有說現有制度不足以評量研究水準,我是指出不同
02/09 23:05, 31F

02/09 23:05, , 32F
的制度都有其支持者。而這些支持者所持的理由,以他們的
02/09 23:05, 32F

02/09 23:06, , 33F
立場都是有理的。而現在的問題就是,每個人都只就單一弱
02/09 23:06, 33F

02/09 23:08, , 34F
點提出作法解決。但偏偏又不是萬靈丹,這做法也有其不足
02/09 23:08, 34F

02/09 23:08, , 35F
之處。所以我才說,也許我們應該先就目標與價值討論清楚
02/09 23:08, 35F

02/09 23:09, , 36F
再決定做法。不然就如同父子騎驢,怎麼做都不對的
02/09 23:09, 36F

02/10 00:06, , 37F
追求單一標準往往造成"種族清洗"的慘劇,SCI消滅了技職
02/10 00:06, 37F

02/10 00:09, , 38F
父可騎驢,子可走路,沒有道理父子該做同樣的動作
02/10 00:09, 38F
文章代碼(AID): #1KruCnpf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KruCnpf (AfterPhD)